首页> 中国专利>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

摘要

在发送机(2001)中,在生成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各发送帧时,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对各发送帧附加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以及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对各发送帧附加序列号。在接收机中,解析从发送机(2001)接收到的帧的序列号,如果检测出遗漏了序列号,则在对接收帧中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帧进行接收时,进行再发送请求。由此,在使用UI帧的数据转发中,能够进行再发送,并且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120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夏普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680003319.3

  • 申请日2006-01-26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H04L12/56(20060101);H04B10/105(20060101);H04B10/00(20060101);H04B10/22(20060101);H04B10/1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邸万奎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37: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3-30

    授权

    授权

  • 2008-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红外线通信系统以移动电话、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或电子记事本等便携个人终端为中心,在这些适于携带的电子设备互相之间或者它们和台式个人计算机或红外线对应打印机等的数据交换中普及。

作为红外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式,可举出IrDA(Infrared Data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连接)方式或ASK方式等,IrDA方式是以用于以计算机之间为主体的高速、高效率的传输的通信方式即HDLC通信方式为基础,为红外线通信而规定的通信协议,作为一般的方式已经普及。

此外,在计算机等中的数据传输时,一般基于发送接收包(packet)的包交换,该包由某一大小的数据和表示在其前后赋予的序列号、地址等的信息构成,但在HDLC通信方式或IrDA通信方式中所使用的包被称作帧,由IrLAP层管理。

帧由地址(A)、控制(C)、信息(I)以及FSC的各字段和在前后赋予的标记构成,有信息(数据)转发所使用的I(Information,信息)帧、用于通信的监视控制的S(Supervisory,监督)帧、以及没有通信中的连接或切断、再发送的数据通信等所使用的U(Unnumbered,非编号)帧。

通常,很多情况下要被传输的数据不能由一帧发送,因此被分割为多个帧(I帧或UI帧)来发送。I帧在I(Information)字段中具有要传输的数据,通过具有用于检查数据遗漏的序列号,从而实现可靠性高的通信。UI帧在I字段中具有要传输的数据,但不具有用于检查数据遗漏的序列号。

S帧的结构为不具有保持数据的I字段,其被用于传输接收准备完成、忙碌状态、再发送请求等。U帧不具有如I帧这样的序号,所以被称作非编号帧,其被用于通信模式的设定、响应或异常状态的报告、数据链路的确立或切断。

如前所述,IrDA通信方式基于HDLC通信方式,但一般作为通信方式,有能够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全双工通信方式和不同时进行的半双工通信方式,在半双工通信方式的情况下,需要预先规定用于切换发送和接收的信号。

在HDLC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全双工方式,但在IrDA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对数据的传输使用在自由空间上传播的基带调制的红外线,在通信圈内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发送,则产生红外线的干涉,从而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

因此,在IrDA通信方式中使用半双工方式,确立通信链路之前仅在通信圈内不存在红外线的情况下进行发送,通信链路确立后在进行通信的两个站之间定期地进行发送权的交换。

图19表示确立IrDA中的通信链路的情况。在IrDA中,主站发送SNRM命令,次站对于该命令发送回UA响应,从而确立链路层(LAP层)的连接。在所述SNRM命令和UA响应内,配置数据转发时的各种参数(数据转发速度、最大数据长等),可以互相得知对方站的通信参数,在效率最高的通信参数中,进行数据转发。

图9是用于说明这样的通信方式的应用的方框图。在HDLC通信方式或IrDA通信方式中,将进行发送或通信的主体称作“站”,一般进行控制通信的数据链路控制的主站和按照主站的控制的次站通过将上述帧作为命令(主站→次站)和响应(次站→主站)来发送接收从而进行通信。这样的方式被称作不平衡通信方式。如图所示,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子记事本等、电视机等在通信中具有站的功能,以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进行数据交换。

图10是用于说明这些通信方式中的使用I帧的一般的步骤的信号时序图。这里,示出作为主站的A站对作为次站的B站发送被分割为多个I帧的数据的情况。另外,此时的窗(window)大小(能够不中断而一次发送的I帧数)为3。

首先,A站将与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各帧作为I帧而赋予序号“0”“1”“2”来分别发送。在发送序列号为“0”“1”的帧时,为了不将发送权移交给次站,将P/F(Pole/Final)比特设为0来发送。此外,在发送序列号为“2”的帧时,为了将发送权移交给次站,将P/F(Pole/Final)比特设为1来发送。

分别接收到序列号为“0”“1”“2”的帧的B站,在正常地接收到各个帧的情况下,在接收到P/F比特为1的序列号“2”的帧之后,将赋予了“2”的接着的“3”的号码的帧作为响应帧发送回,并传达“发送第三个数据吧”的意思。该响应帧是称作RR帧的S帧。在次站发送RR帧时,还是为了将发送权移交给主站,将P/F比特设为1。

A站确认B站的响应后从第三个数据起再次赋予“3”“4”“5”的序列号后发送。通过重复需要次该步骤,从而能够提高多个帧通信的精度。在B站中,在检测到差错或数据遗漏的情况下,加入希望再发送的数据序号后发送RR帧,A站通过从所述希望再发送的数据序号起再发送,从而能够进行发送。

在使用了I帧的数据转发中,主站可一次发送的帧数受到窗大小的限制,在IrDA的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红外线连接访问协议)(版本1.1)中,最大为7。因此,在进行大量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来自次站的响应帧按每个窗大小被发送,因此在没有差错的通信状况下,成为通信效率的恶化的原因。

图11是用于说明这些通信方式中的使用UI帧的一般步骤的信号时序图。这里,示出从A站对B站发送被分割为多个UI帧的数据的情况。在使用UI帧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由于不受窗大小的限制,因此A站可以在最大转回(turn around)时间的期间连续发送帧。经过A站的最大转回时间后,发送用于对次站移交发送权的RR帧。

最大转回时间是指某一站能够维持发送权的时间,在将发送权移交给对方站之后,在即使经过了对方站的最大转回时间也没有来自对方站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了发送权移交帧的站可以得知用于移交发送权的帧未到达对方站。对方站的最大转回时间可在连接确立时通过交换参数得知。在IrLAP中,规定最大500ms的转回时间。

通过RR帧被移交发送权的B站在本站内没有发送数据转发请求的情况下,将P/F比特设为1后发送RR帧,从而将发送权移交给主站。

在使用了UI帧的数据转发中,不进行使用I帧的情况下的再发送,但在通信路径的质量好且不发生差错的情况下,如前所述,A站能够进行最大500ms的时间的连续帧发送,使得通信效率提高。

图18表示标准的IrDA的协议栈。IrDA的协议栈由以下构成:定义调制方式、信号强度、定向性等的IrPHY(IrDA Physical Layer,IrDA物理层)、按照通用的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的差错控制功能、在通信之前互相协商(negotiation)透过传输和流控制以及通信速度或最大数据大小的功能、以及对搜索并发现要连接的不特定的外部设备的手续等进行了定义的IrLAP(IrDA Link Access Protocol,IrDA链路访问协议)、提供与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协议的TCP或UDP所使用的端口号相当的多路化、多路分离的功能的IrLMP(IrDA Link Management Protocol,IrDA链路管理协议)、在个别的逻辑链路中进行流控制的Tiny TP(Transport Potocol,传输协议)、作为数据的发送接收即数据通信中的对象交换用的通信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

在OBEX中,请求命令端的设备称作客户端设备,对应于该请求而发送回响应端称作服务器设备。通常,遵循客户端设备对服务器设备发出Put/Get等请求命令,服务器发送回响应命令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由OBEX规定的请求命令概略上包括以下部分。与通信对方进行连接/切断的CONNECT/DISCONNECT、进行文件等对象的发送/接收的PUT/GET、变更作为接收设备端的服务器设备的接收目的地路径(当前路径)的SETPATH、以及强制中断对象的发送或接收的ABORT。

图20中,说明客户端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之间的基本的请求命令/响应命令的交换。如果收到来自用户的对象交换请求,则客户端设备为了确立与服务器设备的连接而对服务器设备发送表示连接请求的CONNECT命令。

在可连接的情况下,接收到CONNECT命令的服务器设备对客户端设备发送回SUCCESS响应命令,客户端设备接收SUCCESS的响应命令,从而在客户端设备-服务器设备之间确立连接。

在客户端设备中,在确立连接后,开始对象的交换,并对服务器设备发送进行对象的发送的PUT命令。服务器设备如果正常地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设备的PUT命令则发送回CONTINUE响应命令,客户端设备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的CONTINUE响应命令并确认服务器设备正常地接收到PUT命令之后,发送接着的PUT命令。在客户端设备中,进行PUT命令的发送,直到发送完所有的对象为止。服务器设备中,如果在最终的PUT(Final)命令之前正常地接收完,则对客户端设备发送回SUCCESS的响应命令。

在客户端设备中,在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设备的SUCCESS响应命令之后,为了进行与服务器设备的切断处理,对服务器设备发送表示切断请求的DISCONNECT命令。

接收到DISCONNECT命令的服务器设备对客户端设备发送回表示许可切断的SUCCESS的响应命令,客户端设备接收SUCCESS的响应命令,从而客户端设备-服务器设备之间的连接被切断,一系列的客户端设备-服务器设备之间的对象交换完成。

这样,在OBEX中,通过服务器设备对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发送回响应命令,从而进行对象的交换。

此外,如上述IrDA协议栈中具有OSI这样的层结构的通信协议中,在每层与其它层独立地定义首标信息,在本来要在计算设备之间转发的数据中,从最高层至最低层,在各层中依次附加首标信息。

此外,对于接收数据,在从最低层到最高层的各层中依次除去首标信息,向高层传送数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0-308791号公报(公开日1998年11月17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在使用UI帧转发数据中,在通信路径的质量好且不发生差错这样的状况下,如前所述,能够进行最大500ms时间的连续帧发送,提高通信效率,但在通信路径的质量不太好的情况下,由于不能进行如使用I帧的情况这样的再发送,所以产生通信效率反而恶化的问题。

此外,在以往的IrDA中,不需要响应的单方向通信中的数据转发不被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数据转发中能够进行帧的再发送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帧生成单元(发送帧生成电路、发送帧生成部件),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序列号生成单元(序列号生成电路、序列号生成部件),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单元(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部件),在上述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正中设定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以及发送单元(发送电路、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在上述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然后发送上述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序列号解析单元(序列号解析电路、序列号解析部件),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发送帧生成单元(发送帧生成电路、发送帧生成部件),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通过上述序列号解析部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以及发送单元(发送电路、发送方法),发送上述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并发送上述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包含作为上述发送机的通信设备和作为上述接收机的通信设备。

根据上述结构和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数据时,在发送机中,对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对发送帧赋予序列号,进而在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以及发送发送帧。另一方面,在接收机中,解析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并判别有无序列号的差错,在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的发送帧并发送到发送机。然后,发送机如果从接收机收到包含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的帧,则再发送与该序列号对应的发送帧。

这里,接收机在通过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判明接收到发送机将总括发送数据分割后的发送帧内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情况之前,不发送包含上述差错发生时的序列号的发送帧。换言之,以总括发送数据为单位进行差错的通知。

从而,即使使用没有可一次发送或接收的帧数(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也能够检测遗漏帧等从而再发送,因此起到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的效果。此外,由于以总括发送数据为单位进行差错的通知,因此起到数据转发效率高的效果。

另外,上述通信设备可由计算机实现,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通信设备的各部分工作从而由计算机实现上述通信设备的通信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也可以通过具有上述单元的功能的通信电路实现。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通过该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移动电话。通过上述移动电话,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基于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通过这样的显示装置,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基于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记录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的记录装置。通过这样的记录装置,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的记载应该足够清楚。此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次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帧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处理的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5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差错发生时的数据转发处理的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站、次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帧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处理的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9是用于说明以往开始的HDLC通信方式或IrDA通信方式的应用的方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使用了IrDA通信规格中的I帧的数据转发的一般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使用了IrDA通信规格中的UI帧的数据转发的一般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站、次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数据转发系统的协议栈的图。

图14是表示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帧结构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处理的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16是表示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在认证时等从高层发出认证请求的情况下的数据转发的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17是表示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在认证时等从高层发出认证请求的情况下的数据转发的其它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IrDA的协议栈的图。

图19是表示以往的IrDA中的连接时的时序图。

图20是OBEX的连接、数据转发、切断的时序图。

图21是表示IrDA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22(a)是表示IrLAP中的I帧的帧格式的说明图,图22(b)是表示IrLAP中的UI帧的帧格式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IrLMP的帧格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TinyTP层的帧格式的说明图。

图25(a)是表示OBEX的Put命令的帧格式的说明图,图25(b)是表示CONTINUE响应的帧格式的说明图,图25(c)是表示SUCCESS响应的帧格式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IrSimple的双向通信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27(a)是表示IrSimple的双向通信的情况下的SMP帧的帧格式的说明图,图27(b)是表示IrSimple的单向通信的情况下的SMP帧的帧格式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IrSimple的单向通信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29是表示作为高层存在OBEX,并通过OBEX的Put命令进行的数据转发的时序图。

图30是表示接收机将包含无差错标记的帧和包含SUCCESS的帧集中为一个发送的通信例子的时序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发送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3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发送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5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时序图。

图36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时序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发送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9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发送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2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图43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图44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发送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5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6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图47是表示JPEG编码和JPEG解码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8是JPEG的块(block)(mcu)的说明图,图48(a)表示8×8的块,图48(b)表示8×16的块,图48(c)表示16×8的块,图48(d)表示16×16的块。

图49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mcu单位的分割、再发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50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行单位的分割、再发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51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文件单位的分割、再发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52是表示以往的通信系统中的客户端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3表示以往的通信系统中的OBEX客户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以及第十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客户端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5表示上述第十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客户端设备中的OBEX层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6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客户端设备中的OBEX层的其它动作的流程图。

图57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客户端设备中的OBEX层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8是表示以往的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9是表示以往的通信系统中的OBEX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十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的其它结构的方框图

图61表示上述第十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中的OBEX层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2表示上述第十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中的OBEX层的其它动作的流程图。

图63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中的OBEX层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4是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65是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66是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十七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67是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十八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68是表示OSI7层模型、IrDA的层和本发明的层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69(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确立的时序图,图69(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确立的时序图,图69(c)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确立的包格式。

图7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交换时序的图,图7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交换时序的图。

图71(a)是表示IrDA的数据交换所使用的包格式的图,图71(b)是表示本发明的数据交换所使用的包格式的图。

图72(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交换时序的图,图72(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交换时序的图。

图7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断时序的图,图7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断时序的图,图73(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断时序的包格式。

图7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时序时的各层之间的函数(命令、消息)和包的流动的时序图。

图7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时序时的图74以及图76中的向右的箭头的各层之间的函数中的数据变化的说明图,图7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层之间的函数中的数据变化的图。

图7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时序时的各层之间的函数(命令、消息)和包的流动的时序图。

图7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交换时的各层之间的函数(命令、消息)和包的流动的时序图。

图7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交换时的图77以及图79中的各层之间的函数中的数据的变化的图。

图7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交换时的各层之间的函数(命令、消息)和包的流动的时序图。

图8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断时序时的各层之间的函数(命令、消息)和包的流动的时序图。

图8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断时序时的图80以及图82中的向右的箭头的各层之间的函数中的数据变化的说明图,图8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层之间的函数中的数据变化的说明图。

图8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断时序时的各层之间的函数(命令、消息)和包的流动的时序图。

图8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站中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和连接参数的交接的示意图。

图8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次站中的连接请求函数的连接参数的交接的示意图。

图8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站中的连接确认函数和次站中的连接通知函数的数据和连接参数的交接的示意图。

图8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次站中的连接响应函数的数据的交接的示意图。

图8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站中的连接确认函数的连接参数的交接的示意图。

图88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在层之间共有连接参数的情况下的主站中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和连接参数的交接的示意图。

图89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在层之间共有连接参数的情况下的次站中的连接通知函数的数据和连接参数的交接的示意图。

图90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各层分别将连接参数传送到低层的情况下的主站中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和连接参数的交接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主站

11CPU

12存储器

13控制器

14发送器

15接收器

131控制单元

132发送帧生成单元

133接收帧解析单元

1321数据读出单元

1322帧序列号附加单元

1323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

1324帧构筑单元

1325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

1331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

1332帧序列号提取单元

2次站

21CPU

22存储器

23控制器

24接收器

25发送器

231控制单元

232帧处理单元

233检错或纠错电路

234差错帧序号保持单元

235响应帧生成单元

236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

6主站或次站

61CPU

62控制器

63发送器

64接收器

621控制单元

622发送帧生成单元

623接收帧解析单元

6221连接确立帧生成单元

6222可再发送帧数附加单元

6231帧解析单元

6232可再发送帧数检测单元

12站(主站或次站)

121应用层处理单元

122OBEX层处理单元

123SMP层处理单元

124IrLMP层处理单元

125IrLAP层处理单元

126发送器

127接收器

1231控制单元

1232发送帧生成单元

1233接收帧生成单元

12321响应帧请求标记附加单元

12322帧序列号附加单元

12323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

12324再发送请求标记附加单元

12325帧构筑单元

12331响应帧请求标记判定单元

12332帧序列号解析单元

12333发送权移交标记判定单元

12334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

12335高层数据提取单元

2001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

2002控制单元(控制部件)

2003存储器(存储部件)

2004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部件)

2005序列号生成电路(序列号生成部件)

2006发送帧生成电路(发送帧生成部件)

2007发送单元(发送部件)

2008接收单元(接收部件)

2009接收帧解析电路(接收帧解析部件)

2010无差错标记解析电路(无差错标记解析部件)

2011差错检测电路(差错检测部件)

2012序列号解析电路(序列号解析部件)

2101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

2102控制单元(控制部件)

2103存储器(存储部件)

2104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无差错标记生成部件)

2105序列号生成电路(序列号生成部件)

2106发送帧生成电路(发送帧生成部件)

2107发送单元(发送部件)

2108接收单元(接收部件)

2109接收帧解析电路(接收帧解析部件)

2110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部件)

2111差错检测电路(差错检测部件)

2112序列号解析电路(序列号解析部件)

2201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

2213定时器(计时部件)

2301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

2313对方站缓冲器大小解析电路(对方站缓冲器大小解析部件)

2401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

2413缓冲器大小生成电路(缓冲器大小生成部件)

2501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

2513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

2601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

2613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解析部件)

2701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

2702控制单元(控制部件)

2703存储器(存储部件)

2705序列号生成电路(序列号生成部件)

2706发送帧生成电路(发生帧生成部件)

2707发送单元(发送部件)

2713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

2801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

2802控制单元(部件)

2803存储器(部件)

2808接收单元(接收部件)

2809接收帧解析电路(接收帧解析部件)

2811差错检测电路(差错检测部件)

2812序列号解析电路(序列号解析部件)

2813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解析部件)

3300客户端设备(通信装置、主站)

3310应用层处理单元

3320OBEX层处理单元(对象交换层处理单元)

3321控制单元

3322请求通知单元

3323响应接收单元

3324通信方向选择单元

3330低层处理单元

3340发送单元

3350接收单元

3500服务器设备(通信装置、次站)

3510应用层处理单元

3520OBEX层处理单元(对象交换层处理单元)

3521控制单元

3522响应通知单元

3523请求解析单元

3530低层处理单元

3540发送单元

3550接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21至图30说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如下。

[概要]

(通信层)

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基于OSI7层模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结构以及动作。这里,OSI7层模型是被称作所谓“OSI基本参照模型”“OSI层模型”的模型。

OSI7层模型中,为了实现不同机种之间的数据通信,计算机应具有的通信功能被分割为7层,在各层中定义了标准的功能模块。

具体来说,第1层(物理层)担任用于将数据发送到通信线路上的电性变换和机械工作。第2层(数据链路层)确保物理的通信路径并进行通信路径中流过的数据的检错等。第3层(网络层)进行通信路径的选择和通信路径内的地址的管理。第4层(传输层)进行数据压缩和纠错、再发送控制等。第5层(会话层)进行通信程序之间用于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虚拟的路径(连接)的确立和开放。第6层(表示层)将从第5层取得的数据变换为用户容易理解的形式,并将从第7层传送来的数据变换为适于通信的形式。第7层(应用层)将利用数据通信的各种服务提供给人和其它的程序。

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各通信层也具有与上述OSI7层模型的对应的层同等的功能。但是,在各实施方式中,上述通信系统将会话层和表示层合一,采用6层的结构。此外,对于应用层省略说明。

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发送机和接收机确立多个通信层的连接并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即,通信功能的分割也可以不按照OSI7层模型。此外,如果要连接的通信层为多个,则通信层的数可以任意选择。

此外,本发明对帧赋予序列号,可以对每个总括发送数据进行以帧为单位的再发送,因此在差错少的通信中,通信效率高,而且反之在发生了差错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再发送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从而,本发明特别适于要在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的数据的通信,例如基于红外线的无线通信中。但是,本发明在其它的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中也有效。

在各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的IrSimple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IrSimple。另外,IrSimple是对以往的IrDA的一部分功能进行了改良的产物。

在各实施方式中,有时按照IrSimple将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分别表示为LAP、LMP、SMP、OBEX。此外,在将通信层区别为发送机、接收机的情况下,对发送机附加“P”,对接收机附加“S”。例如,“LAP(P)”表示发送机的数据链路层。

(IrDA和Simple的比较)

以下,比较本发明的以往技术的IrDA和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子的IrSimple。

1.IrDA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

图21表示以往IrDA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IrDA协议栈,存在IrLAP、IrLMP、TinyTP(图中的TTP)、OBEX。

(1)IrLAP层在数据转发中,存在通过在差错时进行再发送从而对于高层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的模式,和在差错时不进行再发送而对高层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的模式。在本说明中,假设进行保证所述可靠性的模式下的数据转发。此外,为了保证可靠性,在IrLAP中,使用I(Information,信息)帧进行数据转发。

图22(a)中表示IrLAP中的I帧的帧格式。

为了在接收帧的设备中能检测出帧的遗漏而对I帧分配序列号。该序列号被分配到图22(a)的Ns字段区域。

在IrLAP中,在使用I帧进行数据转发的情况下,对可一次发送的帧数(窗大小)设置限制,窗大小最大为7。该窗大小在连接时对对方站通知,主站和次站分别本设备能够一次接收的帧数(窗大小)。而且,不能连续发送超过对方站的窗大小的帧。在本说明书中,主站的窗大小为1,次站的窗大小为2。

此外,接收到帧的设备为了通知是否接收成功而存在Nr字段。在连续接收到的帧全部正常的情况下,在Nr字段中设定接着要发送的序列号,并进行发送。例如,连续接收Ns为1、2的帧,在都正常接收到的情况下,在Nr字段中设定3来发送。

另一方面,在接收帧中存在差错的情况下,将要再发送的帧的序列号设定在Nr字段中后发送。例如,连续接收Ns为1、2的帧,在判别2的帧中存在差错的情况下,在Nr字段中设定2来发送。

接收到帧的设备在连续发送帧之后,监视接收帧的Nr字段,在Nr字段是仅比本设备发送过的帧内最后发送的帧的Ns的值大1的值的情况下,识别前次的帧连续发送全部正常完成,并开始接着的帧发送。此外,在接收帧的Nr字段为本设备发送的帧内的几个序列号的值的情况下,从该序列号起进行再发送。此时,Ns字段也从Nr字段的值起重新分配。

通过上述步骤,可使用IrLAP层中的I帧进行再发送。在使用IrLAP的再发送的情况下,窗大小在IrLAP的规格上最大为7,因此不能够连续发送8以上的帧。

(2)IrLMP层是对高层提供每个应用的逻辑信道(LSAP:Link ServiceAccess Point,链接服务接入点)的层。

图23表示IrLMP的帧格式。

在发送帧的端的IrLMP层中,将来自高层(TinyTP层)的数据配置在IrLMP帧中的同时,将发送目的地的逻辑信道(DLSAP:Destination LinkService Access Point,目的地链接服务接入点)和发送源的逻辑信道(SL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源链接服务接入点)作为IrLMP首标配置。

另一方面,在接收帧的端的IrLMP层中,通过监视来自低层的接收帧的DLSAP字段,从而判别是哪个高层应用的数据,对对应的高层应用传送接收帧内数据。

(3)TinyTP层是进行高层(OBEX层)数据的分割/结合以及流控制的层。

图24中表示TinyTP层的帧格式。

TinyTP层如果被从高层传送了发送数据,则在不超过低层(LAP层)的最大帧长度的范围内,将发送数据分割并对低层(LMP层)传送数据。此外,在接收端中,将来自低层(IrLMP层)的接收帧内的数据结合并传送给高层(OBEX层)。此外,为了防止接收缓冲器溢出,将本站可接收的帧数以所谓信用(credit)的形式通知对方站。然后,不能连续发送超过对方站的信用的帧。

(4)OBEX层是对象交换用的协议。

图25表示OBEX层的帧格式。

图25(a)是OBEX层的Put命令的格式。OBEX层在进行文件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t命令进行发送。此外,要发送的文件的文件名、文件大小等信息也一并被附加。

此外,图25(b)和图25(c)是CONTINUE响应和SUCCESS响应的帧格式。在进行文件的接收的端,需要对每个Put命令接收发送回响应。在接收到非最终的Put命令的情况下,发送回CONTINUE响应,而且在收到了最终的Put命令的情况下,发送回SUCCESS响应。

