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是在传统方剂黄连温胆汤汤剂的剂型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种既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又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现代中药口服制剂的新剂型。具体地说是采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的一种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作用,主要用于失眠症、抑郁症、冠心病、胃炎、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症的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产品,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产品具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质量稳定、适用于商品化大生产等优点,克服了汤剂剂型的用量大、携带不方便、不能久贮、无法商品化生产等缺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5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达驹;张展飞;何鹤锋;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23125.9

  • 发明设计人 史冠君;黄达驹;张展飞;何鹤锋;

    申请日2006-11-01

  • 分类号A61K36/9068(20060101);A61K9/08(20060101);A61K9/10(20060101);A61K9/16(20060101);A61K9/20(20060101);A61K9/48(20060101);A61P1/04(20060101);A61P3/10(20060101);A61P9/10(20060101);A61P9/00(20060101);A61P31/1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堑头花园大街百年兴3号楼601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9: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4-09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A61K36/899 收件人:张展飞 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 申请日:20061101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10-05-12

    授权

    授权

  • 2007-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是在传统方剂黄连温胆汤汤剂的剂型基础上,应用现代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制剂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研制开发的一种既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又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现代中药口服制剂的新剂型。具体地说是采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的一种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作用,主要用于失眠症、抑郁症、冠心病、胃炎、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症的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脂肪摄入量的大量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抑郁症、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而且年龄有所提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以心境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它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疾病在人们的疾病负担中将列首位,而抑郁症则是各类精神疾病中的主要问题,占精神疾病负担的47%。抑郁症及其治疗已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形式各有特色,且有一定疗效。但西药的不良反应亦愈来愈明显。而中医药治疗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王宇澄,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状,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12(24)4:236-237]。

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大学、中学里10%-1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而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症,往往因为医生对抑郁症的认知率低而被忽略。据统计:6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3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40%冠心病患者、45%心肌梗死患者和50%肿瘤患者均伴有抑郁症状。这些患者的自主康复愿望明显降低,病情恶化,死亡率显著上升,并有自杀倾向。而人口老龄化也会使老年抑郁症成为社会难题[季颖等,中国临床康,2005;9(12):185]。

近年来,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抗抑郁作用的复方也不断涌现。抑郁症既属于中医学“郁病、脏躁、癫病、百合”等范畴,可以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又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但是由于认识不足,绝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因此增强对抑郁症的认识,加强抗抑郁药的研究,保证社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范畴,其死亡率占心脏病10%~20%。病机以本虚标实为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在泉......民病积饮,心痛”,《金匮要略心典》亦云:“胸中,心阳......痹阻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从临床实际可见,冠心病病人,或形体肥胖,痰湿内蕴;或饱食无度,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为痰,痰为阴邪,其性黏滞,易伤胸阳,致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因此,对冠心病的治疗必须重视化痰。

黄连温胆汤首见于清·陆廷珍之《六因条辨》,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枳实组成,治疗邪阻中焦,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者。本方实为《千金方》所载温胆汤加黄连而成。温胆汤清胆和胃,除痰止呕;加苦寒泻火之黄连,则增强了清热降逆力量,共奏化痰清热,和胃降逆,除烦止呕之功效。适用于痰热内扰引起之胃气不和、清阳不升、清窍被蒙、心神不宁、神志障碍等病症。其主症为胸闷呕恶,眩晕,心悸失眠以及癫、狂、痫等。据临床研究,温胆汤具有宣畅气机、化痰清热、除烦宁神、协调脏器功能的作用,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再加黄连则清心除烦之力更得加强。

