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

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包括:节点根据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判断业务类型,如果是实时业务,节点发送一个声明业务类型的预报突发,执行下一步;如果是非实时业务,节点侦听一个预报突发长度的微时隙,如果没有侦听到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预报突发,执行下一步;节点确定发送预报突发的开始微时隙和发送预报突发分组的数量,节点侦听信道在开始微时隙以前是否均处于空闲,如果是,节点发送一个或以上的预报突发,之后判断信道是否处于空闲,如果是,节点接入信道,发送业务分组。该方法吸取了突发预约和冲突解决的思想,大大降低了分组传输中的隐藏终端影响,保证了服务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025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18532.5

  • 发明设计人 张军;刘凯;王大鹏;

    申请日2007-07-09

  • 分类号H04Q7/22(20060101);H04B7/26(20060101);H04L12/5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芳

  •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37: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40/24 授权公告日:20090624 终止日期:20150709 申请日:200707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6-24

    授权

    授权

  • 2008-0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特别是一种依靠声明区分服务类型的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多址接入是解决多个节点或用户如何快速、高效、公平、可靠地共享信道资源的一种方法。按照信道分配的方式,多址接入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固定分配、随机接入和按需分配三种方式。

固定分配的多址接入方法一般将信道资源长时间固定分配给共享信道的某些节点或者所有节点。由于各种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大量的移动节点,并且每个节点的业务也多以突发业务为主,因此固定分配的多址接入方法会造成大量的信道资源空闲和浪费,不适合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直接应用。

随机接入的多址接入方法中,各节点通常根据载波侦听的情况经过随机延时后竞争使用信道。该方法虽可以克服固定分配接入方式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在业务量较小时可以获得很小的接入时延,但各节点基于载波侦听的方式在多跳网络结构中共享无线广播信道时,会出现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使得多址性能大大降低。特别是当发送节点数和网络业务量增大时,分组碰撞和重传的概率会急剧加大,从而大大增大了平均分组时延和平均分组丢弃率,降低了信道吞吐量,也同时会出现共享信道不公平等问题。

按需分配的多址接入方法中,各节点根据业务情况申请信道资源,申请成功后再使用信道资源。按照申请预约和分配信道方式的不同,该方法可分为基于随机竞争和基于无冲突两类。基于随机竞争的方法主要采用各种短控制分组握手(如发送请求/清除请求,Request To Send/Clear To Send,以下简称RTS/CTS)、周期性状态信息交换等分布式预约方式,适合于突发性较强、传输消息较短类型的业务传输,如IEEE 802.11协议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Coordination Function,简称DCF)、双忙音多址接入(Dual Busy Tone MultipleAccess,简称DBTMA)和分布式分组预约多址接入(Dynamic Packet ReservationMultiple Access,简称DPRMA)等方法。基于无冲突的方法主要利用中心控制节点进行协调来实现按需分配,适合于一次接入建立后需要较长时间稳定传输的业务类型,可以提供很好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保证,其典型代表多使用轮询机制,如IEEE 802.11协议的点协调功能(PointCoordination Function,简称PCF)和虚拟基站(Virtual Base Station,简称VBS)等方法。不过,前者在申请预约部分仍然存在分组碰撞,隐藏终端的影响只是得到了减弱,而并没有消除;后者则可以避免分组碰撞情况的发生,不过当许多节点不发送时,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轮询控制开销。

同时,现有技术提出的按需分配的多址接入方法还存在其它问题,例如,在网络业务量较低时,与随机接入方法相比,按需分配方法存在控制开销所占比例过大、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在网络业务量较高时,与固定分配方法相比,按需分配方法存在最大信道吞吐量不够高、不能保证共享信道的公平性等问题。此外,上述各类多址接入方法中,都有许多多址接入方法需要建立较为准确的网络同步前提下才能实现,而在实际应用中,多跳分布式无线网络都很难实现全网的准确同步。