接着,说明以往的IrDA中的使用OBEX的Put命令的数据转发的步骤。

在主站的OBEX中如果发生了文件发送请求,则主站的OBEX层(以下为OBEX(P))对作为低层的主站的TinyTP层(以下为TTP(P))传送Put命令作为发送数据。在本说明中,假设Put命令由dataP0、dataP1、dataP2、dataP3构成。

收到命令的TTP(P)将作为低层的LAP层的最大数据长分割为发送数据。在本说明书中,在TTP(P)中,假设分割为dataP0、dataP1、dataP2、dataP3。此外,由于TTP(P)的可接收信用数为1,因此将信用设为1。使用所述信用以及分割数据作为TTP帧生成,并传送给作为低层的主站的IrLMP层(以下LMP(P))。

接收到帧的LMP(P)追加逻辑信道信息(LSAP首标)从而生成LMP帧,并传送给作为低层的主站的IrLAP层(以下LAP(P))。

接收到帧的LAP(P)使用I帧进行数据转发。在本说明中,由于次站的窗大小为2,因此连续发送Ns为0、1的I帧。

另一方面,在次站的IrLAP层(以下为LAP(S))中,如果连续接收所述I帧,则一边监视Ns字段一边检测帧的遗漏,同时将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给作为高层的次站的IrLMP层(以下为LMP(S))。此外,虽然需要进行I帧的连续接收成功通知,但在本说明中,在该阶段中,不发送将Nr字段设为2的连续接收成功通知帧。

收到所述帧接收通知的LMP(S)在除去LSAP首标之后,将高层数据传送到作为高层的次站的TinyTP层(以下为TTP(S))。

接收到数据的TTP(S)将接收帧内的高层数据结合。在本说明中,将要传送给OBEX层的数据的单位设为相当于将dataP0、dataP1、dataP2、dataP3结合的数据大小,因此在将dataP0、dataP1结合结束的时刻,不对OBEX层进行数据接收的通知。此外,由于完成了相当于TTP(S)的可接收信用数2的数据处理(dataP0、dataP1的结合处理),因此对对方站将信用设为2,本设备为了通知可接收两个帧而对低层传送TinyTP帧。

收到帧的LMP(S)将LSAP信息作为LMP首标附加并传送给LAP(S)。

收到帧的LAP(S)使用I帧进行数据转发。此时,在上述中保留了发送的LAP的用于I帧连续接收成功通知的Nr字段中,设定接着要发送的Ns字段的值2后发送。此外,Ns字段中一并设定次站的发送帧的序列号。

收到数据的LAP(P)通过监视Nr字段从而识别前一次的I帧的连续发送是否正常结束。本说明的情况下,由于Nr字段为2,因此识别为次站能正常接收前一次发送的Ns字段为0和1的I帧的情况。此外,由于接收I帧内装入高层数据,因此对LMP(P)传送高层数据。

收到数据的LMP(P)在除去LSAP首标之后将高层数据传送给TTP(P)。

由于接收帧内的对方站的信用为2,因此接收到数据的TTP(P)识别为对方站的TTP(S)可接收两个帧,对来自高层的发送数据内剩余的分割数据dataP2、dataP3分别附加主站的信用信息并传送给LMP(P)。

收到数据的LMP(P)附加LSAP首标并传送给LAP(P)。

收到数据的LAP(P)使用两个I帧分别发送来自高层的两个发送数据。此时,为了通知正常地进行了来自所述次站的I帧的接收,在Nr字段中设定接着的次站的Ns字段的值,同时在Ns字段中设定对前次主站最后发送的I帧的Ns字段的值加上1后的值。

收到数据的LAP(S)通过监视Nr字段,从而识别为主站正常地接收到前次次站发送了的I帧,同时将接收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给LMP(S)。

接收到数据的LMP(S)除去LSAP首标并传送给TTP(S)。

接收到数据的TTP(S)将接收帧内的高层数据结合。在所述结合的高层数据(dataP0、dataP1)中结合本次接收到的dataP2、dataP3。在该时刻,由于达到要对高层的OBEX层传送的数据大小,因此对作为高层的次站的OBEX层(以下为OBEX(S))传送高层数据。此外,在该时刻,由于完成了接收数据的处理,因此也可以将信用设为2后传送给低层,在本发明中,保留该发送处理。

收到数据的OBEX(S)解析来自低层的数据,如果确认是Put命令,则为了对主站的OBEX发送回响应而生成响应帧,并传送给TTP(S)。在本说明的情况下,由于接收到的命令是非最终的Put命令,因此生成CONTINUE命令。

收到帧的TTP(S)将所述信用和来自高层的数据结合而生成TinyTP帧,并传送到LMP(S)。

接收到帧的LMP(S)附加LSAP首标并传送到LAP(S)。

收到帧的LAP(S)使用I帧进行数据转发。此外,此时,在Nr字段中设定前次的I帧接收成功的信息,而且在Ns字段中设定序列号。

收到数据的LAP(P)通过监视Nr字段,从而识别次站正常地接收到前次发送了的两个I帧,同时将接收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给LMP(P)。

收到数据的LMP(P)除去LSAP首标并将高层数据传送给TTP(P)。

收到数据的TTP(P)将接收帧内的数据传送给OBEX(P)。

收到数据的OBEX(P)解析接收帧。在本说明中,由于接收CONTINUE响应,因此识别基于前次的Put命令的数据转发(dataP0到dataP3)正常地转发到次站的情况。

通过以上,结束非最终的Put命令的情况下的通信。

在最终的Put命令的通信的情况下,仅是将从所述OBEX(S)发送回的响应变为SUCCESS响应,其它的通信流程基本上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的条件中,流过通信路径的帧数为12个。

2.IrSimple的双向通信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

图26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应用例子的IrSimple的双向通信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主站和次站分别支持IrLAP层、IrLMP层、IrSMP层(Infrared Sequence Management Protocol,红外线时序管理协议)、OBEX层。

(1)在IrLAP层中,使用UI帧进行数据转发。如前所述,如果使用UI帧,则由于没有窗大小的限制,因此在使用I帧的情况下,能够连续发送比可一次连续发送的帧数7多的帧。由此,可以期待在接收帧后、开始发送为止不得不等待的时间(Min Turn Around Time)的累积引起数据转发效率的削减。

图22(b)表示LAP层的UI帧的帧格式。

如图22(b)所示,UI帧中不存在I帧(图22(a))中存在的Nr、Ns字段。这表示未对帧分配序列号,并且表示未能进行LAP层级别的帧遗漏的检测,而且也未能进行应请求再发送的帧的序列号的设定。即,使用UI帧的转发的情况下,不确保LAP层级别的高层数据的可靠性。

(2)IrLMP层是将每个应用的逻辑信道(LSAP:Link Service AccessPoint)提供给高层的层。

如图23所示,在发送帧的端的IrLMP层中,将来自高层(TinyTP层)的数据配置在IrLMP帧中的同时,将发送目的地的逻辑信道(DLSAP:Destination Link Service Access Point)和发送源的逻辑信道(SLSAP:SourceService Access Point)作为IrLMP首标配置。

另一方面,在接收帧的端的IrLMP层中,通过监视来自低层的接收帧的DLSAP字段,从而判别是哪个高层应用的数据,对对应的高层应用传送接收帧内数据。

(3)IrSMP层将高层的数据分割/结合。此外,如前所述,在IrLAP层中使用UI帧进行数据转发,并且不进行IrLAP层中的再发送控制,因此由该IrSMP层进行再发送控制。

具体来说,在主站的IrSMP层(以下为SMP(P))中,在将高层数据分割为低层的UI帧的最大数据长以下之后,将分割数据配置在多个帧内后传送给LMP(P)。此时,附加序列号、总括发送结束标记、数据结束标记作为SMP首标。

图27(a)表示IrSimple的双向通信的情况下的SMP帧的帧格式。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每帧增加一个。在通信中发生了差错的情况下,对从次站发送来的再发送请求序列号重新分配序号,并再次发送SMP帧。

总括发送结束标记(图中的BL:Block Last)以在连接时从次站通知的接收缓冲器大小为基础,在不超过次站的接收缓冲器的大小的范围内,连续发送SMP帧时,在最终的帧发送时,设定为表示总括发送结束的值(图中BL=1)。次站监视接收帧的序列号并检测帧的遗漏。次站接收到BL=1的帧后,如果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帧中未检测出遗漏帧或差错,则将表示无差错的标记(RS:Receive Status)设为无差错的意思(图中RS=1)后传送给低层。此外,在发生了差错的情况下,对序列号设定想要再发送的序列号。

数据结束标记(DL:Data Last)是表示高层的数据的最终数据是否包含在帧中的标记。在包含了的情况下,设定为表示该情况的值(图中DL=1)。此外,次站的IrSMP层(以下为SMP(S))将接收到的高层数据结合,如果接收数据被结合达到与作为次站的高层的OBEX层(以下为OBEX(S))之间预定的数据的大小,则将结合数据传送到高层。

(4)OBEX层是对象交换用的协议。在进行文件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t命令进行发送。与上述同样,通过Put命令进行文件转发。

此外,在进行文件的接收的一端,在本发明的方式中,OBEX(S)在接收到Put命令时,仅对最终的Put命令发送回SUCCESS响应,在接收非最终的Put命令时,不发送回CONTINUE响应。此外,在主站的OBEX层(以下为OBEX(P))中,在发送非最终的Put命令时,不等待来自次站的CONTINUE响应而进行接着的Put命令的发送,并仅在发送最终的Put命令时等待来自次站的SUCCESS响应,并判别次站是否正常地接收到基于Put命令的数据发送。如上所述,通过省略CONTINUE响应的交换,从而能够期待削减LAP层中的帧数。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方式的双向通信的数据转发流程。

如果主站的OBEX发生文件发送请求,则OBEX(P)对TTP(P)传送Put命令作为发送数据。在本说明中,假设非最终的Put命令由dataP0、dataP1、dataP2、dataP3构成,此外最终的Put命令由dataP4、dataP5、dataP6、dataP7构成。OBEX(P)由于不等待接收对于非最终的Put命令的CONTINUE响应,因此在SMP(P)的发送缓冲器中有空闲的情况下,连续将Put命令传送给SMP(P)。

收到命令的SMP(P)在作为低层的LAP层的最大数据长以下分割发送数据。在本说明中,在SMP(P)中,分割为dataP0、dataP1、dataP2、dataP3。此外,在SMP(P)中为了进行再发送控制,设定Seq、BL。在本说明中,假设SMP(P)识别出在连接时从次站的SMP(S)得到的接收缓冲器的大小为dataP0到dataP5的和,连续发送直到dataP5的帧,在dataP5的帧发送时将BL设为1。在本说明中,接收缓冲器的大小相对于6帧,但也可以是比这大的值,例如相当于128帧(LAP层的最大数据长设为2KB从而为256KB)。此外,仅在dataP7的帧发送时设为BL=1(DL=1)。通过SMP(P),附加了SMP首标(DL、BL、SEQ)的SMP帧被传送到LMP(P)。

在收到帧的LMP(P)中,附加LSAP首标后传送给LAP(P)

在收到帧的LAP(P)中,通过UI帧进行数据转发。

在收到帧的LAP(S)中,将U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到LMP(S)。

在收到数据的LMP(S)中,除去LSAP首标后将高层数据传送给SMP(S)。

在收到数据的SMP(S)中,通过监视序列号,从而检测SMP帧的遗漏,同时关于没有帧遗漏的高层数据进行结合。在本说明中,由于与OBEX(S)之间预定的高层的数据大小的单位为将从dataP0到dataP3结合后的数据的大小,因此在dataP3结合完毕的时刻,对高层传送结合数据。在接收到DL=0、BL=1的帧的时刻,由此在目前为止的接收帧中未检测出遗漏帧或差错,因此将无差错标记RS设为1后传送给低层。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SMP(S)的接收数据的OBEX(S)中,进行接收数据的解析。在本说明中,由于是非最终的Put命令,因此不将CONTINUE响应发送回主站。

此外,接收到所述RS=1的SMP帧的LMP(S)附加LSAP首标后传送给LAP(S)。

收到数据的LAP(S)通过UI帧进行数据转发。

收到数据的LAP(P)将U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到LMP(P)。

收到数据的LMP(P)除去LSAP首标并将高层数据传送给SMP(P)。

由于接收帧内的RS字段为1,因此收到数据的SMP(P)识别正常地进行了前次的总括发送,并发送高层的分割数据内的剩余的分割数据dataP6、dataP7。此外,在发送dataP7时,设为BL=1,同时设为DL=1,从而通知该帧为高层的数据的最终帧。

收到帧的LMP(P)附加LSAP首标后传送给LAP(P)。

收到帧的LAP(P)通过UI帧进行数据转发。

收到数据的LAP(S)将U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到LMP(S)。

收到数据的LMP(S)除去LSAP首标并将高层数据传送给SMP(S)。

收到数据的SMP(S)通过监视接收帧内的序列号,从而检测帧的遗漏,同时对于没有差错的帧,将帧内的高层数据结合,并将结合数据传送给高层。此外,在本说明中,由于包含dataP7的帧的BL为1的同时DL为1,因此在该时刻不发送用于通知SMP层中的接收结果的帧(包含RS的帧)。

收到帧的OBEX(S)在解析接收数据内,同时识别为接收数据为最终的Put命令的情况下,在目前为止的接收命令正常的情况下,生成SUCCESS响应并传送给SMP(S)。

收到响应的SMP(S)将所述SMP层中的接收结果(RS)设为1,并与高层数据一并传送给LMP(S)。

收到数据的LMP(S)附加LSAP首标并传送给LAP(S)。

收到数据的LAP(S)通过UI帧进行数据转发。

收到数据的LAP(P)将U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给LMP(P)。

收到数据的LMP(P)除去LSAP首标并将高层数据传送给SMP(P)。

由于接收帧内的RS字段为1,因此收到数据的SMP(P)识别正常地进行了前次的总括发送,并将高层数据传送给OBEX(P)。

收到数据的OBEX(P)解析接收数据,如果识别出接收数据为SUCCESS响应,则识别为目前为止的通过非最终的Put命令和最终的Put命令的数据转发全部正常结束。

通过上述,即使在IrLAP层中使用UI帧的情况下,通过在SMP层中进行再发送控制,从而能够进行确保了可靠性的通信。此外,通过使用UI帧,没有使用I帧的情况下的窗大小的限制,能够进行最适于次站的接收缓冲器大小的通信。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的条件中,流过通信路径的帧数为10个,关于以往的IrDA,与使用所述I帧的通信相比,能够以少的帧数进行通信。

此外,在本说明中,将SMP层中的可总括发送的帧数作为6而进行了说明,但该值只要用于再发送的主站的发送缓冲器和次站的接收缓冲器的大小允许,设定几个都可以,能够实现通信系统所具有的最大能力的通信。而在使用I帧的通信中,即使主站、次站分别保有大量的缓冲器,由于窗大小的限制(LAP中的7),也难以达到通信效率的提高。

3.IrSimple的单向通信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

图28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应用例子的IrSimple的单向通信中的数据转发的流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主站和次站分别支持IrLAP层、IrLMP层、IrSMP层(Infrared Sequence Management Protocol)、OBEX层。

(1)在IrLAP层中,使用UI帧(图22(b))进行数据转发。如前所述,如果使用UI帧,则由于没有窗大小的限制,因此在使用I帧的情况下,能够连续发送比可一次连续发送的帧数7多的帧。由此,可以期待在接收帧后、开始发送为止不得不等待的时间(Min Turn Around Time)的累积引起数据转发效率的削减。

如图22(b)所示,UI帧中不存在I帧中存在的Nr、Ns字段。这表示未对帧分配序列号,并且表示未能进行LAP层级别的帧遗漏的检测,而且也未能进行应请求再发送的帧的序列号的设定。即,使用UI帧的转发的情况下,不确保LAP层级别的高层数据的可靠性。

(2)IrLMP层是将每个应用的逻辑信道(LSAP:Link Service AccessPoint)提供给高层的层。

在发送帧的端的IrLMP层中,将来自高层(TinyTP层)的数据配置在IrLMP帧中的同时,将发送目的地的逻辑信道(DLSAP:Destination LinkService Access Point)和发送源的逻辑信道(SLSAP:Source Service AccessPoint)作为IrLMP首标配置。

另一方面,在接收帧的端的IrLMP层中,通过监视来自低层的接收帧的DLSAP字段,从而判别是哪个高层应用的数据,对对应的高层应用传送接收帧内数据。

(3)IrSMP层将高层的数据分割/结合。此外,如前所述,在IrLAP层中使用UI帧进行数据转发,并且在IrLAP层中不对帧分配序列号,因此在该IrSMP层对帧分配序列号。

具体来说,在主站的IrSMP层(以下为SMP(p))中,在将高层数据分割为低层的UI帧的最大数据长以下之后,将分割数据配置在多个帧内后传送给LMP(P)。此时,附加序列号、数据结束标记作为SMP首标。

图27(b)表示IrSimple的单向通信的情况下的SMP帧的帧格式。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每帧增加一个。次站监视接收帧的序列号并检测帧的遗漏。如果检测出帧遗漏或差错,则在检测出的时刻,对OBEX(S)通知该情况。

数据结束标记(DL:Data Last)是表示高层的数据的最终数据是否包含在帧中的标记。在包含了的情况下,设定为表示该情况的值(图中DL=1)。此外,次站的IrSMP层(以下为SMP(S))将接收到的高层数据结合,如果接收数据被结合达到与作为次站的高层的OBEX层(以下为OBEX(S))之间预定的数据的大小,则将结合数据传送到高层。

(4)OBEX层是对象交换用的协议。在进行文件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Put命令进行发送。与上述同样,通过Put命令进行文件转发。

此外,在进行文件的接收的一端,在本发明的方式中,OBEX(S)在接收到Put命令时,不发送回对于Put命令的响应(CONTINUE响应和SUCCESS响应)。

此外,在主站的OBEX层(以下为OBEX(P))中,在发送Put命令时不需要来自次站的响应。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方式的以单向通信进行数据转发的流程。

在主站的OBEX中如果发生文件发送请求,则OBEX(P)将Put命令作为发送数据传送给TTP(P)。在本说明中,假设非最终的Put命令由dataP0、dataP1、dataP2、dataP3构成,此外最终的Put命令由dataP4、dataP5、dataP6、dataP7构成。OBEX(P)由于不等待对于Put命令的响应接收,因此在SMP(P)的发送缓冲器中有空闲的情况下,连续将Put命令传送给SMP(P)。OBEX(P)在将最终的Put命令传送给SMP(P)的时刻,结束通过Put命令的数据转发。

收到命令的SMP(P)在作为低层的LAP层的最大数据长以下分割发送数据。在本说明中,在SMP(P)中,分割为dataP0、dataP1、dataP2、dataP3。此外,在SMP(P)中为了进行次站中的帧遗漏检测,而设定序列号(Seq)。此外,在高层的最终数据发送时,将DL设为1后发送。被附加了SMP首标(DL、SEQ)的SMP帧通过SMP(P)被传送给LMP(P)。

在收到帧的LMP(P)中,附加LSAP首标后传送给LAP(P)。

在收到帧的LAP(P)中,通过UI帧进行数据转发。

在收到帧的LAP(S)中,将UI帧内的高层数据传送到LMP(S)。

在收到数据的LMP(S)中,除去LSAP首标后将高层数据传送给SMP(S)。

在收到数据的SMP(S)中,通过监视序列号,从而检测SMP帧的遗漏,同时关于没有帧遗漏的高层数据进行结合。在本说明中,由于与OBEX(S)之间预定的高层的数据大小的单位为将从dataP0到dataP3结合后的数据的大小,因此在dataP3结合完毕的时刻,对高层传送结合数据。此外,在接收到DL=1的帧的时刻,识别为全部接收到主站的OBEX的发送数据,并将从dataP4到dataP7作为接收数据通知给高层。

在接收到数据的OBEX(S)中,进行接收数据的解析。在本说明中,由于主站不需要对于Put命令的响应,因此不将CONTINUE响应和SUCCESS响应发送回主站。在接收到最终的Put命令的时刻,OBEX中的基于Put命令的数据转发完成。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通信方式中的单向通信中,不能进行再发送控制,但在OBEX层中,如果预先在主站和次站之间决定不需要对Put命令的响应,则能够没有问题地进行通信。此外,在IrSMP层中,通过附加序列号,从而在使用了没有序列号的UI帧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帧的遗漏,并且可以适当地对用户进行接收差错的通知等。

(数据结束标记接收时的接收机的处理)

说明数据结束标记接收时的接收机的处理。

图29是表示作为高层存在OBEX,并且通过OBEX的Put命令进行数据转发的时序图。

在图29中,发送机通过表示包含了OBEX数据的最终的Put Final命令而总括发送从data0到data3。然后,在发送包含Put Final命令的最终数据即data3的帧时,将总括发送结束标记设为1,同时也将数据结束标记设为1。

另一方面,接收机在接收到总括发送结束标记和数据结束标记为1的帧时,将接收数据传送给高层,同时由于目前为止的接收数据中没有差错,因此将无差错标记设为无差错的意思,然后发送回。此后,在接收机中,低层从高层的OBEX中接收表示接收成功的SUCCESS响应通知,但在通知接收时刻,由于接收机没有发送权,因此保留了发送。

接着,发送机接收无差错标记表示无差错的帧,并识别为接收机能够无差错地完成了通信,由于必须接收来自对方站的SUCCESS响应,因此为了再次对接收机传送发送权而发送帧。在图29中,在该时刻,由于不存在要从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因此将总括发送结束标记设为1,在用户数据区域中不配置任何数据(data=NULL),并发送帧。

接着,如果接收机接收到帧,则发送保留着发送的SUCCESS响应。

然后,发送机接收响应,从而对高层的OBEX传送接收的数据(SUCCESS响应),从而完成高层的OBEX级别的通信。

这里,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说明将含有无差错标记的帧和含有SUCCESS的帧集中为一个来发送的通信例子。

图30是表示接收机将包含无差错标记的帧和包含SUCCESS的帧集中为一个发送的通信例子的时序图。

如图30所示,在接收机中,在接收到总括发送结束标记和数据结束标记为1的帧时,低层在对高层传送了接收数据之后,立即将无差错标记设为无差错后生成帧并不发送,低层等待来自高层的SUCCESS响应,将所述无差错标记和SUCCESS响应集中配置在一个帧内并发送。

通过这样,如图29所示,在接收机发送了仅含有无差错标记的帧之后,发送机不必发送用于移动发送权的帧。此外,在接收机中,在高层发生了SUCCESS响应发送请求之后,低层能够立即发送SUCCESS帧,因此能够实现通信的效率化。此外,用于移动发送权的帧消失,不必考虑由用于移动发送权的帧发生的差错的处理等,因此处理能够简单化。

接着,基于图1至图8、图31至图67(其中,图52、图53、图58、图59是以往技术的说明图)说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各实施方式如下。即,本发明将图像数据或文本数据等这样的规定容量作为一块来表示一定信息,并且能够应用于具有如发送接收要转发的转发数据的主站和次站的通信系统中。这里,规定的数据容量可根据转发数据而变化。

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以通过红外线对转发数据进行转发的符合IrDA的转发方式(传输方式)为例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站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主站(发送装置)1包括CPU11、存储器12、控制器13、发送器14、接收器15。

CPU11根据被输入未图示的操作单元的用户的指示,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作为规定的运算处理,有转发数据的转发处理。CPU11如果从操作单元收到转发数据的转发指示,则将要转发的转发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2中,同时对控制器13进行转发请求。此外,CPU11如果从控制器13收到表示转发数据的发送结束的发送结束通知,则完成转发处理。

存储器12用于临时存储要转发的转发数据,并由CPU11写入转发数据。控制器13根据来自CPU11的转发请求,控制转发数据的转发,此外,将接收帧的解析结果通知给CPU11。控制器13包括控制单元131、发送帧生成单元132和接收帧解析单元133。

此外,发送帧生成单元132包括数据读出单元1321、帧序列号附加单元(序列号附加部件)1322、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发送权移交标记赋予部件)1323、帧构筑单元1324和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1325。

此外,接收帧解析单元133包括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1331和帧序列号提取单元1332。

控制单元131如果从CPU11收到转发请求,则对数据读出单元1321进行数据的读出请求,同时对帧序列号附加单元1322进行序列号的通知,对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1323进行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的通知。此时,控制单元131通过控制数据读出单元1321读出的数据长或读出的间隔,从而控制帧长或帧间隔。另外,控制单元131控制帧长,以使其成为由在后述的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1325中能够检测的数据容量求出的最大帧长以下。

此外,控制单元131检测与从存储器12读出的转发数据对应的全部帧从发送器14被发送的情况,并将表示转发数据的发送结束的情况的发送结束通知传送到CPU11。

帧构筑单元1324基于从数据读出单元1321取得的数据、从帧序列号附加单元1322通知的帧序列号、从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1323通知的是否进行发送权移交的信息,从而生成帧。另外,帧构筑单元1324生成的帧的转发速度由控制单元131控制。

此外,帧构筑单元1324将生成的帧依次传送到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1325。此时,帧构筑单元1324使各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成为从控制单元131取得的帧间隔。

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1325对于由帧构筑单元1324生成的帧附加检错码(或纠错码),然后传送到后级的发送器14。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1325使检错码(或纠错码)包含在帧内的FCS中。

另外,检错码例如是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码等循环码,纠错码例如是奇偶检查码、汉明码、里德所罗门码等BCH码等。另外,CRC码例如由4字节设定,数据容量被限制为能够通过该4字节检测。

