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方法

一种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协作点发布步骤,每个参与协作的部门发布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到共享空间;协作区创建步骤,根据任务需求,有权限的用户创建协作区;协作点选择步骤,协作区的创建用户选择加入协作区的部门,并将选中部门的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选入协作区;规则定义步骤,协作区的创建用户定义业务规则;流程转换步骤,将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根据业务规则转换为软件流程;协作步骤,每个参与协作的部门单独运行软件流程,由于内在的业务规则而实现相互协作;解体步骤,当协作区中所有部门的软件流程运行结束,协作完成,协作区解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54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11222.9

  • 申请日2006-01-18

  • 分类号H04L12/28;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朱进桂

  •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2/28 授权公告日:20090513 终止日期:20190118 申请日:200601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5-13

    授权

    授权

  • 2007-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7-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组织之间打破地域边界,共享资源、动态构建虚拟组织以协同进行问题求解变得可能。然而,在不同的组织内部,由于采用的信息技术如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等的不同,导致了大量的信息孤岛的存在,不利于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问题求解。网格针对由个体和组织组成的动态虚拟组织中灵活、安全和协同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一套基础设施,能够屏蔽组织之间的信息孤岛,使得不同的组织之间有机地整合起来。然而,组织之间除了需要资源的共享外,还经常需要在多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之间相互协同。

目前已经存在一些工作来解决跨组织流程之间的协同问题求解,典型的工作如RosettaNet,ebXML,CrossFlow,DynaFlow,BPEL4WS等。然而这些解决方法或者是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紧耦合,或者是采用一个跨组织工作流将不同企业的应用连接起来。然而目前存在的解决方式对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紧耦合的方式,不利于根据需求动态合作的情况,缺乏灵活性,不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动态选择合作的伙伴。并且,在相互合作的多个部门内部,每个部门都会有自身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策略,通过一个工作流将所有参与者的流程整合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使用紧耦合的方式来集成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也不利于每个部门内部业务流程的扩展和演进。在软件层次定义合作伙伴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也需要大量的软件知识,导致应用的开发周期长。

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方法。在业务层面描述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使得业务层面与软件层面分离,并通过定义业务流程之间的协作规则,即时转换为软件流程,可以有效地实现不同部门流程之间协作关系的松耦合,利于不同部门业务流程的自治和演进。

发明内容

在网格环境下,根据任务的不同,需要动态选择多个部门参与,在多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且这种协作关系非常灵活。本发明旨在:

1.提供部门业务流程能力的发布方法,使得不同部门能够将业务流程能力描述对外发布,以参与协作。

2.提供一套协作区创建以及业务规则定义方法,在业务层面上描述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

3.提供一套从业务流程,根据业务规则转换到软件流程,以及软件流程在运行时协作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套方法来松散定义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并实现运行时协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协作点发布步骤,每个参与协作的部门发布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到共享空间;协作区创建步骤,根据任务需求,有权限的用户创建协作区;协作点选择步骤,协作区的创建用户选择加入协作区的部门,并将选中部门的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选入协作区;规则定义步骤,协作区的创建用户定义业务规则;流程转换步骤,将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根据业务规则转换为软件流程;协作步骤,每个参与协作的部门单独运行软件流程,由于内在的业务规则而实现相互协作;解体步骤,当协作区中所有部门的软件流程运行结束,协作完成,协作区解体。

所述协作区构建是任务驱动的。

所述协作点选择是动态的,可以由协作区的创建人员自主选择或者通过协商选择。

所述协作区包括协作点、业务规则、参与业务流程执行的角色、人员以及业务流程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资源。

所述协作区支持参与协作的部门动态加入和退出。

使用业务规则定义不同部门业务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业务规则包括逻辑规则、监控规则和数据流转规则。

所述业务流程以及业务规则是面向业务人员的,与平台无关的,不包含软件层面的细节。

所述业务流程之间是松散耦合的,业务规则是按需定义的。

所述业务流程到软件流程是即时生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体现在:

1)在业务层次描述部门内的业务流程,充分利用面向最终用户编程带来的好处,屏蔽底层工作流系统的异构性、复杂性。

2)协作区支持合作伙伴的加入和退出,体现合作的开放性。

3)按需创建协作区,动态根据服务的能力选择合作伙伴,灵活的合作伙伴选择方式为虚拟组织执行提供支持。

4)使用业务规则定义不同部门业务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实现部门业务流程之间的松散耦合。

5)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根据业务规则即时生成软件流程,实现运行时动态交互。

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等,支持跨组织边界的资源共享和动态协同工作,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协作区的生命周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的流程图。

图3A和3B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应该指出,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首先,对本发明涉及到的概念进行说明:

●协同空间:用于部门发布本部门的业务流程能力描述以及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作伙伴协同问题求解。分为两部门:共享空间和协作区。

●共享空间:每个部门将本部门的业务流程提供的能力发布到共享空间中。部门业务流程在发布时,只需发布协作点。所有的部门发布的协作点信息存在于一个空间中。部门在发布协作点信息的时候,可以让所有的部门查看发布的信息,也可以定向发布,只让有权限的部门查看。

