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并根据大孔树脂吸附性和筛性的原理以及灯盏细辛中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的差异性,对灯盏细辛中的有效成分黄酮苷灯盏乙素和咖啡酰类成分进行有效的富集,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采用该工艺制备方法提取得到的灯盏细辛有效部位其总酚性物质含量为70%-90%,其中灯盏乙素含量为42%-50%。由本发明所研制的灯盏细辛注射制剂安全性更好、刺激性小,能显著提高散寒解表,活血舒筋等功效。本发明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477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联合伟华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12608.4

  • 发明设计人 张树祥;阚迎昕;

    申请日2005-10-11

  • 分类号A61K36/28(20060101);A61P9/10(20060101);A61P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和街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25: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2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28 登记生效日:2019073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101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1-03-23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28 合同备案号:2011440000007 让与人: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受让人: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日:20070418 授权公告日:20090610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10104 申请日:20051011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09-07-08

    地址不明的通知 收件人:张树祥 文件名称:审查业务专用便函 申请日:20051011

    地址不明的通知

  • 2009-06-1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101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9-06-10

    授权

    授权

  • 2007-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4-1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困挠着西方发达国家,其死亡率位居各种疾病之首。据统计,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竟占到疾病死亡总人数的50%,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直线上升。我国每年有2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还以每年新发130-150万例的速度在增长。灯盏细辛又名灯盏花、灯盏菊、土细辛、土朝阳、土顶草、土菊、双葵花等,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全草。分布于我国云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性味甘温,具有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扩张微细动脉,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注量,降低血液粘滞度等功能。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具有特殊疗效,尤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方面疗效显著,灯盏细辛已收入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对灯盏细辛进行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确定其中含有黄酮、吡喃酮、植物甾醇焦性儿茶酚等成分,云南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确认灯盏乙素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并把含有少量灯盏甲素的混和物通称为灯盏花素,化合物中灯盏乙素的含量在90%以上。灯盏花素因其确切的心脑血管方面的疗效而被开发成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对灯盏细辛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中分离得到另外一类活性成分即咖啡酸奎宁酸酯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与活性成分灯盏乙素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加灯盏花素心脑血管方面的活性。专利CN01115358.X公开了一种野黄芩苷和咖啡酰奎宁酸的药用组合物,该组合物从灯盏花提取制得时,仅通过水煎或酒精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正丁醇萃取、干燥而得,该提取物因实施技术的限定,使得提取物含有很多植物来源的蛋白、粘液质大分子杂质,不适合制成注射制剂。专利CN03117754.9公开了“灯盏细辛酚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应用”,其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灯盏细辛酚的制备方法,虽然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但是没有对大孔树脂优选,同时应用有机溶媒醋酸乙酯萃取提取总咖啡酸酯,该制备方法实用性不强,分离过程采用大量的有机试剂故不利于工业生产。

目前中药制剂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安全可靠,但随着中药新品种及新剂型的不断出现,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最为严重。中药注射剂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很多,其中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为全抗原,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影响最大,制备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去除这些物质,以保证制剂的安全性,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研究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研究,通过陶瓷膜超滤去除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过敏原和热原物质,进行有效成分的富集;再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性和筛性的原理以及灯盏细辛中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的差异性,使灯盏细辛中含有的亲水性成分黄酮苷灯盏乙素和咖啡酰类成分可以分别被有效的纯化。因此本研究将回收乙醇后的水提取液通过陶瓷膜超滤去除植物性大分子物质和热原物质,同时富集有效成分;超滤液经过大孔树脂柱,蒸馏水洗脱杂质后,再用适当溶剂进行梯度洗脱,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采用该工艺制备方法提取得到的灯盏细辛有效部位其总酚性物质含量为70-90%,其中灯盏乙素含量为42-50%。采用本发明提取工艺制备的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溶解性好、理化性质稳定。由该提取物制成的注射制剂安全性更好、刺激性小,质量稳定,能显著提高散寒解表,活血化瘀等功效。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理化性质稳定、安全、适合大工业生产的灯盏细辛注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工艺制法