发送器14经由红外线通信线路将从控制器13接收到的多个帧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到外部。此外,接收器15将从次站接收到的响应帧依次传送到控制器13内的接收帧解析单元133。

接收帧解析单元133对于从接收器15接收到的帧,通过在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1331和帧序列号提取单元1332中分别提取帧序号,从而分别对控制单元131通知次站是否在请求再发送,以及哪个帧中存在差错。

这里,控制单元131对CPU11通知在发送了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以及在存在差错的情况下,在哪个帧中存在差错。

在CPU11中,在未发生差错的情况下,对次站进行指示即从次站向主站移交发送权,以便能够再次对次站发送规定的帧数。这样,重复同样的步骤直到所有的文件数据发送完毕为止。

此外,在收到发生了差错的通知的情况下,以与上述同样的步骤再次对发送过的帧数进行发送,直到进行发送权的移交为止。此外,这里,CPU11在收到发生差错的帧序号的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该序号帧开始进行再发送。

接着,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次站。图2是表示次站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次站(接收装置)包括CPU21、存储器22、控制器23、接收器24、发送器(发送部件)25。

接收器24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接收从主站发送的帧,并将接收到的帧传送给控制器23。控制器23基于从接收器24收到的帧,进行规定的控制处理。控制器23包括控制单元231、帧处理单元232、检错或纠错电路233、差错帧序号保持单元234、响应帧生成单元(响应帧生成部件)235以及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236。

帧处理单元232从接收器24接受帧,并提取数据字段、发送权移交标记、帧序列号和FCS部分。即,帧处理单元232提取在接收器24接收到的帧的数据字段中包含的信息、发送权移交标记、接收到的帧的帧序列号、对于该信息的检错码(或纠错码)。帧处理单元232将提取出的信息和检错码(或纠错码)传送到控制单元231、检错或纠错电路233以及差错帧序号保持单元234。

例如,帧处理单元232如果收到帧,则提取该帧中包含的发送数据、发送权移交标记、帧的序列号以及检错码(或纠错码),并将提取出的发送数据、发送权移交标记、帧的序列号以及检错码(或纠错码)传送到控制单元231、检错或纠错电路233以及差错帧序号保持单元234。检错或纠错电路233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检错(或纠错),并将该结果传送给控制单元231、差错帧序号保持单元234。

控制单元231根据从检错或纠错电路233传送的结果,进行规定的处理。即,在来自检错或纠错电路233的结果表示接收数据中没有差错(error)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31将该接收数据写入存储器22并对CPU21进行接收完成通知。

另一方面,在来自检错或纠错电路233的结果表示接收数据中存在差错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31将该接收数据破坏,从而从差错帧序号保持单元234读出发生了差错的帧序号,并对CPU21通知存在接收差错以及发生了差错的帧的序号。此外,控制单元231基于由帧处理单元232提取的发送权移交标记,也一并通知是否进行发送权的移交。

存储器22用于接收器24存储接收数据,由控制单元231写入没有差错的接收数据。

CPU21进行与来自控制单元231的通知对应的处理。即,控制单元231收到表示进行了发送权的移交的通知的情况下,在目前接收到的所有帧都没有差错时,基于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所有的接收数据,进行规定的接收数据后处理,并对控制单元231进行发送通知,即向主站发送回表示正常接收到全部帧的响应帧。此外,在从控制单元231收到表示进行了发送权的移交的通知的情况下,在收到表示目前接收到的帧中发生了差错的通知的情况下,对控制单元231进行发送通知,即由于发生了差错所以请求再发送。此外,这里,也一并通知发生了差错的帧的帧序号。

控制单元231中,如果从CPU21收到发送请求,则对响应帧生成单元235通知生成响应帧。这里,也一并通知在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的信息,以及在存在差错的情况下该差错帧的帧序号。

响应帧生成单元235基于来自控制单元231的通知,生成响应帧,并对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236传送帧。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236对由响应帧生成单元235生成的帧附加检错或纠错码,然后传送给发送器25。发送器25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将从检错或纠错码附加单元236接收的帧发送到外部。

图3中表示对UI帧和对于UI帧的响应帧赋予了帧的序列号、表示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的标记、以及表示目前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标记的情况下的帧结构。其中,这里所示的帧结构为一例,不应限定于此。

这里,对UI帧和对于UI帧的响应帧赋予3字节的参数,由帧的序列号构成表示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的标记、次站使用的接收帧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标记以及剩余22比特。

以下,将表示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的标记记做BL,将表示次站使用的接收帧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标记记做RS,将帧的序列号记做S。以下,使用该帧结构说明在主站和次站之间怎样进行数据转发。

参照图4、图5的信号时序图说明主站和次站中的数据转发处理的步骤。另外,图4表示在双向通信中,对于所有的接收数据没有发生差错的情况。

首先,在主站中,收到来自操作单元的转发指示的CPU11将要转发的转发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2中,并对控制器13输出转发请求。这里,假设以n帧为单位进行发送权的移交。此外,图4、图5所示的S、BL、RS分别是帧的序列号、表示是否进行发送权的移交的标记、表示是否需要再发送的标记。

主站首先将n个帧(序列号为S=0至S=n-1)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发送到次站。这里,由于以n帧为单位进行发送权的移交,因此对于S=n-1的帧使BL=1来进行帧的发送。

次站按顺序接收主站发送的帧S=0至S=n-1。然后,在接收到的n个帧中没有差错且接收完成的情况下,使RS=1而对主站发送响应帧,以表示接收帧中没有差错且不必再发送。

主站如果接收到从次站发送的表示正常地接收了n个帧的响应帧,则进行与上述处理同样的处理。此外,次站中也进行与上述处理同样的处理,收到所有的接收帧中没有差错地接收完成通知的CPU基于该接收数据进行规定的接收数据后处理。

接着,参照图5的信号时序图说明主站和次站中的数据转发处理的步骤。另外,图5表示在双向通信中在帧通信中发生了差错的情况。

这里,假设以n帧为单位对次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此外,与图4同样,S、BL、RS分别是帧的序列号、表示是否进行发送权的移交的标记、表示是否需要再发送的标记。

主站首先将n个帧(序列号为S=0至S=n-1)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发送到次站。这里,由于以n帧为单位进行发送权的移交,因此对于S=n-1的帧使BL=1来进行帧的发送。

这里,假设次站检测出对于帧0没有差错而对于帧1有差错。次站如果从主站收到表示发送权的转让的标记意思是转让的帧,则使表示在接收到的帧中发生了差错的标记有效后对主站进行帧发送。主站接收来自次站的表示发生了差错的帧,检测发生了差错的情况并进行发生了差错的帧的再发送。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主站按每n帧进行与次站之间的发送权的移交的结构,但这里就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在以IrDA通信方式进行的连接确立时,在连接确立时,对从作为所述主站的本站发送的连接请求帧和从作为所述次站的对方站向本站发送的连接响应帧中分别赋予表示各站的一次可发送接收的帧数的字段后进行帧交换,在各站中,参照接收到的对方站的一次可接收的帧数,计算最佳的帧数,并根据该帧数进行发送权的移交。关于上述帧,可以设定为任意数。

在IrDA通信方式中,主站对次站要求数据转发状态的确立,首先发送SNRM帧。收到帧的次站在不能通信的情况下发送回DM帧,在可通信的情况下对主站发送回表示承诺的UA帧。SNRM帧、DM帧、UA帧都是U帧的形式。次站如果发送回UA帧,则两站确立数据转发状态,可进行数据转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SNRM帧或UA帧中赋予表示本站的可再发送数据大小的参数后进行连接确立。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一定按每个在主站和次站的两站间支持的帧数进行发送权的移交,所以能够进行与各站中安装的存储器容量相应的帧交换。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发送接收电路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接收电路包括CPU61、控制器62、发送器63、接收器64。

CPU61如果收到输入未图示的操作单元的用户的与对方站的连接指示,则对控制器62进行连接请求。控制器62根据来自CPU61的连接请求,控制连接处理。控制器62包括控制单元621、发送帧生成单元622和接收帧解析单元623。

此外,发送帧生成单元622包括连接确立帧生成单元6221和可再发送帧数附加单元6222。从CPU61收到连接请求以及可再发送帧数的通知的控制单元621对连接确立帧生成单元6221请求生成连接请求帧,并对可再发送帧数附加单元6222通知从CPU61收到通知的可再发送帧数。

连接确立帧生成单元6221生成连接请求帧,可再发送帧数附加单元6222对生成的连接请求帧附加表示可再发送帧的字段并传送给发送器63。发送器63将从发送帧生成单元622收到的帧通过红外线通信路径进行发送。

在本发送接收电路中,在发送连接请求帧之后,接收器64接收来自作为对方站的次站的连接响应(response)帧。接收到连接响应帧的接收器64将接收帧传送到控制器62内的接收帧解析单元623。

接收帧解析单元623包括帧解析单元6231和可再发送帧数检测单元6232。帧解析单元6231进行接收帧的解析,并对控制单元621通知对方站对于本站的连接请求的响应结果。

此外,可再发送帧数检测单元6232从接收帧中提取表示可再发送帧数的字段,并通知给控制单元621。

控制单元621通过对来自接收帧解析单元623的通知结果和本站的可再发送帧数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知道两站的最大可再发送帧数,并且将该结果通知给CPU61。

CPU61接受该结果,在进行数据转发时,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按每个在两站中的最大可再发送帧数进行对对方站的发送权的移交即可。

此外,这里,叙述了主站得知两站的最大可再发送帧数之前的步骤,但次站中也同样,通过比较从主站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帧中的可再发送帧数和本站的可再发送帧数,从而可以得知两站的最大可再发送帧数,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图7表示在SNRM帧或UA帧中赋予了表示本站的可再发送数据大小的参数的情况下的帧结构。其中,这里所示的帧结构为一例,但不限于此。

这里,赋予1字节的参数,各比特分别表示本站的可再发送数据大小,各站将表示本站所支持的数据大小的比特全部设为1,从而进行帧的交换。这里所示的例子中,比特0表示1字节,比特1表示2字节,比特2表示3字节,比特3表示4字节,比特4表示8字节,比特5表示16字节,比特6表示32字节,比特7表示64字节。

在两站中,分别基于接收到的帧,在从对方站的参数得到的对方站的可接收数据大小以内进行帧的发送权的移交即可。

图8用信号时序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帧的交换。这里,假设主站可再发送数据大小为4字节,次站中为3字节。在主站中,由于可再发送数据大小为4字节,因此在图7所示的帧结构中,将“00001111”的数据赋予SNRM帧中后进行SNRM帧的发送。

此外,在次站中,由于可再发送数据大小为3字节,因此在图7所示的帧结构中,将“00000111”的数据赋予UA帧中后进行UA帧的发送。在主站中,由于得知次站的最大可接收数据大小为3字节,因此在此后的帧的发送中,通过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在主站中,每发送3帧,就对对方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

[第三实施方式]

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系统(通信系统)涉及使用分层结构的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系统。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基于图12至图1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转发系统如下。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站(主站(发送装置)或次站(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此外,图13中表示本发明的数据转发系统的协议栈。图13中,在位于IrDA的协议栈的TinyTP层的通信协议层中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功能,以下,将该通信协议层称作SMP(Sequence Management Protocol,时序管理协议)层。当然,用于实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协议栈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作为主站或次站的站12包括应用层处理单元121、OBEX层处理单元122、SMP层处理单元123、IrLMP层处理单元124、IrLAP层处理单元125、发送器126、接收器127。

应用层处理单元121、OBEX层处理单元122、SMP层处理单元123、IrLMP层处理单元124、IrLAP层处理单元125是按照该顺序包括分层结构的实现多种各通信协议的功能的块。

以下,说明主站中的对于次站的请求帧发送时的各块的功能。

应用层处理单元121根据输入未图示的操作单元的用户的指示,对OBEX层处理单元122通知(控制)进行用于与外部的通信的请求帧的发放。此外,应用层处理单元121如果从OBEX层处理单元122收到表示接收到响应帧的通知,则根据接收到的响应帧进行规定的处理。

OBEX层处理单元122根据来自应用层处理单元121的请求,通知(控制)生成请求帧以及对SMP层处理单元123发出请求帧。此外,收到来自SMP层处理单元123的响应帧,对应用层处理单元121进行接收结果的通知。

SMP层处理单元123包括控制单元1231、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接收帧解析单元1233。

此外,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包括响应帧请求标记附加单元12321、帧序列号附加单元(序列号附加部件)12322、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发送权移交标记赋予部件)12323、再发送请求标记附加单元(响应帧生成部件)12324、帧构筑单元12325。

此外,接收帧解析单元1233包括响应帧请求标记判定单元12331、帧序列号解析单元12332、发送权移交标记判定单元12333、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12334、高层数据提取单元12335。

如果控制单元1231收到来自OBEX层处理单元122的转发请求,则对帧序列号附加单元12332通知发送帧的序列号,并对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12323通知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此外,根据来自OBEX层处理单元122的转发请求是否请求响应帧,控制单元1231对响应帧请求标记附加单元12321进行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主站中不进行再发送请求,因此再发送请求标记附加单元12324不必特别进行控制。另外,在主站中进行再发送请求的情况下,由再发送请求标记附加单元12324附加再发送请求标记。

在帧构筑单元12325中,基于从响应帧请求标记附加单元12321通知的表示高层是否对发送帧请求了响应帧的信息、从帧序列号附加单元12322通知的帧的序列号、从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12323通知的表示是否进行发送权的移交的信息、来自再发送请求标记附加单元12324的表示是否进行再发送请求的信息(其中,由于在主站中不进行再发送请求,所以通常为固定值),生成首标信息,并对于从OBEX层处理单元122收到的请求帧附加该首标信息从而构筑帧。然后,帧构筑单元12325将构筑了的帧输出到作为低层的IrLMP层处理单元124。

IrLMP层处理单元124在接收到的请求帧中附加规定的首标信息从而生成帧,并对作为低层的IrLAP层处理单元125输出帧。

同样,IrLAP层处理单元125对接收到的请求帧附加规定的首标信息从而生成帧,并输出到发送器126。

发送器126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向外部发送从IrLAP层处理单元125接收到的多个帧。

接着,以下说明主站中的接收从次站发送的响应帧时的各块的动作。

接收器127如果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接收到从次站发送的响应帧,则将接收到的响应帧输出到IrLAP层处理单元125。

IrLAP层处理单元125、IrLMP层处理单元124分别从接收到的响应帧进行首标信息的解析,基于首标信息进行规定的处理,进行首标信息的除去并对高层传送响应帧。

SMP层处理单元123从作为低层的IrLMP层处理单元124接收响应帧,并在接收帧解析单元1233中进行响应帧的解析。

发送权移交标记判定单元12333参照接收帧的BL(后述)比特,将是否在进行发送权的移交的判定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1231。

此外,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12334参照接收帧的RS(后述)比特,将是否在进行来自对方站的再发送请求的判定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1231。

此外,在帧序列号解析单元12332中,从接收帧中提取帧序号并输出到控制单元1231。

控制单元1231接收来自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12331的判定结果的通知,在对方站请求了再发送的情况下,控制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从由帧序列号解析单元12332通知的序列号的帧开始进行再发送。此外,在来自再发送请求判定单元12331的判定结果表示对方站未请求再发送的情况下,依次发送未发送完成的帧。

此外,高层数据提取单元12335从由低层(这里为IrLMP层处理单元124)收到的帧中除去SMP层的首标信息,并对高层(这里为OBEX层处理单元122)输出数据。

这样,主站直到转发数据发送完成为止,以上述顺序对次站进行数据转发。

接着,以下,说明次站中的接收从主站发送的请求帧时的各块的动作。

与主站同样,在次站中,接收器127也接收从主站发送的请求帧,在IrLAP层处理单元125以及IrLMP层处理单元124中分别进行首标信息的解析、首标信息的除去,并对高层传送请求帧。

SMP层处理单元123如果被从IrLMP层处理单元124传送请求帧,则在接收帧解析单元1233中进行接收帧的解析。

帧序列号解析单元12332从接收帧中提取帧序列号,并进行接收到的帧的序列号的检查,对控制单元1231通知正常还是异常(帧遗漏等)的判定结果。此外,在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也一并对控制单元1231通知存在差错的帧的序列号(希望再发送的帧序号)。

此外,发送权移交标记判定单元12333参照接收帧的BL(后述)比特,并对控制单元1231通知是否进行了发送权的移交的判定结果。

此外,响应帧请求标记判定单元12331参照接收帧的DL(后述)比特,并对控制单元1231通知DL比特是否请求了高层的响应帧的判定结果。

控制单元1231基于从发送权移交标记判定单元12333通知的判定结果,在判定结果表示从对方站进行了发送权的移交的情况下,对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进行控制(通知),以进行响应帧的生成和发送。

此时,基于帧序列号解析单元12332的解析结果,在发生了帧序列号的差错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231对再发送请求标记附加单元12324通知设定标记以表示进行再发送请求,并对帧序列号附加单元12322通知从帧序列号解析单元12332通知的发生了差错的帧序列号。

此外,在帧序列号解析单元12332的解析结果表示未发生差错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231对再发送标记附加单元12324通知设定标记,以表示不进行再发送请求而正常地完成了接收。

但是,控制单元1231在响应帧请求标记判定单元12331的判定结果表示请求了高层的响应帧的情况下,在OBEX层处理单元122完成响应帧的准备为止不发送回响应帧,在从OBEX层处理单元122收到表示完成了响应帧的准备的通知的时刻,对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指示生成响应帧。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在从OBEX层处理单元122收到的响应帧中附加规定的首标信息从而构筑帧,并对作为低层的IrLMP层处理单元124输出。

此外,在OBEX层处理单元122完成响应帧的准备之前,在SMP层处理单元123中也可以生成响应帧并发送。但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1231对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12323进行控制,以不对主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然后进行控制以生成发送帧。然后,在从OBEX层处理单元122收到完成了响应帧的准备的通知的时刻,指示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生成响应帧。此外,此时,控制发送权移交标记附加单元12323设定标记,以便对主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在从OBEX层处理单元122接收到的响应帧中附加规定的首标信息从而构筑帧,并输出到作为低层的IrLMP层处理单元124。

发送帧生成单元1232根据从控制单元1231的控制而生成响应帧,并对作为低层的IrLMP层处理单元124输出生成了的响应帧。

这样,在次站中,在每次从主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时,发送对于来自主站的请求帧的响应帧。

图14表示对UI帧和对于UI帧的响应帧赋予了帧的序列号、表示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的标记、以及表示目前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标记、以及表示是否请求了主站的高层对于请求帧的响应帧的标记的情况下的帧结构。其中,这里所示的帧结构为一例,不应限定于此。

这里,对UI帧和对于UI帧的响应帧赋予3字节的参数,由发送帧的序列号构成表示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的标记、表示是否请求了主站的高层对于请求帧的响应帧的标记、表示次站使用的接收帧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标记以及剩余21比特。

以下,将表示是否请求了主站的高层对于请求帧的响应帧的标记记做DL,将表示是否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的标记记做BL,将表示次站使用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标记记做RS,将帧的序列号记做S。

以下,使用图15说明使用该帧结构在由本实施方式构成的主站和次站之间如何进行数据转发。

另外,图15表示在双向通信中,对于所有的接收数据未发生差错的情况。

首先,在主站中,根据输入未图示的操作单元的用户的指示,从应用层处理单元121通知请求帧转发请求,OBEX层处理单元122对作为低层的SMP层输出请求帧。

这里,假设以n帧为单位对次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此外,图15所示的S、DL、BL、RS分别是帧的序列号、表示是否请求了主站的高层对于请求帧的响应帧的标记、表示是否进行发送权的移交的标记、表示是否进行再发送请求的标记。

SMP层将从作为高层的OBEX层交接的转发数据分割为规定的数据大小,附加序列号并输出到作为低层的IrLMP层。这里,由于假设以n帧为单位进行发送权的移交,所以S=n-1的帧设为BL=1后对低层输出数据。

作为SMP层的低层的IrLMP层和IrLAP层对从SMP层取得的帧分别依次附加首标,并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对次站进行帧的发送。

另一方面,在次站中,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从主站接收帧。次站在作为SMP层的低层的IrLMP层和IrLAP层中分别从接收帧开始依次进行首标信息的解析,并在除去首标信息后对高层输出数据。

SMP层从作为低层的IrLMP层接收帧,并进行接收帧的首标信息(这里为3比特)的解析。然后,基于首标信息内的帧序列号检查是否发生了帧遗漏等差错,在未发生差错的情况下,除去首标信息,依次将数据传送给OBEX层(高层)。其中,对于S=n-1的帧,由于BL=1、DL=0,所以从主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并且不需要作为高层的OBEX层的响应,所以SMP层设为RS=1来发送响应帧,以表示接收到的n个帧中没有差错并不必进行再发送。

主站如果接收到表示正常地接收到从次站发送的n个帧的响应帧,则进行与上述处理同样的处理,并发送接着的n个帧。此外,次站也同样接收接着的n个帧,如果接收到BL=1的帧(图中S=m-1),则对主站发送回表示正常地接收到n个帧的响应帧。

这样,主站一边依次按每n个帧单位对次站进行发送权的移交,一边进行帧发送,但在转发数据的最终帧中BL=1、DL=1,从而使得主站的高层请求对于请求帧的响应帧地来进行发送。这里,将DL比特用作表示请求了主站的高层对于请求帧的响应帧的标记,但也可以兼用作其它意思的标记。例如,在图15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表示转发数据的最终帧的标记来处理。

接收到BL=1、DL=1的帧的次站的SMP层,由于DL=1,因此对作为高层的OBEX层通知请求了对于接收到的请求帧的响应帧。在OBEX层中,收到来自SMP层的通知,由于已经正常地完成了所有的数据接收,所以对SMP层进行响应帧的发送请求,并传送响应帧。SMP层收到来自OBEX层的响应帧发送请求,在从OBEX层交接的响应帧中附加首标信息(这里,设为RS=1、BL=1、DL=1以表示不需要再发送),然后将数据传送给作为低层的IrLMP层。作为低层的IrLMP层和IrLAP层分别对从高层交接的数据附加规定的首标信息,然后对低层传送响应帧,在IrLAP层中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对主站进行响应帧的发送。

接收到从次站发送的响应帧的主站从低层起依次进行首标信息的解析和除去,并对高层交接数据。然后,作为SMP层的高层的OBEX层接收从次站发送的OBEX响应帧,能够识别主站的SMP层的高层也正常地完成了数据转发。

此外,图16、图17是表示在认证时等从高层发出认证请求的情况下的数据转发步骤的信号时序图。

如图16所示,对于从高层交接的认证用帧,在SMP层中,附加DL=0、BL=1的首标信息,然后对次站进行了数据转发的情况下,次站由于接收到的帧BL=1,因此被从主站移交发送权,由于DL=0,所以发送回响应而不等待来自高层的响应,所以次站的高层的响应帧不能发送回,因此两站之间不完成认证。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设为DL=1而将认证帧发送给次站的情况下,在次站的SMP层中,由于DL=1,因此高层在响应帧准备完毕的时刻,在从高层交接的响应帧中附加首标信息后发送回对于认证帧的响应帧,所以两站之间的高层间的认证完成。

此外,如图17所示,在接收到DL=1、BL=1的包的情况下,SMP层也可以对作为高层的OBEX层通知请求了对于接收到的请求帧的响应帧,并先发送回SMP层级别的响应帧。其中,在该情况下,以BL=0进行发送回,并且不对对方站移交发送权。而且,在OBEX层完成了响应帧的发送准备的时刻,再次在OBEX的响应帧中附加SMP层的首标信息后发送回响应帧。

这样,在次站的OBEX层中从准备响应帧起到发送回响应帧之前,主站的SMP层可以接收SMP层级别的响应帧(不包含OBEX层的响应帧)。由此,主站的SMP层在来自OBEX层的响应帧发送回之前,能够得知对方站是否正常地接收到帧,所以可以预先进行接着的数据转发的准备等。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假设发送机(主站)和接收机(次站)包括CPU,但不限于CPU,也可以是微型计算机等具有运算处理功能的装置。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假设收到来自CPU的指示,控制器进行转发数据的转发。但是,也可以不经由CPU而通过DMA(直接存储器存取)由控制器进行转发数据的转发。在该情况下,可以从存储器进行转发数据的转发而无需接受来自CPU的指示。由此,能够减轻CPU的负担。

[第四实施方式]

基于图31到图33说明本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机的方框图使用图31进行说明,作为接收机的方框图使用图32进行说明,作为信号时序图使用图33进行说明。

图31是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001的方框图。另外,图31是发送机的结构的一例,不限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发送机2001是发送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

如图31所示,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2001包括:控制单元(控制部件)2002、存储器(存储部件)2003、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部件)2004、序列号生成电路(序列号生成部件)2005、发送帧生成电路(发送帧生成部件)2006、发送单元(发送部件)2007、接收单元(接收部件)2008、接收帧解析电路(接收帧解析部件)2009、无差错标记解析电路(无差错标记解析部件)2010、差错检测电路(差错检测部件)2011、序列号解析电路(序列号解析部件)2012。

控制单元2002进行发送机2001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

存储器2003中存储发送数据。该存储器2003可以是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SDRAM等),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闪存、HDD、DVD等)。此外,在图31中,存储器2003配置在发送机2001内,但不必一定存在于发送机2001内,也可以作为发送机2001的外部存储器而连接到发送机2001。

