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印刷机中的在线测量及调节

印刷机中的在线测量及调节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单张纸印刷机(1)中在印刷过程期间检测单张纸形式的承印物(705)上的光谱测量值、密度测量值或颜色测量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动通过印刷机(1)的页张(705)上测定这些测量值并且借助于计算机(200)将这些测量值用作为控制参数用来控制单张纸印刷机(1)的印刷过程。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9-16

    授权

    授权

  • 2007-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4-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印刷机中的印刷过程期间检测承印物上的光谱测量值、密度测量值或颜色测量值的方法。

在每个印刷过程中力图实现这样的目的:印刷样本尽可能与原始印刷原稿一致。为此需要在印刷企业中通过印刷人员对印刷好的承印物进行费事的品质检验和监测。根据现有技术,这通过操作人员并且通过使用光学的测量装置进行视觉上的鉴定来实现,所述测量装置或者进行密度测量或者进行光谱测量。为此,在单张纸胶版印刷机中必须将页张从收纸器中取出,该页张通常被放置到一个页张支承台上。在该台上,用标准化的照明源照亮并且借助于光学测量技术测量或视觉地鉴定页张。但该过程耗费时间,其中还变得困难的是,当所鉴定的页张还未满足期望时,印刷机在品质检验期间继续印刷并且在此情况下可能产生废页。因为印刷机在每次中断之后都需要一定数量的页张,直到印刷过程又达到稳定状态,所以也不能通过快速关断印刷机在承印物检查期间避免废页。此外,为了鉴定印刷页张需要印刷人员,所述印刷人员在品质检验期间不负责其它行为。因为在印刷机的调整阶段必须实施尤其是在输墨装置范围内的多种调节可能性,所以,通常产生150与400个页张之间的废页。此外变得更困难的是,印刷过程通常难于再现,因为印刷结果取决于非常多的参数,如油墨、温度、水、纸、印刷速度、橡皮布、印版性质等等。所有这些参数大多从一个印刷作业到另一个印刷作业以某种形式变化,因此,储存并且对于重复订单完全一样地调用一个印刷作业的调定是不够的,因为例如在此期间空气温度或空气湿度或许已经变化,从而即使对于同一个印刷作业也必须根据变化的环境条件进行重新调定。

因为在卷筒纸胶版印刷机中,已印刷的报纸卷筒纸不可简单地从印刷机中取下,所以在此已经给出了力图光谱或密度测量地检测已印刷的卷筒纸质量的测量系统。由DE 100 23 127 A1公开了一种用来运行用于光学的密度测量的扫描装置的方法。在此,在一个卷筒纸胶版印刷机中已印刷的、已离开最后的印刷装置的卷筒纸被转向辊引导,其中,平行于该转向辊安装有一个用于光学的密度测量、颜色测量或光谱测量的扫描装置。以此方式方法可测定已印刷的卷筒纸的质量。在该实施例的说明中表明,在该申请中公开的方法也可用在单张纸形式的承印物上的印刷中。但从该申请中不能获知这在实际上如何进行的准确说明,其中,尤其是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即,在单张纸形式的承印物中,完全不可通过如DE 123 127 A1中所述的转向辊引导单张纸形式的承印物,因为单张纸形式的承印物必须至少在一个点上被抓持装置如叼纸牙或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抓持。出于此原因,在DE123 127 A1中公开的装置不适合在单张纸胶版印刷机中在印刷期间鉴定单张纸形式的承印物的品质。

此外,由Ifra Special Report 3.35公开了用于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在线测量系统,所述在线测量系统以闭环的调节回路工作,即,通过在线测量检测到的用于评价承印卷筒纸印刷质量的测量值直接传送给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计算机并且在那里被处理。计算机于是自动地校正可能的偏差并且改变印刷机的调定值。但即便是在所述方法中也存在缺点,即仅可在由印刷机的控制装置允许的范围内校正偏差。因此,尤其是色彩特性描述文件(Farbprofil)的校正不可自动地实现,因为所述校正仅可与来自印前阶段的数据相联系地进行。此外,在公开的在线测量中,在校正印刷机中的调定值时仅考虑唯一的即刚好当前的印刷订单的数据。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跨越多个印刷订单自动地校正印刷机中的偏差。

根据本发明,上述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来解决。本发明的其它有利构型可由从属权利要求及附图中获知。借助于检测被传送通过印刷机的页张上的测量数据可一直测定印刷机系统的当前状态并且因此可立即通过调节来进行校正,这在现有技术中在单张纸印刷机中是不可能的。所述调节可在调整阶段期间、但也可在继续印刷期间进行。但在继续印刷期间,极其少有地需要校正,因为这里印刷机的状态更稳定。因此,在继续印刷中不必进行这么多的测量,因此,测量策略可与印刷机的当前的状态相匹配。这在下面还要继续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构型中,在印刷机中的印刷过程期间不仅持续地检测所生产的承印物上的光谱测量值、密度测量值或颜色测量值,而且在印刷机的计算机中或在一个分开的计算机中分析处理这些测量值并且至少将那些通过改变对印刷机的调定值不可充分地避免的偏差传送给印前阶段中的控制。这尤其是在所谓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中可相对简单地实现,因为数字的印前阶段设备也具有可从印刷机的计算机接收相应数据的计算机。以此方式方法,一个闭环的调节回路从加工好的承印物起通过印刷机及印前阶段再返回到印刷机地闭合。由此,可在印前阶段中在制造印版时考虑由印刷机发送的测量值或这些测量值的评价并且由此也可校正在印刷机中单独不能被补偿的偏差。可以看出,颜色测量值被理解为色彩空间如Lab色彩空间、RGB色彩空间或其它单义的色彩空间中的值。而且也可跨越多个印刷订单在制造印版时这样考虑测量值:使得跨越多个印刷订单在从印前阶段中的扫描机直到印刷机中的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链中进行连续的改善过程。以此方式方法可以进行改善过程,不必在费事的过程中检测特殊测试形式。因为在如今的数字工作流中很常见地使具有扫描机、印版曝光机、栅格图像处理器(Rasterimageprozessor)的印前阶段设备与印刷机相互联网,所以这些数据即使没有附加的硬件或者说用低的附加费用也可交换。