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节、嗜酒、肥甘厚味,过食辛辣不洁等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既可致郁火内生,又可横逆犯胃伤脾。“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痰湿,痰郁化火或痰火互结,痰热内扰从而引起各种疾患。痰火扰心,心神不安则见心烦失眠;痰热中阻,清阳不升,则见眩晕耳鸣等症。临床表现不同,症状多端,但其病理机制总归为痰火内扰,因此,均可采用黄连温胆汤或加味治疗。以清热化痰,方中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理气化痰,和胃降逆;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黄连清心降火;少佐生姜以降逆化痰,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临床上运用黄连温胆汤为主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黄连温胆汤的主要作用是燥湿化痰,清热除烦。临证需掌握其适应症,抓住痰热内扰这一核心病机和心烦不眠,呕恶口苦,苔黄腻,脉滑数这一基本临床表现,化裁应用,可以治疗多系统疾病,尤其是心脑神志方面的病变,效果尤为显著[宫艳华等,黄连温胆汤临床运用,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83]。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多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但长期应用,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且副作用明显,疗效欠佳。王苏莉等[王苏莉等,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症86例,湖南中医杂志,2006;7(22)4:42]于2000年5月-2005年9月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本病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用安定片治疗的70例进行对照观察。研究表明,黄连温胆汤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治疗失眠症疗效相当,无不良反应,且停药后少有反跳发生。其机理可能与黄连温胆汤改善大脑血管供血不足、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关。黄连温胆汤中半夏、枳实降逆化痰;茯苓、竹茹、陈皮健脾理气和胃;甘草、生姜、大枣和胃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清胆和胃、降逆化痰、养心安神之功,故疗效满意。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史恒军等[史恒军等,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症40例,现代中医药,2002;3:28-29]从心神不宁及脏腑气血阴阳着眼,从痰热及胆热胃不和处着手,使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饶克琅[饶克琅,黄连温胆汤治顽固性失眠,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3):8]认为,黄连温胆汤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行气消痰而使痰随气下,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故痰热上扰心神所致的失眠,选用此方加减治疗,得效甚速。

丘伟中等[丘伟中等,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33例疗效观察,现代医院,2005;7(5)7:79-80]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33例的临床疗效。对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33例的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连温胆汤加味对2型糖尿病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及不同程度的相关症状均有较明显改善。结论,此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日益增快,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竞争与压力,在西方国家常见的焦虑症,在我国亦日趋增多,严重困扰着人们。金月华[金月华,黄连温胆汤治疗焦虑症38例,四川中医,2002;20(11):42]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焦虑症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认为本方适用于治疗焦虑症,病机属于痰热内盛者。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思想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病症日益增多。据国外报告抑郁症患病率可高至5%。对此症的治疗,目前中医大多采取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法。李振生等[李振生等,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精神抑郁症45例,四川中医,2003;21(7):55]从1995年5月至2002年5月采取加味温胆汤治疗精神抑郁症4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薛晓彤等[薛晓彤等,河北中医,黄连温胆汤治疗老年焦虑性神经症23例,2001;4(21):282]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老年焦虑性神经症23例,疗效满意。

老年情感障碍,又称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老年情感障碍,属中医“郁证”、“心悸”、“不寐”等范畴,主要因脏腑功能减退,在愤郁、思虑、食伤等因素诱发下,致水液代谢紊乱,痰浊滋生,郁而化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宁。解海宁[解海宁,黄连温胆汤合枕中丹治疗老年情感障碍32例,江苏中医,1997;18(5):19]自1994年以来,采用黄连温胆汤联合枕中丹治疗32例老年情感障碍患者,疗效较为满意。

孟昭蓉[孟昭蓉,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精神分裂症痰火内扰型的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8;20(3):25-26]对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32例用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味辅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31例以西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结果揭示两组整体疗效相似,但治疗组由于减少了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而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

血管性痴呆为老年性痴呆的两大原因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本病的发生呈增加趋势,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毛文海等[毛文海等,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血管性痴呆64例-附34例血液流变学分析,湖北中医杂志,1998;20(5):25-26]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尚可。表明本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记忆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化痰降浊祛痰法能降低全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加强已损伤血管内质细胞的修复。

严华[严华,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4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2005;5(21)3:19-20。]观察了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黄连温胆汤加减能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的表现,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之一。