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是如下的电路,在发送机2001以某一集中的单位进行数据转发时,在发送包含所述集中的单位的最终数据的帧时,设定为表示该帧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BL(Block Last,块最后)的缩略语,在BL为1的情况下,是包含所述某一集中的单位的最终数据的帧,在BL为0的情况下,所述某一集中单位的最终数据不包含在帧中。

在后述的图33的时序图中,也以同样的意思来使用BL的缩略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表现为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但例如即使是通信确认请求标记等,本质上也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同样的意思,因此即使不是具有与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一定相同意思的标记,只要是进行同样的动作的标记,也不限于此。

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是按照预定的规则增减序列号并对各发送帧赋予的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SEQ(Sequence number,序列号)的缩略语,在SEQ为1的情况下,表示序列号为1。在图33的时序图中,也以同样的意思使用SEQ的缩略语。

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是通过预定的格式生成发送帧的电路。按照预定的格式配置所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BL、序列号SEQ、发送数据,并生成发送帧。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因此以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帧格式生成发送帧。作为例子,可举出IrLAP(Infrared LinkAccess Protocol)中的UI(Unnumbered Information)帧,但不限于此。此外,对方站也一并附加用于进行检错的检错码。作为检错码,例如有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等,但不限于此。此外,也可以附加纠错码。

发送单元2007是发送由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生成的发送帧的电路。例如,如果使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体,则为LED(发光二极管)或LD(激光二极管),但不限于此。此外,在使用其它的通信媒体的情况下,为对应于该通信媒体的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2008是接收对方站发送的帧的电路。例如,如果使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体,则为PD(光电二极管),但不限于此。此外,在使用其它的通信媒体的情况下,为对应于该通信媒体的接收单元。

接收帧解析电路2009进行由接收单元2008接收到的接收帧的解析。具体来说,提取接收帧内的无差错标记,传送给无差错标记解析电路2010。此外,提取接收帧内的序列号,传送给序列号解析电路2012。此外,在接收帧内存在数据的情况下,提取数据,并经由控制单元2002保存在存储器2003中。另外,在存储器2003中保存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经由控制单元2003。

无差错标记解析电路2010解析通过预定的格式对对方站设定的无差错标记,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表现为无差错标记,但例如也可以是有差错标记或再发送请求标记、无再发送请求标记。

差错检测电路2011对赋予接收帧的检错用的码进行解析,并判别在接收帧中是否有差错,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作为检错用的码,例如,可举出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码等循环码,但不限于此。此外,在赋予了纠错码的情况下,进行纠错。

序列号解析电路2012解析接收到的序列号,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002。

图32是本实施方式的接收机2101的方框图。另外,图32是表示接收机的结构的一例,不限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或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接收机2101是接收来自对方设备的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

如图32所示,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2101包括:控制单元(控制部件)2102、存储器(存储部件)2103、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无差错标记生成部件)2104、序列号生成电路(序列号生成部件)2105、发送帧生成电路(发送帧生成部件)2106、发送单元(发送部件)2107、接收单元(接收部件)2108、接收帧解析电路(接收帧解析部件)2109、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部件)2110、差错检测电路(差错检测部件)2111、序列号解析电路(序列号解析部件)2112。

控制单元2102进行接收机2101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

存储器2103中存储接收数据。该存储器2103可以是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SDRAM等),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闪存、HDD、DVD等)。此外,在图32中,存储器2103配置在接收机2101内,但不必一定存在于接收机2101内,也可以作为接收机2101的外部存储器而连接到接收机2101。

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2104是通过预定的格式生成用于对对方站通知从对方站接收到的帧内是否存在差错的无差错标记的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现为无差错标记,但例如也可以是有差错标记或再发送请求标记、无再发送请求标记,本质上由于具有与无差错标记同样的意思,因此即使是不具有与无差错标记相同意思的标记,只要是进行同样的动作的标记,则不限于此。

序列号生成电路2105是在目前收到的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在对对方站进行再发送请求时,设定希望再发送的序列号的电路。

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是按照预定的格式配置所述无差错标记、序列号并生成发送帧的电路。作为例子,可举出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中的UI(Unnumbered Information)帧,但不限于此。

发送单元2107是发送由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生成的发送帧的电路。例如,如果使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体,则为LED(发光二极管)或LD(激光二极管),但不限于此。此外,在使用其它的通信媒体的情况下,为对应于该通信媒体的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2108是接收对方站发送的帧的电路。例如,如果使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体,则为PD(光电二极管),但不限于此。此外,在使用其它的通信媒体的情况下,为对应于该通信媒体的接收单元。

接收帧解析电路2109进行由接收单元2108接收到的接收帧的解析。具体来说,提取接收帧内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传送给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此外,提取接收帧内的序列号,传送给序列号解析电路。此外,在接收帧内存在数据的情况下,提取数据,并经由控制单元保存在存储器中。在存储器中保存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一定经由控制单元。

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110解析由接收帧解析电路2109传送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102。

差错检测电路2111对接收帧中赋予的检错用的码进行解析,并判别接收帧中是否有差错,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102。作为检错用的码,例如,可举出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码等循环码,但不限于此。此外,在赋予了纠错码的情况下,进行纠错。

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解析赋予在接收帧内的序列号是否通过预定的规则增减,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102。例如,在通信路径中,在遗漏了帧等情况下,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判断为差错。

具体来说,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在差错检测电路2111检测出数据的差错的情况下,将无差错标记设定为有差错,并生成包含此时的接收帧的序列号的发送帧。此外,在差错检测电路2111未检测出数据的差错但在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中检测出序列号的差错的情况下,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生成包含此时的接收帧的序列号的发送帧。

接着,参照图31、图32以及图33的时序图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各信号的流动。

发送机2001如果在本设备内或从外部产生发送数据的转发请求时,控制单元2002决定要总括发送的数据大小,并通知给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

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将所述总括发送数据大小保持在内部中,计算从控制单元2002或存储器2003传送的数据大小的累计,如果累计数据大小达到所述总括发送数据大小,则通过预定的格式将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设定为最后的意思(BL=1),此外,如果累计数据大小未达到所述总括发送数据大小,则设定为非最终的意思(BL=0),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此外,控制单元2002在每次生成帧时,通知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生成序列号。

收到该通知的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通过预定的规则增减序列号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

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通过预定的格式配置所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序列号、数据,并经由发送单元2007发送。

在图33中,t101、t102、t103、t104、t110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为非最终的帧,t105、t111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为最终的帧。此外,记述了t101、t102、t103、t104、t105的各帧内的序列号(SEQ)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增加一个。

接收机2101如果从对方站经由接收单元2108接收到帧,则由接收帧解析电路2109提取接收帧内的各参数。所述参数例如是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序列号、数据等,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被传送给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110,序列号被传送给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数据如果需要则经由控制单元2102保存在存储器2103中。

此外,同时由差错检测电路2111在接收帧中进行是否有例如CRC差错的检错。在检错或纠错码为CRC码以外的情况下,按照该码进行检错或纠错。

此外,在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110中进行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的解析,并通知解析结果。

在图33的时序图中,在t113、t114、t115、t121的帧接收时,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不是最终,在t116、t122的帧接收时,将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设为最终而分别通知控制单元2102。

此外,在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中,解析是否按照预定的规则增减了接收帧中的序列号,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10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预定的规则,序列号在每帧各增加1。

在图33的时序图中,示出了发送机2001发送的序列号3的帧由于通信路径的异常而在接收机2102中不被识别,而接收了接着的序列号4的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序列号3的帧作为引起差错的帧被通知给控制单元2102。

在控制单元2102中,被通知接收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帧,而且作为引起差错的帧被通知了序列号3,因此对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2104通知有差错,而且对序列号生成电路2105通知序列号3,并且对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通知生成发送帧。

收到通知的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2104通过预定的格式生成表示有差错的意思的标记,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

此外,序列号生成电路2105将由控制单元2102传送的序列号3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

被传送了这些无差错标记和序列号的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通过预定的格式配置这些参数,并经由发送单元2107发送。在图33的时序图中,指示t117的帧。

在t106经由接收单元2008接收到t117的帧的发送机2001在接收帧解析电路2009中进行接收帧中的各参数的提取,提取出的无差错标记被传送到无差错标记解析电路2010,此外,序列号被传送到序列号解析电路2012。

无差错标记解析电路2010中进行传送的无差错标记的解析。在该情况下,由于接收机2101发送的t117的帧表示有差错,因此解析为有差错并将该意思通知给控制单元2002。

此外,在序列号解析电路2012中,进行序列号的解析,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002。在该情况下,序列号3被通知给控制单元2002。

此外,同时由差错检测电路2011在接收帧中进行是否有例如CRC差错的检错。在检错或纠错码为CRC码以外的情况下,按照该码进行检错或纠错。

控制单元2002根据所述无差错标记的解析结果、序列号、差错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正常地对接收机2101进行了总括发送,如果发送数据中存在未发送的部分,则判断将这些数据总括发送还是进行已经发送过的数据的再发送。在该情况下,因为判断为存在差错,且接收机2101请求了从序列号为3的帧起的发送,因此从前次发送时序列号为3的部分开始对发送数据进行再发送。具体来说,对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电路2004通知进行再发送的意思,同时作为开始序号对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通知3。

在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中,如果需要则进行总括发送数据大小的再计算。可以使用与前次的总括发送数据大小相同值,此外也可以在发送前次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帧时的帧的序号将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作为最终。具体来说,在通过第一次总括发送而发送了序列号为1至5的帧时,在从接收机收到从序列号3开始再发送帧的请求的情况下,在第二次的总括发送中可以进行序列号3至7的总括发送,也可以进行序列号3至5的总括发送。

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中,如果从控制单元2002通知从序列号3开始再发送,则将序列号的开始序号再设定为3,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

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生成发送帧,并经由发送单元2007发送。

这些再发送的情况为图33的t117、t110、t111。

收到这些再发送帧的接收机2101在由差错检测电路2111和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判断为所有的接收帧中都没有差错时,在接收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帧t122之后,控制单元2102对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2104通知无差错。

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2104收到通知,将无差错标记设定为无差错的意思,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

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收到标记,在帧内配置无差错标记,并经由发送单元2107发送。关于此时的序列号,省略说明。

在t112收到该无差错标记表示无差错的帧的发送机2001中,由无差错标记解析电路2010判断为无差错,并通知给控制单元2002时,控制单元2002识别为总括发送成功了,在发送数据中存在未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接着进行总括发送。

如以上这样,根据发送机2001和接收机2101,在使用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帧的通信方式中,在发生差错时也可以进行再发送处理,并可以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

此外,在发送机2001中,在从接收机2101收到无差错标记表示有差错的再发送请求时,也可以不是从同时接收到的序列号起进行再发送而是从发送数据的开始起进行再发送。

此外,在从发送数据的最初起进行再发送的情况下,被赋予的序列号最好通过预定的规则从初始值起(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从0起)发送。

此外,在进行发送数据的再发送的情况下,对再发送次数设置限制,在即使进行比预定的值多的再发送也不能正常地对接收机2101进行总括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中断或结束发送。这样,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可以中断或结束通信并对用户进行通知,并可以进行质量提高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

此外,例如将再发送次数的限制设为1次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标记进行处理而不通过计数器,从而使得电路简化。

此外,在从来自接收机2101的再发送请求中的序列号起进行的再发送中,也对再发送次数设置限制,从而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恶劣的情况下,通过中断或结束发送并对用户通知,从而能提高通信路径的质量。

此外,与所述同样,例如将再发送次数设为1次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标记进行处理而不通过计数器,从而使得电路简化。

此外,发送机2001将总括发送数据大小设为1帧长,在全部帧中,也可以使总括发送最终标记成为最终。在该情况下,在全部帧中,需要来自接收机2101的响应,通信效率降低,但发送机2001对来自接收机2101的再发送请求可以减少应保持的数据的保存区域,在存储器不能充分确保的发送机2001中是有效的。

此外,在接收机2101中,通过在差错检测电路2111和序列号检测电路2112检测出在接收帧中存在差错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02通过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110接收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为最终的帧,由于对发送机2001请求再发送之前的数据是由发送机2001再发送的预定的数据,因此也可以不进行将此期间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103中的处理。由此,可以削减由再发送引起的预定再接收的数据的保存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在接收机2101中,对在来自发送机2001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时进行的再发送请求的次数设置限制,在即使进行比预定的值多的再发送请求,在接收机2101中也不能正常地进行总括接收的情况下,也可以中断或结束接收。这样,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可以中断或结束通信并通知用户,并能够进行在质量提高了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

此外,例如将再发送请求次数的限制设为1次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标记进行处理而不通过计数器,从而使得电路简化。

此外,在接收机2101中,在来自发送机2001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时进行的再发送请求中,通常在序列号生成电路2105中设定预定的初始值(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0),并对发送机2001发送再发送请求帧。这样,不必保持用于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的再发送请求的序列号,使得电路简化。

[第五实施方式]

基于图32、图34到图36说明本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机的方框图使用图34进行说明,作为接收机的方框图使用图32进行说明,作为信号时序图使用图35和图36进行说明。

图34是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201的方框图。另外,图34是发送机的结构的一例,不限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2201是发送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此外,定时器(计时部件)2213以外的各构成要素具有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001(图31)的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定时器2213由控制单元2002控制。具体来说,在以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作为最终进行了发送之后,由控制单元2002开始,在预定的时间以内如果接收机2101不正常接收响应帧,则对控制单元2002通知到时(time out)。

收到该到时的通知的控制单元2002判断由于通信路径的异常,接收机2101未能正常地接收到前一个发送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帧(图35的t205的帧),或者虽然接收机正常地接收到前一个发送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帧但由于通信路径的异常而在发送机中未能正常收到接收机对此发送的包含无差错标记的帧(图36的t312的帧),并分别通知给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

收到所述通知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将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设为最终,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

此外,收到所述通知的序列号生成电路2005再次设定前一个帧的序列号后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

收到序列号的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再次设定与前一个发送的帧相同的数据,而且设定所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和序列号,并经由发送单元2007发送。

如以上这样,通过构成发送机2201,可进行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帧的再发送,即使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恶劣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再发送处理,并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

此外,在进行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为最终的帧的再发送的情况下,对再发送次数设置限制,在即使进行比预定的值多的再发送也不能正常地对接收机2101进行总括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中断或结束发送。这样,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可以中断或结束通信并对用户进行通知,并可以进行质量提高的通信路径中的通信。

此外,如图36的时序图所示,对于总括发送最终标记成为表示最终的值的t311的帧,尽管发送了发送回帧t312,但由于通信路径存在异常,在发送机中未能正常接收到发送回帧t312的情况下,有时再次接收总括发送最终标记成为表示最终的值的帧t313。

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机2101中,在控制单元2102中,保持着前一个序列号,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110中收到接收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为最终的帧的通知时,在来自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的序列号与前一个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序列号解析电路2112的解析结果即使是差错,也不作为差错进行处理,控制单元2102对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2104设定与前一个发送的帧相同的值,或者对序列号生成电路2105同样设定前一个发送的帧的序列号,并发送。如果由无差错标记生成电路2104设定的值表示无差错,则也可以不设定序列号。

这样,即使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恶劣且发送机未能正常地接收到接收机发送的帧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从接收机的帧的再发送,并可以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

此外,在接收机2101中,如上所述,在接收到多个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并且具有相同的序列号的帧的情况下,对于第二个以后的帧,由于帧内数据已经保存在存储器内,因此也可以在控制单元2102中进行控制以便不再进行保存。通过这样,能够削减保存数据所消耗的电力。

[第六实施方式]

基于图37到图39说明本第六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机的方框图使用图37进行说明,作为接收机的方框图使用图38进行说明,作为信号时序图使用图39进行说明。

图37是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301的方框图。另外,图37是发送机的结构的一例,不限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2301是发送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此外,对方站缓冲器大小解析电路(对方站缓冲器大小解析部件)2313以外的各构成要素具有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001(图31)的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对方站缓冲器大小解析电路2313对从接收机2401(图38)接收到的帧内包含的缓冲器大小参数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002。

控制单元2002收到解析结果,对于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将总括发送数据大小设定为小于接收机2401的缓冲器大小的值并进行总括发送。该接收机的缓冲器大小最好在进行总括发送之前接收到。

图38是本实施方式的接收机2401的方框图。另外,图38是接收机的结构的一例,不应限定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2401是接收来自对方设备的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此外,缓冲器大小生成电路(缓冲器大小生成部件)2413以外的各构成要素具有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机2101(图32)的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控制单元2102将接收机2401可总括接收的缓冲器的大小传送给缓冲器大小生成电路2413。

缓冲器大小生成电路2413以预定的格式生成从控制单元2102传送的缓冲器大小,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

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在发送帧内配置所述缓冲器大小,并进行发送。另外,包含所述缓冲器大小的帧最好在发送机进行总括发送之前对发送机进行发送,例如最好在连接时发送的帧内配置所述缓冲器大小后发送,但不限于此。

接着,参照图39的时序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各信号的流动。

接收机2401的控制单元2102例如在连接时对缓冲器大小生成电路2413通知接收机2101可总括接收的缓冲器大小。

收到通知的缓冲器大小生成电路2413通过预定的格式生成缓冲器大小参数,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

收到参数的发送帧生成电路2106通过预定的格式在发送帧中内配置所述缓冲器大小参数,并发送。这是图39的t408的帧。

发送机2301如果在t401接收到包含接收机2401的缓冲器大小参数的帧,则在接收帧解析电路2009中提取缓冲器大小参数,并传送给对方站缓冲器大小解析电路2313。

对方站缓冲器大小解析电路2313解析缓冲器大小参数,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002。

控制单元2002将解析出的缓冲器大小以下的大小设定为总括发送数据大小,并传送给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

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004基于由控制单元2002传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大小,设定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并进行总括发送。

通过上述这样,可对发送机2301通知接收机2401可总括接收的缓冲器大小,此外,发送机2301基于来自接收机2401的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再计算总括发送数据大小,并反映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的控制中,从而可以防止发送机2301进行超过接收机2401的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的总括发送。

此外,事先在发送机2301和接收机2401之间约定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的默认值,而且在发送机2301未接收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的情况下,通过决定为采用默认值,从而在接收机2401中,如果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的默认值为接收机2401的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以下,则即使不对发送机2301通知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如果发送机2301使用默认的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进行总括发送,则也还能够防止发送机进行超过接收机的可总括接收缓冲器大小的总括发送。此外,在该情况下,接收机2401不必对发送机2301发送用于通知可总括发送缓冲器大小的帧,带来频带的效率化。

[第七实施方式]

基于图40到图42说明本第七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机的方框图使用图40进行说明,作为接收机的方框图使用图41进行说明,作为信号时序图使用图42进行说明。

图40是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501的方框图。另外,图40是发送机的结构的一例,不限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2501是发送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此外,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2513以外的各构成要素具有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001(图31)的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513判别发送帧中是否含有发送数据的最终,在含有最终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表示该意思的预定的格式生成数据最终标记,此外,在不含有最终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表示该意思的预定的格式生成数据最终标记,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

发送机2501的控制单元2002在生成发送帧时,对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513通知在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中,在发送帧中配置的数据是否为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

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513收到通知,通过预定的格式生成数据最终标记,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DL(Data Last)的缩略语,在DL为0的情况下,表示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不包含在帧内,而且在DL为1的情况下,表示包含了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DL这样的缩略语表现,但也可以是其它表现。此外,在发送包含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的帧的情况下将DL设为1,但例如,在作为来自对方站的响应需要某种响应数据的情况下,本标记具有作为响应请求标记的意思,该意思中,如果本标记作为响应请求标记进行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表示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的标记DL同样的动作,则本标记也可以是响应请求标记。

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将数据最终标记和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序列号、数据配置在发送帧内并经由发送单元2007发送。

在图42的时序图中,t501、t502、t503、t504的帧的数据最终标记DL为0,表示在帧内不含有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t505的帧的数据最终标记DL为1,表示在帧内含有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

接着,图41是本实施方式的接收机2601的方框图。另外,图41是接收机的结构的一例,不限定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2601是接收来自对方设备的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此外,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解析部件)2613以外的各构成要素具有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机2101(图32)的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613解析配置在接收帧内的数据最终标记,并对控制单元2102通知接收帧中是否含有发送机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

接收机2601中,经由接收单元2108接收到的接收帧在接收帧解析电路2109中被提取数据最终标记,并传送给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613。此时,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序列号也同时被提取,并由各解析电路解析。

在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613中,解析在接收帧中是否含有发送机2501的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该结果被通知给控制单元2102。

控制单元2102中,在含有发送机2501的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开始预定的处理(例如,在接收数据是被压缩了的JPEG(Joint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数据的情况下,开始JPEG的解码等)等处理。

此外,在包含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的帧中,在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最终的情况下,将无差错标记设定为适当的值,并可以进行发送。

此外,此时,对来自发送机2501的发送数据,在需要发送回响应数据的情况下,在发送帧中配置数据时,一并配置无差错标记后发送,从而能够实现频带的效率化。这为图42的t512的帧。

在t506接收到该帧t512的发送机2501通过解析接收帧内的数据,从而可以接收来自接收机2601的响应数据。

[第八实施方式]

基于图43说明本第八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时序(sequence)是可安装在上述发送机2001(图31)、接收机2101(图32)、发送机2201(图34)、接收机2301(图37)、接收机2401(图38)、发送机2501(图40)、接收机2601(图41)中的附加功能。

图43是本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作为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使用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的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protocol)的UI(Unnumbered Information)帧进行通信。此外,发送机和接收机都支持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通过Put操作发送数据。

在图43中,在OBEX的Put Final命令中配置发送数据,使用IrLAP的UI帧进行帧发送。

Put Final命令由data0至data7构成,其被分割为如果将data0至data7全部连接则成为Put Final命令。

此外,发送机的总括发送数据大小是将data0至data3连接的大小,在序列号为3的时刻,发送总括发送最终标记BL为1的帧t604。此时,由OBEX的Put Final命令构成的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即data7不包含在发送帧中,因此数据最终标记DL为0。

在t614接收到所述总括发送最终标记BL为1的帧的接收机由于未在目前为止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因此将无差错标记设为无差错并在t615发送。此外,由于接收到的帧的数据最终标记为0,因此在该时刻,表示对于OBEX的Put Final命令的正常接收的SUCCESS响应不包含在发送帧中。

在t605,接收到所述无差错标记表示无差错的帧的发送机判断为接收机正常接收到序列号0至3的总括发送,并接着总括发送data4至data7。在t609进行序列号7的帧发送时,将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设为1。此外,在t609中,序列号7的帧中含有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即data7,因此将数据最终标记DL设为1。

在t619,接收到数据最终标记为1的帧的接收机正常接收了序列号4至7的帧,而且能够全部正常地接收到来自发送机的Put Final命令,因此生成表示对于Put Final命令的正常接收的SUCCESS响应。此外,由于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为1,因此配合SUCCESS响应将无差错标记设为无差错的意思,并在t620一并发送。

在t610,收到所述无差错标记表示无差错的帧的发送机识别为正常地完成了序列号4至7的总括发送,同时由于在所述接收帧中含有对于发送机发送的Put Final命令的SUCCESS响应,因此能够识别为Put操作也正常地结束了。

如以上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即使是使用了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的情况下,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也能够可靠地执行通信的确认和数据的交换。

[第九实施方式]

基于图44到图46说明本第九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机的方框图使用图44进行说明,作为接收机的方框图使用图45进行说明,作为信号时序图使用图46进行说明。

图44是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机2701的方框图。图44是发送机的结构的一例,不限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发送机2701是发送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

如图44所示,发送机(主站、客户端设备)2701包括控制单元(控制部件)2702、存储器(存储部件)2703、序列号生成电路(序列号生成部件)2705、发送帧生成电路(发送帧生成部件)2706、发送单元(发送部件)2707、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2713。

控制单元2702进行发送机2701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

存储器2703中存储发送数据。该存储器2703可以是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SDRAM等),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闪存、HDD、DVD等)。此外,在图44中,存储器2703配置在发送机2701内,但不必一定存在于发送机2701内,也可以作为发送机2701的外部存储器而连接到发送机2701。

序列号生成电路2705是按照预定的规则增减序列号,并赋予各发送帧的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SEQ(Sequence number,序列号)的缩略语,在SEQ为1的情况下,表示序列号为1。在图46的时序图中,也以同样的意思使用SEQ的缩略语。

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713判别发送帧中是否含有发送数据的最终,在含有最终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表示该意思的预定的格式生成数据最终标记,此外,在不含有最终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表示该意思的预定的格式生成数据最终标记,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706。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DL(DataLast)的缩略语,在DL为0的情况下,表示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不包含在帧内,而且在DL为1的情况下,表示包含了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DL这样的缩略语表现,但也可以是其它表现。此外,如果在发送机2701和接收机2801之间事先进行了决定,则本数据最终标记仅在一定包含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的发送帧中不必取表示最终的值,也可以按照预定的规则,例如在发送不是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的特定的数据时,将本数据最终标记设定为表示最终的值。此时,也可能是成为数据最终标记不同的名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DL的缩略语作为数据最终标记。

发送帧生成电路2706是通过预定的格式生成发送帧的电路。按照预定的格式配置所述数据最终标记DL、序列号SEQ、发送数据,并生成发送帧。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因此以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帧格式生成发送帧。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IrLAP(Infrared LinkAccess Protocol)中的UI(Unnumbered Information)帧。此外,对方站也一并附加用于进行检错的检错码。作为检错码,例如有CRC(Cyclic RedundancyCheck)等,但不限于此。此外,也可以附加纠错码。