(1)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灯盏细辛的全草,粉碎成粗粉,药材用6-8倍量的50-8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3h。过滤,弃渣,合并提取液,药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回收液用碱液调节pH值6.5-8.0,过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超滤液用盐酸调pH值5.0-6.0,减压浓缩至1-3g/ml,浓缩液上大孔树脂层析,先用水洗脱,再用20-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用浓盐酸调pH值至1.0-2.0,静置12-30h,离心,沉淀物用乙醇重结晶3-5次得精制灯盏乙素;再用40-7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挥去溶媒,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和灯盏乙素合并,得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2)制剂的制备

水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注射用水,用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继续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调pH值6.5-7.0,灌装,灭菌,即得;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冻干赋形剂,调pH值6.5-7.0,滤过,滤液加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稍冷,过滤至澄明,灭菌后分装,冷冻干燥,压盖,即得;

输液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适量吐温-80,搅匀、冷藏、滤过,加注射用水,过滤,分装,115℃灭菌30分钟,包装,即得;

在本发明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中,过滤优选不低于300目的滤布。

在本发明中调节pH值的碱液优选氢氧化钠。

在本发明中超滤用陶瓷膜的截留分子量优选1-3万。

本发明灯盏细辛冻干粉针制剂的赋形剂为甘露醇、葡萄糖、乳糖、右旋糖酐、葡聚糖中的一种或两种。

二、优选试验

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中,大孔吸附树脂的种类和操作条件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以确保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的稳定性和临床疗效;筛选试验如下:

1.树脂型号的优选

将树脂首先进行预处理,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待用。精确称取一定体积的灯盏细辛提取溶液,往溶液中加入定量的树脂,充分搅拌,滤去树脂得到滤液,滤液定容、稀释,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含量。已吸附饱和的树脂,加入丙酮,充分解吸。

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吸附率:E=(Co-Cr)/Co×100%

树脂在室温下的吸附量:Q=(Co-Cr)×V/W

洗脱率=(c1×v1)/{(Co-Cr)·V}×100%

公式中:Q为吸附量(mg/g),Co为起始浓度(mg/mL),Cr为剩余浓度(mg/mL),V为吸附溶液体积(mL),C1为洗脱浓度(mg/mL),v1为洗脱液的体积,W为树脂重量(g);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树脂对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树脂型号  D101  HP-20  SP207  LD605  吸附率(%)吸附量(mg/g)洗脱率(%)  894295  95.86097  96.26863  946296.2

试验结果表明:Hp-20、LD605相对D101比吸附值大,能负载成分多,SP207由于比表面积大,孔径小,对成分吸附力强,相比来讲,HP-20和LD605比较容易解吸附,所用洗脱剂量少,从节约角度看,选用HP-20和LD605大孔树脂。

从试验结果可见HP-20和LD605对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富集效果要优于其余二者,故选用HP-20和LD605为纯化树脂。

2.上样浓度的优选

药液的浓度过大、粘度过稠都不利于大孔树脂的充分吸附,药液的浓度太低,会影响生产效率。取不同浓度的药液,选用LD605作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上样浓度对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上样浓度(g/ml)(生药)  0.5  1  1.5  2  2.5  吸附率(%)  98.4  97.8  97.0  96.7  92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树脂的吸附不易达到饱和,上样药液浓度达到2g/ml后,树脂的吸附能力下降,为了保证产量,并节约能源,故药液的上样浓度优选范围为0.5-2g/ml。

3.最佳上柱量的优选

分别吸取灯盏细辛有效部位(2g/ml,生药)5ml、10ml、15ml、20ml、25ml上LD605型大孔树脂柱(R15×H90mm树脂干重50g),过柱的流出液重复吸附三次,且静置30min,依次用去离子水、60%的乙醇各100ml梯度洗脱,收集60%乙醇洗脱液,按测定方法,测定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量;结果见表3。

          表3不同上柱量对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上柱量(ml)  5  10  15  20  25  灯盏细辛有效部位(g)  0.82  1.64  1.64  1.64  1.64

