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网络开关装置和方法、无线访问装置、无线网络系统

网络开关装置和方法、无线访问装置、无线网络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开关装置,包括:管理由多个无线访问装置构成的无线网络的通信线路信息的通信线路管理表;在无线网络上共同管理有关无线访问装置连接的无线网络仪器的信息的连接仪器管理表;参照连接仪器管理表和通信线路管理表,按照收到的通信信号的发送目标来生成信号帧,发送生成的通信信号的信号发送部件。防止与通信线路信息的变更有关的通信切断,防止对无线网络内部的通信线路的侵入,从而实现网络系统的有效利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874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18790.4

  • 发明设计人 坪田东;

    申请日2005-10-31

  • 分类号H04L12/46(20060101);H04L12/28(20060101);H04L12/66(20060101);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德山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16: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1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12/46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20815 申请日:200510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10-21

    授权

    授权

  • 2007-05-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6-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开关装置和方法、无线访问装置以及无线网络系统,例如,能应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控制通信信号的收发(发送接收)的开关装置、具有该开关装置的无线访问装置、以及具有无线访问装置而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无线网络系统中,无线访问装置(访问点装置)进行无线网络仪器间的访问控制。一般来说,访问点装置存在于有线网络上,成为能与外部网络或其他访问点(access point)装置连接的结构。因此,存在着在不能铺设有线线路的地方无法设置访问点装置,从而无法构筑可以与外部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现在正在研究把多个访问点装置配置为网眼状,通过在访问点装置和访问点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来使基于有线网络的连接部分为最小限度,从而扩大能连接在网络上的区域的无线网状网络(特愿2003-423143号)。

但是,在无线网络中,在多个无线网络仪器之间实现相互通信时,有必要决定仪器相互间的通信线路。

以往,作为决定这样的无线网络仪器间的通信线路的方法,例如有实用Proactive型的OLSR(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协议、Reactive型的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的方法(参照非专利文献1和2)。

非专利文献1:小出俊夫“第六回OLSR(Optimized Link StateRouting)协议”,[OnLine]平成2003年4月16日,INTERNET Watch,[2004年9月17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internet.watch.impress.co.jp/www/column/wp2p/wp2p06.htm>

非专利文献2:小出俊夫“第六回AODV(Ad hoc On-DemandDistance Vector)协议”,[OnLine]INTERNET watch,[2004年9月17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internet.watch.impress.co.jp/www/column/wp2p/wp2p07.htm>

但是,在以往的通信线路决定方法中,网络上存在的全部装置成为通信线路中包含的对象,所以不仅访问点装置,无线网络装置也成为其对象。

因此,例如由于无线网络装置的移动,与无线网络装置连接的访问点装置的变更或访问点装置的追加和删除(除去),通信线路信息变更,但是位于末端的无线网络仪器中的通信线路信息也有必要变更,存在暂时通信遮断的问题。

另外,一般来说,在无线网状网络的情况下组成以下任意结构:(a)使各访问点装置分别为不同段的网络的结构;(b)使无线网络仪器和访问点装置之间的网络、访问点装置之间的网络为同一网络的结构。

但是,在(a)结构时,例如如果由于无线网络仪器的移动,连接的访问点装置改变,则无线网络仪器的IP地址的变更成为必要,所以发生网络的切断,在再连接处理结束之前无法利用网络。

另外,在(b)结构时,进行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通信速度、电场强度)的网络在同一网络上混合存在。通常,为了高效地利用一个网络,各种参数的调整是必要的,但是象此时的结构那样,在同一网络上混合存在多个不同的网络,从而变得更复杂,使最佳参数的确定变得困难。因此,存在着妨碍网络有效利用的问题。

而且,在进行无线网络仪器间的通信时,存在着容易从其他无线网络仪器知道无线网络的访问点装置通信线路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防止与访问点装置的追加和删除或连接在其上的无线网络仪器的移动引起的通信线路信息的变更有关的通信切断,防止对无线网络内部的通信线路的侵入,实现网络系统的效率化,寻求能不受末端的无线网络仪器间的通信以及访问点之间通信的设定或协议和规格的影响,进行通信的网络开关装置和方法、无线访问装置、无线网络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1的网络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由多个无线访问装置构成的无线网络的通信线路信息的通信线路管理表;在无线网络上共同管理有关无线访问装置连接的无线网络仪器的信息的连接仪器管理表;参照连接仪器管理表和通信线路管理表,按照收到的通信信号的发送目标来生成信号帧,发送生成的通信信号的信号发送部件。