在本发明的第一构型中提出,所检测的测量值输入给一个计算机并且该计算机将这些测量值用于在控制印刷机的输墨装置时生成或校正色彩特性描述文件。对于与原稿一致的色彩再现不可缺少的是:将印刷机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与印前阶段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相联系,以便使印刷原稿与印刷最终产品之间的偏差保持尽可能小。借助于发送给印前阶段设备的、通过在线测量获得的数据可使印刷机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与印前阶段设备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彼此形成联系并且在存在可能的偏差的情况下校正印刷机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由此,使印刷机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自动地在无印刷人员参与或辅助的情况下被持续地检查并且必要时被适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或可替换的构型中提出,设置有用于测取测量值的传感器并且为了色彩校准以确定的时间间隔借助于校准装置校准这些传感器。因为在一个在线测量方法中持续地测定测量值,所以必须一定保证:这些测量值可相互比较。因此,为了这种精确的测量,除了在初次投入使用时的一次的标定之外,还需要有规律地校准该系统,以便可以考虑由热或磨损引起的测量值变化、由老化引起的照明源变化或者污染。为此目的,在印刷机中具有的在线测量装置具有一个校准装置,该校准装置以确定的间隔投入运行。以此方式方法保证:在线测量系统持续地重新校准并且与运行相关的偏差得以避免。

此外还提出,作为用于校准装置的参考值设有具有所属的颜色测量值的校准面,这些颜色测量值储存在计算机中。用于光谱测量、密度测量或颜色测量的、在线测量系统中的测量头为此以确定的时间间隔指向校准面并且被重新校准。在该测量系统中,在此已知校准面的颜色值,由此可使由测量头测定的值与所储存的颜色值在计算上相比较。如果在此情况下出现偏差,则测量头的测量电子电路单元相应地被重新校准,即,这样地进行校正,使得测量值适应于计算机中的所储存的颜色值。通过该校准也可使被污染的测量头至少在相对长的时间间隔上仍提供可使用的测量结果,而在没有校准的情况下在相对短的时间之后就已会需要净化整个测量装置或更换老化的照明装置。

以有利的方式提出,校准面是白色的。出于颜色测量原因,校准测量应以理想的方式在标准化的白色面上进行,因此,校准面精确地以该色调构造。

此外提出,在印刷滚筒的通道中在印刷滚筒表面的延长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校准面。因为在32个墨区的情况下在线测量系统在承印物的宽度上分布地具有多个测量头、优选八个测量头,所以必须借助于校准面调节及检查全部测量头。但因为测量头的侧向的可运动性受到限制,所以不可能使全部测量头移动到安置在侧面的校准面。此外重要的是,校准面与测量头之间的距离精确地等于测量头表面与承印物表面之间的距离。为了可将用于全部测量头的校准面安置在承印物的整个宽度上,将这些测量头设置在一个印刷滚筒的通道中在该印刷滚筒表面的延长中。由此,校准面相对于测量头与承印物表面相对于测量头精确地具有相同的距离并且在印刷过程中不造成妨碍。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的实施形式中提出,至少一个校准面在侧面设置在印刷滚筒表面之外地位于侧壁与印刷滚筒之间。位于印刷通道中的校准面具有很大的缺点,即这些校准面在印刷过程期间被污染。而如果校准面相反位于印刷滚筒表面之外,例如位于侧壁的区域中,则该校准面在那里很少遭受污染。由此避免了校准面的频繁的清洗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构型中提出,这些传感器是测量头,并且,通过一个测量头的校准测定的校准值借助于计算机换算成用于其它测量头的校准值。该方法也被称为转移校准,因为在此不将全部测量头在自己的校准面上校准,而是一个设置在滚筒表面之外、例如设置在侧壁与印刷滚筒之间的校准面就够了。但该校准面仅可由检测承印物边缘的测量头中的一个测量,因为仅仅这些测量头可在侧向移动超过印刷滚筒的边界。其它测量头通过转移校准来标定,其方式是,整个测量杆被进一步移过一个移动行程,该移动行程等于测量头相互间的距离。由此,仅仅在边缘区域中的一个唯一的测量头必须在校准面上被校准,而在下一步骤中测量杆移过测量头的间距,由此,该被校准的第一测量头可检测第二测量头的区域。类似地,这也适用于其它测量头,即每个测量头现在检测位于其旁边的测量头的测量区。在该校准测量期间,这些测量头或者对准白色的承印物,或者对准彩色印刷的承印物。但这对于校准测量过程不起作用。如果例如通过该校准面标定的第一测量头旁边的第二测量头正好已检测了一个确定的蓝色色调,则该蓝色色调在下一步骤中由已被标定的第一测量头检测。现在使第一测量头与第二测量头的测量值相互比较并且必要时校正第二测量头的值。由此,向第二测量头上的转移校准结束并且第二测量头的必要时被校正的测量值可与第三测量头的测量值相比较。这以重复的方法对于所有其它测量头都一样进行,由此,仅一个唯一的测量头必须借助于校准面来校准,而所有其它测量头在一个步骤中通过计算上的比较来校准。

此外提出,至少一个校准面可借助于一个盖封闭。借助于这样一个盖可以可靠地保护所述校准面以免在印刷过程期间被污染。该盖仅当一个校准过程必须进行时才打开。由此取消了否则总是重复地必需的校准面清洁。

已证明有利的是,校准借助于一个外部的测量装置进行。因为所有安置在机器中的部件易受污染且易受干扰,所以转移校准也可借助于一个外部的测量装置进行。为此,在操作台上有一个固定地装入的测量装置或一个手动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或该手动测量装置具有一个自己的装入的校准面、以均匀的间隔在该面上校准,并且用该测量装置或该手动测量装置测量刚刚印刷的承印物。因为该承印物先前被在线测量装置及其测量头测量并且已从印刷机中取出,所以,之后用手动测量装置测定的值可直接传送给测量杆中的测量电子电路单元,并且由此进行相应的校准。当然,承印物也可首先在未被印刷的状态中、即作为纸的白度用手动测量装置然后在印刷机中借助于在线测量装置的测量头测量。因此也可用一个外部的测量装置进行转移校准。特别有利的是,校准在不被印刷的区域中直接在叼纸牙后进行,因为在此页张被理想地引导并且为此总是存在纸的白度。所述边缘区域通常具有6~12mm的未被印刷的面并且对于测量完全足够。