试验结果表明:5ml、10ml、15ml、20ml、25ml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柱后,60%乙醇洗脱液中灯盏细辛有效部位总量无明显变化,而5ml灯盏细辛有效部位总量与10ml成比例关系,这说明,10ml为饱和的上柱量,因此10ml为最佳的上柱量。我们计算出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的理论上样量为2kg(灯盏细辛药材)/kg(树脂干重)。为了使树脂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考虑到灯盏细辛当中含有的其它成分可能会影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量,我们最终确定的上样量是1.0-2.0kg(灯盏细辛原药材)/kg(树脂干重)。

4.洗脱剂浓度的优选

洗脱剂的选择是色谱技术中实现有效分离的关键,大孔树脂也不例外。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洗脱常用的溶剂系统有不同浓度的甲醇/水、乙醇/水或丙酮/水等,从安全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乙醇/水,并着重考察了洗脱剂的浓度。树脂柱在上样后首先以去离子水冲洗,除去无机盐、杂蛋白以及多糖等极性较大的不保留成分,水洗至洗脱液颜色变浅,洗脱液挥去溶媒后残余物显著减少,一般需要两个柱床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然后以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洗脱,由于咖啡酰类化合物的极性较黄酮苷类成分低,所以我们在考察洗脱溶媒的浓度时选择以能将灯盏乙素大部份洗脱,而咖啡酰类成分未大量洗脱的浓度;进一步考察能将大部分咖啡酰类成分洗下的浓度。

试验方法如下:往玻璃层析柱(柱内径:5mm;柱长:70cm)中装入200g(湿重)预处理完毕的LD605型大孔树脂柱(以去离子水混悬后注入柱中),然后加入相当于300g灯盏细辛药材的乙醇提取物,以去离子水开始洗脱,在洗脱约三个柱床体积(约900mL)后,水洗脱液颜色变浅,此时收集200mL洗脱液,减压挥干后基本无残余物,停止水洗脱;改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洗脱,依次以0%、10%、20%、30%、40%、50%、60%、70%、80%的乙醇冲洗,每个浓度下洗脱600mL,分别收集后减压挥干,HPLC检查每段洗脱物的组成情况;结果见表4。

                            表4不同浓度洗脱液洗脱下各类成分的组成

  乙醇浓度(%)01020304050607080  灯盏乙素3.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  ----  +---  +---  +---  -+++  -+++  -+++  ----  ----

+:表示检出目标成分;-:表示未检出目标成分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2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40℃;VWD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35nm。。从上表可以看出,30%的乙醇液已基本上可以将灯盏乙素洗脱,60%的乙醇液已基本上可以将咖啡酰类成分洗脱,因此我们最终选择10-30%和40-60%的乙醇作为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的解吸附溶媒。

5.收集洗脱液量的优选

考察方法与洗脱剂浓度的考察相似,往玻璃层析柱(柱内径:60mm;柱长:100cm)中装入1kg预处理完毕的LD605型大孔树脂,然后加入相当于1.5kg灯盏细辛药材的灯盏细辛乙醇提取物,以去离子水开始洗脱,在洗脱约三个柱床体积后,改用60-70%的乙醇洗脱,分别依次收集第1倍、第2倍和第3倍柱床体积的洗脱液,减压回收,TLC检测每段洗脱物中的成分的组成情况;结果见表5。

              表5不同洗脱段下各类成分的组成

  洗脱体积(柱床体积倍数) 1  2  3  4  5  灯盏乙素3.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 ----  +--+  ++++  ++++  ++++

+:表示检出目标成分;-:表示未检出目标成分

试验结果表明:第3-5倍柱床体积的洗脱液已基本上将咖啡酰类物质洗脱下,而且合并3-5段洗脱液,计算含量后得到的回收率已大于90%,因此我们最终确立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的解吸附溶媒量为3-5倍柱床体积。

6.调酸过程相关参数的优选

结合灯盏乙素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的特性,本研究选用浓盐酸调PH值。主要考察以下几个参数:pH值、静置时间、药液的密度。

(1)pH值的优选

调pH值前测样品溶液的pH值为3.8-4.2,为了使溶液中灯盏乙素充分的析出,对pH值进行优选试验,结果见表6。

                          表6不同pH值对灯盏乙素提取率的影响

  pH值  1.0  1.5  2.0  2.5  3.0  3.5  4.0  灯盏乙素提取率(%)  54  57.8  59.6  46.0  42.8  40.2  30.1