另外,本发明2的网络开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由多个无线访问装置构成的无线网络的通信线路信息的通信线路管理表;在无线网络上共同管理有关无线访问装置连接的无线网络仪器的信息的连接仪器管理表;具有:参照连接仪器管理表和通信线路管理表,按照收到的通信信号的发送目标来生成信号帧,发送生成的通信信号的信号发送步骤。

本发明3的无线访问装置区分与构成无线网络的其他无线访问装置之间的通信层、与可连接的无线网络仪器之间的通信层,进行访问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1的网络开关装置。

本发明4的无线网络系统具有能与无线网络仪器连接的多个无线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访问装置与本发明3的无线访问装置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网络开关装置和方法、无线访问装置、无线网络系统,能把无线访问装置间的通信层和无线网络仪器间的通信层分别作为不同的网络处理,所以能防止与通信线路信息的变更有关的通信切断,防止对无线网络内部的通信线路的侵入,实现网络系统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无线LAN的简单结构和无线LAN访问点的内部结构的结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路由表22A的项目例和内容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MAC地址管理表22B的项目例以及内容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无线LAN的结构和各访问点具有的表内容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帧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访问点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7是无线LAN仪器间的通信状态的形象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的形象图。

图9是说明追加访问点时的访问点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10是说明MAC地址管理表的更新时的访问点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11是表示MAC地址管理表的更新例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无线LAN;2(2-1-2-11)-访问点(无线访问装置);21(21-1-21-3)-无线网状网络一侧无线LAN收发部;22(22-1-22-3)-AP间虚拟LAN开关部;23(23-1、23-3)-无线LAN仪器一侧无线LAN收发部;22A(22A-1-22A-3)-路由表;22B-MAC地址管理表;3(3-1-3-9)-无线LAN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网络开关装置和方法、无线访问装置、无线网络系统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说明把本发明的无线访问装置应用于无线网状网络中构筑的LAN上存在的无线LAN访问装置时的情形。

(A-1)实施例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无线LAN的简单结构和无线LAN访问点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的无线LAN1是把多个无线LAN访问装置(以下只称作访问点)2配置为网眼(网)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各访问点2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网状网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LAN1由多个访问点2(2-1-2-3)构成,各访问点2与位于给定的可通信范围中的无线LAN仪器3(3-1、3-3)进行无线通信。须指出的是,在图1中,是最简单地表示无线LAN仪器3-1和无线LAN仪器3-3实现通信时的网络结构的例子。因此,在图1中,中继访问点2-1和访问点2-3之间的访问点2-2为一个,但是可以为多个。

访问点2以给定周期发送信标信号,收到该信标信号的无线LAN仪器3对访问点2发送信号,访问点2通过接收来自无线LAN仪器3的信号,检测连接的无线LAN仪器3的存在,访问控制无线LAN仪器3的无线通信。

另外,访问点2取得从连接的无线LAN仪器3接收的接收信号(MAC帧)的标题信息中包含的MAC地址,管理该MAC地址。后面描述访问点2的MAC地址的管理的细节,但是与本装置的访问点2的IP地址关联。而且,本装置的周边的访问点2把连接的无线LAN仪器3的MAC地址和本装置2的IP地址关联的信息向配置在本装置的周边的访问点2发送,从而使其在存在于无线LAN1上的全部访问点2之间共同化。

在全部访问点2之间共同化的方法存在各种方法,但是访问点2使用扩散功能进行。该扩散功能是把同一信息向全部访问点一齐发送的功能。实现扩散功能的方法考虑到使用OLSR协议或AODV协议的各种方法,但是如果能把所述表传递给全部访问点2,就不特别限定。

如图1所示,访问点2(2-1-2-3)具有无线网状网络一侧无线LAN收发部21(21-1、21-3)、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22-1-22-3)、无线LAN仪器一侧无线LAN收发部23(23-1、23-3)。须指出的是,访问点2-1-2-3的结构包括全部具有相同功能的无线网状网络一侧无线LAN收发部、AP间虚拟LAN开关部、无线LAN仪器一侧无线LAN收发部,所以在说明这些共同的结构和动作时,使用除了分支号的编号进行说明。