邹勇[邹勇,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9(23)5:363-365]自1993-1998年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心血康治疗30例对照,疗效好于对照组,较为满意。黄连温胆汤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共为君药。以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消痞为臣药,助君药以清热化痰。佐以茯苓利水渗湿,使邪有出路,并能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陈皮理气调中、健脾燥湿化痰;生姜温脾和胃,助君臣温散行痰。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共成清热化痰之功。现代药理揭示方中药物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用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热证药中病机,疗效明显。

陈茂仁[陈茂仁,黄连温胆汤为主加减治疗室性早搏67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1):25-26]运用黄连温胆汤为主加减治疗室性早搏67例,取得满意效果。认为“治痰必降其火,治火必顺其气”的经验,清热、化痰、降气以及宁心安神应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法则,黄连温胆汤的运用正是这种基本治则的体现。

黄斌等[黄斌等,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72例,辽宁中医杂志,2000;8(27)8:353-354]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治疗各种心律失常7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7%。认为七情内伤、气郁化火、湿热内蕴、脾胃损伤是该病的病因,并从心、肝、脾3脏及气滞、痰凝、火炽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病理机制,故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清热、化痰、降气、宁心安神,临床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杨玉莲等[杨玉莲等,黄连温胆汤治疗室性早搏82例,辽宁中医杂志,1999;11(26)11:504]以黄连温胆汤为主方,治疗室性早搏属痰火扰心者82例,疗效满意。认为在室性早搏发作时,多伴心悸、胸闷、烦躁等症,与中医痰火扰心型之心悸相似。治疗中以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为法则,以黄连温胆汤为主。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二者相合可清热化痰而为君;竹茹甘寒,涤痰开郁,止呃除烦而为臣;佐以枳壳、橘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自消;加远志、菖蒲以宁心安神;可加胆星、山栀以增强其清热化痰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之功。

王者铸[王者铸,黄连温胆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5例,四川中医,2003;(21)11:61-62]用黄连温胆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5例(治疗组),并同期与吗丁林片、法莫替丁片等西药治疗的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临床观察,其治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优于西药,而且能够明显减少胆汁反流,对慢性胃粘膜炎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认为黄连温胆汤激发化裁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剂。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呈增加趋势。黎世尧[黎世尧,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05;11(27)11:843-844]观察了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将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5例以西药高舒达及吗丁啉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流性疾病问卷症状积分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有较好疗效。

吴宗德等[吴宗德等,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胃痛120例疗效观察,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10(27)5:468-469]观察了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临床疗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法夏、竹茹、陈皮、茯苓、黄芩、枳壳、厚朴、三棱、莪术、车前子、炙甘草)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维酶素片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0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58,无效40例,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胃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取得较满意疗效。

杜长海[杜长海,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13)4:33]采用清热利胆、和胃降逆之法,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较为满意。

秦玖刚[秦玖刚,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0例,四川中医,2005;(23)6:46-47]观察了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60例,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全部患者治疗期间均按医嘱在家休息。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8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疗效相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35%,对照组显效率23.75%,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李毅等[李毅等,黄连温胆汤配合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28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2:29]观察了黄连温胆汤配合生脉散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设中药治疗组228例(先以清化痰火的黄连温胆汤,后予益气养阴的生脉散),西药对照组76例(静脉滴注二磷酸果糖、口服辅酶Q10等)。结果:治疗组与汁照组3个月治愈率为57%,21%,6个月治愈率为94%、38%,(P<0.05),临床治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连温胆汤配合生脉散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涉及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主要缺陷为胰岛素缺乏或不足和胰岛素作用减弱,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但白清[白清,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瘀型糖尿病47例,河南中医,2004;12(24)12:61]通过临床多年来的悉心观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属痰瘀者居多,故采用燥湿化痰,活血化瘀之法,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乔玉秋等[乔玉秋等,黄连温胆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浙江中医杂志,1999;10:112]应用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味配合西药抢救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效果满意。