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在1.0-2.0之间时,灯盏乙素提取率最高,故pH值优选范围为1.0-2.0。

(2)静置时间的优选

将药液调酸后,观察上清液的澄清度,结果见表7。

                               表7静置时间对药液澄清度的影响

  时间  1h  5  10  15  20  25  30  澄明度  浑浊  浑浊  少量浑浊  基本澄清  基本澄清  基本澄清  基本澄清

试验结果表明:在药液静置15-30h的时候,澄明度最好,故将药液调酸后的静置时间定为15-30h。

(3)药液密度的优选

药液太浓,析出的沉淀夹杂的杂质多,影响产品析出的纯度;药液太稀,不利于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收率,损失多,因此必须寻找药液调酸前的合适浓度,本发明研究人员对药液密度进行优选试验,结果见表8。

                              表8不同药液浓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1.75g.ml-1  1.5g.ml-1  1.25g.ml-1  1.0g.ml-1  0.75g.ml-1  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收率  51%  60%  87%  89%  92%

试验结果表明,药液的密度定为0.75-1.25g.ml-1时产品收率最高。

在本发明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过程中,大孔吸附树脂为现有大孔吸附树脂,优选HP-20型和LD-605型大孔吸附树脂;

在本发明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优选试验中,大孔吸附树脂柱药液的上样浓度优选范围为0.5-2g生药/ml;

在本发明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优选试验中,大孔吸附树脂柱的上样量是1.0-2.0kg(灯盏细辛原药材)/kg(树脂干重);

在本发明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优选试验中,优选10-40%的乙醇溶液富集灯盏乙素;40-70%的乙醇溶液作为解吸附溶媒富集咖啡酰类活性成分。收集10-40%的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至无醇味,用盐酸调节pH值为1.0-2.0,使灯盏乙素充分结晶析出,通过重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灯盏乙素;合并纯化的灯盏乙素和40-70%的乙醇洗脱的富含咖啡酰类化合物的部分,干燥,既得到本发明的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灯盏细辛有效部位,该有效部位是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经检测,该有效部位提取物中灯盏乙素含量42%-50%,优选含量为45%以上;该有效部位提取物中总酚性物质的含量70%-90%,优选含量为80%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中灯盏乙素采用HPLC法测定,总酚性物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本发明中灯盏乙素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具体操作步骤为: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2%磷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34nm。理论板数按野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灯盏乙素对照品适量置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提取物适量置量瓶中,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中总酚性物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具体操作步骤为: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4,5-氧-二咖啡酰奎宁酸适量置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提取物适量置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A),在332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即得;

三、药理毒理试验

试药与动物:灯盏细辛注射液(市售品);本发明灯盏细辛注射制剂(按本发明制备工艺制备,由北京联合伟华药业中药实验室提供);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20-24g;

1.对小鼠缺氧耐力的影响实验

实验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4g。随机分成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本发明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以人常规治疗剂量折算为小鼠的剂量。折算公式为:待测动物试用剂量=已知动物给药量×待测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已知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对照组给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7d。于末次给药后1h,将小鼠分别置于体积为150ml磨口瓶中,内放15g钠石灰,密闭观察其存活时间;结果见表9。

             表9对小鼠常压缺氧的影响(X±SD)

  组别  鼠数(只)  平均存活时间(min)  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本发明灯盏细辛水针剂本发明灯盏细辛输液剂本发明灯盏细辛冻干粉针剂  1010101010  14.72±3.6226.75±3.18*34.26±3.01*#33.76±3.57*#33.98±3.1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灯盏细辛注射制剂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注射制剂、灯盏细辛注射液均能提高小鼠常压缺氧耐力,平均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本发明注射制剂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相比,平均存活时间也有差异。说明:本发明注射制剂的作用强于灯盏细辛注射液。

2.对小鼠心肌缺氧的保护作用实验

实验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4g,随机分成5组,随机分成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本发明制剂组。每组雌雄各半,分笼饲养。以人常规治疗剂量折算为小鼠的剂量。折算公式为:待测动物试用剂量=已知动物给药量×待测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已知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对照组给生理盐水。给药方法:1次/天,连续6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用乌拉坦1.2g/kg腹腔注射麻醉,背部固定,分离气管,以动脉夹夹闭气管,用心电仪观察心电,并用秒表记下小鼠夹闭气管后至心电消失的时间;结果见表10。

