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抗凝血性能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抗凝血性能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具有抗凝血性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利用自由基聚合一步得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再通过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的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机械强度等均可控,且具有抗凝血性能,可应用于血液透析等医疗仪器中。本发明为制备具有抗凝血性的共聚物膜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537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19958.5

  • 申请日2007-02-01

  • 分类号B01D71/4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1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D71/40 专利号:ZL2007100199585 申请日:20070201 授权公告日:200812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4-2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71/40 合同备案号:2010320000082 让与人:江南大学 受让人: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具有抗凝血性能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申请公布日:20071017 授权公告日:20081231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00222 申请日:20070201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08-12-31

    授权

    授权

  • 2007-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0-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抗凝血性能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备合成聚合物膜的关键是合成具有生理相容性、有一定力学强度、耐老化等性能的聚合物物质。例如聚丙烯腈膜对中等分子量物质的去除能力强,超滤速率较大,有优良的耐菌、耐有机溶剂性能,但膜脆、机械强度差、不耐高温消毒,需要进一步改进。而本发明是采用一种具有生理相容性的单体为功能单体,与主单体共聚后制得共聚物,再通过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得共聚物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自由基聚合一步得到共聚物,再通过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得共聚物膜,该类共聚物膜的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机械强度等均可控,且具有抗凝血性能,可应用于血液透析等医疗仪器中,为制备具有抗凝血性的共聚物膜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以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再通过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共聚物通式为:

式中m+n=1,x为自然数,R1为H,CH3,R2为H,CH3,R3为CH3

制备工艺条件为:

1.共聚物的制备: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主单体,以丙烯酰氧乙基甲基酯类或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氯仿为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或乙醇为助溶剂,主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0.50∶0.005~0.02,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8~10倍,助溶剂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20%~50%。在聚合反应器内按配比加入引发剂,主溶剂、助溶剂,功能单体和主单体,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加热到50~70℃,搅拌或振荡(频率100~300rpm)反应至预定时间(12~24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

2.共聚物膜的制备:

将所得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溶解于以氯仿为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或乙醇为助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溶剂一段时间,即得共聚物膜。共聚物的浓度为0.15~0.35g/mL,成膜温度为20~40℃,成膜时间为12~48小时。

其中R1为H,R2为H,R3为CH3,x=1时,所述共聚物为表示成P(MA-co-EO)。

其中R1为CH3,R2为H,R3为CH3,x=9时,所述共聚物为表示成P(MMA-co-(EO)9)。

其中R1为H,R2为CH3,R3为CH3,x=2时,所述共聚物为表示成P(MA-co-M(EO)2)。

其中R1为CH3,R2为CH3,R3为CH3,x=4时,所述共聚物为表示成P(MMA-co-M(EO)4)。

其中R1为H,R2为CH3,R3为CH3,x=9时,所述共聚物为表示成P(MA-co-M(EO)9)。

其中R1为CH3,R2为CH3,R3为CH3,x=23时,所述共聚物为表示成P(MMA-co-M(EO)23)。

其中R1为CH3,R2为CH3,R3为x=1时,所述共聚物为表示成P(MMA-co-MEOPC)。其核磁图如图1所示。

在第一步共聚物的制备中,调节单体与功能单体、引发剂的物质的量配比可制得不同分子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共聚物,在第二步共聚物膜的制备中调节单体与功能单体的配比,成膜时共聚物的浓度及成膜温度可制得不同机械强度及不同抗凝血性的共聚物膜。

所用的丙烯酰氧乙基甲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酰氧乙基甲基酯、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2-甲基丙烯酰二氧乙基甲基酯、2-甲基丙烯酰四氧乙基甲基酯、2-甲基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或2-甲基丙烯酰二十三氧乙基甲基酯,以它们为功能单体可制得聚丙烯酸甲酯-co-聚丙烯酰氧乙基甲基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聚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聚丙烯酸甲酯-co-聚2-甲基丙烯酰二氧乙基甲基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聚2-甲基丙烯酰四氧乙基甲基酯、聚丙烯酸甲酯-co-聚2-甲基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聚2-甲基丙烯酰二十三氧乙基甲基酯,它们被用作生物材料,均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抗凝血性,应用于包封料、固定化酶的载体。

所用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以它为功能单体,可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被用作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及抗凝血性,应用于人造器官、血液透析膜。