但该外部的手动测量装置也可还被用于其它目的。页张在机器中出于多种原因借助于一个偏振滤光器测量,即,所有测量值被偏振地检测。但印刷机的调节用未偏振化的值工作,因为来自印前阶段的信息仅仅未偏振地存在,即,所检测的测量值必须转换成未偏振的值。为此,偏振的与不被偏振的值之间的计算上的关系必须储存在印刷机中。该关系可借助于不偏振地进行测量的手动测量装置来建立。因此,页张被印刷机中的在线测量装置偏振地测量一次并且在机器之外借助于手动测量装置不偏振及偏振地测量一次。如果该测量跨越多个页张进行,则可看出偏振的与不偏振的测量值之间的关系。该关系然后作为校正函数存储在印刷机的计算机中,由此,这些值随时都可相互转换。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构型中提出,对于每个测量头在计算机中存储一些确定的颜色值,这些颜色值的相互关系储存在计算机中并且在所储存的测量值关系变化时输出一个信号。借助于这样一个装置识别在线测量系统的污染。每个分光计例如在输出时具有一个白测量值作为初始化参数。属于对应测量头的白测量值以它们的相互关系对于所有测量头被储存。在印刷过程期间则持续地进行纸的白度测量并且将在此测定的测量值关系与储存在测量电子电路单元中的值相比较。一旦这些关系变化,其中可调节一定的容差范围,则这作为用于污染的信号被评价。在此情况下向操作人员显示声学的或视觉的信号,此后应进行测量头的清洁。

此外提出,一个第一测量头检测其自己的墨区且检测位于该第一测量头旁边的第二测量头的墨区,第二测量头也检测其自己的墨区及第一测量头的墨区,并且将所检测的测量值相互比较。以此方式方法可实现印刷机中杆状的在线测量装置的测量模块的各个测量头之间的交叉比较。首先,全部测量头同时测量承印物上的一个墨区,然后,整个测量杆这种程度地侧向移动,使得现在每个测量头可检测其邻居的测量部位。在正确地进行的校准中不允许这些测量值不同或者仅允许在非常窄的容差极限内不同。但如果这些测量值显示出偏差,则也由此推断出测量头的光学装置上有污染。

揭示测量系统上的污染的另一个可能性这样得到:在一个测量头的至少一个墨区上进行一个亮/暗-边上的测量,其中,该测量头以均匀的步长从该亮/暗-边的另一侧起越过亮/暗-边运动直到亮/暗-边的这一侧,并且将在此检测的强度测量值与该测量头的已知结构相比较。这样一个亮/暗-边例如是从纸的白度过渡到油墨区域的过渡部分。该测量区域现在由一个测量头如下地走过。首先该测量头在亮/暗-边的显示纸的白度的侧上进行测量。接着,测量杆例如以10步运动跨越亮/暗-边的测量区的宽度,其中进行10次测量。这就是说,最后的测量完整地在测量区的油墨区域中进行。在分析处理这些测量时,描绘出在位置偏移上的相应测量的强度,其中,最后测量的白色值与所测量的第一颜色值之间的距离在精确的光学影像中必须等于测量头的分光计的测量区域的公知结构宽度。该比较借助于测量电子电路单元和分光计的测量区域的结构的在那里存储的值进行。如果在此得到偏差,则这也是用于污染的指示。

此外提出,设有一个照明装置,在真正的测量之前通过测量头进行暗测量并且从在照明装置接通时进行的颜色测量减去在此检测的测量值。为了可扫描承印物的表面,该表面必须用测量头附近的照明装置照亮。但因为在承印物与测量杆之间存在多个厘米的距离,所以在承印物与测量头/照明装置之间的区域中也可射入外部光。这使得测量结果失真并且必须相应地补偿。存在这样一个可能性:进行暗测量,即,照明装置首先关断,在关断的照明装置情况下进行测量。然后,接通照明并且在接通的照明装置情况下进行测量。顺序在此不起作用,因为为了校正仅须从伴随着接通的照明所检测的测量值中减去在暗测量时所检测的测量值。干扰光或外部光源例如是机器中的缝隙,印刷厂的天花板照明或日光可穿过这些缝隙射入,但也可以是机器本身中的光源、例如UV/IR干燥器或其它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用光工作并且它们的光会干扰测量过程。借助于一个小的变化也可补偿周期地工作的外部光源。因此,首先进行暗测量,由此第一次检测外部光影响。然后进行亮测量并且接着又一个暗测量,在该暗测量中又仅检测外部光影响。如果外部光源变化,则这两个暗测量的测量值彼此不同并且计算机可通过这两个测量值的比较识别:是否外部光在亮测量期间已增强或减弱,因为它可使之前的测量值与之后的测量值相比较。即可测定外部光变化的梯度,由此,外部光影响也可从亮测量中即使在尤其是周期的外部光变化的情况下可靠地计算出来。

在外部光射入时用于校正的另一个可能性在于,与第一测量头的颜色测量同时地借助于第二测量头检测承印物的白背景上的测量值并且将由此测定的白度参考值用于校正用第一测量头测定的颜色测量值。第二测量头必须为此在空间上与第一测量头分开地安置,该第一测量头总是必须进行在纸的白度上的测量。它例如可以是承印物的边缘区域。用第二测量头测定的白度参考值被考虑到颜色值或密度值的计算中并且外部光的影响由此被补偿。

还存在另一个用于外部光补偿的可能性,即在通过一个或多个测量头检测承印物上的测量值期间将可能存在的光源关断、遮蔽或者减小亮度到一个非临界的值。在此情况下,测量头的测量电子电路单元与印刷机的计算机联网,由此在测量过程期间关断印刷机中的光源。因此,例如通过UV干燥器在测量期间引起的外部光影响被这样避免:干燥器在测量期间被短时地关断,之后又接通。另一个可能性在于,将外部光源遮蔽,其方式是,将一个遮挡器(遮光器)安置在外部光源前面。该遮挡器遮掩着外部光源,直到测量过程被进行。也可有目的地虑除外部光源的处于测量装置的光谱范围中的光谱值,其方式是安置一个滤光器,该滤光器虑除出外部光源的光谱。一个类似的效应通过计算上的内插法实现。因为外部光源的光谱是已知的,所以不使用与测量光谱相应的光谱值,取而代之的是借助于相邻值在外部光源的光谱上内插不可用的值。由此可计算出测量光谱中的通过外部光源引起的峰值。