      表10对小鼠心肌缺氧的影响(X±SD)

  组别  鼠数(只)  平均存活时间(min)
  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本发明灯盏细辛水针剂本发明灯盏细辛输液剂本发明灯盏细辛冻干粉针剂  1010101010  7.58±0.5614.25±0.49*20.48±0.54*#20.97±0.47*#20.85±0.3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P<0.0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注射制剂、灯盏细辛注射液均能对小鼠心肌缺氧起保护作用,平均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本发明注射制剂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相比,平均存活时间也有差异。说明:本发明注射制剂的作用强于灯盏细辛注射液。

3.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取Wistar大鼠5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本发明注射制剂组。以人常规治疗剂量折算为大鼠的剂量。折算公式为:待测动物试用剂量=已知动物给药量×待测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已知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将各组动物给药(生理盐水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按0.3g/kg体重麻醉后固定,分离左颈总动脉,在血栓仪上以2mA电流刺激血管7min后,记录血栓形成时间;结果见表11。

               表11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X±SD)

  组别  鼠数(只)  血栓形成时间(min)  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本发明灯盏细辛水针剂本发明灯盏细辛输液剂本发明灯盏细辛冻干粉针剂  1010101010  18.9±0.840.7±0.6*62.7±1.9*#61.9±1.5*#62.4±1.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注射制剂和灯盏细辛注射液都能延长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本发明注射制剂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相比,延长时间也有差异。说明:本发明注射制剂的作用强于灯盏细辛注射液。

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取Wistar大鼠5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本发明注射制剂组。以人常规治疗剂量折算为大鼠的剂量。折算公式为:待测动物试用剂量=已知动物给药量×待测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已知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值。各组动物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动物麻醉后自腹主动脉取血,抗凝剂采用3.28%枸橼酸钠,与血液以1∶9比例混合。将抗凝全血在20℃条件下1500r·min-1离心5min,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留取定量PRP后,将剩余PRP再次以3000r·min-1离心10min,获得自身对照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plasma,PPP)。以PPP调节PRP浓度,使各PRP浓度相同。将PRP在37℃的恒温孔中预热后,加入ADP(终浓度为3μmol·L-1)引起血小板聚集,记录最大聚集率;结果见表12。

                 表1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X±SD)

  组别  鼠数(只)  最大聚集率(η/%)  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本发明灯盏细辛水针剂本发明灯盏细辛输液剂本发明灯盏细辛冻干粉针剂  1010101010  92.65±10.2570.24±16.14*42.15±14.78*#40.96±12.46*#41.48±13.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注射制剂和灯盏细辛注射液都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是本发明注射制剂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强于灯盏细辛注射液。

5.血管刺激性考察

取家兔8只,随机均分2组,每组4只,分别于左耳把家兔置于固定器中,且头用兔头固定仪固定,用酒精将皮肤消毒后,于右侧耳缘静脉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和本发明注射制剂,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2.0g/kg,于另一侧对应部位注射同一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日注射1次,连续1周,观察兔耳缘静脉反应,每日观察注射部位血管有无发红、水肿、周围有无渗血,触摸血管有无变硬现象,左右耳比较观察。于末次给药后24h,将动物处死,取下两耳,进行组织切片检查,切片部位为进针部位的向心端,距进针部位1-4cm,分1-2.5cm和2.5-4cm两段取样。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观察方法包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下病理观察。观察给药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显微镜下观察耳缘静脉有无血栓形成、内皮损伤及血管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对各项指标评分。①血管变化:肉眼观察无明显充血记0分,轻度充血发红、纹路清晰记1分,充血发红、纹路不清记2分,重度充血、呈紫红色记3分;显微镜观察血管内皮及血管壁完整记0分,有内皮损伤记1分,有血栓栓塞记2分,血管破裂记3分。②血管周围组织变化:肉眼观察无明显水肿记0分,轻微水肿记1分,明显水肿记2分,严重水肿记3分;显微镜观察周围组织正常记0分,水肿记1分,出血记2分,有炎症细胞浸润记3分。将每组4只家兔各项观察指标得分累加,计算各组平均得分值,见表13。