本发明采用的功能单体丙烯酰氧乙基甲基酯类化合物除了丙烯酰氧乙基甲基酯来自Sigma-Aldrich公司,其它的化合物来自日本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Japan)】;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来自日本油脂株式会社【Nippon Oil & Fats Co.Ltd.(Tokyo,Japa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膜的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机械强度等均可控,且具有抗凝血性能,可应用于血液透析等医疗仪器中。本发明为制备具有抗凝血性的共聚物膜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P(MMA-co-MEOPC)的核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室温下在容器中依次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将其转入聚合反应器内,再加入丙烯酰氧乙基甲基酯和丙烯酸甲酯,使得丙烯酸甲酯∶丙烯酰氧乙基甲基酯∶偶氮二异丁腈的物质的量比为1∶0.50∶0.02,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8倍,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50%。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置于50℃恒温水浴中,振荡(振荡频率100~300rpm)反应24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出共聚物,过滤,真空干燥。

称取一定质量的共聚物于容器中,以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调节共聚物的浓度为0.15g/mL,搅拌均匀,倒入成膜器中,在20℃条件下蒸发溶剂48小时,取出膜即为P(MA-co-EO)。

实施例2

室温下在容器中依次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将其转入聚合反应器内,再加入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得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物质的量比为1∶0.40∶0.015,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9倍,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40%。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加热到60℃,搅拌(搅拌频率100~300rpm)反应18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出共聚物,过滤,真空干燥。

称取一定质量的共聚物于容器中,以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调节共聚物的浓度为0.20g/mL,搅拌均匀,倒入成膜器中,在30℃条件下蒸发溶剂24小时,取出膜即为P(MMA-co-(EO)9)。

实施例3

室温下在容器中依次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氯仿和乙醇,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将其转入聚合反应器内,再加入2-甲基丙烯酰二氧乙基甲基酯和丙烯酸甲酯,使得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酰二氧乙基甲基酯∶偶氮二异丁腈的物质的量比为1∶0.30∶0.01,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10倍,乙醇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30%。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置于70℃恒温水浴中,振荡(振荡频率100~300rpm)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出共聚物,过滤,真空干燥。

称取一定质量的共聚物于容器中,以氯仿和乙醇为溶剂,调节共聚物的浓度为0.25g/mL,搅拌均匀,倒入成膜器中,在30℃条件下蒸发溶剂24小时,取出膜即为P(MA-co-M(EO)2)。

实施例4

室温下在容器中依次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氯仿和乙醇,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将其转入聚合反应器内,再加入2-甲基丙烯酰四氧乙基甲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得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酰四氧乙基甲基酯∶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物质的量比为1∶0.20∶0.01,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8倍,乙醇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20%。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加热到60℃,搅拌(搅拌频率100~300rpm)反应18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出共聚物,过滤,真空干燥。

称取一定质量的共聚物于容器中,以氯仿和乙醇为溶剂,调节共聚物的浓度为0.30g/mL,搅拌均匀,倒入成膜器中,在40℃条件下蒸发溶剂12小时,取出膜即为P(MMA-co-M(EO)4)。

实施例5

室温下在容器中依次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将其转入聚合反应器内,再加入2-甲基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和丙烯酸甲酯,使得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酰九氧乙基甲基酯∶偶氮二异丁腈的物质的量比为1∶0.30∶0.015,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10倍,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30%。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置于70℃恒温水浴中,振荡(振荡频率100~300rpm)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出共聚物,过滤,真空干燥。

称取一定质量的共聚物于容器中,以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调节共聚物的浓度为0.35g/mL,搅拌均匀,倒入成膜器中,在20℃条件下蒸发溶剂48小时,取出膜即为P(MA-co-M(EO)9)。

实施例6

室温下在容器中依次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氯仿和乙醇,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将其转入聚合反应器内,再加入2-甲基丙烯酰二十三氧乙基甲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得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酰二十三氧乙基甲基酯∶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物质的量比为1∶0.20∶0.02,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8倍,乙醇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20%。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加热到50℃,搅拌(搅拌频率100~300rpm)反应24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出共聚物,过滤,真空干燥。

称取一定质量的共聚物于容器中,以氯仿和乙醇为溶剂,调节共聚物的浓度为0.25g/mL,搅拌均匀,倒入成膜器中,在20℃条件下蒸发溶剂48小时,取出膜即为P(MMA-co-M(EO)23)。

实施例7

室温下在容器中依次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将其转入聚合反应器内,再加入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得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偶氮二异丁腈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0.005,总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10倍,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为总溶剂质量的10%。持续通入高纯氮气10~40min除去氧气,密闭,然后将聚合反应器置于50℃恒温水浴中,振荡(振荡频率100~300rpm)反应24小时。反应完毕后用乙醚沉淀出共聚物,过滤,真空干燥。

称取一定质量的共聚物于容器中,以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调节共聚物的浓度为0.20g/mL,搅拌均匀,倒入成膜器中,在30℃条件下蒸发溶剂24小时,取出膜即为P(MMA-co-MEOPC)。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