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实现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本地交换的方法

一种实现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本地交换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本地交换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论主被叫用户是否在同一RAC所覆盖的区域内,都接入本地交换机进行交换,造成RAC与LE之间的接口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无线接入控制器(RAC)记录并实时更新本地的用户终端信息;所述RAC接收到主叫发起的呼叫时,根据记录的用户终端信息判断被叫是否在本地,若是,则直接向被叫终端下发寻呼消息,完成话务接通;若否,则通过本地交换机(LE)发起非本地呼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897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79937.3

  • 发明设计人 尹树成;谢寿波;

    申请日2005-06-27

  • 分类号H04Q7/3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志华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08: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8-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Q7/38 授权公告日:20090211 终止日期:20130627 申请日:200506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2-11

    授权

    授权

  • 2007-02-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1-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本地交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本地环路(WLL)是指利用无线技术(包括微波、蜂窝通信、无绳电话传输)为固定用户区域的移动用户提供电信业务。简而言之,用无线连接来代替用户话机和交换局之间的电线、电缆。通常采用无线技术在用户环路段提供电信业务的传输系统均属于无线本地环路(WLL)。

目前常用的WLL系统包括如下几种:

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或先进的移动电话业务(AMPS)的WLL系统。

基于个人通信业务(PCS)或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标准的WLL系统。

基于先进的数字无绳电话(DECT)规范的WLL系统。

基于CDMA2000规范的WLL系统。

基于WCDMA规范的WLL系统。

其中,基于CDMA2000规范的WLL系统组网图,如图1所示。目前基于CDMA2000规范的WLL系统在实际处理业务的流程中,无论主被叫用户是否在同一RAC所覆盖的区域内,即无论是否是同一RAC的呼叫,都接入本地交换机(LE)进行交换。若出现所述主被叫用户在同一RAC所覆盖的区域内的情况,则浪费了RAC与LE之间的接口(V5接口)资源,进而在V5接口资源不足时,导致终端无法进行呼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本地交换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被叫用户在同一RAC所覆盖的区域内也需接入本地交换机进行交换而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无线接入控制器(RAC)记录并实时更新本地的用户终端信息;所述RAC接收到主叫发起的呼叫时,根据记录的用户终端信息判断被叫是否在本地,若是,则直接向被叫终端下发寻呼消息,完成话务接通;若否,则通过本地交换机(LE)发起非本地呼叫。

在RAC直接向被叫终端下发寻呼消息后还包括下列步骤:RAC从被叫终端发来的响应消息中以及主叫终端发来的呼叫请求消息中分别获取主被叫业务选项信息;根据所述主被叫业务选项信息判断主被叫终端当前所用声码器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直接完成话务接通;否则,RAC通知声码器分配单元为主被叫终端分配可双向转换主被叫终端所采用编码的声码器后,或者,通过业务协商使主被叫终端采用相同的声码器后再完成话务接通。

所述用户终端信息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或电话号码。

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存储在RAC的内部数据库中。

若RAC下发寻呼消息后,未收到被叫终端发来的响应消息,则向主叫终端发送释放消息,结束通话;或者当RAC收到任一侧发来的释放消息后,向另一侧发送释放消息,结束通话。

本发明方法有益效果如下:在RAC接收到呼叫时,通过查询本RAC内置的拜访位置寄存器数据库(VDB)来判断主叫和被叫用户当前是否均在本RAC所覆盖的区域内,即判断主被叫是否均在本地。若判断表明,主被叫均在本地,则不经过本地交换机(LE)进行交换,而直接由RAC下发寻呼消息,完成话务接通,这样就节约了RAC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V5)资源。而且判断得到主被叫当前所用声码器相同时,则不使用声码器,而直接进行话务接通,这样既提高了语音质量,又降低了系统对声码器的需求量,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CDMA2000规范的WLL系统组网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节约无线接入控制器(RAC)与本地交换机(LE)之间的接口资源,本发明方法在RAC接收到呼叫时判断主被叫是否均在本地,若判断表明主被叫均在本地,则不经过本地交换机(LE)进行交换,而直接由RAC下发寻呼消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1、无线接入控制器(RAC)记录并实时更新本地的用户终端信息。