杨亚民等[杨亚民等,黄连温胆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内蒙古中医药,2001;5:12]以黄连温胆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

呼永河等[呼永河等,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9(25)9:790-793]观察了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片)20mg,每日2次;治疗组(35例)加服加味黄连温胆汤。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肌酶谱、血液流变学、尿白蛋白、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8.6%,31/35)和对照组(56.7%,17/3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累计时间、与活动有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RBCAI)、红细胞变形指数(RBC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仅全血黏度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作用。

黄连温胆汤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复方汤剂,其汤剂剂型的有效成分、药效、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还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在安全、有效、稳定等方面还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难以取得市场的认同。因此,我们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中药制剂生产技术进行了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的现代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一种既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又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方法。

将黄连温胆汤进行剂型改制,研制其口服制剂新剂型是保证黄连温胆汤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研究黄连温胆汤的有效组分、制备工艺、药效、药理、毒理、剂型等,特别在黄连温胆汤制剂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实行标准化,做到定量分析,开发出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稳定、服用方便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一代黄连温胆汤口服制剂的新产品,以满足临床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其产品剂量准确、质量稳定、适用于商品化大生产,克服了黄连温胆汤汤剂剂型的用量大、携带不方便、不能久贮、无法商品化生产等缺点。

中药方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临床疗效日益被世界所认可,是国家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目前,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方剂进行研究和生产,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我国的中药研究开发与日、韩、欧美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尤其在高档次的产品上我国更是几乎空白,我国的中药产业面临严重挑战。因此,我们只有大力开发现代中药制剂新产品,提高制剂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大对中药方剂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我国和企业的中药方剂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利益。我们进行黄连温胆汤口服制剂的现代制剂生产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就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研究一种既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又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研究解决黄连温胆汤口服制剂的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问题,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满足临床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是在传统方剂黄连温胆汤汤剂剂型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种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新产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作用的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技术,能够充分地提取方剂中的药效物质,保持了原方剂特有的疗效与本质;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综合成分作用的特点;用单体成分控制制剂质量,制剂产品具有优良的稳定性,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1、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剂量精确;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作用的中药口服制剂新产品,以克服现有产品领域的缺陷,满足临床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制备的一种黄连温胆汤新剂型口服中药制剂新产品的生产工艺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中药方剂的优势特色相结合,开发生产的技术先进、质量稳定的现代中药制剂新产品、新剂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黄连温胆汤口服制剂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保持方剂特有的疗效与本质;用单体成分控制制剂质量的黄连温胆汤口服制剂的生产工艺方法。

2、技术方案

黄连温胆汤是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组成,原剂型为汤剂,存在使用不便、剂量不准、质量不稳定、无法商品化等问题。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是在黄连温胆汤汤剂剂型的基础上,以现代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制剂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为基础,开发研制的一种黄连温胆汤提取物的新剂型产品。具体地说是采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为主要原料,应用现代制药生产工艺技术研制开发的一种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作用,用于失眠症、抑郁症、冠心病、胃炎、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病症的黄连温胆汤口服制剂新产品。

传统的制备中药制剂的提取、精制的方法,对有效成分损失较多,工艺流程长。本生产工艺简便,生产周期短,有效成分收率高;增加浸出成分的溶解度,并提高制品的稳定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扫描法等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定性鉴别。提供了一种定性鉴别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定量分析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好、准确可靠的一种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组,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体现方剂药效物质提取中,发挥活性混合物综合作用的特点。在研制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配方、制备工艺找出影响因素,选择最佳配制条件并制订出质量控制标准,使其稳定性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制剂的质量。对制剂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澄清度及有效期限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考察电解质、PH值、氧化剂、温度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不同的提取工艺,对药理、药效的影响,制备一种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的新剂型产品。

3、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之一是:产品服用方便、具有原方原药、疗效确切、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与汤剂剂型比较,由于去除了无效成分及组织物,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了服用量,而且口感好,易为病人接受。