为了补偿外部光还给出了下面的可能性,即,借助于至少一个检测光源的可能的波动的传感器或借助于波动的光源的控制信号使通过测量头进行的测量值检测与光源的波动在时间上协调。在此情况下也必须有关于外部光源的时间特性的信息,即,或者这些值必须储存在一个计算机中,或者外部光源通过传感器将这些信息在线地提供给该计算机。在此情况下,由计算机使这些测量这样协调,使得总是当外部光源被关断或具有一个最小值时才测量。

另外提出,多个测量头以等距的距离跨越承印物的宽度地分布并且同时检测墨区。在单张纸印刷机中大规格(102cm的页张宽度)情况下,在整个承印物宽度上延伸着32个墨区,由此在6种印刷颜色时得到192个测量块,这些测量块可被测量电子电路单元和测量头检测。在一个唯一的光谱测量头上,在此需要在至少192个页张上的多个测量循环,这对于良好的调节并非足够。出于这个原因,需要多个测量头,这些测量头能够并行地且同时地测量。因为在每个测量过程之后使这些测量头在时间上错位一个墨区,所以尤其是8、16或32个测量头理想地适用于并行的测量。据此,在32个测量头和32个墨区以及6种所印刷的颜色的情况下,必须在6张印刷的页张上进行6个测量过程。在这6个测量步骤之后,现在必要时可进行印刷机调定值的再调整,其方式是,所校正的值用印刷机上的新的墨区调定值来调节。除了所述测量策略之外,这些测量头也可这样地移动,使得首先跨越多张页张总是检测相同的颜色,由此,它可被良好地调节并且只有这时测量头才定位到下一种颜色,该下一种颜色则也被调整。因为可使用不同的测量策略,所以,测量装置必须将具有时间戳(Zeitstempel)及位置标记的测量值储存在印刷机的计算机中,由此随时可建立正确的参考,以便可使实际上可比较的测量值正确地相互比较。然后测量策略不再起作用并且测量值随时可正确地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构型中提出,在起始印刷之后的印刷工作期间,这些测量头这样地定位,使得这些测量头同时检测多个颜色。因为通过频繁测量使得具有测量头的测量杆的机械装置及驱动电动机强地负荷,所以,所谓的节省运行提高了寿命。但因为在起始印刷阶段中这些值仍与过程相关地强地变化,所以在那里必须进行连续频繁的测量,而在正式印刷阶段中可选择另一个处理方式,因为在正式印刷阶段中颜色值在时间上看保持几乎恒定,由此可使测量头定位在一些混合块上。一旦识别到一个过大的容许偏差,则测量杆又开始以其在起始印刷阶段中那样的频繁的测量,这些测量检测所有色块及所有区。由此可测量出偏差的原因并且可相应地激活印刷机的调节。

测量装置也可根据所检测的测量值改变其测量策略。因此,显示很低噪声的色块不像具有强噪声的色块那样经常地被测量。即每种颜色用不同的测量策略来检测,以便更经常地测量噪声更强的颜色。如果这些颜色(Farben)中的噪声消退,则也改变测量策略,以便降低频繁的测量。测量策略也可与印刷图像及印刷机本身的调定值相关地实现。因为印刷图像的数据可从印前阶段传输给计算机,所以测量系统可计算出一个相应的测量策略,因为印刷图像中的关键的颜色区域事先在其位置及色调上是已知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构型中提出,计算机存储施加在承印物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坐标。墨区上的测量在印刷机中通常在印刷质量控制条的区域中进行。为了可以可靠地进行这些测量,印刷质量控制条在承印物上的位置对于在线测量系统的测量杆必须是已知的。一种可能性在于:印刷工人手动地测量出印刷质量控制条在印版上的位置并且将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坐标输入到机器控制装置的计算机中。此外,位置坐标也可从联网的工作流系统中的印前阶段设备传输给印刷机的计算机并且在那里被使用。但在这两种可能性中存在危险,即在印版夹紧在印刷机中的情况下或通过套准调节,印刷质量控制条在印刷页张上的位置相对于测量头被改变。不过用预给定的粗位置可限定用于精确的位置确定的搜索区域,由此对于自动的位置识别系统简化了工作。

此外提出,设置有一个用于测定印刷质量控制条在承印物上的位置的传感器。借助于一个两维的传感器,例如借助于一个CCD图像转换器,可测定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印刷质量控制条的图案储存在机器控制装置中,该图案与通过CCD摄像机检测的那些图像中的图像相比较。一旦该摄像机确定相同性,则计算机可计算印刷质量控制条相对于测量杆的位置并且将一个相应的开始信号发送给该测量杆,以便刚好当印刷质量控制条位于测量头下面时开始测量。而且,如果在印刷质量控制条前面存在一个识别段、例如一个条形码,使用一个一维的传感器也适用于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识别。一旦该条形码被一个棒码阅读器识别,对于该系统就已知:现在以一个确定的时间间隔跟随印刷质量控制条。由此可及时地触发测量过程。位置识别仅在印刷过程开始时才需要,因为在此还可预计到更大的位置偏差。在正式印刷阶段中,标记的位置是稳定的,由此,在此识别段仅须以大的时间间隔被扫描以便检查。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构型的特征在于,通过测量头测定的测量值在每次测量之后都经历一个合理性测试。在具有闭环的调节回路的在线测量系统中特别重要的是,自动地识别并且剔除有误差的测量值,因为否则墨区控制装置调节出错误的颜色值并且产生不必要的废页,而关于此不通知给操作人员。出于这个原因,具有闭环的调节回路的在线测量系统应使测量值经历一个合理性测试,以便可剔除不合理的测量值。这样的校验例如通过印刷质量控制条的所储存的原稿与测量杆的在每个测量过程中所检测的值之间的关联性来实现。由此保证:测量杆总是移动到正确的测量块上。正确的印刷质量控制条类型的选择可通过进一步的算法检验,其方式是,传感器检测印刷质量控制条内的编码块并且检验在其中被编码的数据。此外,在每个测量过程中不仅在位置范围内而且在时间范围内进行测量值的合理性检验。为此,例如在密度范围内确定偏差的界限值,这些界限值不允许超过两个前后相接的或位置上相邻的邻接的值。在此,合理性测试是基于,在胶印方法中印刷装置在正常运行中只允许颜色值的持续变化,这样油墨密度的超过确定数量级的突变可立即归因于测量系统中的故障。此外可设置一个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知关于印刷过程的状态的信息。如果测量系统没有检测到偏差或仅检测到很小的可容忍的偏差并且借助于机器控制装置调节,则在显示器上向印刷人员显示OK状态。如果机器没有处于这个稳定的状态中,则这在显示器上可识别并且印刷人员知道产生了废页。