目前多址接入协议还考虑了对多媒体业务QoS的支持,其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业务区分的协议,即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优先级分配和公平调度,如IEEE 802.11e协议的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Enhanced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简称EDCF),针对4种接入类别采用区分的帧间隔(Inter Frame space,简称IFS)和退避算法,支持8个不同的业务优先级;另一类是基于资源预留的协议,主要是通过预约和调度机制为实时业务提供QoS服务。还有许多研究工作是在IEEE 802.11标准中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Detection,以下简称CSMA/CA)基础上按照实时业务优先的思想,对接入机制采取划分业务优先级和使用不同退避策略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在现有网络上实现QoS支持。但是,基于CSMA/CA的接入机制应用到多跳网络时,难以保证所有高优先级业务的时延都限定在较小范围内,因为正在邻近节点中不断交替进行的低优先级业务传输可能阻碍高优先级业务的启动,而且没有启动时间限制的RTS/CTS握手也制约了实时业务在多跳网络中的QoS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中心控制节点就能够支持QoS,两种业务先通过声明区分类型,再以短突发竞争预约信道和冲突解决的机制,最大限度保证实时业务分组能够快速接入信道,获得信道使用权,优先于一般非实时业务分组完成传输。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1、节点根据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判断业务类型,如果是实时业务,所述节点则发送一个声明业务类型的预报突发(Forecast Burst,以下简称FB)分组,执行步骤2;如果是非实时业务,所述节点则侦听一个FB分组长度的微时隙,如果没有侦听到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FB分组,则执行步骤2;

步骤2、所述节点确定发送FB分组的开始微时隙和发送FB分组的数量,所述节点侦听信道在所述开始微时隙以前的微时隙是否均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则返回步骤1;

步骤3、所述节点发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FB分组,判断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则返回步骤1;

步骤4、所述节点接入信道,发送业务分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节点通过在竞争阶段发送FB分组进行竞争和冲突解决的技术方案,保证了实时业务分组可以更优先接入信道,并大大减少了在传输阶段可能的分组碰撞。

综上所述,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吸取了突发预约和冲突解决的思想,大大降低了分组传输中的隐藏终端影响,灵活简单的预报突发及冲突分解方法能够使得节点更快速、更有效地接入信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实时业务分组的无冲突传输。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使多跳无线网络具有信道吞吐量高、接入时延小、分组丢弃率低、QoS有保证、收发信机设备要求简单、适用多跳网络结构、各节点共享信道公平等优点,可作为移动自组网(或称移动自组织分组无线Ad Hoc网络)、无线接入网络等各类移动无线通信网络中无中心控制节点条件下的多个用户共享无线信道资源的方法。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4的实时业务节点接入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5的非实时业务节点接入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节点根据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判断业务类型,如果是实时业务,则该节点发送一个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FB分组,该FB分组携带有能够声明业务类型的标识以及其长度远远小于业务分组长度,上述节点进入竞争阶段,执行步骤2;如果是非实时业务,则该节点继续侦听一个FB分组长度的微时隙,如果没有侦听到实时业务节点发送的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FB分组,上述节点则进入竞争阶段,执行步骤2;

其中,上述竞争阶段是节点获得信道接入权之前的阶段,该阶段中节点发送一个或一个以上FB分组,以获得信道接入权。节点获得信道接入权之后进入传输阶段,发送业务分组。

步骤2、获准进入竞争阶段的节点确定发送FB分组的开始微时隙和FB分组的数量;该节点侦听信道在已确定的开始微时隙以前的微时隙是否均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则返回步骤1;

步骤3、该节点则发送一个或一个以上(已确定数量)的FB分组,判断此时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根据侦听结果判断信道处于空闲状态,说明没有发送更高优先权业务分组的节点在发送FB分组,则该节点获得信道接入权,执行步骤4;如果根据侦听结果判断信道处于忙,说明还有发送更高优先权业务分组的节点在发送更长的FB分组,则该节点竞争失败而退让,返回步骤1;

步骤4、获得信道接入权的节点进入传输阶段发送业务分组。

其中,步骤1中的声明预报(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FB分组)保证了实时业务首先进入竞争阶段并优先获得信道接入权,非实时业务只有在没有实时业务参与竞争发送,即没有声明预报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竞争阶段。

本实施例中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先通过声明区分业务类型,再以短突发竞争预约信道和冲突解决的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实时业务分组能够快速接入信道,获得信道使用权,优先于一般非实时业务分组完成业务分组传输。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1中,是利用灵敏载波侦听判断节点的两跳范围内信道占用情况的,这样可以避免隐藏终端可能造成的碰撞。具体地,在无线网络中,接收机能够监听到发射机载波的距离约为可以正确接收分组距离的2倍,也就是通过在物理层侦听信道中载波信号强度,节点可以在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子层判断两跳范围内信道是否被占用,从而避免隐藏终端问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

步骤0、当节点有业务需要接入信道时,该节点首先侦听信道一个窗口时间,判断此时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在侦听的窗口时间内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执行步骤1;如果在侦听的窗口时间内信道处于忙状态,则该节点重复执行步骤0。