无线网状网络一侧无线LAN收发部(以下,网络一侧收发部)21通过给定的通信方式接收其他访问点2发送的通信数据(MAC帧),把收到的通信数据提供给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另外,网络一侧收发部21从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接收通信数据,通过给定的通信方式发送通信数据。

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把连接在无线网状网络上的访问点2之间作为全网状网络虚拟构筑,调整通信数据的数据帧的结构,从而能相互连接访问点2之间。

另外,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至少具有:根据接收的通信数据(MAC帧)的标题信息,识别发送目标的帧识别功能;通信数据的发送目标为其他无线LAN仪器3时,决定与该发送目标的无线LAN仪器3连接的访问点2的功能;决定访问点2后,为了能对决定的访问点2发送,决定通信数据的帧结构的帧生成功能;发送帧生成的通信数据的功能;更新后面描述的表的表更新功能。

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具有路由表22A和MAC地址管理表22B,至少使用这2种表22A、22B生成数据帧。据此,能把访问点2之间作为虚拟的网络实现通信。

在此,路由表22A是表示连接构成无线网状网络1的访问点2之间的通信线路信息的表。该路由表22A能使用在各访问点2中独立生成的路由表。因此,路由表22A的生成方法并未特别限定,可以是按各访问点2不同的方法。须指出的是,作为路由表22A的生成方法的例子,例如考虑使用OLSR协议或AODV协议的方法。

另外,MAC地址管理表22B是表示无线LAN仪器3连接在哪个访问点2上的管理信息表。MAC地址管理表22B是无线LAN1上的全部访问点2共同具有的。检测到连接的访问点2把连接的无线LAN仪器3的MAC地址和本装置2的IP地址关联的信息扩散,各访问点2生成和更新MAC地址管理表22B,从而能实现在全部访问点2中共同具有的方法。

图2是表示路由表22A的项目例和内容例的说明图。须指出的是,图2是访问点2-1具有的表例。

例如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路由表22A的项目具有目标的访问点2的识别信息、接口信息、用于向目标访问点2中继的装置识别信息。

例如图2的内容例的第一行是发送数据的发送目标为访问点2-2时的例子。该例子时,在目标访问点的识别信息项目中表示访问点2-2的IP地址,在接口项目中表示作为网络一侧收发部21-1的线路信息。因此,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为了参照该线路信息,把发送的数据提供给访问点2-2,把发送数据提供给网络一侧收发部21-1。

另外,图2的内容例的第二行是发送数据的发送目标为访问点2-3时的例子。该例子时,在目标访问点的识别信息项目中表示访问点2-3的网络一侧收发部21-3的IP地址,在接口项目中表示网络一侧收发部21-1,在中继装置识别信息项目中表示作为访问点2-2的IP地址的线路信息。因此,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为了参照该线路信息,把发送的数据提供给访问点2-3的网络一侧收发部21-3,首先有必要发送给访问点2-2,所以为了提供给访问点2-2,把发送数据提供给网络一侧收发部21-1。

图3是表示MAC地址管理表22B的项目例以及内容例的说明图。

例如,在图3中,MAC地址管理表22B的项目具有分配给无线LAN仪器3的MAC地址、连接访问点识别信息。另外,在图3中,知道无线LAN仪器3-1连接在访问点2-1上,无线LAN仪器2-3连接在访问点2-3上。须指出的是,在图3中,把连接访问点识别信息作为各访问点2的名称表示,但是如果能识别与无线LAN仪器3连接的访问点2,就可以为各访问点2的IP地址。另外,当连接访问点识别信息为访问点的名称时,通过对DNS等的查询,能取得访问点的IP地址。

无线LAN仪器一侧无线LAN收发部23(以下称作仪器一侧收发部)接收无线LAN仪器3发送的通信数据,把收到的通信数据提供给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另外,仪器一侧收发部23从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取得通信数据,根据给定的通信方式,收发通信数据。在此,仪器一侧收发部23的无线通信方式虽然未特别限定,但是也能应用IEEE802.11(IEEE802.11a、802.11b、802.11g)中规定的通信方式。