该测量方法也可用于页张的间接的湿度测量。为了测量湿度,润湿剂以通常方式被一直减少,直到在加网印刷中在页张上出现所谓的“起脏”。该起脏根据经验首先在页张起始处、在侧面的页张边缘处以及在具有70%~90%面积覆盖率的网点块中显示出。然后,湿度值又被以一个确定的固定的百分比值提高。对于在线测量,在页张上在印刷质量控制条中或在专门设置在页张上的位置上对于每种油墨在页张边缘处引入70%~90%网点块。由此,由对这个块的面积覆盖率及所印刷的油墨密度的了解可用测量头可靠地检测轻微的起脏。由此可调节和监测油墨-水平衡。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多个附图详细说明和描述本发明。附图表示:

图1   单张纸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测量杆,

图2   用于双面印刷的单张纸印刷机,

图3   测量杆的内部视图,

图4   对图3中测量杆剖切的横剖面,

图5   图3中的测量杆的从下方看的视图,

图6   测量杆中的光导体配置,

图7a  测量杆中的具有光学的中间空间的光导体配置,

图7b  图7a中的具有减小的光学的中间空间的光导体配置,

图8a   测量头及照明装置的交叉配置,

图8b   测量头及照明装置在测量杆中的传统配置,

图9    承印物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

图10   具有用玻璃制成的下底板及构造成被开设缝槽的页张导引装置的盖的测量杆,

图11   具有封闭的测量车的敞开的测量杆,

图12a  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叼纸牙及印刷间隙抓持的页张,

图12b  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两个叼纸牙抓持的页张,

图12c  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叼纸牙及鼓风装置抓持的页张,

图12d  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真空抓持的页张,

图13   测量杆在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固定。

图1示出了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它具有一个续纸器模块2、一个收纸器模块3以及四个设置在该续纸器模块与该收纸器模块之间的印刷装置4、5。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的该构型当然应仅仅理解为示例,因为续纸器2与收纸器3之间的印刷装置4、5的数量与本发明的实质无关。印刷装置4、5通过传送滚筒9相互连接,由此,堆叠在续纸器2中的印刷页张705可被输送通过各个印刷装置4、5到收纸器3并且可在印刷装置4、5中被印刷。在页张行进方向上观察,最后的印刷装置5与其它印刷装置4的区别在于,该最后的印刷装置具有一个测量杆6,该测量杆作为扫描装置用于鉴定印刷好的页张的印刷质量。测量杆6因此安置在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因为在这里所有在印刷过程中施加的油墨已经存在于印刷页张705上并且由此存在印刷页张的最终状态。在此意义下,应更宽地理解印刷装置4、5这一概念,因为显然这些印刷装置4、5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是上光装置、封缄装置或其它的处理页张的装置。即使所述其它装置在印刷机1中已存在,有意义的是,测量杆安装在最后的装置5中,以便可检查具有全部上光层的页张705。全部印刷装置4、5都具有一个压印滚筒7和一个橡皮布滚筒8,压印滚筒与橡皮布滚筒形成印刷装置4、5的印刷间隙100。此外,每个印刷装置4、5装备有一个输墨装置13。滚筒7、8及输墨装置13支承在印刷机1的侧壁14中并且被那里的电动机和传动装置驱动。

在图1中的放大视图中可更清楚地看到印刷滚筒7、8之间的印刷间隙100。此外,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的印刷间隙100的周围连同测量杆6的放大视图还示出了测量杆6的横截面相对于印刷滚筒7、8的直径的大概的大小比例。在压印滚筒7上还安置有一些叼纸牙101,这些叼纸牙引导页张705绕着压印滚筒7、从传送滚筒9接收页张并且将页张传递给收纸器3。在通过测量杆6进行的测量过程期间,印刷好的页张705一方面在其后端部上被印刷间隙100抓持,另一方面在其前端部上被叼纸牙101抓持。由此保证:页张705在测量过程期间仅可最小程度地运动,这对于测量过程来说在这样的方面是有意义的,即,页张705与测量杆6之间的距离在测量期间应尽可能不变化。测量杆6的横截面的尺寸在图1中对于印刷机1当页张规格为102cm时在该其端面上具有102mm的宽度及69mm的高度。此外,测量杆6相对于水平线稍微倾斜,由此,当页张705被叼纸牙101及印刷间隙100引导时,该测量杆平行于该页张705的表面延伸。在测量杆6上固定着一个传感器15,但该传感器也可集成在测量杆6中。该传感器15是一个光学传感器,例如是一个可识别页张705上的标记的摄像机。此外,传感器15还可用于观测外部光源800以及可用于触发通过测量杆6进行的测量过程。为此,传感器15与印刷机1的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及计算机200联网。因此,通过传感器15进行的测量过程可被这样控制,使得只有当没有外部光800照射在测量面上或直接照射到扫描装置6上时才测量。传感器15可由一个组合的传感器或由多个分开的传感器组成。也可超过测量杆6的总长度地、分布地设置多个传感器15。这些传感器15在此也可集成在测量杆6中。