基于CDMA2000的WLL系统,用户终端具有IMSI和电话号码两种用于唯一标识该用户终端的信息。在所述RAC中建有用于存储当前处于本RAC所覆盖区域内的用户终端的IMSI和/或电话号码的拜访位置寄存器数据库(VDB)。当用户终端进入本RAC所覆盖的区域时,RAC获取该用户的IMSI和/或电话号码,并记录在所述VDB中;当用户终端离开本RAC所覆盖的区域时,RAC监测并删除VDB中该用户的IMSI和/或电话号码。

S2、判断主被叫是否都在本地。

当处于本RAC所覆盖的区域内的主叫用户发起呼叫时,RAC解析其呼叫用户的信息,即解析被叫的IMSI和/或电话号码。据此在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数据库(VDB)中查询被叫用户当前是否在本RAC所覆盖的区域内。

S3、若被叫用户不在本RAC所覆盖的区域内,即当前主被叫用户不都在本地,则根据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方法,主叫侧RAC通过RAC与LE之间的接口向LE发送交换请求消息(V5_SETUP),并由LE进行交换,发起非本地呼叫。

S4、若被叫用户在本RAC所覆盖的区域内,即当前主被叫用户均在本地,则直接向被叫用户下发寻呼消息。

RAC向被叫用户终端下发寻呼消息后,若在规定的时限内未收到被叫终端发来的响应消息,则认为通信故障,并向主叫终端发送释放消息,释放主叫用户终端的呼叫,结束流程。

S5、若收到被叫用户终端发来的响应消息,则判断主被叫声码器是否相同。

RAC向被叫用户终端下发寻呼消息后,若收到被叫终端发来的响应消息,则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被叫业务选项的相关信息,以及从主叫用户的呼叫请求消息中获取主叫业务选项的相关信息。所述业务选项的相关信息中包含有该用户当前使用的声码器类型信息,以及其他由该用选择的信息。之后,根据获得的主被叫业务选项信息,判断主被叫终端当前所用的声码器是否相同。

S6、若主被叫终端当前所用的声码器相同,则RAC向声码器分配单元发送通知消息,告知不分配声码器,并且在通话过程中不使用声码器。而后直接进行信道环回,完成话务接通,实现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

若主被叫终端当前所用的声码器不同,通过下述两种方式来实现主被叫语音编码互通:

方式一:RAC向声码器分配单元发送通知消息,将主被叫当前所用声码器类型告知所述声码器分配单元,所述声码器分配单元据此重新分配主被叫的声码器,使分配后的声码器可双向转换主被叫终端的语音编码方式。当话务接通后,所述重新分配的声码器双向转换主被叫语音编码,实现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

方式二:由于现有的终端所支持的声码器类型不止一种,所以通过业务协商,使主被叫用户终端采用相同的声码器,这样就无须进行编码转换工作,协商成功后直接实现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

S7、当RAC收到任一侧发来的释放消息后结束通话。

当主叫用户或被叫用户中的任一方进行了挂机操作,则RAC将收到挂机侧发来的释放消息。之后,RAC向另一侧发送释放消息,结束通话。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当主被叫用户在同一RAC所覆盖的区域内时,不接入本地交换机进行交换,而由RAC进行区域内交换,达到了节约RAC与LE之间的接口资源的目的。而且本发明方法在进行话务接通操作之前,先对主被叫当前所用声码器进行辨认。在主被叫声码器相同的情况下,不是使用声码器,而直接进行信道环回,实现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在主被叫声码器不同的情况下,做好语音互通准备后,再进行语音编码转换和信道环回,实现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这样达到了提高话音音质,减少系统声码器配置数量的效果。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若系统中没有本地交换机(LE),在主被叫用户处于同一RAC所覆盖的区域内的情况,同样可以实现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的本地交换,即在RAC内部的主被叫通话。所以这种情况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