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步骤2和步骤3中的返回步骤1,均替换为返回步骤0;在步骤3中,是通过侦听信道一个微时隙来判断此时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的。此外,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在步骤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等待接收反馈确认分组的消息,判断是否收到接收节点正确完成业务分组后的反馈确认(acknowledgment,以下简称ACK)分组消息,如果正确收到ACK分组的消息,则执行步骤6;否则,返回步骤0;

步骤6、完成本次业务分组传输,从缓冲队列中删除完成传输并被正确接收的业务分组。

本发明上述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两个实施例提出的是一种通过声明业务类型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节点通过在竞争阶段发送预报突发进行竞争和冲突解决的技术方案,保证了实时业务分组可以更优先接入信道,并大大减少了在传输阶段可能的分组碰撞。

实施例3:

图3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具有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节点分别通过声明进行区分:节点接入信道前侦听信道一个窗口时间Twin,如果该时间内信道空闲,节点根据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判断业务类型,即,有实时业务分组要发送的节点(实时业务节点)则在Twin空闲后立即发送一个声明业务类型的FB分组,进入竞争阶段;有非实时业务分组要发送的节点(非实时业务节点)则在Twin空闲后继续侦听一个FB长度的微时隙,如果没有实时业务节点的声明,则非实时业务节点进入竞争阶段;否则,则非实时业务节点退避;

步骤2、按照要发送业务分组的优先级和时延情况,进入竞争阶段的节点确定要开始发送FB分组的开始微时隙,用I表示上述开始微时隙的序号,I为正整数。竞争阶段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微时隙Tslot(Tslot<Twin),Tslot的大小为最大信号传播时延、收发转换时间和接收机监测时间之和;为了获得满意的接入效率,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分别调整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竞争阶段微时隙数的大小;判断信道在开始微时隙(第I个微时隙)之前的突发微时隙是否均处于空闲状态,如果第I个微时隙之前的突发时隙均为空闲,即第1至(I-1)个微时隙都空闲,说明没有其它邻节点开始发送FB分组,该节点从第I个微时隙开始发送FB分组,执行步骤3,如果侦听到第I个微时隙之前的时隙已经有节点发送的FB分组,则该节点不再加入竞争,返回步骤1;

步骤3、从第I个微时隙开始,要发送FB分组的节点根据其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的优先级和时延情况开始发送预定个数FB分组,用K表示上述预定个数;发送K个的FB分组后,该节点侦听信道一个观测时间Tobs(Tobs=Tslot)以确定此时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该节点获得接入,确定接入成功,则执行步骤4,如果信道处于忙,说明还有发送更高优先权业务分组的节点在发送更长的FB分组,则该节点本次竞争失败而退让,则返回步骤1;

步骤4、发送FB分组的节点竞争成功获得信道接入权,并立即发送业务分组,业务分组的长度应该远大于FB分组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协议具有相对较小的开销;该节点等待接收节点正确接收后的ACK分组反馈,如果正确收到ACK分组,说明业务分组传输成功,则执行步骤5,否则,说明业务分组没有被正确接收,该节点等待进入新一轮的竞争阶段,返回步骤1,重新接入并重传该分组;

步骤5、完成本次业务分组传输,从缓存队列中删除完成传输并被正确接收的分组,并根据节点业务负载,开始下一分组的竞争和发送过程。。

其中,步骤3中开始微时隙(第I个微时隙)的选择与确定符合以分组优先级和时延为参数的概率分布,并小于分配给该种业务的竞争时隙总数。具体地,I可以是服从参数为q的截短几何概率分布,q的大小与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的优先级和时延有关。发送FB分组的个数K即FB分组的长度是由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的优先级和时延确定的。具体地,节点从第I个微时隙开始发送的FB分组数量为K,时间长度为K·TFB(TFB=Tslot),K的数值应该与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的优先级和时延有关,优先级越高,K就越大;按照最早失效优先(earliestdeadline first,简称EDP)准则,K的大小应该与实时业务分组的时延成正比,上述实时业务分组的时延用D表示,即K∝D/Dmax,其中Dmax为实时业务分组的最大允许时延。因此,具有较高优先级和最早失效分组的节点在较早时隙开始发送较长的FB分组,即FB分组越长的节点享有越高的接入权。在重业务分组负载时,可以适当增加竞争时隙以便获得满意的接入效率。

在发送FB分组时,规定信道只有在开始微时隙以前的所有微时隙均处于空闲状态时,节点才能发送FB分组,即最早开始的竞争节点才被允许发送FB分组,这样保证了只有在相同微时隙开始发送的节点有权进入发送候选者之列,并且它们是业务优先级最高的节点。