图2示出了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与图1不同,该单张纸轮转印刷机装备有一个页张翻转装置10,由此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可在四个第一印刷装置4、5中印刷一个页张705的一个面,在四个第二印刷装置4、5中印刷另一个面。出于这个原因,印刷机1在图2中具有两个印刷装置5,在这两个印刷装置上各安装一个测量杆6,因为无论是页张的正面还是该页张的背面必须各通过一个测量杆6检测。为了在此也可鉴定印刷好的页张705不仅关于正面而且关于背面的最终状态,测量杆6位于翻转装置10前面的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及收纸器3前面的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作为特点,单张纸印刷机1在图2中具有这样的可能性,即调换这些测量杆6。这就是说,测量杆6设计得易于取下并且也可安装在另一个印刷装置4中。图2中为此将一些连接装置安装在位于所述两个印刷装置5前面的印刷装置4上。被设计用于接收测量杆6的印刷装置5、4为此设置有一些电连接装置,这些电连接装置各连接在一个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上。在测量杆6插入到相应的印刷装置5、4中时,通过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的相应编码来自动地报告:测量杆6当前位于哪个印刷装置5、4中。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又与印刷机1的控制台及计算机200相连接,由此可在那里使所有测量值显示给印刷机1的操作人员。此外,在操作台200上还可改变印刷机1的调定值,以便控制印刷质量。此外,印刷机1的计算机200通过一个电缆连接的或无线的连接装置12、例如也通过互联网连接装置与印前阶段的一些装置11相连接,这些装置11尤其是用来制造胶版印刷机的印版的印版曝光机。通过到印前阶段11的连接12可使得源自测量杆6的测量的数据也可被用于改变印前阶段11中的制造过程。由此,可以使得在印刷过程中有比仅仅改变印刷机1的调定值可实现的改变更大程度的改变。此外,可优化印版的制造。在印刷机1的计算机200上还可连接有一个手动测量装置202,该手动测量装置可用于校准测量模块603的目的。

图3中描绘出了测量杆6的内部,其中,测量杆6被这样构造,使得该测量杆可固定在印刷装置5、4中,而在测量杆6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移动的测量车605。测量杆6在此延伸在印刷页张的整个宽度上,以便也可以可靠地检验印刷页张的边缘区域。测量车605为此可在测量杆6的内部移动,以便也可在页张的整个宽度上测量。为了检测印刷页张的表面,测量车605在图3中具有八个测量模块603,这些测量模块具有八个测量头622,其中,测量车605可以多步地或连续地移动,由此,在四色印刷中在测量16次之后,已跨越多个印刷页张705测量了总共32个墨区。为了该移动过程,测量车605支承在一个导轨606中,其中,该测量车被一个直线电动机604驱动。为了使测量车605的维护简单,通过移去这些侧壁601可将该测量车从侧面从测量杆6中取下。为此,这些侧壁601被设计得易于拆下,这就是说,这些侧壁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测量杆6的壳体上。

测量杆6基本上由一个U形的型廓件构成,该U形的型廓件在朝着印刷页张的侧敞开。为了避免脏物以及尤其是印刷油墨侵入,用一个可拆下的底板615封闭U形的型廓件的敞开侧,该底板附加地具有用玻璃制成的透明的部分616,由此,测量车605上的测量模块603可透过底板615的透明的部分616扫描位于其下方的承印物。除了这些测量模块603和它们的电子电路单元之外,在测量车605上还存在其它装置。因为测量模块603除了光谱测量头622之外还具有一些照明模块623,所以,测量车605一定设置有一个照明源610。该照明源是一个闪光灯610,该闪光灯由一个位于测量车上的电源装置612供给电能。该电源装置612又与测量模块603的电子电路单元通过柔性的电缆618与测量杆6的壳体相连接。这些柔性的电缆618的、固定在测量杆6的壳体上的端部终止在电插头连接装置619中,测量杆6借助于该电插头连接装置与印刷机1和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的供电装置相连接。电能及信号传输的连接在此可借助于可插接的或可转动的组合插头来实现。包括测量模块603在内的所有电部件都安装在一个或几个电路板631上,以便保证窄空间上的短的电流路径及信号路径。

因为在测量车605上只有一个闪光灯610,所以该闪光灯的闪光必须借助于一个耦合光学装置611及一些连接在该耦合光学装置上的光导体614传送给各个照明模块623。除了闪光灯610的电源装置612之外,为了提供必需的能量,在测量车605上还存在一些闪光电容器(Blitzkondensatoren)607。此外,测量车605还包括一个分配器装置620,用于将电能分配给各个电负载并且用于分配测量车605中彼此联网的部件的电信号。但扫描装置6不仅能够光谱测量印刷页张的表面,而且它还用于检测套准标记以及用于分析这些套准标记。为此,测量车605具有一个右侧的套准传感器608及一个左侧的套准传感器613。由此可检测印刷页张的边缘区域中的套准标记。也可设置另外的套准传感器,这样,每个测量模块603都具有一个套准传感器,以便可并行地跨越承印物705的整个宽度测量多个套准标记。

因为测量车605中的全部电子电路单元都安置在非常小的结构空间中,所以,测量车605的例如百分之七十的容积被部件填满,在相对小的空间中形成很多废热。为了可将废热排出并且为了避免尤其是对测量模块603的损害及影响,测量杆6的内部被液体冷却。通过测量杆6的内部的及侧壁601中的多个通道621建立一个闭环的冷却循环回路,其中,该冷却循环回路通过侧壁601中的冷却剂通道617闭合。冷却剂通道621、617由测量杆6的外侧上的冷却剂接头602供给以冷却剂。因此,用于使冷却剂循环的泵不必安装在测量杆6本身的内部,而是可连接在外部。

测量杆6的在图4中示出的侧视图除了示出测量杆6的基本上U形的型廓件之外还示出在U形的型廓件中延伸的冷却通道621,这些冷却通道在测量杆6的两个端面上通过侧壁601中的冷却剂通道617连接成闭环的循环回路。此外可看到测量杆底板中的用玻璃制成的盖615,该盖保护测量车605上的敏感的测量模块603免受污染。测量杆6的U形的壳体、侧壁601及具有其用玻璃制成的嵌入件616的测量杆底板615通过密封装置相互连接,由此,没有尘屑或液体能到达测量杆6的内部。此外,在底板615的外侧上有一个排斥脏物的表面628,相对于测量杆的纵向延展方向横向的接片629在该表面上延伸。这些接片629将承印物705在其被测量时保持在一定距离上并且由此避免承印物705与底板615直接接触。接片629也可被涂层从而排斥脏物。