本发明的优点之二是:生产工艺适合于工业规模化大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方剂的药效物质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保持了原方剂特有的疗效与本质;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综合成分作用的特点,并且能够用单体成分控制制剂质量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产品保持了原有汤剂的固有特色,而且具有剂量少、易服用、吸收快、疗效好、产品质量稳定、剂量精确等优点。本发明是以现代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制剂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为依托,开发研制的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产品,制剂产品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剂量精确、疗效确切,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是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药用辅料合并,制成黄连温胆汤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微丸剂、滴丸剂、软胶囊、片剂、分散片剂。

具体实施是以现代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吸取祖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和制药工程技术,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选取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相关项下要求的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经过提取、精制、调剂、灭菌等制剂生产工艺制成的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产品。

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均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的重要中药材,矫味剂、药用辅料等均符合《中国药典》和国家的相关法规的相关项下的质量标准。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1toiden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黄连主要含有小蘖碱,其次为黄连碱、药根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黄连主要功能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目赤吞酸、牙痛、消渴及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连是一味具有广泛药效作用的中药,在国内外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新的药效又不断被发现。尤其是其较好的抗癌、降血糖和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药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黄连的分布地区较广,栽培简便,资源丰富。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满,梅核气等。半夏含有半夏淀粉75.74%、生物碱、β-谷甾醇、葡萄糖苷、胡萝卜苷、草酸钙、半夏蛋白、氨基酸、脂肪酸、无机元素、半夏胰蛋白酶抑制物、胆碱等。其中,氨基酸计16种,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等,多种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A-亚麻酸、β-亚麻酸等,无机元素计18种,有Al、Fe、Ca、Mg、K、Na、Ti、Mn、P、Zn等;生物碱类如,左旋盐酸麻黄碱等。半夏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常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陈皮含挥发油及橙皮苷等有效成分。

茯苓:为传统的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味甘淡,性平,有健脾补中,养心安神,利水渗湿的功能。其药用部位为茯苓菌核,含茯苓多糖约为93%。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三萜、脂肪酸、甾醇、酶等。茯苓多糖具有促进细胞分裂、补体激活、抗肿瘤、抗癌等生物活性。主治水湿停滞,小便不利,水肿胀满,食少便溏,心悸失眠。

甘草:甘草(Radix glycyrrhizae)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茎,是极为重要的一味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之功效。甘草中主要含有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次酸、黄酮、生物碱、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甘草酸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化学成分(其含量最高可达14%),也是研究得最早、最多的化学成分。用于解毒、消炎、抗过敏、抗溃疡、镇咳、抗肿瘤和防治病毒性肝炎、高血脂症和癌症等疾病。

生姜:是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既是食品,又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性味辛温,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吐、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可用于风寒表证、咳嗽、肺痿、胃寒呕吐、胸痹和痞证等。民间多用其解鱼蟹毒及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生姜主含挥发油和辛辣成份。其芳香和辛辣成份能直接刺激口腔和胃粘膜引起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胃液分泌增加,胃酶活性、唾液淀粉酶活性增加,胃肠蠕动增强,有助于提高食欲和促进消化吸收,排出胃肠积气。生姜里含有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能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具有抗衰老的功用。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ol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 Clare var.pu bescens P.F.Li或淡竹Phyl2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henonis Stapf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性微寒,味甘,归肺胃经。常用于因热痰引起的内、儿、妇各科疾病的治疗。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痰,为宁神开郁佳品。是临床不可缺少的常用药。竹茹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化痰药,可除烦止吐、通和脉络。竹茹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糖苷和香豆素内酯,它们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citrus aurantium L.)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或甜橙(C.sinen sisosbeck)的干燥幼果。主要含挥发油、辛弗林、N-甲基酪胺、橙皮甙、维生素C及维生素D等。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临床在胃肠道疾病及心血管疾患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是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调剂、干燥等,再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制成黄连温胆汤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微丸剂、滴丸剂、软胶囊、片剂、分散片剂。

