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的外用涂膜剂

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的外用涂膜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的外用涂膜剂,其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大黄7-13份、煅石膏5-15份、白芨胶3-10份和甘油3-6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治疗烫伤、烧伤的外用涂膜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涂膜剂,创面可迅速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将创面与外界隔离,可以防止感染、减少创面渗出,止痛快且持久,并且便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菌作用,可缩短血凝时间,减少出血,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速度,改善创面愈合质量,无感染等不良反应,皮肤愈合质量好,愈后不留瘢痕,费用降低,治愈率达98%,治疗有效率达10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410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孟祥宝;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61731.7

  • 发明设计人 孟祥宝;

    申请日2007-04-21

  • 分类号A61K36/898(20060101);A61P17/02(20060101);A61K3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054700 河北省威县交通大街德仁堂烧伤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0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8 授权公告日:20100728 终止日期:20160421 申请日:200704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5-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04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0-07-28

    授权

    授权

  • 2007-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9-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等疾病的外用中成药,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等疾病的外用中成药的涂膜剂。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烫伤、烧伤等疾病的药物通常选用京万红、湿润烫伤膏等外用药,同时结合输液、抗生素等药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长,愈合时间长,患者耐受力较差。京万红等油膏类药物用药后创面不易护理,镇痛作用差,创面渗出多,体液丢失量大,严重的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创面愈合时间短的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的外用涂膜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的外用涂膜剂,其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大黄7-13份、煅石膏5-15份、白芨胶3-10份和甘油3-6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外用涂膜剂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大黄9份、煅石膏10份、白芨胶6份和甘油6份。

配制过程: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大黄、煅石膏按常规中药制剂技术水煎煮三次过滤,三次所得滤液进行混合后浓缩,浓缩液用75%乙醇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加热,加热温度75±5度,将乙醇完全挥发掉,所剩提取液再与白芨胶、甘油混合即得本发明涂膜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煅石膏、白芨具有清热凉血、生肌止疼、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作用,能使局部微循环得以改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渗出,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性压迫,而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增强细胞免疫,稳定机体内环境的作用;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增强机体的防卫能力,刺激肉芽组织增生;剂型采用涂膜剂,创面可迅速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将创面与外界隔离,可以防止感染、减少创面渗出,止痛快且持久,便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即使三度创面也可以起到保护创面、减少创面感染的机会,同时,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菌作用;可缩短血凝时间,减少出血,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综观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止疼,拔干收湿,止血化脓,抗病毒,增强细胞免疫,稳定机体内环境等作用,愈后无疤痕,无需更换敷料,避免了患者换药造成的损伤和痛苦,其配方独特,充分显示了烧伤创面中药外治的优越性。

临床试验方法:观察病例中,I度烫伤创面16处,II度烫伤创面106处,III度烫伤创面64处,烫伤面积最大75%,最小0.5%。将烫伤创面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本发明涂膜剂治疗组和京万红对照组,治疗组用涂膜剂,初次用药每隔十分钟涂抹一次,连涂三次,即可形成药物保护膜,后按每日三次用药直至痊愈;对照组外用京万红治疗,每日换药一次,直至创面愈合。

观察指标:每天观察患者精神、食欲、大小便、创面颜色、渗出、肿胀、结痂、皮岛形成、分泌物、感染等情况,测量创面愈合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百分率。

结果:

1、创面变化:治疗组用药后创面渗出、肿胀、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一天后创面干燥、结痂、药膜敷盖,质地较软,两天后皮岛形成,无异常分泌物及感染等。

2、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I度烫伤为1.6±0.4天,对照组3.2±0.5天;治疗组II度烫伤为8.0±0.3天,对照组10.4±0.5天;治疗组III度烫伤为19.6±0.5天,对照组23.6±0.6天;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

京万红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烧伤,具有明确的生肌止疼作用,是烧伤科常用药物之一,从本次观察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涂膜剂与京万红相比较,外用涂膜剂早期,渗出物、红肿、疼痛消退较快,形成药物保护膜,皮岛生长迅速,避免了外来的刺激和反复换药造成的损伤与痛苦,从而减少了感染破坏皮岛的机会。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外用涂膜剂组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速度,改善创面愈合质量,无感染等不良反应,皮肤愈合质量好,愈后不留瘢痕,费用降低,治愈率达98%,治疗有效率达100%。其典型病历现摘录如下:

临床病例:

1、丘某 女 2岁6个月 2006年5月31日烫伤,随来诊治,查前胸,会阴,右侧大腿,深II度烫伤,占全身表面积的17%,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刺破水疱然后涂药,涂药十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12小时后渗出明显减少,20小时后渗出停止,药膜覆盖。病人食欲、体温、精神均正常,3天后痂皮开始脱落,注意保护痂皮,及时修剪脱落的痂皮,8.5天后痂皮全部脱落痊愈出院。

2、夏某 女 15个月 2006年6月5日烫伤,随来诊治,查背部II度烫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保护烫伤皮肤使其完整无破损,然后涂药;四日后周边痂皮开始脱落,用无菌剪刀剪去周边痂皮,继续涂药,注意保护创面边缘,9日后痂皮全部脱落痊愈出院。

3、李某 男 58岁 2004年4月8日10时30分左右,因农用三轮翻车,将其压在车下,水箱开水流出将其烫伤,前胸、后背、会阴、右腿烫伤,总面积达32%,脚面部砸伤,随来诊治。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除去污物后涂药,抗生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涂药24小时后创面干燥结痂,药膜覆盖,10日后除脚面部砸伤处全部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大黄9克、煅石膏10克、白芨胶6克和甘油5克,将大黄、煅石膏按常规中药制剂技术水煎煮3次过滤,三次滤液混合后进行浓缩,浓缩液用75%乙醇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加热,加热温度75±5度,使乙醇完全挥发掉,所剩提取液再与白芨胶、甘油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外用中成药的涂膜剂。

实施例2

称取大黄7克、煅石膏5克、白芨胶3克和甘油3克,将大黄、煅石膏按常规中药制剂技术水煎煮3次过滤,三次滤液混合后进行浓缩,浓缩液用75%乙醇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加热温度75±5度,使乙醇完全挥发掉,所剩提取液再与白芨胶、甘油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外用中成药的涂膜剂。

实施例3

称取大黄13克、煅石膏15克、白芨胶6克和甘油6克,将大黄、煅石膏按常规中药制剂技术水煎煮3次过滤,三次滤液混合后进行浓缩,浓缩液用75%乙醇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加热温度75±5度,使乙醇完全挥发掉,所剩提取液再与白芨胶、甘油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外用中成药的涂膜剂。

实施例4

称取大黄10克、煅石膏8克、白芨胶10克和甘油5克,将大黄、煅石膏按常规中药制剂技术水煎煮3次过滤,三次滤液混合后进行浓缩,浓缩液用75%乙醇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加热温度75±5度,使乙醇完全挥发掉,所剩提取液再与白芨胶、甘油混合即得本发明所述外用中成药的涂膜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