发送单元2707是发送由发送帧生成电路2706生成的发送帧的电路。例如,如果使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体,则为LED(发光二极管)或LD(激光二极管),但不限于此。此外,在使用其它的通信媒体的情况下,为对应于该通信媒体的发送单元。

图45是本实施方式的接收机2801的方框图。图45是接收机的结构的一例,不应限定于此。此外,各构成电路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以下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说明。

接收机2801是从对方设备接收发送数据一端的设备。这里所说的发送数据例如可举出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但不限于此。

如图45所示,接收机(次站、服务器设备)2801包括控制单元(控制部件)2802、存储器(存储部件)2803、接收单元(接收部件)2808、接收帧解析电路(接收帧解析部件)2809、差错检测电路(差错检测部件)2811、序列号解析电路(序列号解析部件)2812、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数据最终标记解析部件)2813。

控制单元2802进行接收机2801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

存储器2803中存储接收数据。该存储器2803可以是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SDRAM等),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例如闪存、HDD、DVD等)。此外,在图45中,存储器2803配置在接收机2801内,但不必一定存在于接收机2801内,也可以作为接收机2801的外部存储器而连接到接收机2801。

接收单元2808是接收对方站发送的帧的电路。例如,如果使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体,则为PD(光电二极管),但不限于此。此外,在使用其它的通信媒体的情况下,为对应于该通信媒体的接收单元。

接收帧解析电路2809进行由接收单元2808接收到的接收帧的解析。具体来说,提取接收帧内的数据最终标记,传送给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813。此外,提取接收帧内的序列号,传送给序列号解析电路2812。此外,在接收帧内存在数据的情况下,提取数据,并经由控制单元2802保存在存储器2803中。在存储器2803中保存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一定经由控制单元2802。

差错检测电路2811对赋予接收帧的检错用的码进行解析,并判别在接收帧中是否有差错,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802。作为检错用的码,例如,可举出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码等循环码,但不限于此。此外,在赋予了纠错码的情况下,进行纠错。

序列号解析电路2812解析附加在接收帧内的序列号是否通过预定的规则增减,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802。例如,在通信路径中,在遗漏了帧等情况下,该序列号解析电路2812判断为差错。

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813解析由接收帧解析电路2809传送的数据最终标记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802。

接着,参照图44、图45以及图46的时序图,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各信号的流动。此外,发送机2701和接收机2801都支持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通过Put操作发送数据。

在图46中,在OBEX的Put Final命令中配置发送数据,使用IrLAP的UI帧进行帧发送。

Put Final命令由data0至data7构成,其被分割为如果将data0至data7全部连接则成为Put Final命令。此外,data7是Put Final命令的最终数据。

发送机2701如果在本设备内或从外部产生发送数据的转发请求时,控制单元2702对序列号生成电路2705通知生成序列号。此外,对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713通知生成数据最终标记。

序列号生成电路2705通过预定的规则增减序列号并传送给发送帧生成电路2006。

此外,数据最终标记生成电路2713判别发送帧中是否含有发送数据的最终数据,在包含的情况下,通过表示最终的预定的格式生成数据最终标记,在不包含的情况下,通过表示非最终的预定的格式生成数据最终标记,并传送到发送帧生成电路2706。

发送帧生成电路2706通过预定的格式配置所述数据最终标记、序列号、数据,并经由发送单元2706发送。

在图46中,t701、t702、t703、t704、t705、t706、t707是数据最终标记为非最终的帧,t708是数据最终标记为最终的帧。此外,记述了t701至t708的各帧内的序列号(SEQ)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增加一个。

接着,接收机2801如果从对方站经由接收单元2808接收到帧,则由接收帧解析电路2809提取接收帧内的各参数。所述参数例如是数据最终标记、序列号、数据等,数据最终标记被传送给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813,序列号被传送给序列号解析电路2812,数据如果需要则经由控制单元2802保存在存储器2803中。此外,同时由差错检测电路2811在接收帧中进行是否有例如CRC差错的检错。在检错或纠错码为CRC码以外的情况下,按照该码进行检错或纠错。

此外,数据最终标记解析电路2813中进行数据最终标记的解析并通知解析结果。在图46的时序图中,t701、t702、t703、t704、t705、t706、t707的帧接收时,数据最终标记不是最终,在t708的帧接收时,将数据最终标记设为最终而分别通知控制单元2802。

此外,在序列号解析电路2812中,解析是否按照预定的规则增减了接收帧中的序列号,并将解析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280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预定的规则,序列号在每帧各增加1。在图46的时序图中,发送机2701发送的8个帧全部正常接收,在与发送机2701之间预先规定为序列号各增加1的状态下,由于全部帧的序列号都比前一个帧的序列号增加了1,因此在全部接收帧中,作为正常接收而通知给接收机2801的控制单元2802。

在控制单元2802中,在全部接收帧中未检测出差错或者接收到包含数据最终标记的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开始预定的处理(例如,在接收数据是被压缩了的JPEG数据的情况下,开始JPEG的解码等)等处理。

此外,在接收机2801中,通过差错差错检测电路2811和序列号检测电路2812检测出在接收帧中存在差错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将以后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103中的处理。由此,可以削减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以后的数据的保存所消耗的电力。

如以上这样,根据发送机2701和接收机2801,在使用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的通信方式中,在单向通信中也能够检测出帧的遗漏,并且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此外,在单向通信时,在发送机2701中,虽然不能进行对OBEX的Put Final命令的SUCCESS响应的接收,但在发送机2701的控制单元2702中,在单向通信时,在发送完成Put Final的时刻,如果决定为进行Put操作的结束,则在单向通信中也能够正常地进行通过Put操作的数据转发。

[第十实施方式]

基于图47到图51说明本第十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要总括发送的数据大小的决定方法。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决定发送机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大小以便于数据的再发送和接收机中的数据处理。另外,总括发送数据的大小可以根据要发送的数据的种类或通信路径的状态等而由发送机的应用等决定,也可以从接收机对发送机发送总括发送数据的大小或用于决定该大小的信息(例如,接收机的缓冲器大小)。

此外,数据的分割通常由SMP层进行,但在其它层也可以进行。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叙述转发JPEG图像的情况。

图47是表示发送机中的JPEG编码器和接收机中的JPEG解码器的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47所示,在转发JPEG图像时,在发送机的JPEG编码器91中,首先以块(mcu:minimum coded unit,最小编码单元)为单位对原图像进行DCT变换。mcu是进行JPEG变换的最小单位,根据压缩方式,有8×8、8×16、16×8、16×16的四种(图48(a)~(d))。

在8×8(图48(a))中,在所有的像素中,亮度分量(Y)、色度分量(Cb、Cr)为1对1的关系。在8×16(图48(b))中,在一个纵长的单位内(1)有2个Y(相当于8×8中的1和9)以及Cb(8×8中的1和9的平均)和Cr(8×8中的1和9的平均)各一个。在16×8(图48(c))中,在一个横长的单位内有2个Y(相当于8×8中的1和2)以及Cb(8×8中的1和2的平均)和Cr(8×8中的1和2的平均)各一个。在16×16(图48(d))中,在一个单位内(1)有4个Y(相当于8×8中的1、2、9、10)以及Cb(8×8中的1、2、9、16的平均)和Cr(8×8中的1、2、9、16的平均)各一个。

如上述这样,8×8的压缩率最低,解码后的图像与原图像接近但数据量多。这一般称作4:4;4。16×16块的压缩率最高,虽然数据量少但平均的部分增多,因此得到与原图像不同的解码图像的可能性提高。

而且,在DCT变换中,以所述块为单位的输入进行DCT变换(离散余弦变换)。该变换作为二维矩阵的相乘来计算,得到与块内的像素数相同数的64个的变换系数。得到的变换系数越接近左上,则频率分量越低,越接近右下,则频率分量越高。一般,由于图像与邻接的像素的相关大,因此越是频率分量高的变换系数则出现概率越少。

接着,在量化中,将所述变换系数除以预定的量化表。如前所述,一般由于频率高的变换系数的出现概率低,因此如果提高变换表的频率高的部分,则频率分量高的变换系数通过进行量化而几乎成为0。

最后,在熵编码中,基于预定的熵编码表进行熵编码。如前所述,通过量化而变换为0的变换系数通过熵编码而表现为0的连续数,在该时刻可进行压缩。换言之,在原图像中,频率分量低的(邻接的颜色的变化不激烈)图像倾向于JPEG压缩的压缩效率高。

而且,熵编码后的图像数据被传送到通信路径上。

另一方面,在从通信路径上接收到所述熵编码后的图像数据的接收机在JPEG解码器92中,通过进行与发送机进行的工作完全相反的工作从而进行JPEG解码。

首先,在熵解码中,基于预定的熵编码表进行熵解码。然后,使用预定的逆量化表通过逆量化将进行熵解码而得到的数据进行逆量化。逆量化后的数据通过逆DCT变换而被变换为亮度分量Y、色度分量Cb、Cr。此外,此时,根据8×8、8×16、16×8、16×16各自的压缩方式,使用亮度分量Y、平均化后的色度分量Cb、Cr将图像复原。

如上所述,在JPEG图像的转发中,在压缩图像生成、解码中,以块单位(mcu)为单位进行数据的处理。此外,在解码后的显示中,通过进行以排列了一列所述mcu的一行为单位的处理或以1帧为单位(以1图像为单位)的处理,从而有时情况较好。这是由于在图像信号中,在每一行中存在水平同步信号,而且在每一帧中存在垂直同步信号,通过按这些同步信号的每个来更新行缓冲器或帧缓冲器,从而能够处理视频存储器的更新定时。另外,这在以块为单位进行处理的MPEG等动画处理中也同样。

接着,作为数据的分割再发送处理的具体例子,分别说明以mcu为单位进行分割再发送的情况,以行为单位进行分割再发送的情况,以文件为单位进行分割再发送的情况。

图49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以mcu为单位的分割、再发送处理的说明图。

在发送机中,进行所述DCT、量化、熵编码的mcu为单位进行转发。具体来说,以相当于一个mcu的数据的单位对发送用临时缓冲器转发数据,发送用临时缓冲器的数据转发结束后,将总括发送结束标记设为1。

在接收机中,在每次接收总括发送结束标记为1的帧时,将接收用临时缓冲器的数据例如转发到应用,在应用中进行JPEG解码。

在这样以mcu为单位进行分割再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机的发送用临时缓冲器和接收机的接收用临时缓冲器确保相当于一个mcu(通常数十字节到数百字节左右)即可。因此,在难以确保临时的存储器的通信机中,为有效的分割再发送方式。

图50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以行为单位的分割、再发送处理的说明图。

在发送机中,对发送用临时缓冲器转发一列(8×8的情况下相当于8行)的数据,在一列的发送结束的时刻,将总括发送结束标记设为1。

在接收机中,在接收到总括发送结束标记为1的帧的时刻,例如,对应用转发接收数据,在应用中进行JPEG解码。

在这样以行为单位进行分割再发送的情况下,在对应用转发了数据的时刻,一列(8×8的情况下为8行)的数据齐备,可以简化以列为单位处理接收数据的情况下的处理。此外,在发生差错时,仅显示未发生差错的部分的显示系统中,由于解码后的数据为列单位,因此不会在列的中途切断显示数据。另外,在该方式的情况下,发送机的发送用临时缓冲器和接收机的接收用临时缓冲器假设需要数KB到数百KB左右。

图51是说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的以文件为单位的分割、再发送处理的图。

在发送机中,对发送用临时缓冲器传送一个发送图像,在将发送用临时缓冲器内的数据全部发送完的时刻,将总括发送结束标记设为1。

在接收端,在接收到总括发送结束标记为1的帧的时刻,例如,对应用转发接收数据,在应用中进行JPEG解码处理。

这样,在以文件为单位进行分割再发送的情况下,可以以一个图像的数据为单位进行分割再发送处理,因此在应用的JPEG解码中,通过以一个图像为单位进行JPEG解码,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在完成了一个图像的解码的时刻,更新显示用的帧存储器等处理。另外,在该方式的情况下,发送机的发送用临时缓冲器和接收机的接收用临时缓冲器假设为数百KB到数MB。此外,如MPEG等这样,在连续发送静止图像的处理系统中,在由于通信而发生了差错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进行以完整的状态持续显示前一个图像等处理,因此是有效的。

此外,关于等待来自接收机的响应的时间,在总括发送结束标记为1的帧中发生了差错的情况下,希望立即进行再发送。但是,如不发生差错,接收机中的接收数据的处理消耗时间的情况等这样,有时不能返回响应。在该情况下,发送机设定虽然比接收数据处理时间大但不是过大的时间,在即使等待所述时间也不会返回响应时,也可以再发送总括发送结束标记为1的帧。由此,保证了接收机中的数据处理时间,并且能够进行最佳的再发送处理。

[第十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的客户端设备(通信装置)。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首先,图52是使用以往的OBEX协议进行通信的客户端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52所示,以往的客户端设备(通信装置)3200至少包括应用层处理单元3210、OBEX层处理单元(对象交换层处理单元)3220、低层处理单元3230、发送单元3240、接收单元3250。

应用层处理单元3210根据输入到未图示的操作单元的用户的指示,对OBEX层处理单元3220请求请求命令的发出处理。

OBEX层处理单元3220包括控制单元3221、请求通知单元3222、响应接收单元3223。

控制单元3221根据来自应用层处理单元3210的请求,对请求通知单元3222通知进行请求命令的生成和对低层的请求命令的发出。此外,接收来自响应接收单元3223的响应命令接收结果通知,对应用层处理单元3210通知响应命令的接收结果。

请求通知单元3222接收来自控制单元3221的请求命令发出通知,生成请求命令,并输出到低层处理单元3230。响应接收单元3223接收从低层处理单元3230输出的响应命令,并进行接收到的响应命令的解析,对控制单元3221通知命令解析结果和接收到响应命令。

低层处理单元3230对来自OBEX层处理单元3220的请求命令附加适当的低层的首标后传送给发送单元3240,同时从来自接收单元3250的接收响应命令中除去适当的低层的首标后传送给OBEX层处理单元3220。

发送单元3240经由红外线通信单元将从低层处理单元3230接收到的请求命令发送到外部。

接收单元3250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接收从对方设备(服务器设备)发送的响应命令,并将接收到的响应命令输出到低层处理单元3230。

接着,使用图5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52的OBEX层处理单元3220的控制单元3221的动作。

步骤S51是判别在客户端设备3200的应用层处理单元3210和OBEX层处理单元3220的控制单元3221中,是否发生了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发生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2,在还未发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51。

步骤S52是将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命令发送到低层处理单元3230的步骤。在发送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53。

步骤S53是判别是否在从低层处理单元3230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4,在还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53。

步骤S54是解析接收到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解析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55。

步骤S55是判别通信是否结束的步骤。在通信未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51。

通过以上的动作,以往的客户端设备32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220发出请求命令,解析对此的响应命令,并再次发出接着的请求命令,从而能够进行通信。

但是,在前述的以往的客户端设备32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220的动作中,存在只要不从服务器设备接收响应命令,则不能发送接着的请求命令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55的流程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客户端设备3300(图54)中,在对服务器设备发出了请求命令之后,即使不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也可以发出接着的请求命令。具体如下。

步骤S61是判别在客户端设备3300的应用层处理单元3310和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中是否发生了对服务器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发生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2,在还未发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61。

步骤S62是将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命令发送到低层处理单元3330的步骤。在发送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65。

步骤S65是判别通信是否结束的步骤。在通信未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61。

通过由客户端设备33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进行以上的动作,在从客户端设备3300发送了请求命令之后,即使不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也可以发送接着的请求命令。

这里,图54是本实施方式的客户端设备3300的方框图。

OBEX层处理单元(对象交换层处理单元)3320的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324以外的各块具有与使用图52上述的以往的客户端设备32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220的各块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324具有选择通信是单向通信还是双向通信的功能。这里所说的单向通信是对于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不需要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的通信。在服务器设备中不存在发送单元的情况下,或者客户端设备中不存在接收单元的情况下,必然为单向通信,但客户端设备和服务器设备分别具有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在信号的流动是从客户端设备向服务器设备的单向的情况下,仍然是单向通信。此外,双向通信是对于从客户端设备发送的请求命令,由服务器设备发送响应命令,在解析所述响应命令之后,再次由客户端设备发送接着的请求命令的通信方式。在该情况下,不是对所有的请求命令都需要响应命令,如果客户端设备的OBEX层和服务器设备的OBEX层两者事先已经决定,则不一定需要对于特定的请求命令的响应命令。

接着,使用图56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客户端设备33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的动作。

步骤S70是由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324选择是单向通信还是双向通信的步骤。在双向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71,而在单向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S81。

步骤S71是在双向通信中判别,在应用层处理单元3310或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221中是否发生了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发生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72,而在未发生的情况下,转移到S71。

步骤S72是在双向通信中,对低层处理单元3330发送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发送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73。

步骤S73是在双向通信中判别是否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74,而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S73。

步骤S74是在双向通信中解析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解析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75。

步骤S75是在双向通信中判别通信是否结束的步骤。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71。

另一方面,步骤S81是在单向通信中,判断在应用层处理单元3310或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中,是否发生了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发生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82,在未发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81。

步骤S82是在单向通信中将对服务器设备的请求命令发送到低层处理单元3330的步骤。在发送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85。

步骤S85是在单向通信中判别是否结束通信的步骤。在不是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81。

通过由客户端设备33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进行以上的动作,从而在双向通信中,在等待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之后发送接着的请求命令,在单向通信中,即使不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也可以发送接着的请求命令。

[第十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的客户端设备(通信装置)。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图54是本实施方式的客户端设备3300的方框图。即,与上述第十一实施方式相同,而且,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以外的各块的动作也基本上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各块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使用图57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的动作。

步骤S91是判别在应用层处理单元3310或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中是否发生了对服务器的Put请求命令的步骤。在发生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92,在未发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91。

步骤S92是对服务器设备发送Put请求命令的步骤。在发送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93。

步骤S93是判别发送的Put请求命令是否是最终的Put请求命令的步骤。在是最终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94,在非最终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91。

步骤S94是判别是否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95,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94。

步骤S95是解析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解析结束之后,转移到步骤S96。此时,判别是否接收到对于最终的Put请求命令的SUCCESS响应命令。

步骤S96是判别通信是否结束的步骤。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91。

通过由客户端设备33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320的控制单元3321进行以上的动作,对于非最终的Put请求命令,可以发送接着的Put请求命令而不必等待来自服务器设备的CONTINUE响应命令,能够提高通信效率。此外,对于从服务器设备相对于最终的Put命令的SUCCESS响应命令,在客户端设备3300中,由于进行确认,因此在客户端设备3300中,可以判别是否正常地对服务器设备进行了数据转发。

此外,如图56所示,通过组合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324的双向通信、单向通信的切换可以进行以下的动作:在双向通信时,仅最终的Put命令需要SUCCESS响应命令,在单向通信时,对于全部请求命令都不需要响应命令。

[第十三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设备(通信装置)。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首先,图58表示使用以往的OBEX协议进行通信的服务器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58所示,服务器设备(通信装置)3400至少包括应用层处理单元3410、OBEX层处理单元(对象交换层处理单元)3420、低层处理单元3430、发送单元3440、接收单元3450。

应用层处理单元3410根据输入未图示的操作单元的用户指示,对OBEX层处理单元3420请求接收请求命令处理和响应命令发出。

OBEX层处理单元3420包括控制单元3421、响应通知单元3422、请求解析单元3423。

控制单元3421根据来自应用层处理单元3410的请求,对响应通知单元3422通知进行响应命令的生成和对低层的响应命令的发出。此外,收到来自请求解析单元3423的请求命令接收结果通知,对应用层处理单元3410通知请求命令的接收结果。

响应通知单元3422收到来自控制单元3421的响应命令发出通知,并生成响应命令,输出到低层处理单元3430。请求解析单元3423接收从低层处理单元3430输出的请求命令,进行接收到的请求命令的解析,对控制单元3421进行接收到命令解析结果和请求命令的通知。

低层处理单元3430对来自OBEX层处理单元3420的响应命令附加适当的低层的首标后传送给发送单元3440,同时从来自接收单元3450的接收请求命令中除去适当的低层的首标后传送给OBEX层处理单元3420。

发送单元3440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等,将从低层处理单元3430接收到的请求命令发送到外部。

接收单元3450经由红外线通信路径等,接收从对方设备(客户端设备)发送的请求命令,并将接收到的请求命令输出到低层处理单元3430。

接着,使用图5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58所示的以往的OBEX服务器设备3400中的OBEX层处理单元3420的控制单元3421的动作。

步骤S101是判别是否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到请求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2,在还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 101。

步骤S102是解析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解析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03。

步骤S103是生成对客户端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响应命令生成结束之后,转移到步骤S104。

步骤S104是将所述响应命令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步骤。在发送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05。

步骤S105是判别是否结束通信的步骤。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01。

通过以上的动作,以往的服务器设备34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420对请求命令进行接收解析,生成并发送对于请求命令的响应命令,从而可以进行通信。

但是,在所述以往的服务器设备34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420的动作中,对于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生成响应命令,并发送,因此例如单向通信这样,在不需要从服务器设备3400的发送的通信中,生成响应命令所消耗的电力成为浪费。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61的流程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设备3500(图60)中,在接收并解析了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之后,可以接收接着的请求命令而不必生成、发送对客户端设备的响应命令。具体如下。

步骤S111是判别是否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12,在还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11。

步骤S112是解析接收到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解析结束之后,转移到步骤S115。

步骤S115是判别通信是否结束了的步骤。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11。

通过由服务器设备35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520的控制单元3521进行以上的动作,可以接收接着的请求命令而不必生成、发送对于接收到的请求命令的响应命令。

这里,图60是本实施的其它方式的服务器设备3500的方框图。

OBEX层处理单元(对象交换层处理单元)3520的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524以外的各块具有与使用图58上述的以往的服务器设备34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420的各块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524具有选择通信是单向通信还是双向通信的功能。这里所说的单向通信是对于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不需要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响应命令的通信。在服务器设备中不存在发送单元的情况下,或者客户端设备中不存在接收单元的情况下,必然为单向通信,但客户端设备和服务器设备分别具有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在信号的流动是从客户端设备向服务器设备的单向的情况下,仍然是单向通信。此外,双向通信是对于从客户端设备发送的请求命令,由服务器设备发送响应命令,在解析所述响应命令之后,再次由客户端设备发送接着的请求命令的通信方式。在该情况下,不是对所有的请求命令都需要响应命令,如果客户端设备的OBEX层和服务器设备的OBEX层两者事先已经决定,则不一定需要对于特定的请求命令的响应命令。

接着,使用图62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设备35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520的控制单元3521的动作。

步骤S120是由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524选择是单向通信还是双向通信的步骤。在双向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21,而在单向通信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31。

步骤S121是在双向通信中,判别是否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22,而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S121。

步骤S122是在双向通信中,解析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解析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23。

步骤S123是在双向通信中生成对客户端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响应命令生成结束之后,转移到步骤S124。

步骤S124是在双向通信中为了将所述生成的响应命令发送到客户端设备而通知低层处理单元3530的步骤。在通知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25。

步骤S125是判别是否结束通信的步骤。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21。

另一方面,步骤S131是在单向通信中,判别是否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32,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31。

步骤S132是在单向通信中解析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的步骤。在解析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35。

步骤S135是在单向通信中判别通信是否结束了的步骤。在不是结束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31。

通过由客户端设备35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520的控制单元3521进行以上的动作,从而在双向通信中,在接收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时,生成并发送响应命令,此外在单向通信中,在接收来自客户端设备的请求命令后可以接收接着的请求命令而不必生成、发送响应命令。

[第十四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第十四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设备(通信装置)。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图60是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设备3500的方框图。即,与上述第十三实施方式相同,而且OBEX层处理单元3520的控制单元3521以外的各块的动作也基本上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各块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使用图6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OBEX层处理单元3520的控制单元3521的动作。

步骤S141是判别是否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设备的Put命令的步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2,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41。

步骤S142是对接收到的Put请求命令解析的步骤。在解析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43。

步骤S143是判别解析后的Put请求命令是最终的Put请求命令还是非最终的Put命令的步骤。在是最终的Put命令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4,而在非最终Put命令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步骤S141。

步骤S144是生成对客户端设备的响应命令的步骤。在响应命令生成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45。另外,在该步骤S144中,在全部正常地结束了来自客户端设备的Put命令的情况下,生成的响应命令例如为SUCCESS响应命令。而且,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涉及。

步骤S145是为了将所述响应命令发送到客户端设备而通知低层处理单元3530的步骤。在通知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146。

步骤S146是判别通信是否结束的步骤。在未结束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1。

通过由服务器设备3500的OBEX层处理单元3520的控制单元3521进行以上的动作,可以对于非最终的Put请求命令,不生成、发送由以往的OBEX层处理单元生成的CONTINUE响应命令,而对最终的Put请求命令能够生成、发送SUCCESS响应命令,能够提高通信效率。此外,由于将对于最终的Pm命令的SUCCESS响应命令发送给客户端设备,因此在客户端设备中,可以判别在服务器设备3500中是否正常地进行了数据转发。

此外,如图62所示,通过组合通信方向选择单元3524的双向通信、单向通信的切换可以进行以下的动作:在双向通信时,仅最终的Put命令生成、发送SUCCESS响应命令,在单向通信时,对于全部请求命令都不进行响应命令的生成、发送。