无线LAN仪器3(3-1、3-3)通过给定的通信方式,通过访问点2进行无线通信。因此,无线LAN仪器3如果具有给定的无线通信功能,就能广泛应用,例如能作为具有与IEEE802.11(IEEE802.11a、802.11b、802.11g)对应的无线LAN卡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或便携式终端装置或移动电话或PHS终端装置或PDA等移动通信装置、具有与IEEE802.11(IEEE802.11a、802.11b、802.11g)对应的无线LAN卡的个人电脑或网络仪器等的终端装置应用。

另外,无线LAN仪器3与以往技术不同,不具有路由表。这是因为访问点2具有路由表22A和MAC地址管理表22B,使用它们构筑仪器一侧的网络和AP一侧的网络等2个网络。即在本实施例中,在无线LAN仪器3之间进行通信时,发送源的无线LAN仪器3连接的访问点2使用路由表22A和MAC地址管理表22B确定目标的无线LAN仪器3以及该仪器3连接的访问点2。

(A-2)实施例的动作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现本实施例的无线LAN1的通信的动作。

(A-2-1)访问点的连接动作

首先,如图4所示,说明在具有3个访问点2-1-2-3的无线LAN1中,实现无线LAN仪器3-1和无线LAN仪器3-3之间的通信的情况。

如图4所示,访问点(AP1)2-1的IP地址是IP_AP1,MAC地址是MAC_AP1,访问点(AP2)2-2的IP地址是IP_AP2,MAC地址是MAC_AP2,访问点(AP3)2-3的IP地址是IP_AP3,MAC地址是MAC_AP3。

另外,无线LAN仪器(CL1)3-1的IP地址是IP_CL1,MAC地址是MAC_CL1,无线LAN仪器(CL2)3-2的IP地址是IP_CL2,MAC地址是MAC_CL2,无线LAN仪器(CL3)3-3的IP地址是IP_CL3,MAC地址是MAC_CL3。

各访问点(AP1-AP3)2-1-2-3分别具有:有关成为与图4所示的目标的各访问点2的目标IP地址成对的发送源的访问点2的接口;成为连接各访问点2的目标一侧和发送源一侧的网关的访问点2的IP地址构成的路由表22A-1-22A-3;与各无线LAN仪器的MAC地址成对的各无线LAN仪器连接的访问点2的IP地址构成的MAC地址管理表22B。

在图4中,首先无线LAN仪器3-1生成给定的数据帧,把生成的数据帧变换为给定频率的无线信号,作为电波发射。须指出的是,无线LAN仪器3-1和仪器一侧收发部23-1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能应用各种方式,但是考虑IEEE802.11(IEEE802.11a、802.11b、802.11g)中规定的通信方式。

此时,图5(A)表示无线LAN仪器3-1生成的数据帧的概略的结构例。如图5(A)所示,无线LAN仪器3-1中的数据帧的结构例能区分为数据部分和标题部分,该标题部分如图5(A)所示,由目标MAC地址、发送源MAC地址、目标IP地址、发送源IP地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把该标题称作仪器一侧网络标题信息。而且,从无线LAN仪器3-1向无线LAN仪器3-3发送数据时,无线LAN仪器3-1给予使目标MAC地址为MAC_CL2,使发送源MAC地址为MAC_CL1,目标IP地址为IP_CL3,发送源IP地址为IP_CL1的标题,生成数据帧。

从无线LAN仪器3-1发送的无线信号由访问点2-1的仪器一侧收发部2-1捕捉(图6的步骤1)。须指出的是,图6是表示访问点2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如果仪器一侧收发部2-1收到无线信号,就在仪器一侧收发部2-1中去处接收信号中包含的目标MAC地址(MAC_CL3)和发送源MAC地址(MAC_CL1),把该目标MAC地址和发送源MAC提供给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然后,在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中,参照MAC地址管理表22B,取出与目标MAC地址对应的访问点的识别信息。即决定作为目标的无线LAN仪器3-3上连接的访问点2-3(步骤2)。

这样,MAC地址管理表22B是构成无线LAN1的全部访问点2共同具有的,所以发送源的无线LAN仪器3-1上连接的访问点2-1能决定作为目标的无线LAN仪器3-3连接的访问点2-3。