●协作点:是业务流程中的任务节点,当被选择加入协作区时,可以在其上定义协作关系。

●协作区:协作区是针对任务按需构建的区域。协作区是任务驱动的,任务到来时创建,任务结束后解体。在协同空间中,可以存在多个协作区,一个部门可以同时加入多个协作区。

●业务规则:描述不同部门业务流程的协作点之间关系的规则,包括逻辑规则、数据流转规则和监控规则。

●逻辑规则:定义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的协作点之间在执行时必须满足的逻辑上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节点在执行上必须满足的先后关系。

●数据流转规则:定义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的协作点之间在执行时的数据流转约束。数据流转约束中规定了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的输出与其他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的输入之间的关系。

●监控规则:定义用户对协作区中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的监控以及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对其他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的监控。分为绝对时间规则和相对时间规则。

●绝对时间规则:定义用户对协作区中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的监控。该规则定义了被监控的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

●相对时间监控规则:该规则主要用于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对其他业务流程的协作点的监控,监控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必须在相对于被监控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执行后的某个时间之前完成。

图1是本发明的协作区的生命周期示意图。其步骤如下:

(1)在初始状态,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相互独立,可以使用鼠标托拽的方式来构建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

(2)任务来临,有权限的用户创建协作区,并选择相关的参与者。

(3)定义协作区参与者的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之间的协作关系。

(4)每个参与者的业务流程分别转换为软件流程,独立运行开始协作。

(5)协作完毕,协作区解体,部门的业务流程又回到初始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业务规则的跨部门流程协同方法的流程图,其步骤如下:

步骤SP1.参与协作的部门发布协作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想参与协作的部门将参与协作的业务流程发布到共享空间中,并指定流程中的协作点。共享空间负责管理每个部门发布的业务流程的协作点信息;发布协作点时可以指定是否为定向发布。如果不采用定向发布,发布的协作点信息所有的人都可以查看。如果采用定向发布,只有拥有权限的用户才可以查看协作点信息。

步骤SP2.根据任务需求创建协作区:当任务来临时,有权限的相关用户动态创建协作区,并设定协作区的相关属性;

步骤SP3.创建协作区的用户选择协作区的参与者:协作区的创建者根据对参与者的要求通过自主或者协商的方式选择参与者。自主方式适用于协作区的创建者对参与者比较明确的情况。而协商方式则适用于对参与者有一定的限定,但还不明确具体参与者的情况;确定一个参与者后,协作区创建用户将参与者的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选择到协作区中。

根据本实施例,上述步骤SP3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1)在共享空间中查找与业务相关的部门及其协作点;(2)协作区的创建者决定是自主选择或者协商选择协作点;(3)如果自主选择,协作区的创建者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征得选中协作点所属的部门的同意;如果协商选择,则系统启动协商过程,确定最终参与协作的部门业务流程中的协作点;(4)确定所有需要参与的协作点后,协作区中的协作点选择完成。

步骤SP4.协作区创建用户使用业务规则定义协作关系:定义步骤SP3选择的参与者的业务流程的协作点之间的协作关系。业务规则包括逻辑规则、监控规则、数据流转规则等,在定义业务规则的过程中,需要对添加的规则进行检测,如果新增加的规则引起冲突,则取消新添加的规则。

根据本实施例,上述步骤SP4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1)在选定的两个业务流程的协作点之间增加业务规则;(2)搜索已添加的业务规则,判断新增规则是否存在冲突,冲突包括:两个协作点属于同一个业务流程、或者新添加的业务规则产生环;(3)如果新添加的规则与已经存在的规则产生冲突,则取消当前规则的添加,否则加入新增的规则。当然,所给出的有关冲突的判断准则只是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有关冲突的判断准则,而这些方案也应当被认为是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步骤SP5.将选择到协作区中的参与者的业务流程分别转换为软件流程:根据步骤SP4定义的业务规则,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分别使用聚合方式即时转换为软件流程。

步骤SP6.每个部门软件流程单独运行,实现相互协作:每个部门分别运行本部门内生成的软件流程,因为软件流程已包含协作关系,因而可以实现协作。

步骤SP7.协作区中所有参与者的流程运行完成后,协作区解体:当协作区中的所有参与者的软件流程运行结束后,协作区任务完成,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结束。部门之间又成为相互独立的实体。一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可以参与多个协作区的协作。协作完成后,各参与者流程跳转到步骤SP2的状态,等待参与其他协作区。

图3A和3B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

参考图3A和3B,假设有两个业务流程a和b,这两个业务流程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在一次任务中,需要这两个部门的业务流程a和b之间相互协作完成。为了进行协作,业务流程a将协作点a1,a2,a3发布到共享空间,业务流程b将协作点b1,b2,b3发布到共享空间,并分别被选择到协作区中。协作关系要求b1必须在a1之前完成,a3的输出传递给b3的输入,并且b2要在a2执行后的12小时内完成。根据上面的协作需求,业务流程a和b之间的协作关系图3B所示。定义好业务流程a和b之间的协作关系后,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a和b将分别通过聚合转换为软件流程,在转换的过程中,软件流程包含了上述协作规则。转换完毕后,每个部门的软件流程单独运行,由于包含了协作关系,运行时进行协作。

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各个步骤和子步骤均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最终的实际步骤,而且各个步骤和子步骤的实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针对典型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他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理解为被局限于上述特定实例,而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