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及采用该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及采用该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摘要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采用单色LED的背光源,包含位于液晶面板侧面的单色光源模块,还包含位于液晶面板下方并能导光的混色出光板,混色出光板包含与单色光源模块相邻的入光面,位于液晶面板下方的出光面,水平方向与入光面相对且垂直方向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斜面。单色光源模块发出的红光、蓝光、绿光通过混色出光板的入光面进入混色出光板,红光、蓝光、绿光在混色出光板内向前传播的同时充分混色,成为白光。光线到达反射斜面后被反射,白光就从出光面射出,射向液晶面板。由于本发明单色光源模块射出的光线能经反射斜面调整角度,从入光面进入混色出光板的光线的方向与从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的接近垂直,从而能大大减小背光源的厚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712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20812.8

  • 发明设计人 郭跃群;

    申请日2006-05-09

  • 分类号G02F1/13357(20060101);G02F1/133(20060101);H01L3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江耀纯

  • 地址 51811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延安路比亚迪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2F1/13357 授权公告日:20121017 终止日期:20190509 申请日:200605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9-2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2F1/13357 登记生效日:201608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605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10-17

    授权

    授权

  • 2008-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1-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以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辐射低等优点,液晶显示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电器、个人商务助理(PDA)等个人消费品中。由于液晶显示器所使用的液晶材料不能自发光,所以彩色液晶显示器都包含提供白光的背光源。现有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一部分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一部分采用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还有一部分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由于LED寿命长,能在寿命范围内实现稳定的亮度和色彩表现,并且能使液晶显示器很好地呈现运动画面,所以LED被广泛地应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上。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的背光源可大致分为三类:采用白光LED的背光源,采用多芯片封装LED的背光源和采用单色LED的背光源。

对于采用白光LED的背光源,它的白光LED是由蓝色LED发光,部分能量激发黄色荧光粉,蓝光和黄光混合成为白光。白光LED对红色的表现力不够。

对于采用多芯片封装LED的背光源,它的多芯片封装LED里面需封装三颗芯片,所以需要复杂的驱动电路。而且为了更好地散热,芯片的尺寸受到限制,从而多芯片封装LED亮度比较低。

对于采用单色LED的背光源,由于LED只封装一颗芯片,芯片尺寸可以放大,故RGB单色LED的亮度比多芯片封装LED高很多。而且采用单色LED能实现更艳丽的色彩。所以采用单色LED的背光源被广泛地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上。

如图1所示,现有采用单色LED的背光源包含金属基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103,PCB上的单色光源模块102,反射箱101。上述单色光源模块102包含红光LED、蓝光LED、绿光LED。红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发出的红光、蓝光、绿光在反射箱101内混光再经第二扩散片104、增光片105、第一扩散片106射向液晶面板107。单色光源模块102与第二扩散片104之间的空间就是混光区域。

这种背光源的不足之处在于:单色光源模块102与第二扩散片104之间的厚度太大,从而使液晶显示器太厚,不能满足用户希望液晶显示器变薄的要求。

另外,红光、蓝光、绿光实质上是在空气中进行混光,同时反射箱壁还会吸收一些光线,光线利用率很低。

对于其他单色光源(非LED光源)的混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采用单色光源混光的背光源太厚的不足,提供一种较薄的采用单色光源混光的背光源并同时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同时提供一种采用该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包含单色光源模块,还包含位于液晶面板下方并能导光的混色出光板,混色出光板包含与单色光源模块相邻的入光面、位于液晶面板下方的出光面以及将入光面入射的光反射到出光面的反射斜面,所述入光面位于液晶面板的侧面下方。

所述混色出光板除了入光面和出光面的其他表面都贴附具有反射功能的反射片。

所述临近液晶面板一侧的反射片具有双面反射功能。

所述单色光源模块包含红光LED、蓝光LED、绿光LED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混色出光板的厚度等于或大于min{单色LED的长度;单色LED的宽度}。

所述混色出光板的混光区域的长度不小于max{X红光LED,X蓝光LED,X绿光LED},其中>>X>=>>>d>2>>>tan>[>arcsin>>(>>>sin>>(>>α>2>>)>>>n>>)>>]>>>,>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