图5示出了从下面看测量杆6的视图,其中,在此可清楚地看到测量杆底板615。测量车605具有八个测量模块603,这些测量模块各由真正的测量头623及照明模块623组成。为了可测量具有32个墨区的印刷页张的整个宽度,测量车605在每个测量过程之后朝侧面移过一个或多个测量块。因此,这些测量模块603之间的距离为四个墨区,由此,这些测量模块603并行地测量刚好各第四个墨区。在四个扫描过程之后则跨越一种颜色的全部32个墨区测量了页张。如果用四种颜色来印刷,则相应需要16个扫描过程。此外,在图5中可看到一个可运动的遮挡器627,该遮挡器可遮盖一个测量模块603。该遮挡器627可设置在每个模块603上并且被电地或机械地驱动,但也可将一个共用的遮挡器627用于所有模块603。该遮挡器627在图5中可在页张传送方向上横向于测量杆6移动并且保护测量模块603的光学装置以免在测量过程之间的损坏,遮挡器也可在各个测量过程之间遮盖测量杆6的整个底侧。为此,遮挡器627的驱动装置与印刷机的计算机200相耦合。

在图5中,在一个端侧601上设置或者也在两个端侧上各设置有一个校准面801,该校准面可由位于外部的测量模块603行驶到。如果一个测量模块603定位在校准面801上,则它的标准化的表面被测量。该表面是白色的瓷砖(Kachel),该瓷砖与页张的白色一致。通过测量瓷砖801可随时在承印物705上的两次测量之间校准测量模块603。不可行驶到瓷砖801的测量模块603通过相邻的测量模块603的转移校准来校准。为了保护瓷砖801免受污染,该瓷砖也可借助于一个可侧向移动的盖802来封闭。由此,瓷砖801在校准测量之间总是保持被盖802遮盖。

而且在图5中可看到排斥脏物并且将页张保持一定距离上的接片(Stege)629。这些接片629与测量杆6的盖615相连接。测量杆通过一个位于盖615下方的玻璃层616密封。为了清洁玻璃层616,带有接片629及多个用于测量模块603自由地观察页张705的空缺部的盖615被设计得可翻转开或可取下,由此可容易地整面清洁玻璃层616。

除了在图3中描述的具有设置在测量车605上的光源610的可能性之外,也可根据图6中的设置将闪光灯610安装在测量车605之外,甚至安装在测量杆6之外。在此情况下,必须使用柔性的光导体614,这些柔性的光导体使测量杆6的不可运动的部件与测量车605相连接。但是这些柔性的光导体614也可在灯610如图3中那样位于车605上的情况下使用。在此情况下,这些光导体614可如图6那样分开地通到每个测量模块603,但这些光导体614也可在一个部位上被聚成束并且经过测量车605内部的较长的路径通到对应的测量模块603。如果所有测量模块603获得唯一一个光源610的光,则保证所有测量模块603在测量时使用相同的光并且因此测量条件对于所有模块603都相同。也可将一个附加的光导体614连接到灯610上,该附加的光导体在另一端上通到一个光参考测量头632中。该光参考测量头632具有这样的任务:测量灯610的光并且在变化时输出一个用于维护及检查的信号。由此及时地识别故障的或由老化引起地不再具备足够的发光强度的灯610。

作为图6中的柔性的光导体614的替换方案,也可如图7a及图7b中所示使用光学的长度可调节的波导节(Posaune)的原理。在此情况下,测量车605及测量杆6的光导体分别在它们的端面625、626上终止,由此,它们总是刚好对准地位于对面。在测量车605的光导体的端面626与测量杆6的端面625之间存在一个光学的中间空间624,该中间空间如图7a及图7b中所示与测量车605的位置相关地大小是不同的。这些光导体之间的该光学的中间空间624可通过该中间空间被镜面化而被跨接。借助于这种反射镜可使从测量杆6的光导体射出的光束在测量车605处于任意位置中时耦合到该测量车的光导体中。这样一种光学的长度可调节的波导节比柔性的光导体614不易磨损,考虑到百万次的测量过程,这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已经证实:柔性的光导体614在相对少的测量过程之后就易于断裂,从而必须更换。

图8a及图8b从下面观察地各示出了测量杆6,具有测量头622及照明模块623的两种不同的布置。在根据图8a的布置中,这些测量头622及这些照明模块623彼此相交叉地定位,使得由承印物反射的光不被直接位于对面的测量头622扫描到,而是十字方式地交叉。这种配置允许在窄空间上布置多个测量头,因为测量头622与位于对面的照明模块623之间的距离在图8a中相对于根据图8b的布置可更小,在根据图8b的布置中,这些测量头622扫描刚好位于对面的照明模块623所反射的光。图8a中的更小的结构空间由对角的交叉产生,因为照明模块623与所属的测量头622之间的距离不能被任意地减小。该距离通过从照明模块623到承印物再返回到测量头622的光路来确定。通过该交叉解决方案可使测量杆6或测量车605的宽度减小。因为在印刷装置4、5的印刷间隙100附近的位置情况变窄的情况下,位置需求是决定性的标准,所以根据图8a的布置更好地适合该情况。

图9中示出了印刷页张705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700。印刷质量控制条700如同真正的印刷图像那样在印刷机1的印刷装置4、5中被印刷在页张705上。在经过最后的印刷装置5之后,页张705和印刷质量控制条700被印完并且可被测量杆6测量。页张705在此具有所谓的中等规格即74cm的页张宽度并且具有23个墨区701,703。每个墨区701,703由6个颜色测量块702及四个其它的测量块704组成。这些墨区701,703被测量杆6的这些测量模块603测量。通常在一个页张705上通过一个测量模块603仅测量每个分色及墨区701,703的一个测量块702,704。在23个墨区701,703及六个测量模块603以及每个墨区10个测量块702,704的情况下,在所有测量块701,703被检测一次之前,在40个印刷页张705上有40个测量过程。对于几个页张上的多个测量必须设置多个测量模块603。另外,在一个页张上也可设置多个印刷质量控制条700,例如页张起始处一个,页张中间一个,页张末端一个。作为替换方案,在继续印刷工作期间,即当印刷机1以生产速度运转并且全部测量块702,704已达到了它们的期望状态时,这些测量模块603也可定位在包含关于多种或所有颜色的颜色信息的一些专门的测量块702,704上方。这些测量模块603则必须或者完全不或者及其少有地移动,因为在此这些颜色信息在一个测量块中局部地紧实地存在。在这些专色的测量块内发生变化时,则该测量方式又被改变,并且所有测量块702,704如在开始阶段中那样又被测量。