[第十五实施方式]

基于图64说明本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64说明移动电话之间的通信例子。另外,虽然对发送机和接收机使用了移动电话,但发送机或接收机其中一个是移动电话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任何一个方式,如果能通过红外线等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则对方设备也可以不是移动电话。

在图64中,使用红外线将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电话B。在移动电话B中,如果收到从移动电话A发送的数据,则在移动电话B内存储器或连接的外部存储器中保存接收数据。所述数据是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电话簿数据、系统信息等,不限定于特定的格式。此外,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可以是移动电话A的内部存储器的数据、连接到移动电话A的外部存储器(SD卡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数据的任何一个。

例如在双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并根据接收端(移动电话B)的发送回帧的内容,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在接收端(移动电话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请求,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此外,例如,在单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在接收端(移动电话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由此,通过使用UI帧,与以往的I帧中的窗大小的限制以内的与对方站的确认相比,可以减少,并且能够进行转发效率高且质量高的通信。

特别在移动电话中使用SMP的情况下,通过对每个发送的文件决定适当的发送机的到时时间,从而能够提供在发生差错时的通信效率高的通信路径。具体来说,在接收机中,关于被认为数据处理消耗时间的文件(例如JPEG图像或MPEG动画等必须进行解码处理的文件),延长含有BL=1的帧发送后的RS的帧的等待时间,在发送文本文件等被认为数据处理不消耗时间的文件时,缩短等待时间即可。

[第十六实施方式]

基于图65说明本第十六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65说明移动电话和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子。另外,虽然使用移动电话作为发送机,但如果通过本发明的任何一个方式能通过红外线等进行数据的发送,则发送设备也可以不是移动电话。此外,显示装置为发送端也可以。

在图65中,使用红外线将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发送到显示装置B(电视机或监视器等)。在显示装置B中,对从移动电话A发送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在是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则将被压缩的数据解压缩等,从而进行显示,但不限定于此。此外,所述数据是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电话簿数据、系统信息等,不限定于特定的格式。此外,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可以是移动电话A的内部存储器的数据、连接到移动电话A的外部存储器(SD卡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数据的任何一个。

例如在双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并根据接收端(显示装置B)的发送回帧的内容,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在接收端(显示装置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请求,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此外,例如,在单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在接收端(显示装置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由此,通过使用UI帧,与以往的I帧中的窗大小的限制以内的与对方站的确认相比,可以减少,并且能够进行转发效率高且质量高的通信。

特别在显示装置中使用SMP的情况下,通过将连接时显示装置通知发送机的接收缓冲器大小设定未JPEG图像的图像大小(数百KB到数MB左右),从而能够将发送机的总括发送数据大小设定为一次可发送一个JPEG图像的程度的大小。

由此,能够进行以下的简单处理:例如,显示装置具有两个接收缓冲器,在一个接收缓冲器对JPEG图像数据接收完毕的时刻,进行接收缓冲器的切换,在第二个接收缓冲器中接收接着的JPEG图像的期间,进行第一个接收缓冲器内的JPEG数据的解码等。

[第十七实施方式]

基于图66说明本第十七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66说明移动电话和打印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子。另外,虽然使用移动电话作为发送机,但如果通过本发明的任何一个方式能通过红外线等进行数据的发送,则发送设备也可以不是移动电话。此外,打印装置为发送端也可以。

在图66中,使用红外线将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B。在打印装置B中,对从移动电话A发送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在是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则将被压缩的数据解压缩等,从而进行打印,但不限定于此。此外,所述数据是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电话簿数据、系统信息等,不限定于特定的格式。此外,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可以是移动电话A的内部存储器的数据、连接到移动电话A的外部存储器(SD卡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数据的任何一个。

例如在双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并根据接收端(打印装置B)的发送回帧的内容,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在接收端(打印装置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请求,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此外,例如,在单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在接收端(打印装置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由此,通过使用UI帧,与以往的I帧中的窗大小的限制以内的与对方站的确认相比,可以减少,并且能够进行转发效率高且质量高的太平门过小。

特别在显示装置中使用SMP的情况下,通过将连接时打印装置通知发送机的接收缓冲器大小设定为JPEG图像的图像大小(数百KB到数MB左右),从而能够将主站的总括发送数据大小设定为一次可发送一个JPEG图像的程度的大小。

由此,能够进行以下的简单处理:例如,打印装置具有两个接收缓冲器,在一个接收缓冲器对JPEG图像数据接收完毕的时刻,进行接收缓冲器的切换,在第二个接收缓冲器中接收接着的JPEG图像的期间,进行第一个接收缓冲器内的JPEG数据的解码等。此外,打印装置在打印中不能接收接着的数据的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是未发生差错的状况,模拟地对发送机通知发生了差错,进行来自发送机的再发送等,从而可以进行时间运转。

[第十八实施方式]

基于图67说明本第十八实施方式的转发数据的转发系统(通信系统)如下。另外,关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包含部件以及功能),只要不特别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67说明移动电话和记录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子。另外,虽然使用移动电话作为发送机,但如果通过本发明的任何一个方式能通过红外线等进行数据的发送,则发送设备也可以不是移动电话。此外,记录装置为发送端也可以。

在图67中,使用红外线将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发送到记录装置B。在记录装置B中,对从移动电话A发送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在是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则对记录装置B内的存储器或与记录装置B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进行记录。记录装置B内的存储器可以是S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是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可记录的DVD、HDD驱动器等,如果是可暂时或半永久地记录的介质则可以是任何介质。此外,所述数据是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电话簿数据、系统信息等,不限定于特定的格式。此外,移动电话A内的数据可以是移动电话A的内部存储器的数据、连接到移动电话A的外部存储器(SD卡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数据的任何一个。

例如在双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并根据接收端(记录装置B)的发送回帧的内容,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在接收端(记录装置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如果需要则进行再发送请求,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此外,例如,在单向通信时,在发送端(移动电话A)中,通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方法对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IrLAP的UI帧赋予序列号并发送,在接收端(记录装置B)中,进行检错和序列号的解析,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由此,通过使用UI帧,与以往的I帧中的窗大小的限制以内的与对方站的确认相比,可以减少,并且能够进行转发效率高且质量高的通信。

特别在记录装置中使用SMP的情况下,通过将连接时记录装置通知发送机的接收缓冲器大小设定为JPEG动画的帧大小(数百KB到数MB左右),从而能够将发送机的总括发送数据大小设定为一次可发送一个帧的程度的大小。

由此,能够进行以下的简单处理:例如,记录装置具有两个接收缓冲器,在一个接收缓冲器对一个帧数据接收完毕的时刻,进行接收缓冲器的切换,在第二个接收缓冲器中接收接着的帧数据的期间,进行第一个接收缓冲器内的帧数据的解码等。

[第十九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68至图90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通信协议适于第一至第十八实施方式。从而,关于在第一至第十八实施方式中定义的用语,只要不预先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沿用该定义。

(1)通信层

图68是表示OSI7层模型、IrDA的层以及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层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各通信层也具有与上述OSI7层模型的对应的层同等的功能。但是,如图68所示,上述通信系统将会话层和表示层合一,采用6层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的IrSimple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IrSimple。另外,IrSimple是对以往的IrDA的一部分功能进行了改良的产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按照IrSimple将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分别表示为LAP、LAMP、SMP、OBEX。此外,在将通信层区别为发送机、接收机的情况下,对发送机(主站)附加“P”,对接收机(次站)附加“S”。例如,“LAP(P)”表示发送机的数据链路层。

(2)发送机-接收机之间的时序

(2-1)连接时序

[A]有响应

图69(a)是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连接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69(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连接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通过对SNRM的Destination Device Address(目标装置地址)使用全球地址,从而能够使SNRM命令具有与搜索同样的功能(图69(c)的SNRM command)。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在数据链路层的连接包即SNRM命令和UA响应中,插入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等高层的连接所需的参数和命令。由此,可以将以往的IrDA中所必需的用于将各个高层连接的连接包浓缩为一个包。

因此,可以通过一个包对来进行以往需要多个包的搜索和连接时序。

[B]无响应

图69(b)是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连接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69(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连接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不需要UA响应(图69(c)的UA response for SNRM)。

根据用户或应用以及数据的种类,能够选择将来自接收机的响应省略了的通信方式。在该情况下,如图38(b)所示,可以仅通过SNRM命令结束搜索和连接。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时序通过将多个通信层的连接请求集中,从而缩短连接所需的时间,因此即使在通信路径切断的情况下也容易进行再连接。从而,特别适于通信路径容易切断的例如基于红外线的无线通信中。但是,在包含IEEE802.11无线、Bluetooth的其它的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中也有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通过一次通信连接所有的通信层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在连接了一个通信层之后连接剩余的多个通信层也可以。此外,也可以通过多次通信进行一个通信层的连接。例如,在网络层的连接需要两次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数据链路层的连接和网络层的第一次的连接集中为一个连接请求,并将网络层的第二个连接和传输层的连接集中为一个连接请求。

(2-2)数据交换时序

[A]有响应

图70(a)(b)是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0(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尽可能减少每一个数据间的低层和高层的响应,并且在发送了多个数据之后发送回有无差错。

发送机在数据通信时,使用由用于询问连续的包号和接收数据中有无问题的标记和将上述数据配合包的大小而分割后的分割数据构筑的包。

如图70(a)所示,发送机在发送了规定数的包数之后,发送将上述标记开启了的包。而接收机在以前的数据开始后,或者接收上述标记为开启的包并发送回后,在没有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对发送机通知正常地接收到的情况。此外,接收机在以前的数据开始后,或者接收上述标记为开启的包并发送回后,在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忽略未能够接收到的包以后的上述分割数据部分,并仅确认上述标记,在上述标记为开启的情况下,将由于差错而未能接收的包号通知给发送机。

进而,发送机在从接收机接收到正常地接收了的消息的情况下,从接着的包开始进行发送。此外,发送机在接收到有差错的通知的情况下,从未能接收到的包号开始到将上述标记开启的包再发送。

由此,能够将包之间进行填塞,并且能够进行效率高的通信。

如图70(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使用UI帧(图71(b))。因此,在数据链路层(LAP层)中不能识别出丢包,在传输层中检测。

在UI帧的传输层的数据部分设置顺序号、数据确认用标记、表示是否为数据的最后的包、接收的数据是否正常的标记,通过这些标记进行数据的发送。

[B]无响应

图72(a)(b)是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2(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在不需要接收机的响应的情况下,仅识别数据的完整性。因此,发送机对包分配顺序号,连续发送所有的数据。

然后,接收机仅确认是否有差错,在正常地接收了的情况下,在收到全部数据之后,识别为在接收机内正常接收,并进行接着的动作。在该情况下的接着的动作例如是显示接收到的数据、打印、保存。另一方面,在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识别为在接收机内未能正常接收,并进行接着的动作。在该情况下的接着的动作例如是用于对用户通知失败的情况的显示或成为接着的接收等待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也使用图72(b)所示的UI帧(图71(b))。

(2-3)切断时序

[A]有响应

图73(a)是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切断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3(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切断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73(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将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等高层的切断所需的参数和命令插入DISC命令和UA响应中。

由此,能够通过一个包对来进行以往需要多个包的切断时序。

[B]无响应

图73(b)是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切断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3(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切断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不需要UA响应(图73(c)的UA response)。

如图73(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在作为不需要接收机的响应而进行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仅通过DISC命令结束搜索和切断。

(3)发送机、接收机内的时序

图74~图90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数据链路层表示为LAP,将网络层表示为LAMP,将传输层表示为TTP或SMP,将会话层和表示层表示为OBEX。此外,在将通信层区别为发送机、接收机的情况下,对发送机附加“P”,对接收机附加“S”。例如,“LAP(P)”表示发送机的数据链路层。

(3-1)连接时序

[A]有响应

图74是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连接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5(a)、图75(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连接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7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发送机、接收机都进行连接准备。然后,发送机将高层的请求原样传送到低层,作为一个包(SNRM)发送。另一方面,接收机接收SNRM包并通知了原样连接到了高层的意思之后,将OBEX(S)的响应原样传送到低层,作为一个包(UA)发送。发送机收到UA从而认为连接完成,将通知(Connect.confirm)提交给高层。

此时的发送机、接收机内的时序如下。

首先,说明发送机的各通信层。

OBEX(P)在有来自应用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迅速对低层(SMP(P))将连接请求命令加入数据而发生连接请求函数(Primitive)。此外,OBEX(P)在从SMP(P)收到连接确认函数的情况下,从该数据中确认OBEX连接的响应,如果是没有问题(Success)的响应,则认为连接完成。

SMP(P)接收来自OBEX(P)的连接请求函数,迅速对OBEX(P)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SMP(S)的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MP(P))发生连接请求函数。此外,SMP(P)在从LMP(P)收到连接确认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去除由接收机的SMP(S)生成的参数,并确认值,从而结束与SMP(S)的协商(negotiation)。此外,SMP(P)将从连接确认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SMP(S)的参数之后的数据作为连接确认数据对OBEX(P)发送。

LMP(P)接收来自SMP(P)的连接请求函数,迅速对SMP(P)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M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AP(P))发生连接请求函数。此外,LMP(P)在从LAP(P)收到连接确认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去除由接收机的LMP(S)生成的参数,并确认值,从而结束与LMP(S)的协商。此外,LMP(P)将从连接确认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LMP(S)的参数之后的数据作为连接确认函数对SMP(P)发送。

另外,通常,为了管理逻辑端口而定义LSAP(Link Service Access Point)。而且在1对1进行一个连接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LMP。在该情况下,作为固定值对LSAP使用无连接(connectionless)的值。因此,不需要交换LMP的连接参数。

LAP(P)接收来自LMP(P)的连接请求函数,迅速对LMP(P)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A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接收机的物理层输出SNRM命令。此外,LAP(P)在从接收机的物理层收到UA响应的情况下,从UA响应的数据中去除由接收机的LAP(S)生成的参数,并确认值,从而结束与LAP(S)的协商。此外,LAP(P)将从UA响应的数据中除去了LAP(S)的参数之后的数据作为连接确认函数对LMP(P)发送。

接着,说明接收机的各通信层。

OBEX(S)从应用接收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OBEX(S)在从低层(SMP(S))收到连接通知函数(Indication)的情况下,从该数据中确认OBEX连接命令,如果没有问题则作为连接响应函数(Response)对SMP(S)输出“Success”的响应,并认为连接完成。

SMP(S)接收来自OBEX(S)的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SMP(S)在从低层(SMP(S))收到连接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SMP(P)生成的参数,并生成对于其的响应的参数,并对OBEX(S)发出连接请求函数之后,等待来自OBEX(S)的连接响应函数,所述连接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SMP(P)的参数后的数据。此外,SMP(S)在收到来自OBEX(S)的连接响应函数的情况下,对OBEX(S)的连接响应函数的数据中附加上述响应的参数后对LMP(S)发生连接响应函数,并结束SMP层的协商。

LMP(S)接收来自SMP(S)的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LMP(S)在从低层(LAP(S))收到连接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LMP(P)生成的参数,并生成对于其的响应的参数,并对SMP(S)发出连接请求函数之后,等待来自SMP(S)的连接响应函数,所述连接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LMP(P)的参数后的数据。此外,LMP(S)在收到来自SMP(S)的连接响应函数的情况下,对SMP(S)的连接响应函数的数据中附加上述响应的参数后对LAP(S)发生连接响应函数,并结束LMP层的协商。

另外,通常,为了管理逻辑端口而定义LSAP(Link Service Access Point)。而且在1对1进行一个连接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LMP。在该情况下,作为固定值对LSAP使用无连接的值。因此,不需要交换LMP的连接参数。

LAP(S)接收来自LMP(S)的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LAP(S)在从物理层收到SNRM命令的情况下,从SNRM命令的数据中去除由发送机的LAP(P)生成的参数,并对LMP(S)发出连接请求函数之后生成对于其的响应的参数,并等待来自LMP(S)的连接响应函数,所述连接请求函数加入了从SNRM命令的数据中除去LAP(P)的参数后的数据。此外,LAP(S)在收到来自LMP(S)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情况下,对LMP(S)的连接响应函数的数据中附加上述响应的参数后对物理层输出UA响应,并结束LAP层的协商。

[B]无响应

图76是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连接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5(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连接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7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发送机、接收机都进行连接准备。然后,发送机将高层的请求原样传送到低层,作为一个包(SNRM)发送。然后,发送机在发送了SNRM包的时刻认为连接完成,将通知(Connect.confirm)从LAP(P)提交给高层。另一方面,接收机接收SNRM包并通知原样连接到了高层,在通知了OBEX(S)的时刻认为连接完成。

此时的发送机、接收机内的时序如下。

首先,说明发送机的各通信层。

OBEX(P)在有来自应用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迅速对低层(SMP(P))将连接请求命令加入数据而发生连接请求函数(Primitive)。此外,OBEX(P)在从SMP(P)收到连接确认函数的情况下,认为连接完成。

SMP(P)接收来自OBEX(P)的连接请求函数,迅速对OBEX(P)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SMP(S)的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MP(P))发生连接请求函数。此外,SMP(P)在从LMP(P)收到连接确认函数的时刻,认为通过发送的参数完成了协商,从而结束SMP层的协商。此外,此时,SMP(P)对OBEX(P)发送连接确认函数。

LMP(P)接收来自SMP(P)的连接请求函数,迅速对SMP(P)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M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AP(P))发生连接请求函数。此外,LMP(P)在从LAP(P)收到连接确认函数的时刻,认为通过发送的参数完成了协商,从而结束LMP层的协商。此外,此时,LMP(P)对SMP(P)发送连接确认函数。

另外,通常,为了管理逻辑端口而定义LSAP(Link Service Access Point)。而且在1对1进行一个连接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LMP。在该情况下,作为固定值对LSAP使用无连接的值。因此,不需要交换LMP的连接参数。

LAP(P)接收来自LMP(P)的连接请求函数,迅速对LMP(P)的连接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A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接收机的物理层输出SNRM命令。此外,LAP(P)在输出了SNRM命令的时刻,认为通过发送的参数完成了协商,从而结束LAP层的协商。此外,此时,LAP(P)对LMP(P)发送连接确认函数。

接着,说明接收机的各通信层。

OBEX(S)从应用接收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OBEX(S)在从低层(SMP(S))收到连接通知函数(Indication)的情况下,从该数据中确认OBEX连接命令,如果没有问题则认为连接完成。

SMP(S)接收来自OBEX(S)的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SMP(S)在从低层(SMP(S))收到连接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SMP(P)生成的参数,并使用该参数完成协商。然后,SMP(S)对OBEX(S)发出连接请求函数,所述连接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SMP(P)的参数后的数据。

LMP(S)接收来自SMP(S)的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LMP(S)在从低层(LAP(S))收到连接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LMP(P)生成的参数,并使用该参数完成协商。然后,LMP(S)对SMP(S)发出连接请求函数,所述连接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LMP(P)的参数后的数据。

另外,通常,为了管理逻辑端口而定义LSAP(Link Service Access Point)。而且在1对1进行一个连接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LMP。在该情况下,作为固定值对LSAP使用无连接的值。因此,不需要交换LMP的连接参数。

LAP(S)接收来自LMP(S)的连接请求函数,从而成为接收等待状态。此外,LAP(S)在从物理层收到SNRM命令的情况下,从SNRM命令的数据中去除由发送机的LAP(P)生成的参数,并使用该参数完成协商。然后,LAP(S)对LMP(S)发出连接请求函数,所述连接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LAP(P)的参数后的数据。

(3-2)数据交换系统

[A]有响应

图77是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7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发送机发生PUT命令,其被传达到低层并作为UI帧(图71(b))输出。

另一方面,接收机取得数据并对高层提交通知。此时,在SMP(S)中,对高层的OBEX(S)通知继续数据(status=truncated)。

发送机在发送了某一定数的包之后,将用于确认数据是否正常到达的标记开启后发送。收到信息后,在接收机中,SMP(S)对发送机通知有无差错,以及在有差错的情况下通知发生差错的号。

如果无差错则发送机输出接着的包组,如果有差错则发送机再发送存在差错的包以后的包。

在到达数据的最后时,发送机将表示是数据的最后的标记开启后发送。对于此,如果该标记开启,则接收机的SMP(S)对OBEX(S)通知数据齐备(status=OK),并等待OBEX(S)的响应。然后,在发生了OBEX(S)的响应时,将该数据传达到低层,并作为UI帧输出。

如果接收到的响应为“Success”则发送机正常结束。

此时的发送机、接收机内的时序如下。

在发送机中,OBEX(P)将PUT命令作为数据发送函数对低层输出。其中,OBEX(P)在不需要PUT Final(最后的PUT)命令以外的PUT命令的响应(正常的情况下返回“Continue”)而可由SMP(P)发送的情况下,输出接着的命令。在PUT Final命令或PUT命令以外的命令的情况下,等待来自低层的数据通知函数,看见该数据内的响应而结束命令。

这里,数据发送函数是对低层请求数据发送的函数(Data Request)。此外,数据通知函数是用于通知从低层接收到数据的函数(Data Indicate)。

在接收机中,OBEX(S)从低层接收数据通知函数,并接收数据。其中,OBEX(S)对于PUT Final命令以外的PUT命令不返回响应,在PUT Final命令或PUT命令以外的命令的情况下,作为数据发送函数而返回响应。

这里,说明发送机、接收机中相同的高层和低层的数据发送函数和数据通知函数中的首标等。

SMP如果从OBEX收到数据发送函数,则对于LMP,(a)在LMP可发送的大小小于数据发送函数内的数据的大小时,将该数据分割为LMP可发送的大小,(b)在LMP可发送的大小大于数据发送函数内的数据的大小时,将几个数据结合,从而生成可发送的大小以下的更大的数据。此外,SMP生成SMP首标,该SMP首标加入了顺序的号、用于对对方设备查询数据接收状态的自变量、表示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表示对方设备的SMP需要OBEX的响应的自变量、表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自变量等。然后,对LMP发出数据发送函数,该数据发送函数加入了将SMP首标附加到上述分割或结合的数据中后的数据。

而且,SMP在从LMP收到数据通知函数后,从该函数内的数据中除去SMP首标,确认顺序号是否正常(即,是否按照无遗漏的顺序来的)。而且,在正常的情况下,对OBEX发出数据通知函数。此时,数据通知函数可以按来自低层的每个数据通知函数输出,也可以将几个来自低层的数据通知函数的数据合并后输出。

发送机的SMP(P)将来自OBEX(P)的数据发送函数变换为对LMP(P)的数据发送函数,并发出规定的某一定数的数据量的数据发送函数。然后,SMP(P)将用于对接收机查询数据接收状态的自变量设为True后发出数据发送函数,然后等待LMP(P)的数据通知函数。

SMP(P)对来自LMP(S)的数据通知函数内的SMP首标进行解析,在表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自变量表示正常接收到的情况下,认为完成了发送接着的数据的准备,成为可对OBEX(P)进行发送的状态。即,在该状态下能够接受来自OBEX(P)的数据。

相反,SMP(P)对从LMP(S)取得的数据通知函数的SMP首标进行解析,在表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自变量表示未正常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发生从被通知未能正常接收的数据发送函数到将用于对对方设备查询数据接收状态的自变量设为True的数据发送函数。SMP(P)在对接收机通知全部数据发送函数的数据之前重复再发生,或者重复规定次数的再发生。

进而,SMP(P)从OBEX(P)在接收到被认为是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为True的数据发送函数的情况下,对于加入了该数据发送函数的最后的数据的对LMP(P)的数据发送函数,将表示该数据发送函数为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或者表示需要接收机的OBEX(S)的响应的自变量设为True后发出。

相反,接收机的SMP(S)在从LMP(S)收到数据通知函数时,在为数据的最后或者表示需要接收机的OBEX(S)的响应的自变量为True的情况下,对OBEX(S)发出数据通知函数,该数据通知函数加入了将SMP(S)的首标除去后的数据。

此外,SMP(S)在从LMP(S)取得数据通知函数的情况下,由该数据通知函数内的数据解析SMP首标,并确认顺序的号。SMP(S)如果在收到用于对接收机查询数据接收状态的自变量为True的首标之前能够正常地接收,则将表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自变量设为正常地接收到的自变量而生成SMP首标,并将其作为数据对LMP(S)发出数据发送函数。

另一方面,SMP(S)在检测出未正常地接收的情况下,存储被预测为未能正常地接收的SMP首标的号。例如,在接收到0、1、2、3、5时,第5个应该为4却未收到4的情况下,被预测为未能正常接收的号为4。而且,此后,SMP(S)仅调查用于对SMP首标的接收机查询数据接收状态的自变量是否为True,并停止对OBEX(S)输出数据通知函数。

SMP(S)在接收到用于对接收机查询数据接收状态的自变量为True的数据通知函数的情况下,将表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自变量设为未能正常接收的自变量,生成将未能正常接收的SMP首标的号插入到加入了顺序号的字段后的SMP首标,并将其作为数据对LMP(S)发出数据发送函数。

此外,SMP(S)在接收到表示是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或表示需要接收机的OBEX(S)的响应的自变量为True的数据通知函数的情况下,在对OBEX(S)输出了数据通知函数之后,等待来自OBEX(S)的数据发送请求。