1、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中药材提取物,加入适宜的药用辅料制成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制剂。

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药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17%黄连、6-19%半夏、9-29%陈皮、5-16%茯苓、3-10%甘草、6-19%生姜、6-19%竹茹和6-19%枳实等共计八味。

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药材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等,再与适量的药用辅料混匀,调剂,制成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制剂的过程。

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药材提取物、矫味剂、防腐剂和水等组成。

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和枳实等八味药材的提取物,添加矫味剂、防腐剂等,加水调剂;经过罐装、灭菌、检验、包装等生产工艺制备而成。

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药材提取液、矫味剂、防腐剂和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药材提取物5-99%、矫味剂0.1-9%、防腐剂0.01-1%和水55-95%,黄连温胆汤口服液每ml液体中相当于含有0.2-7克的生药量。

将黄连温胆汤提取物与适宜的药用辅料制成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其特征是药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矫味剂是蔗糖、糖精钠、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菊糖苷、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钾、薄荷油(醇)中的一种或二种;防腐剂是丁香油、山梨醇、山梨酸甲酯、苯甲酸类、尼泊金类中的一种。

黄连温胆汤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如下步骤的生产工艺:先将药材浸泡,再用水煎煮2-3次;或者,用pH1-2的水作第一煎,pH8-10的水作第二、三煎,煎煮;合并煎液,过滤,除去残渣,滤液减压浓缩;加入乙醇,静置,滤除杂质,回收乙醇,备用;或者,将提取滤液用分离机离心,取上清液,加水调剂,经超滤器超滤,备用;加入矫味剂等,搅拌,混合;加水调剂至制备量;经灭菌、罐装、检验、包装等工艺,即得黄连温胆汤口服液。

2、黄连温胆汤颗粒剂、丸剂、微丸剂、胶囊剂、片剂及其生产方法:

黄连温胆汤颗粒剂、丸剂、微丸剂、胶囊剂、片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颗粒剂或丸剂或微丸剂或胶囊剂或片剂时,所用的药用辅料,包括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稀释剂包括淀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合剂包括水、高分子材料、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滑石粉、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黄连温胆汤颗粒剂、丸剂、微丸剂、胶囊剂、片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颗粒剂或丸剂或微丸剂或胶囊剂或片剂时,将药材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干燥后,与适量的药用辅料混匀,加入粘合剂等制成软材,用制粒机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即得颗粒剂;或经过制丸机制成丸剂;或经过离心流动造粒机制成微丸剂;或经过硬胶囊填充机制成胶囊剂;或经过压片机制成片剂。

黄连温胆汤颗粒剂、丸剂、微丸剂、胶囊剂、片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连温胆汤颗粒剂、丸剂、微丸剂、胶囊剂、片剂的每克颗粒中,相当于含有3-40克的生药量。

3、黄连温胆汤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黄连温胆汤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软胶囊时,所用的药用辅料为稀释剂、抗氧剂、助悬剂、防腐剂;囊壳中含有重量比为明胶8-12份,甘油3.20-3.45份和适量的防腐剂。

将黄连温胆汤提取物与适宜的药用辅料制成黄连温胆汤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抗氧剂、防腐剂、助悬剂;稀释剂是聚乙二醇、丙二醇、植物油、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抗氧剂是甘氨酸、α-生育酚、α-醋酸生育酚、抗坏血酸、卵磷脂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防腐剂是丁香油、山梨醇、山梨酸甲酯、苯甲酸类、尼泊金类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助悬剂是甲壳素、纤维素类、琼脂、蜂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黄连温胆汤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明胶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适量的水,待明胶完全溶解后,加入甘油、防腐剂,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气后保持静置待用;将助悬剂加入植物油中,称取黄连温胆汤提取物,与植物油或其它稀释剂混合,待完全混均后再加入抗氧剂、防腐剂,搅拌均匀,室温静置,用模具压成软胶囊。