        表13刺激性试验结果

  组别  刺激性评分  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本发明注射制剂  1.50.5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注射制剂与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刺激性具有明显改善。

6.溶血毒性考察

2%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取兔耳缘静脉取血10-20ml,放入盛有玻璃珠的锥形瓶中,振摇10分钟,除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加10倍量的生理盐水溶液,摇匀,离心,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溶液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呈红色时为止。将所得的红细胞用用生理盐水配成浓度为2%的混悬液,即得。

试验方法:取试管6支,按表中的配比量依次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和生理盐水溶液,混匀,于37℃恒温箱中放置30分钟,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药液(以第6管为空白对照),摇匀后,置37℃恒温箱中,开始每隔15分钟观察1次,1小时后,每隔1小时观察1次,共观察2小时。结果见表14。

                   表14溶血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 2%红细胞混悬液(ml)  生理盐水溶液(ml)  药液(ml)  123456 2.52.52.52.52.52.5  2.02.12.22.32.42.5  0.50.40.30.20.10

结果:以第3试管为准,各管均未染有红色,显微镜下观察未见有红细胞破裂,说明本品不溶血,安全性好。

7.急性毒性试验

取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禁食24h,随机分4组,每组20只。浓缩成相同的生药浓度,各组分别尾静脉注射药物,给药剂量按生药量折算相当于2.0?g生药/kg,每天给药3次,连续7天,观察小鼠死亡情况,结果见表15。

                   表15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组别  动物数  死亡数  死亡率(%)  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本发明灯盏细辛水针剂本发明灯盏细辛粉针剂本发明灯盏细辛输液剂  20202020  6212  3010510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注射制剂与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安全性更好。

四、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1)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灯盏细辛的全草,粉碎成粗粉,药材用6倍量的5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h。过滤,弃渣,合并提取液,药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回收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6.5,过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超滤液用盐酸调pH值5.0,减压浓缩至1g/ml,浓缩液上大孔树脂层析,先用水洗脱,再用2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用浓盐酸调pH值至1.0,静置12h,离心,沉淀物用乙醇重结晶3次得精制灯盏乙素;再用4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挥去溶媒,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和灯盏乙素合并,得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2)制剂的制备

水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注射用水,用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继续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调pH6.5-7.0,灌装,灭菌,制备成本发明水针制剂1000支;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甘露醇,调pH6.5-7.0,滤过,滤液加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稍冷,过滤至澄明,灭菌后分装,冷冻干燥,压盖,制备本成发明冻干粉针制剂1000支;

输液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适量吐温-80,搅匀、冷藏、滤过,加注射用水,过滤,分装,115℃灭菌30分钟,包装,制备成本发明输液剂500瓶;

实施例2

(1)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灯盏细辛的全草,粉碎成粗粉,药材用7倍量的55%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h。过滤,弃渣,合并提取液,药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回收液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6.8,过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超滤液用盐酸调pH值5.5,减压浓缩至1.5g/ml,浓缩液上大孔树脂层析,先用水洗脱,再用2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用浓盐酸调pH值至1.5,静置15h,离心,沉淀物用乙醇重结晶4次得精制灯盏乙素;再用5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挥去溶媒,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和灯盏乙素合并,得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2)制剂的制备

水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注射用水,用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继续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调pH6.5-7.0,灌装,灭菌,制备成本发明水针制剂1000支;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葡萄糖,调pH6.5-7.0,滤过,滤液加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稍冷,过滤至澄明,灭菌后分装,冷冻干燥,压盖,即得制备本成发明冻干粉针制剂1000支;

输液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适量吐温-80,搅匀、冷藏、滤过,加注射用水,过滤,分装,115℃灭菌30分钟,包装,制备成本发明输液剂500瓶;