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中,如果决定发送目标访问点2-3,就根据路由表22A-1取得用于向发送目标访问点2-3发送的线路信息(步骤3)。

如果取得到达发送目标访问点2-3的线路信息,就在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中,对通信数据给予基于线路信息的标题(步骤4),生成帧。

此时,图5(B-1)表示由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生成的数据帧的结构例。如图5(B-1)所示,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对图5(A)的数据帧给予AP一侧网络标题信息,从而能进行访问点之间的通信。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根据路由表22A-1,对发送目标访问点2-3发送,所以在从访问点2-1向访问点2-2发送的数据帧中,生成给予以目标MAC地址为MAC_AP2,发送源MAC地址为MAC_AP1,目标IP地址为IP_AP3,发送源IP地址为IP_AP1的标题的数据帧。

如果由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生成数据帧,则生成的数据帧提供给网络一侧收发部21-1,由网络一侧收发部21-1以给定通信方式发送(步骤5)。

即在访问点2之间把无线LAN仪器3-1以及3-3之间的通信数据通信时,发送源的访问点2-1的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1生成在无线LAN仪器3之间MAC帧(图5(A))用其他通信层重叠的数据帧,发送给重叠的数据帧。

从访问点2-1发送的通信数据由访问点2-2的网络一侧收发部21-2接收。在网络一侧收发部22-2取出通信数据的标题中包含的AP一侧网络标题信息,把AP一侧网络标题信息提供给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2。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2使用AP一侧网络标题信息,参照路由表22A-2,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2根据路由表22A-2,把从访问点2-1传送的数据帧发送给访问点2-3,所以生成给予以目标MAC地址为MAC_AP3,发送源MAC地址为MAC_AP2,目标IP地址为IP_AP3,发送源IP地址为IP_AP1的标题的数据帧,把通信数据提供给网络一侧收发部21-2(参照图5(B-2))。网络一侧收发部21-2把根据路由表22A-2生成的数据帧以无线发送给访问点2-3。

从访问点2-2发送的数据帧由访问点2-3的网络一侧收发部21-3接收。由网络一侧收发部21-3接收的数据帧由网络一侧收发部21-3取出标题信息,提供给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3。然后,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3根据AP一侧网络标题信息,判断是发给本装置的通信数据,取入该通信数据。

如果通信数据被取入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3中,就通过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3把标题信息中包含的AP间网络标题信息从标题信息分离,把该通信数据提供给仪器一侧收发部23-3。即把图5(A)的结构例的数据帧的通信数据提供给仪器一侧收发部23-3。

然后,仪器一侧收发部23-3把从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3提供的通信数据通过给定的通信方式IEEE802.11(IEEE802.11a、802.11b、802.11g)发送给无线LAN仪器3-3,能把通信数据提供给无线LAN仪器3-3。

通过把与访问点间通信使用的标题信息(AP一侧网络标题信息)不同的仪器一侧网络标题信息给予数据帧,通信,从而如图7所示,从两个连接中的无线LAN仪器3-1和3-3与以连接在有线LAN连接的两个访问点2-1和2-3上的状态下通信完全能视为同等。

另外,如果配置进行该动作的多个访问点,就成为图8所示的由访问点2-4-2-8和无线LAN仪器3-4-3-9构成的网络结构,形成在访问点2之间实现通信的访问点一侧网络、访问点2和无线LAN仪器3之间实现通信的仪器一侧网络等分别不同的2种网络,分别关联,能实现一系列的通信。

(A-2-2)追加访问点时的动作

下面说明对无线LAN1新追加访问点2时的访问点2的动作。

图9是表示追加访问点2-10时访问点2-10和相邻的访问点2-11之间进行的数据的收发样子的说明图。

在图9中,如果在无线LAN1上新配置访问点2-10,访问点2-10的网络一侧收发部21-10就定期发送控制信息,对于周围的访问点2提供控制信息(步骤11)。该控制信息是用于发送访问点具有的信息的信息,例如HELLO信息。据此,能对周围的访问点通知追加访问点的意思。