在上述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3中,侦听的窗口时间Twin确定了信道中没有正在进行的传输和竞争。进入竞争阶段前,节点依靠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FB分组来区分不同业务分组的发送优先级,实时业务节点发送FB分组并优先进入竞争阶段;非实时业务节点侦听实时业务节点所发送的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FB分组,在没有实时业务节点参与竞争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竞争阶段。

此外,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3中的竞争接入与业务分组发送是分开的,在竞争阶段利用预报突发的冲突解决机制,使实时业务分组通过声明优先获得接入,并解决了多个业务节点的冲突问题。在传输阶段利用短FB的碰撞代替了业务分组传输阶段长业务分组的碰撞,碰撞概率的减少提高了网络吞吐量,也减少了业务分组的时延,使网络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实施例4:

图4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4的实时业务节点接入时序图,现以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4中发送实时业务分组的节点(实时业务节点)A和B接入过程为例,对本发明中实时分组的接入和发送过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实时业务节点A和实时业务节点B侦听信道Twin时间后,确认信道状态为空闲,分别发送一个声明实时业务类型的FB分组后进入竞争阶段T1

步骤2、按照业务分组类型的优先权以及时延情况利用截短几何概率分布确定实时业务节点A和实时业务节点B的FB的开始微时隙,即确定I的数值:若实时业务节点A和实时业务节点B选择开始发送FB的开始微时隙相同,即I相同,如I均为3,并且在此之前竞争阶段T1的第1至2个微时隙均没有FB分组被发送,说明目前实时业务节点A和实时业务节点B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是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业务分组,因此,实时业务节点A和实时业务节点B均被允许发送FB分组以竞争信道;

步骤3、允许发送FB分组的实时业务节点A和实时业务节点B从第I个微时隙开始各自分别发送一定长度(预定个数)的FB分组进行竞争,FB分组的数量K由业务分组的优先级和时延情况决定,优先级越高、时延越大的分组越优先发送,其所在节点的K就越大;若实时业务节点A可以发送4个FB分组,而实时业务节点B所要发送的业务分组由于时延较小只能够发送2个FB分组;实时业务节点A和实时业务节点B将各自预定个数的FB分组(实时业务节点A为4个和实时业务节点B为2个)发送完成后,侦听信道Tobs时间,实时业务节点B发送的FB分组数目较少,较早完成发送,在其Tobs内可以侦听到实时业务节点A仍在发送FB分组,即可以获知有其它节点的业务分组具有更高接入优先权,则实时业务节点B退避并返回步骤1重新接入;而实时业务节点A发送完成后,成为当前发送FB分组的节点中有最长FB分组个数的节点,因而实时业务节点A在Tobs侦听到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由此确认竞争成功,获得接入;

步骤4、获得接入的实时业务节点A进入传输阶段T2,发送业务分组(Packet,简称PKT),并接收ACK分组,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收到接收节点的ACK,说明此次传输成功,执行步骤5;否则,返回步骤1按照重传机制重新发送该分组;

步骤5、根据缓存队列情况,继续接入并发送或是转入空闲状态。

实施例5:

图5为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5的非实时业务节点接入时序图,现以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实施例5中发送非实时业务分组的节点(非实时业务节点)C和D接入过程为例,对本发明中非实时分组的接入和发送过程进一步详细说明。非实时分组的竞争过程与实时业务仅在步骤1存在差别,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非实时业务节点C和非实时业务节点D侦听信道Twin时间后,确认信道状态为空闲,并继续侦听声明时隙,均没有收到邻节点中有实时分组业务节点要发送的声明FB分组,此时非实时业务节点C和D进入竞争阶段T1

此后,非实时业务节点C和D接入竞争阶段T1和传输阶段T2的步骤2~5与图3所示的实时业务节点A和B的相应步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采用了业务分组优先级区分的策略,实时业务分组节点确定将要接入信道时首先发送声明预报,因此能够优先开始发送FB分组而进行竞争,从而使得实时业务的时延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尤其是在业务负载较大时,优先保证了发送实时业务分组的节点都能较快地获得接入信道,而发送非实时业务分组的节点可以通过重传的机制做尽力而为的传输保证。

此外,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还保证了节点接入信道的公平性。节点通过FB分组来竞争信道接入权,而FB分组的长度由业务分组的优先级和时延决定。发送次数较多的节点其业务分组的时延应该相对较小,因而它不可能始终占有信道的使用权;时延情况较为严重的节点在同优先级情况下能获得优先接入,保证了节点接入时的公平性。

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各节点仅有一部半双工的收发信机,设备要求简单。另外,本发明支持服务质量的多址接入方法的实施例均适用于多个通过广播类介质相连的多跳节点接入结构,应用范围广泛。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