实施例3

(1)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灯盏细辛的全草,粉碎成粗粉,药材用8倍量的6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5h。过滤,弃渣,合并提取液,药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回收液用碳酸钠调节pH值7.0,过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超滤液用盐酸调pH值6.0,减压浓缩至2.5g/ml,浓缩液上大孔树脂层析,先用水洗脱,再用3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用浓盐酸调pH值至2.0,静置18h,离心,沉淀物用乙醇重结晶5次得精制灯盏乙素;再用5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挥去溶媒,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和灯盏乙素合并,得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2)制剂的制备

水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注射用水,用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继续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调pH6.5-7.0,灌装,灭菌,制备成本发明水针制剂1000支;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乳糖和右旋糖酐,调pH6.5-7.0,滤过,滤液加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稍冷,过滤至澄明,灭菌后分装,冷冻干燥,压盖,制备成本发明冻干粉针制剂1000支;

输液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适量吐温-80,搅匀、冷藏、滤过,加注射用水,过滤,分装,115℃灭菌30分钟,包装,制备成本发明输液剂500瓶;

实施例4

(1)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灯盏细辛的全草,粉碎成粗粉,药材用6倍量的65%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h。过滤,弃渣,合并提取液,药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回收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8.0,过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超滤液用盐酸调pH值6.0,减压浓缩至3g/ml,浓缩液上大孔树脂层析,先用水洗脱,再用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用浓盐酸调pH值至1.8,静置24h,离心,沉淀物用乙醇重结晶3次得精制灯盏乙素;再用55%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挥去溶媒,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和灯盏乙素合并,得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2)制剂的制备

水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注射用水,用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继续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调pH6.5-7.0,灌装,灭菌,即得制备成本发明水针制剂1000支;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葡聚糖,调pH6.5-7.0,滤过,滤液加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稍冷,过滤至澄明,灭菌后分装,冷冻干燥,压盖,制备本成发明冻干粉针制剂1000支;;

输液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适量吐温-80,搅匀、冷藏、滤过,加注射用水,过滤,分装,115℃灭菌30分钟,包装,制备成本发明输液剂500瓶;

实施例5

(1)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灯盏细辛的全草,粉碎成粗粉,药材用7倍量的7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h。过滤,弃渣,合并提取液,药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回收液用碳酸钠调节pH值6.8,过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超滤液用盐酸调pH值5.4,减压浓缩至2.5g/ml,浓缩液上大孔树脂层析,先用水洗脱,再用3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用浓盐酸调pH值至1.8,静置30h,离心,沉淀物用乙醇重结晶4次得精制灯盏乙素;再用6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挥去溶媒,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和灯盏乙素合并,得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2)制剂的制备

水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注射用水,用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继续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调pH6.5-7.0,灌装,灭菌,制备成本发明水针制剂1000支;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甘露醇和葡萄糖,调pH6.5-7.0,滤过,滤液加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稍冷,过滤至澄明,灭菌后分装,冷冻干燥,压盖,制备本成发明冻干粉针制剂1000支;;

输液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适量吐温-80,搅匀、冷藏、滤过,加注射用水,过滤,分装,115℃灭菌30分钟,包装,制备成本发明输液剂500瓶;

实施例6

(1)灯盏细辛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灯盏细辛的全草,粉碎成粗粉,药材用8倍量的75%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h。过滤,弃渣,合并提取液,药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回收液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7.5,过陶瓷膜超滤,除去植物性大分子杂质;超滤液用盐酸调pH值5.8,减压浓缩至2.4g/ml,浓缩液上大孔树脂层析,先用水洗脱,再用38%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用浓盐酸调pH值至1.6,静置20h,离心,沉淀物用乙醇重结晶4次得精制灯盏乙素;再用6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挥去溶媒,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和灯盏乙素合并,得灯盏细辛有效部位;

(2)制剂的制备

水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注射用水,用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继续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调pH6.5-7.0,灌装,灭菌,制备成本发明水针制剂1000支;

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葡萄糖和乳糖,调pH6.5-7.0,滤过,滤液加0.1%的活性碳煮沸15min,稍冷,过滤至澄明,灭菌后分装,冷冻干燥,压盖,制备本成发明冻干粉针制剂1000支;

输液剂的制备:取有效部位,加入适量吐温-80,搅匀、冷藏、滤过,加注射用水,过滤,分装,115℃灭菌30分钟,包装,制备成本发明输液剂500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