SMP(S)在接收到来自OBEX(S)的数据发送请求的情况下,生成将表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自变量设为正常接收到的SMP首标,并将其附加到OBEX(S)的数据发送请求的数据中后,对LMP(S)发出数据发送函数。另外,在有差错的情况下,由于对OBEX(S)的通知停止,因此等待时仅是正常时。

接着,在LMP从高层收到数据发送请求函数时,对该函数内的数据添加LMP首标而生成数据,并对LAP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数据发送请求函数。此外,LMP在从LAP收到数据通知函数的情况下,生成从该函数内的数据中除去了LMP首标后的数据,并对SMP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数据通知函数。

另外,在1对1进行一个连接的情况下不必使用LMP。在该情况下,加入了无连接的值的LSAP进入LMP首标。

LAP在从LMP收到数据发送请求函数时,对该函数内的数据添加LAP首标而生成数据,并对物理层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UI帧。此外,LAP在从物理层收到数据接收通知的情况下,生成从该UI帧的数据中除去LAP首标后的数据,并对LMP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数据通知函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AP首标中含有连接地址和UI标志(indicator)。

[B]无响应

图79是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7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数据交换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7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发送机发生PUT命令,其被传达到低层并作为UI帧输出。

另一方面,接收机取得数据并对高层提交通知。此时,在SMP(S)中,对高层的OBEX(S)通知继续数据(status=truncated)。

然后,发送机成为数据的最后时,将用于表示是数据的最后的标记开启后发送。而在接收机中,如果该标记为开启,则SMP(S)对OBEX(S)通知数据齐备(status=OK),并结束数据交换时序。

此时的发送机、接收机内的时序如下。

在发送机中,OBEX(P)将PUT命令作为数据发送函数对低层输出。其中,OBEX(P)不需要对于所有命令的响应而能够结束命令。然后,在SMP(P)能够发送的情况下,OBEX(P)输出接着的命令。

在接收机中,OBEX(S)从低层接收数据通知函数,并对所有的命令不返回响应而仅取得数据。

这里,说明发送机、接收机中相同的高层和低层的数据发送函数和数据通知函数中的首标等。

SMP如果从OBEX收到数据发送函数,则对于LMP,(a)在LMP可发送的大小小于数据发送函数内的数据的大小时,将该数据分割为LMP可发送的大小,(b)在LMP可发送的大小大于数据发送函数内的数据的大小时,将几个数据结合,从而生成可发送的大小以下的更大的数据。此外,SMP生成SMP首标,该SMP首标加入了顺序的号、用于对对方设备查询数据接收状态的自变量、表示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表示对方设备的SMP需要OBEX的响应的自变量、表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自变量等。然后,对LMP发出数据发送函数,该数据发送函数加入了将SMP首标附加到上述分割或结合的数据中后的数据。

而且,SMP在从LMP收到数据通知函数后,从该函数内的数据中除去SMP首标,确认顺序号是否正常(即,是否按照无遗漏的顺序来的)。而且,在正常的情况下,对OBEX发出数据通知函数。此时,数据通知函数可以按来自低层的每个数据通知函数输出,也可以将几个来自低层的数据通知函数的数据合并后输出。

发送机的SMP(P)将来自OBEX(P)的数据发送函数变换为对LMP(P)的数据发送函数。然后,在从OBEX(P)收到被认为是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为False的数据发送函数的情况下,对LMP(P)发出对该数据附加了SMP首标的数据。而SMP(P)在从OBEX(P)收到被认为是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为True的数据发送函数的情况下,对于加入了该数据发送函数的最后的数据的对LMP(P)的数据发送函数,将表示该数据发送函数为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或者表示需要接收机的OBEX(S)的响应的自变量设为True后发出。

另一方面,接收机的SMP(S)在从低层取得数据通知函数的情况下,由该数据通知函数内的数据解析SMP首标,并确认顺序的号。然后,SMP(S)解析SMP首标,在确认了正常接收的情况下,对LMP(S)发出数据发送函数。

相反,SMP(S)在检测出未正常地接收的情况下,作为差错对OBEX(S)进行通知。例如,在接收到0、1、2、3、5时,第5个应该为4却未收到4的情况。

然后,SMP(S)等待表示SMP首标的数据的最后的自变量或表示需要接收机的OBEX(S)的响应的自变量为True,直到收到True的数据通知函数(另外,即使接收到也不对OBEX(S)通知)、或收到切断通知函数、或者经过某一定时间为止,不对OBEX(S)进行数据通知。

接着,在发送机的LMP(P)从SMP(S)收到数据发送请求函数时,对该函数内的数据添加LMP首标而生成数据,并对LAP(P)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数据发送请求函数。

另一方面,接收机的LMP(S)在从LAP(S)收到数据通知函数的情况下,生成从该函数内的数据中除去了LMP首标后的数据,并对SMP(S)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数据通知函数。

另外,在1对1进行一个连接的情况下不必使用LMP。在该情况下,加入了无连接的值的LSAP进入LMP首标。

发送机的LAP(P)在从LMP(P)收到数据发送请求函数时,对该函数内的数据添加LAP首标而生成数据,并对物理层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UI帧。

另一方面,接收机的LAP(S)在从物理层收到数据接收通知的情况下,生成从该UI帧的数据中除去LAP首标后的数据,并对LMP(S)发出加入了该数据的数据通知函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AP首标中含有连接地址和UI标志。

(3-3)切换时序

[A]有响应

图80是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切断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81(a)、图8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切断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8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有响应)中,发送机的切断命令被传达到低层,发生DISC命令。接收机收到该DISC命令而对高层进行通知,该响应返回,发生UA响应。然后,将接收到UA响应的情况通知到发送机的高层并结束。

此时的发送机、接收机内的时序如下。

首先,说明发送机的各通信层。

OBEX(P)在有来自应用的切断请求的情况下,迅速对低层(SMP(P))将切断请求命令加入数据而发生切断请求函数(Primitive)。此外,OBEX(P)在从SMP(P)收到切断确认函数的情况下,从该数据中确认OBEX切断的响应,如果是没有问题(Success)的响应,则认为切断完成。

SMP(P)接收来自OBEX(P)的切断请求函数,迅速对OBEX(P)的切断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SMP(S)的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MP(P))发生切断请求函数。此外,SMP(P)在从LMP(P)收到切断确认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去除由接收机的SMP(S)生成的参数,并确认值,从而结束与SMP(S)的切断处理。此外,SMP(P)将从切断确认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SMP(S)的参数之后的数据作为切断确认数据对OBEX(P)发送。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SMP(P)新追加的参数。

LMP(P)接收来自SMP(P)的切断请求函数,迅速对SMP(P)的切断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M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AP(P))发生切断请求函数。此外,LMP(P)在从LAP(P)收到切断确认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去除由接收机的LMP(S)生成的参数,并确认值,从而结束与LMP(S)的切断处理。此外,LMP(P)将从切断确认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LMP(S)的参数之后的数据作为切断确认函数对SMP(P)发送。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MP(P)新追加的参数。

LAP(P)接收来自LMP(P)的切断请求函数,迅速对LMP(P)的切断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A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接收机的物理层输出DISC命令。此外,LAP(P)在从接收机的物理层收到UA响应的情况下,从UA响应的数据中去除由接收机的LAP(S)生成的参数,并确认值,从而结束与LAP(S)的连接。此外,LAP(P)将从UA响应的数据中除去了LAP(S)的参数之后的数据作为切断确认函数对LMP(P)发送。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AP(P)新追加的参数。

接着,说明接收机的各通信层。

OBEX(S)从低层(SMP(S))收到切断通知函数(Indication)的情况下,从该数据中确认OBEX切断命令,如果没有问题则作为切断响应函数(Response)对SMP(S)输出“Success”的响应,并认为切断完成。

SMP(S)在从低层(SMP(S))收到切断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SMP(P)生成的参数,并生成对于其的响应的参数,并对OBEX(S)发出切断请求函数之后,等待来自OBEX(S)的切断响应函数,所述切断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SMP(P)的参数后的数据。此外,SMP(S)在收到来自OBEX(S)的切断响应函数的情况下,对OBEX(S)的切断响应函数的数据中附加上述响应的参数后对LMP(S)发生切断响应函数,并结束SMP层的切断处理。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SMP(S)新追加的参数。

LMP(S)在从低层(LAP(S))收到切断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LMP(P)生成的参数,并生成对于其的响应的参数,并对SMP(S)发出切断请求函数之后,等待来自SMP(S)的切断响应函数,所述切断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了LMP(P)的参数后的数据。此外,LMP(S)在收到来自SMP(S)的切断响应函数的情况下,对SMP(S)的切断响应函数的数据中附加上述响应的参数后对LAP(S)发生切断响应函数,并结束LMP层的切断处理。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MP(S)新追加的参数。

LAP(S)在从物理层收到DISC命令的情况下,从DISC命令的数据中去除由发送机的LAP(P)生成的参数,并对LMP(S)发出切断请求函数之后生成对于其的响应的参数,并等待来自LMP(S)的切断响应函数,所述切断请求函数加入了从DISC命令的数据中除去了LAP(P)的参数后的数据。此外,LAP(S)在收到来自LMP(S)的切断响应函数的情况下,对LMP(S)的切断响应函数的数据中附加上述响应的参数后对物理层输出UA响应,并结束LAP层的切断处理。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AP(S)新追加的参数。

[B]无响应

图82是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切断时序的时序图。此外,图8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切断时序时的通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8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中,发送机的切断命令被传达到低层,发生DISC命令。在发送机中,在该时刻结束切断处理。另一方面,接收机接收该DISC命令并对高层传达,在通知到高层的时刻结束切断处理。

此时的发送机、接收机内的时序如下。

首先,说明发送机的各通信层。

OBEX(P)在有来自应用的切断请求的情况下,迅速对低层(SMP(P))将切断请求命令加入数据而发生切断请求函数(Primitive)。此外,OBEX(P)在从SMP(P)收到切断确认函数的情况下,认为切断完成。

SMP(P)接收来自OBEX(P)的切断请求函数,迅速对OBEX(P)的切断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SMP(S)的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MP(P))发生切断请求函数。此外,SMP(P)在从LMP(P)收到切断确认函数的时刻,认为通过发送的参数完成了切断,从而结束SMP层的切断处理。此外,SMP(P)对OBEX(P)发送切断确认函数。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SMP(P)新追加的参数。

LMP(P)接收来自SMP(P)的切断请求函数,迅速对SMP(P)的切断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M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低层(LAP(P))发生切断请求函数。此外,LMP(P)在从LAP(P)收到切断确认函数的时刻,认为通过发送的参数完成了切断,从而结束LMP层的切断处理。此外,LMP(P)对SMP(P)发送切断确认函数。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MP(P)新追加的参数。

LAP(P)接收来自LMP(P)的切断请求函数,迅速对LMP(P)的切断请求函数的数据附加与接收机的LAP(S)通信所需的参数,从而对接收机的物理层输出DISC命令。此外,LAP(P)在输出了DISC命令的时刻,认为通过接收到的参数完成了切断,从而结束LAP层的切断处理。此外,LAP(P)对LMP(P)发送切断确认函数。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AP(P)新追加的参数。

接着,说明接收机的各通信层。

OBEX(S)在从低层(SMP(S))收到切断通知函数(Indication)的情况下,从该数据中确认OBEX切断命令,如果没有问题则认为切断完成。

SMP(S)在从低层(SMP(S))收到切断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SMP(P)生成的参数,并使用该参数完成切断。然后,SMP(S)对OBEX(S)发出切断请求函数,所述切断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SMP(P)的参数后的数据。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SMP(P)新追加的参数。

LMP(S)在从低层(LAP(S))收到切断通知函数的情况下,从函数的数据中除去由发送机的LMP(P)生成的参数,并使用该参数完成切断。然后,LMP(S)对SMP(S)发出切断请求函数,所述切断请求函数加入了从上述函数的数据中除去LMP(P)的参数后的数据。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MP(P)新追加的参数。

LAP(S)在从物理层收到DISC命令的情况下,从DISC命令的数据中去除由发送机的LAP(P)生成的参数,并使用该参数完成切断。此外,LAP(S)对LMP(S)发出切断请求函数,所述切断请求函数加入了从DISC命令的数据中除去LAP(P)的参数后的数据。其中,通常在切断时没有LAP(S)新追加的参数。

(4)有无响应的切换

参照图83~图90说明发送机和接收机的通信层之间的数据和参数的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机和接收机的各通信层LAP、LMP、SMP、OBEX具有连接请求函数、连接通知函数、连接响应函数、连接确认函数。这些函数是用于从高层(即LMP层)访问LAP层的函数。

而且,上述函数作为自变量,可以指定Data(以下记做数据)和Requested-QoS或Returned-QoS。如上所述,上述数据在各通信层中被设定。

另一方面,QoS将由LAP决定的波特率等协商参数的指定或协商结果通知给包含OBEX的高层。另外,QoS在以往的IrDA中也使用。

例如,发送机的应用或OBEX(P)发出加入了需要/不需要响应的参数的QoS后,其依次向低层传达到LAP(P)。然后,LAP(P)将该QoS的值反映为协商参数(Ack Less Connect)的值,向接收机发送。

其结果,由于发送机和接收机的各通信层按照需要/不需要发送机的应用或OBEX(P)的响应的指定来动作,因此能够进行双向/单向的连接。

图83~图8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有响应)的连接时序(图74)时的通信层之间的数据和参数的流动的说明图。另外,OBEX-SMP之间、SMP-LMP之间、LMP-LAP之间的QoS的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在图中,附加-a、-b、-c来加以区别。

在发送机中,如图83所示,通过con.req(data)(图74)将对接收机发送的Data和QoS-1(发送机请求的QoS)的数据从高层传送到低层。

另一方面,在接收机中,如图84所示,通过con.req仅将QoS-2(接收机请求的QoS)的数据从高层分别传送到低层。

然后,在接收机中,在LAP(S)接收到SNRM命令的时刻,对发送机的QoS-1和QoS-2进行比较,作为共同协商的参数而生成QoS-3。然后,如图85所示,LAP(S)通过con.ind(data)将QoS-3与来自发送机的数据一同通知给高层。各高层存储该QoS-3,并作为连接时的连接参数保持。

接着,在接收机中,在通知con.resp(data)时,不需要QoS。从而,如图86所示,通过con.resp(data),仅数据被从高层传送到低层。然后,如果LAP(S)收到con.resp(data),则在UA响应中加入QoS-3后发出UA响应。

接着,在发送机中,LAP(P)接收UA响应并将QoS-3作为协商的参数存储。然后,如图87所示,LAP(P)通过con.conf(data)将QoS-3与接收机的数据一同通知给高层。各通信层将该QoS-3作为确立的连接中的连接参数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作为con.req的QoS,使用Requested-QoS:Baud-Rate+Max-Turn-Around-Time+Disconnect-Threshold+DataSize+Ack less connection+Min-Packet-Interval。此外,作为Con.ind,con.conf的QoS,使用Resultant-QoS:Baud-Rate+Disconnect-Threshold+DataSize+Ack less connection(indication primitive only)。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无响应)的连接时序(图76)时,通信层之间的数据和参数的流动如下。

在发送机中,如图83所示,通过con.req(data)(图76)将对接收机发送的Data和QoS-1(发送机请求的QoS)的数据从高层传送到低层。

然后,发送机的LAP(P)将QoS-1原样作为QoS-3存储。然后,如图87所示,LAP(P)通过con.conf将QoS-3通知给高层。各通信层将该QoS-3作为确立的连接中的连接参数保持。

另一方面,在接收机中,如图84所示,通过con.req仅将QoS-2(接收机要求的QoS)的数据从高层分别传送到低层。

然后,在接收机中,在LAP(S)接收到SNRM命令的时刻,以发送机的QoS-1作为QoS-3。另外,在QoS-2的参数通过与QoS-1的组合不满足的情况下不能接收。

接着,如图85所示,LAP(S)通过con.ind(data)将QoS-3与来自发送机的数据一同通知给高层。各高位通信层存储该QoS-3,并作为连接时的连接参数保持。

由此,通过应用对上述QoS-1和QoS-2进行高层(应用)操作,从而能够切换有/无响应。

这里,作为切换有/无响应的基准,考虑发送的文件的文件形式、应用、用户的选择等。

具体来说,在以文件形式作为基准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多媒体关联文件的情况下,选择有/无响应两者,在是电话簿、邮件、日程表等文件且希望确认数据被接收的情况下,自动地选择有响应。此外,在以应用为基准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幻灯的情况下自动地选择无响应。此外,在基于用户选择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用户从有/无响应的菜单显示中选择。

图88~图9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时序时的通信层之间的数据和参数的流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在发送机中,在最初的SNRM命令中含有所有的通信层的信息的情况下(图74),也可以不是由各通信层中继数据或参数来进行传达(图83),而是如图88所示,从各通信层直接传送到LAP层。

而且反之,如图89所示,在接收机中,也可以将SNRM命令中含有的数据或参数全部取出,直接从LAP层传送到作为目的地址的各通信层。

此外,如图90这样,在发送机中,也可以将OBEX(P)、SMP(P)、LMP(P)的数据或参数由LMP(P)统一,进而,由LAP(P)在上述统一后的数据或参数中追加LAP(P)的参数而生成SNRM命令。

另外,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机(主站),例如,可举出移动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数字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等。此外,作为接收机(次站),例如,可举出移动电话、电视机、AV设备、DVD录像机、HDD录像机等记录装置、打印机、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

此外,所述各发送机(主站)或接收机(次站)的各块可由硬件逻辑(通信电路)构成,也可以如下使用CPU等运算处理装置通过软件实现。

即,所述发送机或接收机包括执行用于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了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将上述程序展开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

而且,通过以下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将记录介质提供给上述发送机或接收机,然后由计算机(或CPU、MPU)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并执行,上述记录介质中,以计算机可读取的形式记录了可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即发送机或接收机的通信程序的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使用磁带或卡带等带类、包含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者掩模ROM/EPROM/EEPROM/闪速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等。

此外,也可以将发送机或接收机与通信网络连接,经由通信网络提供上述程序代码。作为该通信网络,不特别限定,例如,可利用因特网、内部网、外部网、LAN、ISDN、VAN、有线电视通信网、虚拟专网(virtual private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以电子传输体现了上述程序代码的载波或数据信号传的形式实现。

如以上这样,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帧生成部件,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序列号生成部件,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部件,在上述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以及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在上述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以及发送上述发送帧。

进而,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帧解析部件,从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提取无差错标记和序列号;无差错标记解析部件,解析上述无差错标记以判定有无差错;以及控制部件,在上述无差错标记表示有差错的情况下,再发送与上述序列号对应的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序列号解析部件,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发送帧生成部件,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通过上述序列号解析部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以及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发送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以及发送上述发送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包含作为上述发送机的通信设备和作为上述接收机的通信设备。

根据上述结构和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数据时,在发送机中将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对发送帧赋予序列号,进而在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从而发送发送帧。另一方面,在接收机中,解析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并判别有无序列号的差错,在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并发送到发送机,所述发送帧中包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然后,如果从接收机收到包含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的帧,则发送机再次发送与该序列号对应的发送帧。

这里,接收机在通过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判明接收到发送机将总括发送数据分割后的发送帧内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情况之前,不发送包含上述差错发生时的序列号的发送帧。换言之,以总括发送数据为单位进行差错的通知。

从而,即使使用没有可一次发送或接收的帧数(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也能够检测遗漏帧等从而再发送,因此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此外,由于以总括发送数据为单位进行差错的通知,因此数据转发效率高。

进而,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该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在将一个发送数据分割为多个上述总括发送数据来进行发送时,在该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数据最终标记。

根据上述结构,还可以对接收机通知发送数据的结束。因此,在接收机中,例如可以高效率地开始接收缓冲器内的数据的处理。

进而,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通信方式是使用IrLAP(InfraredLink Access Protocol)的UI(Unnumbered Infromation)帧的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还可以使用IrLAP的UI帧作为没有可一次发送或接收的帧数(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即,可以使用IrLAP的UI帧进行再发送。

进而,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送帧中含有OBEX(ObjectExchange Protocol)的最终的PUT命令或非最终的PUT命令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还可以使用OBEXPUT命令进行质量和转发效率高的再发送。

进而,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送帧中含有OBEX(ObiectExchange Protocol)的SUCCESS响应的一部分或全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从发送机进行了通过OBEX的Put命令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可以发送OBEX的SUCCESS响应,可以进行使用了OBEX的Put操作的通信。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错检测部件,用于判别在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是否有差错;发送帧生成部件,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发送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根据是否通过上述差错检测部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无差错的无差错标记;以及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对发送机通知有无差错。因此,收到通知的发送机能够进行再发送。

从而,即使使用没有可一次发送或接收的帧数(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也能够检测遗漏帧等从而再发送,因此起到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的效果。此外,由于以总括发送数据为单位进行差错的通知,因此起到数据转发效率高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在发送OBEX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在发送OBEX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和方法,发送机可以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而不必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从而,在接收机不发送对于来自发送机的请求命令的响应命令的情况下,或者接收机没有发送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OBEX转发对象。即,可以实现使用OBEX的单向通信。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iect Exchangeprotocol)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仅在发送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或最终的Put命令。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仅在发送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或最终的Put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和方法,通过省略非最终的Put命令的响应(CONTINUE响应命令),从而能够实现效率高的数据转发。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从发送机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在接收OBEX命令后,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iect Exchangeprotocol)从发送机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在接收OBEX命令后,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根据上述结构和方法,在发送机可以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而不必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的情况下,在接收机中,可以不进行生成和发送不必要的响应命令的控制。从而,可以实现使用OBEX的单向通信。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iect Exchangeprotocol)从发送机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在接收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时,不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而在接收最终的Put命令时,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从发送机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在接收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时,不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而在接收最终的Put命令时,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和方法,通过省略非最终的Put命令的响应(CONTINUE响应命令),从而能够实现效率高的数据转发。

另外,上述通信设备可以由计算机实现,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通信设备的各部分工作从而由计算机实现上述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也可以通过具有上述各部分的功能的通信电路实现。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通过该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移动电话。根据上述移动电话,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基于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根据这样的显示装置,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基于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根据这样的打印装置,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此外,上述通信设备适于记录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的记录装置。根据这样的记录装置,能够进行质量和/或转发效率高的通信。

最后,本发明的通信设备也可以如下构成。

[主站]

(1.主站对LAP层的UI帧附加序列号和BL标记后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使用没有窗大小(一次能发送或接收的帧数)的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某集中大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加发送帧序列号、表示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以及发送数据而生成发送帧的电路和发送所述发送帧的电路,在转发数据时,在设定表示所述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值并发送为止,将所述序列号增减预定的值。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使用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接收到上述帧的通信设备也可以检测帧的遗漏并进行可靠性高的通信。

(2.如果从次站到来再发送请求则全部再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在上述通信设备[1]中,特征在于,在从对方站接收的帧内的无差错标记表示有差错的情况下,从最初开始再发送数据。

根据上述结构,在对方站由于差错而进行了再发送请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再发送。

(3.在所有再发送时将序列号从0起)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在上述通信设备[2]中,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再发送时,在发送第一个帧时,将序列号设为按照预定的规则的初始值。

根据上述结构,收到帧的通信设备可以得知从最初进行了再发送。

(4.所有再发送仅一次)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4]在上述通信设备[2]中,特征在于,所述再发送仅为一次。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削减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恶劣的情况下的再发送引起的耗电。

(5.对所有再发送设置次数的限制)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5]在上述通信设备[2]中,特征在于,所述再发送为预定的值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通信路径的质量来变更再发送次数的限制,可以进行更高效率的耗电的削减。

(6.从次站请求再发送的序列号起再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6]在上述通信设备[1]中,特征在于,在从对方站接收到的帧内的无差错标记表示有差错的情况下,从目前为止发送了的帧中相当于接收到的帧内的序列号的帧起进行再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可从对方站请求的序列号起进行再发送,差错时的转发效率提高。

(7.从次站请求再发送的序列号起再发送(也返回序列号))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7]在上述通信设备[6]中,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再发送时,在发送第一个帧时,将序列号设为前一个接收到的帧内的序列号。

根据上述结构,对方站可以得知数据的再发送开始场所。

(8.从次站指定的序列号起的再发送仅为一次)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8]在上述通信设备[6]中,特征在于,所述再发送仅为一次。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削减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恶劣的情况下的再发送引起的耗电。

(9.从次站指定的序列号起的再发送设置次数的限制)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9]在上述通信设备[6]中,特征在于,所述再发送为预定值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通信路径的质量来变更再发送次数的限制,可以进行更高效率的耗电的削减。

(10.如果从次站没有再发送请求,则将序列号增加后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0]在上述通信设备[1]中,特征在于,在从对方站接收到的帧内的无差错标记表示无差错的情况下,将前次发送的帧的序列号增加了预定的值后的值作为序列号赋予并进行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在从对方站没有再发送请求的情况下,可以接着进行数据的发送。

(11.BL=1的数据大小的单位由接收端的缓冲器大小决定)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1]在上述通信设备[1]中,特征在于,保持在连接时从对方站接收到的对方站的可总括接收的数据大小,发送帧内的发送数据的累计为在所述连接时从对方站接收到的数据大小以下,将表示所述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设定为表示数据结束的值,并进行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在可以防止接收端的缓冲器溢出而引起超出限度(overrun)差错。

(12.在未接收到块大小参数的情况下,将默认值设为块大小)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2]在上述通信设备[11]中,特征在于,在连接时未从对方站接收到对方站的可总括接收数据大小的情况下,在预定的值以下,将表示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设定为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值,并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在与对方站之间如果设定默认值,则对方站可进行通过默认值的通信,而且在连接时不必对对方站通知接收缓冲器。