黄连温胆汤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连温胆汤软胶囊的每粒软胶囊中,相当于含有10-25克的生药量。

4、黄连温胆汤滴丸剂及其生产方法:

黄连温胆汤滴丸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滴丸剂时,所用的药用辅料,包括基质、冷却液。基质包括聚乙二醇、聚维酮、泊洛沙姆、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十八醇、胆酸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冷却液包括水、二甲基硅油、植物油、液状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黄连温胆汤滴丸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滴丸剂时,将药材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干燥、粉碎成细粉,取基质加热熔融,将药物混合其中,滴入适宜的冷却液中,干燥,制成黄连温胆汤滴丸剂。

黄连温胆汤滴丸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每粒滴丸相当于含有5-40克的生药量。

本发明的黄连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新剂型产品,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其最佳工艺和组分由下列实施例给出,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

实施例1(黄连温胆汤口服液):

取处方量的黄连10公斤、半夏12公斤、陈皮18公斤、茯苓10公斤、甘草6公斤、生姜12公斤、竹茹12公斤和枳实12公斤等八味药材,加水浸泡0.5小时;再加水煎煮2次;第1次2.5h,第2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48h,回收乙醇,加蒸馏水至总量20L,搅匀,滤过,调pH至6.5,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2(黄连温胆汤口服液):

取处方量的药材,加水煎煮3次。第1、2次2h,第3次1h。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加水调剂,调pH值,用管式分离机离心(15000rmin),取上清液,加蒸馏水至配方量,经超滤器超滤,超滤液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3(黄连温胆汤口服液):

取处方量的各种药材,第一次煎煮加pH1水煎煮1h,第二次煎煮加pH9水煎煮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2,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48h,回收乙醇,加蒸馏水至总量,搅匀,冷藏24h,滤过,调pH值,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4(黄连温胆汤口服液):

取处方量的各种药材,第一次煎煮加pH2水煎煮1h,第二次煎煮加pH9水煎煮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1,用管式分离机离心(15000rmin),取上清液,加蒸馏水至1000ml,经超滤器超滤,超滤压力0.2MPa,超滤液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5(黄连温胆汤口服液):

先将药材浸泡0.5小时,再用水煎煮3次;用pH2的水作第一煎,pH8的水作第二、三煎,煎煮;合并煎液,过滤,除去残渣;将提取滤液用分离机离心,取上清液,加水调剂,经超滤器超滤,备用;加入矫味剂等,搅拌,混合;加水调剂至制备量;经灭菌、罐装、检验、包装等工艺,即得黄连温胆汤口服液。

实施例6(黄连温胆汤颗粒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黄连温胆汤提取物           :16-95%

淀粉                       :5-45%

糊精                       :5-55%

乙醇                       :适量。

实施例7(黄连温胆汤丸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黄连温胆汤提取物           :15-95%

淀粉                       :5-55%

蜂蜜                       :5-25%

糊精                       :5-40%

硬脂酸                     :1-15%

水                         :适量。

实施例8(黄连温胆汤胶囊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黄连温胆汤提取物           :10-95%

淀粉                       :5-55%

硬脂酸镁                   :0.001-0.5%

水                         :适量。

实施例9(黄连温胆汤片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黄连温胆汤提取物           :25-95%

淀粉                       :5-45%

糊精                       :5-55%

滑石粉                     :0.1-3%

45%乙醇                   :适量。

实施例10(黄连温胆汤滴丸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黄连温胆汤提取物           :10-50%

聚乙二醇                   :20-80%

二甲基硅油                  :适量

实施例11(黄连温胆汤软胶囊):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黄连温胆汤提取物            :10-65%

植物油                      :20-75%

明胶                        :35-60%

甘油                        :5-50%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01-0.1

实施例12(黄连温胆汤微丸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黄连温胆汤提取物            :15-95%

淀粉                        :5-55%

糊精                        :5-40%

蔗糖                        :10-45%

硬脂酸                      :1-25%

聚乙烯吡咯烷酮              :0.5-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