图10示出了与图5类似的实施形式,在两个实施形式中,可侧向移动的测量车605位于一个被罩起来的封闭的测量杆6中。但在图10中测量杆具有一个连贯的玻璃盖634,该玻璃盖封闭测量杆6的下侧。在测量杆6的外侧上,在该连贯的玻璃盖634上还具有一个用于引导页张633的页张导板,该页张导板在纵向方向上带有两个缝槽639。透过这些缝槽639及玻璃盖634,在测量车605中的由测量头622及照明模块623组成的测量模块603可测量在页张导引装置633下面经过的承印物705。附加地,在玻璃盖634上及在这些缝槽639的内部设置的接片629位于外部。这些接片629防止承印物705接触并且由此污染玻璃盖634。因为接片629如图10中所画出的在此情况下可处于测量模块603的光路中,因为测量车605必须跨越承印物的整个宽度测量,所以应设置一个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补偿这些接片629在测量模块603的光路中的影响。这样的补偿装置在本申请的其它地方已经描述。

图11示出了对图10替换的实施形式。而且在此一个可移动的测量车605位于一个测量杆6中,但该测量杆向下敞开,因此测量车605被一个底板635封闭。测量车605为此具有一个用板材制成的底板635,该底板附加地设置有一些装有玻璃的透视口636。这些玻璃口636刚好定位在这些测量模块603的光路下面。因此在图11中在测量车605上具有8个测量模块603的情况下在8个测量头622及8个照明模块623下面设置刚好16个用玻璃制成的透视口636。这些用玻璃制成的口636可如图11中那样构造成圆形的,但它们也可设计椭圆形的、矩形的或其它形状的。除了装有玻璃的透视口636之外,在测量车605的底板635中还具有一些小的鼓风通道637,鼓风可通过这些鼓风通道从测量车605的内部逸出。该鼓风用于使承印物705相对于底板635保持距离,以便避免页张705的接触并且由此避免污染用玻璃制成的口636。同时,借助于测量车605的内部的通过鼓风产生的过压来避免外部物体从外部侵入到测量车605的内部。鼓风通道637借助于测量车605内部的鼓风源638例如一个小的压缩机或风扇被加载鼓风。

图12a、12b、12c及12d示出了在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中通过测量杆6进行测量过程期间承印物705的不同的固定可能性。除了图12a中的由图1公开的可能性之外,即承印物705在其一个端部上借助于页张传送叼纸牙101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上通过压印滚筒7与橡皮布滚筒8之间的印刷间隙100被固定地抓持,还得到其它即使当页张705不处于印刷间隙100中时使该页张固定的可能性。根据图12b,页张705在两个端部上由多个传送叼纸牙101保持在一个传送滚筒9上并且因此在测量期间固定在测量杆6下面。取代至少所述在页张传送方向上在后面的传送叼纸牙101,也可如图12c中那样将一个鼓风装置16安装在传送滚筒9上方,该鼓风装置将页张705的自由的没有固定在叼纸牙中的端部压在并且因此固定在传送滚筒9上。此外,也可使用根据图12d的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页张705基本上借助于负压固定在传送滚筒9上。为此,滚筒9在与页张705接触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空气孔18,这些空气孔与滚筒9内部中的一个真空腔17形成连接。负压因此将页张705固定在该滚筒上,这附加地还可通过一个传送叼纸牙101支持,但并非必须。真空腔17可以是滚筒9内部中的一个抽吸泵的组成部分或者连接在滚筒9之外的一个抽吸泵上。

图13示出了如何进行测量杆6在印刷机1的一个印刷装置中的装配。在印刷机1中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中可看到,测量杆6原则上相对于页张传送方向19横向地装入在印刷机1的侧壁14之间。因为测量杆6即使在已经存在的机器中也应该是可后装备的,所以装配通过两个侧面的装配板20进行,所述装配板原则上可安装在任何印刷机1中,只要有所需的位置。这些装配板20也可补偿侧壁14之间的不同的距离,其方式是这些装配板被构造得有不同的厚度。装配板20借助于装配螺钉21固定在侧壁14上并且承载用于测量杆6的支承装置。测量杆6在其两个端部上各具有盖22,这些盖包围测量杆6并且承载轴承23。这些轴承23将测量杆6相对于装配板20支撑并且降低印刷机1会传递给测量杆6的振动。这些盖22可被这样地设计,使得测量杆6可简单地从盖22上取下。

参考标号清单

1印刷机                  18空气孔

2续纸器                  19页张传送方向

3收纸器                  20装配板

4印刷装置                21装配螺钉

5具有测量杆的印刷装置    22测量杆的盖

6测量杆                  23测量杆的轴承

7压印滚筒                100印刷间隙

8橡皮布滚筒              101页张传送叼纸牙

9传送滚筒                200控制台/计算机

10页张翻转装置           201测量电子电路单元

11印前阶段               202手动测量装置

12联网装置               601测量杆的侧壁

13输墨装置               602冷却剂接头

14侧壁                   603测量模块

15传感器                 604直线电动机

16鼓风装置               605测量车

17真空腔                 606用于测量车的导轨

607用于闪光灯的电容器         632光参考测量头

608右侧的套准传感器           633页张导引装置

609参考测量头                 634连贯的玻璃盖

610闪光灯                     635测量车的底板

611光导耦合光学装置           636装有玻璃的透视口

612用于闪光灯的电源装置       637鼓风通道

613左侧的套准传感器           638鼓风源

614光导体                     700印刷质量控制条

615测量杆的盖                 701墨区

616盖中的装有玻璃的区域       702颜色测量块

617侧壁中冷却剂引导装置       703其它的墨区

618柔性的电连接装置           704其它的测量块

619用于测量电子电路单元       705承印物的连接装置                        800外部光源

620电分配器装置               801校准面

621测量杆中的冷却通道         802校准面的盖

622测量头

623照明模块

624光学的中间空间

625第二光导体束的端面

626第一光导体束的端面

627可运动的遮挡器

628排斥脏物的表面

629接片

630第二测量头

631电路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