(13.在主站设为BL=1并发送之后,如果到时则再发送前一个发送帧)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3]在上述通信设备[1]中,特征在于,特别具有定时器,在将所述表示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设定为表示数据的结束并发送帧后,在预定的一定时间未从对方站收到帧的情况下,仅再发送前一个发送的帧。

根据上述结构,在包含表示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的帧中发生差错、对方站未能正常接收的情况下,可进行再发送。

(14.主站再发送BL=1的帧仅为1次)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4]在上述通信设备[13]中,特征在于,所述再发送仅为一次。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削减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恶劣的情况下的再发送引起的耗电。

(15.主站再发送BL=1的帧设置限制)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5]在上述通信设备[13]中,特征在于,所述再发送的次数为预定值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通信路径的质量来变更再发送次数的限制,可以进行更高效率的耗电的削减。

(16.主站发送全部帧时设为BL=1)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6]在上述通信设备[1]中,特征在于,在全部发送帧中,将表示所述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设为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值后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将再发送所需的发送缓冲器的大小抑制得小。

(17.主站设定表示来自高层的数据的结束的标记)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7]在上述通信设备[1]中,特征在于,特别具有设定表示本站的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的电路,在发送本站的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本站的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设定为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值,并进行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对方站可得知发送数据的结束。

(18.主站通过IrDA的UI帧进行双向通信)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8]在上述通信设备[1]~[17]的任何一项中,特征在于,所述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是使用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Protocol)的UI帧的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可使用IrLAP的UI帧进行再发送。

(19.主站在单向通信中对LAP层的UI帧附加序列号并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19]具有:在使用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的UI帧进行不需要来自对方站的响应的通信的情况下,对UI帧赋予序列号和发送数据而生成发送帧的电路,以及发送所述发送帧的电路,在数据转发时,将所述序列号增减预定的值。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使用IrDA的UI帧,在单向通信中也可以检测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遗漏,带来通信质量的提高。

(20.主站在单向通信中对UI帧附加序列号以及DL标记来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0]在上述通信设备[19]特别具有生成表示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的电路,设定并发送表示所述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

根据上述结构,在从接收端收到表示所述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的时刻,可以进行所希望的处理。

(21.主站发送的数据为OBEX的PUT命令)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1]在上述通信设备[1]~[20]的任何一项中,在所述发送数据中含有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Put(Final或not Final)命令的一部分或全部。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使用OBEX的Put命令进行通信。

[次站]

(22.次站如果收到BL=1的帧则对主站通知有无差错)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2]使用没有窗大小(一次能发送或接收的帧数)的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某集中大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判别接收帧中是否有差错的差错检测电路;将接收帧内的数据保存在接收缓冲器中的电路;处理接收缓冲器内的数据的电路;判别表示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的电路;附加无差错标记而生成发送帧的电路;以及发送所述发送帧的电路,在数据转发时,在表示接收帧中的所述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情况下,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帧中未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差错标记设为无差错的意思,在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差错标记设为有差错的意思而生成帧,并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对对方站通知有无差错。收到通知的对方站可以进行再发送。

(23.次站如果接收到BL=1的帧,则对主站通知有无差错和差错时的序列号)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3]使用没有窗大小(一次能发送或接收的帧数)的限制的通信方式,不移交发送权而总括发送某集中大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判别接收帧中是否有差错的差错检测电路;计算要接收的序列号的电路;将要接收的序列号和接收到的帧的序列号进行比较的电路;将接收帧内的数据保存在接收缓冲器中的电路;处理接收缓冲器内的数据的电路;保持检测出差错的帧的序列号的电路;判别表示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的电路;将无差错标记以及在存在差错的情况下的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一并赋予来生成发送帧的电路;以及发送所述发送帧的电路,在数据转发时,在表示接收帧中的所述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情况下,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帧中,在所述差错检测电路和序列号比较电路中未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差错标记设为无差错的意思,在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差错标记设为有差错的意思,同时一并发送检测出第一个差错的帧的序列号。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对对方站通知有无差错。此外,可以通知希望再发送的序列号,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再发送。

(24.次站在接收检测出差错之后的帧时,不进行接收帧内数据的处理)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4]在上述通信设备[22]或[23]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错检测电路和序列号比较电路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至少接收到表示所述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成为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值的帧为止,不将接收帧内的数据保存在接收缓冲器中。

根据上述结构,在发生差错时,可以削减对对方站请求再发送为止的数据处理的耗电。

(25.次站进行再发送请求仅为1次)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5]在上述通信设备[22]或[23]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错检测电路和序列号比较电路中,在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差错标记设为有差错的意思后发送仅为一次。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削减在通信路径的质量恶劣的情况下的再发送引起的耗电。

(26.对次站进行再发送请求设置限制)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6]在上述通信设备[22]或[23]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错检测电路和序列号比较电路中,在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差错标记设为有差错的意思后发送为预定次数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通信路径的质量来变更再发送次数的限制,可以效率更高地削减耗电。

(27.次站通常请求从0起再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7]在上述通信设备[23]中,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无差错标记设为有差错的意思来进行发送时,将序列号通常设为按照预定的规则的初始值来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在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通常请求从数据的最初起的再发送,不必管理发生了差错的帧的序列号,使得电路简化。

(28.在连接时,次站对主站通知缓冲器大小)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8]在上述通信设备[22]或[23]中,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时对帧赋予本站的缓冲器大小后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对对方站通知本站的接收缓冲器大小,对方站调整总括发送的数据大小可以防止本站的接收缓冲器溢出而成为超出限度差错。

(29.次站连续接收到BL=1且相同序列号的帧的情况下,不作为差错处理)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29]在上述通信设备[23]中,其特征在于,表示接收到的帧的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并且此时的序列号与表示前一个接收到的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帧的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号比较电路中不作为差错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在本站发送的帧中发生差错,对方站不能正常地接收到的情况下,可以不将再发送的来自对方站的帧作为差错处理。

(30.次站接收到BL=1的再发送包时,不将帧内数据保存在接收缓冲器内)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0]在上述通信设备[29]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示接收到的帧的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并且此时的序列号与表示前一个接收到的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帧的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不将接收帧内的数据保存在接收缓冲器内。

根据上述结构,在本站发送的帧中发生差错,对方站不能正常地接收到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再发送的来自对方站的帧内的数据二次保存在接收缓冲器中。

(31.次站接收到BL=1的再发送包时,再发送前一个接收到的帧)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1]在上述通信设备[29]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示接收到的帧的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并且此时的序列号与表示前一个接收到的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帧的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再发送前一个接收到的帧。

根据上述结构,在本站发送的帧中发生差错,对方站不能正常地接收到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再发送。

(32.次站接收到DL=1的帧后,通知对方站的高层的数据结束)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2]在上述通信设备[22]或[23]中,其特征在于,特别具有判别表示对方站的数据的结束的标记的电路,在接收帧中,在表示所述对方站的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情况下,对本站的接收缓冲器内数据处理单元通知该情况。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对本站内接收数据处理单元通知对方站的发送数据的结束。

(33.次站接收到DL=1的帧后,发送次站的高层的数据)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3]在上述通信设备[32]中,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帧中,在表示所述对方站的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情况下,对本站的接收缓冲器内数据处理单元通知该情况后发送本站的数据。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发送对于接收数据的响应数据。

(34.次站发送的数据为OBEX的SUCCESS)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4]在上述通信设备[33]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站的数据中含有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SUCCESS响应的一部分或全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从对方站进行了OBEX的Put命令的数据转发的情况下,可发送OBEX的SUCCESS响应,并可以进行使用OBEX的Put操作的通信。

(35.次站发送高层的数据时一并发送无差错标记)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5]在上述通信设备[33]中,其特征在于,特别在发送所述本站的数据时一并发送所述无差错标记。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将对对方站通知无差错的帧和发送本站的响应数据的帧集中为一个,并且带来频带的高效化。

(36.次站通过IrDA的UI帧进行双向通信)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6]在上述通信设备[22]~[35]的任何一项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没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通信方式是使用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Protocol)的UI帧的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可使用IrLAP的UI帧进行再发送。

(37.次站以单向通信接收数据(检查序列号))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7]的特征在于,具有:差错检测电路,在使用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的UI帧进行不对对方站发送响应的通信的情况下,判别接收帧中是否存在差错;计算要接收的序列号的电路;比较要接收的序列号和接收到的帧的序列号的电路;将接收帧内的数据保存在接收缓冲器中的电路;处理接收缓冲器内的数据的电路,在数据转发时,在所述差错检测电路和序列号比较电路中,在接收到的帧中未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作为正常的数据接收进行希望的处理,在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作为数据接收失败进行希望的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使用IrLAP的UI帧的单向通信时,通过检查帧的序列号也可以检测帧的遗漏。

(38.次站在单向接收中由DL解析电路判断数据结束)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8]在上述通信设备[37]中,其特征在于,特别具有对表示对方站的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进行判别的电路,在接收帧中,在表示所述对方站的数据的结束的标记表示数据的结束的情况下,对本站的接收缓冲器内数据处理单元通知该情况。

根据上述结构,在接收端,即使在接收帧内没有发送端发送的全部数据长的信息的状态下,也可以判别接收数据的结束。

(39.次站在单向接收中接收检测出差错后的帧时,不进行接收帧内数据的处理)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39]在上述通信设备[37]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错检测电路和序列号比较电路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至少在接收到表示所述总括发送数据的结束的标记成为表示数据的结束的值的帧为止,不将接收帧内的数据保存在接收缓冲器中。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不进行检测出差错后的数据保存处理,并且可以削减耗电。

(40.通信电路)

本发明的通信电路[40]的特征在于,是可实现上述通信设备[1]~[39]的任何一项的通信的通信电路。

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组装到其它的通信设备中。

(41.程序)

本发明的通信程序[41]的特征在于,是可实现上述通信设备[1]~[39]的任何一项的通信的通信程序。

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组装到其它的通信设备中。

(42.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42]的特征在于,记录了上述通信程序[41],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记录在本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在存储器上展开来使其工作,从而能够执行本发明。

(43.移动电话)

本发明的移动电话[43]的特征在于,是可实现上述通信设备[1]~[39]的任何一项的通信的移动电话。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移动电话实现所述其中一个通信方式,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44.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44]的特征在于,是可实现上述通信设备[1]~[39]的任何一项的通信的显示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显示装置实现所述其中一个通信方式,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45.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45]的特征在于,是可实现上述通信设备[1]~[39]的任何一项的通信的打印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打印装置实现所述其中一个通信方式,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46.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46]的特征在于,是可实现上述通信设备[1]~[39]的任何一项的通信的记录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记录装置实现所述其中一个通信方式,从而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47.OBEX层中不需要响应的通信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Exchange protocol)对对方站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在发送OBEX命令之后,不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

(48.仅单向通信时不需要响应的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通信方法在上述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特别具有切换在发送OBEX命令后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双向通信和不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单向通信的手段,仅在选择了所述单向通信的情况下,在发送所述OBEX命令后,不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也可以。

(49.OBEX层中不需要响应的通信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通信装置还具有可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对对方站发送对象的OBEX层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中,在生成并发送了OBEX命令之后,不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而生成并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也可以。

(50.仅单向通信时不需要响应的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通信装置在上述通信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特别具有切换在发送OBEX命令后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双向通信和不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单向通信的通信方法切换单元,仅在所述通信方法切换单元选择了单向通信的情况下,在生成并发送所述OBEX命令后,不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而生成并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也可以。

根据上述方法和结构,例如在使用OBEX的单向通信中,即使在客户端设备侧不能接收服务器对来自客户端设备侧的请求命令的响应命令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OBEX中的对象发送。此外,在双向通信时,进行确认来自服务器的响应的通信,在单向通信时,可以进行通信而没有来自服务器的响应,可以通过一个OBEX协议实现双向通信和单向通信。

(51.仅非Final的Put命令不需要响应的通信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的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iectExchange protocol)对对方站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仅在发送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之后,不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或最终的Put命令。

(52.仅非Final的Put命令不需要响应的通信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通信装置具有可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Exchange protocol)对对方站发送对象的OBEX层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中,仅在生成并发送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之后,不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而生成并发送接着的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或最终的Put命令。

根据上述方法和结构,可以实现仅不需要对于所述PUT命令的CONTINUE响应命令的对象交换。

(53.OEBX层中不发送响应的通信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的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Exchange protocol)从对方站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命令之后,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54.仅单向接收时,在OBEX层中不发送响应的通信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的通信方法在上述通信方法中,还具有切换在发送OBEX命令后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双向通信和不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单向通信的切换手段,仅在选择了所述单向通信的情况下,在接收所述OBEX命令后,对对方站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55.在OBEX层中不发送响应的通信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通信装置还具有可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从对方站接收对象的OBEX层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中,在接收来自对方站的OBEX命令之后,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56.仅单向接收时,在OBEX层中不发送响应的通信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的通信装置在上述通信装置中,还具有切换在发送OBEX命令后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双向通信和不需要来自对方站的OBEX响应的单向通信的通信方法切换单元,仅在所述通信方法切换单元选择了单向通信的情况下,在接收所述OBEX命令后,对对方站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根据上述方法和结构,例如在使用OBEX的单向通信中,即使在客户端设备侧不必发送服务器设备侧对来自客户端设备侧的请求命令的响应命令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以下的控制,即不讲行不必要的响应命令的生成和发送。此外,在双向通信时,通过对客户端设备侧发送响应命令,从而可以确认客户端设备侧的通信,在单向通信时,可以不进行对客户端设备的不必要的响应命令的生成和发送,可以通过一个OBEX协议实现双向通信和单向通信。

(57.仅非Final的Put命令不进行响应的通信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iectExchange protocol)从对方站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在接收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时,不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在接收最终的Put命令时,进行OBEX的响应的发送。

(58.仅非Final的Put命令不进行响应的通信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通信装置,具有可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Exchange protocol)从对方站接收对象的OBEX层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中,在接收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时,不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在接收最终的Put命令时,生成并发送OBEX的响应。

根据上述方法和结构,可以进行仅生成来自客户端设备的对非最终的Put命令的CONTINUE响应命令并不发送的控制,可以实现通信频带的效率化。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如下构成。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将通信数据分割为多个非限制帧,在主站和次站之间以帧为单位对通信数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在该主站中,对所述非限制帧赋予帧的序列号和表示是否移交发送权的标记后进行数据发送,在该次站中,在从所述主站接收到的表示是否移交帧的发送权的标记表示发送权的移交时,对所述主站通知在目前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通信结果。

作为所述非限制帧,可举出使用红外线的例如符合IrDA通信方式的通信方式中所使用的UI(Unnumbered Information)帧。UI帧如果是可连续发送的最大转回时间的期间,则可以不限制发送帧数而连续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用不具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非限制帧的通信中,也可以再发送产生了差错或帧遗漏的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所述次站在检测出差错或帧遗漏的情况下,在对主站通知通信结果时,也一并通知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的序列号。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主站中不必再发送所有的帧,因此起到通信中的负载的降低、主站的耗电的降低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主站如果从所述次站收到表示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通知,则再次发送从所述次站通知的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以后的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主站中不必再发送所有的帧,因此起到通信中的负载的降低、主站的耗电的降低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主站再次发送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的序列号以后的帧的工作仅进行一次。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主站中仅进行一次帧的再发送,因此起到能够降低伴随该发送的耗电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特征在于,在所述次站中,在检测出差错或帧遗漏时,停止检测出差错或帧遗漏的帧以后的帧的接收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次站中不接收检测出差错或帧遗漏的帧以后的帧,从而可以不进行无用的帧的接收,实现耗电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特征在于,在所述次站中,从所述主站再次发送的帧中仅接收必要的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

根据上述结构,在次站中可以不进行无用的帧的接收,实现耗电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特征在于,在确立连接时,对从所述主站发送的连接请求帧和从所述次站发送的连接响应帧分别赋予表示各站一次可发送接收的帧数的字段后进行帧交换,在各站中参照接收到的对方站可一次接收的帧数来计算最佳的帧数,并根据该帧数进行发送权的移交。

根据上述结构,在主站和次站的两站之间支持的每个帧数一定进行发送权的移交,所以可以进行与各站中搭载的存储器容量响应的帧交换。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将通信数据分割为多个非限制帧,而且在主站和次站之间以帧为单位对通信数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和次站使用分层结构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该主站在构成所述分层结构的一个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对所述非限制帧赋予帧的序列号和表示是否移交发送权的标记,该次站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从所述主站接收到的表示是否移交帧的发送权的标记表示发送权的移交时,对所述主站通知在目前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通信结果。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使用了不具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非限制帧的通信中,也可以进行再发送,同时对于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以外的层也不必从已有的结构变更。

进而,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次站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检测出差错或帧遗漏的情况下,在对主站通知通信结果时,也一并通知存在差错或数据遗漏的帧的序列号。

根据上述结构,实现通信中的负载的降低、主站的耗电的降低,同时对于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以外的层也不必从已有的结构变更。

进而,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主站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从所述次站收到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通知时,再次发送从所述次站同轴点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以后的帧。

根据上述结构,实现通信中的负载的降低、主站的耗电的降低,同时对于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以外的层也不必从已有的结构变更。

进而,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主站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从所述次站收到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通知时,仅进行一次帧的再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降低伴随发送的耗电,同时对于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以外的层也不必从已有的结构变更。

进而,本发明特征在于,在所述次站中,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检测到差错或帧遗漏的通知时,停止检测到差错或帧遗漏的帧以后的帧的接收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次站可以不进行无用的帧的接收,并实现耗电的降低,同时对于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以外的层也不必从已有的结构变更。

进而,本发明特征在于,在所述次站中,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从所述主站再次发送的帧中仅接收必要的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

根据上述结构,次站可以不进行无用的帧的接收,实现耗电的降低,同时对于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以外的层也不必从已有的结构变更。

此外,本发明特征在于,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确立连接时对从所述主站发送的连接请求帧和从所述次站发送的连接响应帧分别赋予表示各站一次可发送接收的帧数的字段后进行帧交换,在各站中参照接收到的对方站可一次接收的帧数来计算最佳的帧数,并根据该帧数进行发送权的移交。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进行与各站中搭载的存储器容量相应的帧交换,同时对于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以外的层也不必从已有的结构变更。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站中,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对所述非限制帧赋予表示高层是否请求对发送帧的响应帧的标记后进行帧的发送,在所述次站中,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从所述主站接收到的帧的表示是否请求了所述主站的高层对于发送帧的响应帧的标记表示要求了响应帧的情况下,对高层通知该情况,在高层完成响应帧的准备的时刻,对从高层传送的响应帧赋予表示目前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通信结果后生成响应帧,并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可进行位于进行再发送管理的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的高层的通信协议层中的请求帧和响应帧的交换。

特别,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站中,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对所述非限制帧赋予表示高层是否请求对发送帧的响应帧的标记后进行帧的发送,在所述次站中,在所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从所述主站接收到的帧的表示是否请求了所述主站的高层对于发送帧的响应帧的标记表示要求了响应帧的情况下,对高层通知该情况,先发送表示目前接收到的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通信结果的响应帧,在高层完成了响应帧的准备的时刻,再次发送来自高层的响应帧。

根据上述结构,在主站的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中,在次站的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的高层中准备了响应帧之后到发送回响应帧之前的期间,可以接收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级别的响应帧(即不包含高层的响应帧)。由此,主站的上述特定通信协议层在发送回来自高层的响应帧之前,能够知道次站是否正常地接收到帧,所以可以预先进行接着的数据转发的准备。

此外,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在将通信数据分割为多个非限制帧的基础上以帧为单位对接收站发送通信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序列号附加部件,对所述非限制帧赋予帧的序列号;以及发送权移交标记赋予部件,对所述非限制帧赋予表示是否移交发送权的标记。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将通信数据分割为多个非限制帧,而且以帧为单位对接收站发送通信数据,其特征在于,包含:对所述非限制帧附加帧的序列号的序列号附加步骤;以及对所述非限制帧附加表示是否移交发送权的标记的发送权移交标记赋予步骤。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使用不具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非限制帧的通信中,也可以从接收装置接收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由此,可以进行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非限制帧的再发送。

此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从上述发送装置接收通信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帧生成部件,在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到的表示是否移交帧的发送权的标记表示发送权的移交时,生成表示目前接收到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响应帧;以及发送部件,将响应帧生成部件生成的响应帧发送到所述发送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用于从上述发送装置接收通信数据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帧生成步骤,在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到的表示是否移交帧的发送权的标记表示发送权的移交时,生成表示目前接收到帧中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响应帧;以及发送步骤,将响应帧生成部件生成的响应帧发送到所述发送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接收到不具有窗大小的限制的非限制帧的情况下,也可以发送表示是否存在差错或帧遗漏的帧。由此,可以进行存在差错的非限制帧的再发送。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具有的操作主站的通信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主站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由计算机执行上述主站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可以操作上述通信系统所具有的主站。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所具有的操作次站的通信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次站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由计算机执行上述次站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可以操作上述通信系统所具有的次站。

此外,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是记录了上述通信系统所具有的操作主站的通信程序或者上述通信系统所具有的操作次站的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上述主站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或次站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对于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在发明的详细的说明事项中举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仅用作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更清楚,不应仅限定于这样的具体例子来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项目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方法、通信程序和记录介质中,数据转发中的可靠性高,可以缩短数据转发所需的时间,所以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发送功能例如可以应用于移动电话、PDA、个人计算机等中,而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接收功能例如可应用于移动电话、电视机、AV设备、打印机、DVD录像机、HDD录像机等记录装置、个人计算机等中。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符合IrDA标准的红外线通信中。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根据PCT条约第19条修改的内容声明

1.从权利要求第1,6,7,10,11项中分别删除一部分结构。

2.在权利要求3中增加一部分结构同时,增加引用权利要求第1项。

3.在权利要求第13项加入权利要求第1项的结构。

4.在权利要求第14项加入权利要求第10项的结构。

5.在权利要求第17项加入权利要求第6项的结构。

6.在权利要求第18项加入权利要求第11项的结构。

1.一种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帧生成部件,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

序列号生成部件,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

总括发送最终标记生成部件,在上述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帧解析部件,从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提取无差错标记和序列号;

无差错标记解析部件,解析上述无差错标记以判定有无差错;以及

控制部件,在上述无差错标记表示有差错的情况下,再发送与上述序列号对应的发送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该数据最终标记生成部件在将一个发送数据作为一个上述总括发送数据或分割为多个上述总括发送数据来发送时,在该发送数据的最终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数据最终标记。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方式是使用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的UI(UnnumberedInformation)帧的通信。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帧中含有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最终的PUT命令或非最终的PUT命令的至少一部分。

6.一种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序列号解析部件,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

发送帧生成部件,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发送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通过上述序列号解析部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7.一种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错检测部件,用于判别在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是否有差错;

发送帧生成部件,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发送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根据是否通过上述差错检测部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无差错的无差错标记;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方式是使用IrLAP(Infrared Link Access Protocol)的UI(Unnumbered Information)帧的通信。

9.如权利要求6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帧中含有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SUCCESS响应的一部分或全部。

10.一种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

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

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

在上述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帧中设定用于表示是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以及

发送上述发送帧。

11.一种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

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

在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总括发送最终标记表示该接收帧是由发送机分割为多个发送帧而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的最终的发送帧时,在目前为止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以及

发送上述发送帧。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以及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

13.一种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帧生成部件,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

序列号生成部件,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同时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在发送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OBEX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

14.一种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

将要总括发送的总括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发送帧;

对上述发送帧赋予序列号;以及

发送上述发送帧,

同时在发送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OBEX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OBEX命令。

15.一种通信设备,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

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仅在发送OBEX的非最终的Put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非OBEX的最终的Put命令或最终的Put命令。

16.一种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发送对象,其特征在于,

仅在发送非OBEX的最终的Put命令后,不接收来自接收机的OBEX响应而发送接着的非OBEX的最终的Put命令或最终的Put命令。

17.一种通信设备,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序列号解析部件,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

发送帧生成部件,通过上述序列号解析部件在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以及

发送部件,发送上述发送帧,

同时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在接收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OBEX命令后,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18.一种通信方法,按照对一次能发送的帧数没有限制的通信方式,总括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

解析上述接收帧中包含的序列号,从而判定有无序列号的差错;

在接收到的接收帧中检测出差错的情况下,生成发送帧,所述发送帧包含被设定为表示有差错的无差错标记和发生差错时的序列号;以及

发送上述发送帧,

同时在接收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 protocol)的OBEX命令后,始终不发送OBEX响应。

19.一种通信设备,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从发送机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

包括OBEX层处理单元,所述OBEX层处理单元在接收非OBEX的最终的Put命令时,不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而在接收最终的Put命令时,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

20.一种通信方法,使用对象交换用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protocol)从发送机接收对象,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非OBEX的最终的Put命令时,不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而在接收最终的Put命令时,进行OBEX响应的发送。

21.一种通信程序,用于使权利要求1至8、13、15、17、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工作,使计算机具有作为上述各部分的功能。

22.一种通信电路,用于使权利要求1至8、13、15、17、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工作,其特征在于,

具有作为上述各部分的功能。

23.一种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安装了权利要求1至8、13、15、17、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通过该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2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了权利要求6至8、17、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基于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显示。

25.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了权利要求6至8、17、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基于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打印。

26.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了权利要求6至8、17、1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记录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