如果相邻的访问点2-11收到从访问点2-10发送的控制信息,则相邻的访问点2-11根据收到的控制信息把有关访问点2-10的信息对本装置的访问点2-11的路由表22A-11追加(步骤12)。

另外,相邻的访问点2-11也定期发送控制信息,访问点2-10收集来自相邻的访问点2-10的控制信息,按照给定的路由表的生成协议(例如OLSR协议、AODV协议RIP),生成本装置的访问点2-10的路由表22B-10(步骤13和14)。

此时,相邻的访问点2-11,也把MAC地址管理表22B向访问点2-10发送(步骤15)。然后,访问点2-10通过接收MAC地址管理表22B就能取得在无线LAN1的访问点2之间共同具有的MAC地址管理表22B(步骤16)。

另外,相邻的访问点2-11的路由表22A-11更新,对其他访问点也发送该意思,从而网络1上的全部访问点2能共享信息。据此,通过访问点的追加,在线路缩短时,能在各访问点中决定该缩短的线路。

须指出的是,在图9中,在步骤13和15中,区别表示控制信息和MAC地址管理表,但是在控制信息中可以包含有关MAC地址管理表的信息。另外,如果路由表22A和MAC地址管理表22B能更新,步骤14以及步骤16的处理就可以相反。

另外,不仅访问点2的追加,在删除访问点2时,通过与所述同样的动作,能应用。

(A-2-3)MAC地址管理表的更新动作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无线LAN1上的访问点2共享的MAC地址管理表22B的更新动作。

在由于无线LAN仪器3的移动,连接的访问点2变更时能产生MAC地址管理表22B的更新动作。

图10是表示访问点2的MAC地址管理表22B的更新动作。

首先无线LAN仪器3移动,从此前连接的访问点2的可通信范围移动到新连接的访问点2的可通信范围。须指出的是,一般,无线LAN仪器3接收访问点2周期发送的信标信号,确定访问点2。然后,例如决定与无线LAN仪器3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强度大的访问点2进行无线通信。

如果无线LAN仪器3移动到新的访问点2的可通信范围,则访问点2根据来自无线LAN仪器3的信号而检测到无线LAN仪器3(步骤21)。

如果无线LAN仪器3移动到新的访问点2的可通信范围,就从来自无线LAN仪器3的接收信号取得无线LAN仪器3的MAC地址(步骤22),把包含该无线LAN仪器3的MAC地址和本访问点2的IP地址的信息向周围的访问点2发送(步骤23)。

然后,在访问点2,更新MAC地址管理表22B,从而把访问点2的IP地址和无线LAN仪器3的MAC地址关联(步骤24)。

须指出的是,有关其他访问点2,传送该更新信息,在各访问点2更新MAC地址管理表22。

图11是表示由于图1的无线LAN仪器3-3的移动,变为与访问点2-2能连接时的MAC地址管理表22B的例子。图11(A)是更新前与图3对应的表内容,但是由于无线LAN仪器3-3移动,如图11(B)所示,无线LAN仪器3-3的MAC地址变更为与访问点2-2对应。

如上所述更新MAC地址管理表22B,使用更新的MAC地址管理表实现有关无线LAN仪器3的数据通信。

(A-3)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访问点2,能取得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网络1上的访问点2共同具有的MAC地址管理表和AP间的路由表,连接在发送源的无线LAN仪器3上的访问点2能识别到达目标的无线LAN仪器3及其访问点的通信线路。

因此,由于访问点2的动态追加和删除或无线LAN仪器3的移动,通信线路变更时,没必要象以往那样变更末端的无线LAN仪器中的路由表,能消除通信线路变更时的暂时的通信中断。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使用MAC地址管理表和AP间路由表等2种表,能把AP一侧网络和仪器一侧网络分别作为不同的网络通信。

因此,在执行无线LAN仪器3之间的通信时,能隐蔽访问点2之间的通信线路,所以能减少基于第三者的对访问点2之间的网络内部的侵入路线,能提高安全性。

另外,因为能分别设为不同的网络,所以能单独设定通信参数(例如、最佳通信速度、电场强度等),以便对各网络使其保持各自不同的性质。因此,能实现网络的有效利用。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通过访问点2共同具有MAC地址管理表,即使由于无线LAN仪器3的移动,连接的访问点2变更,也能使用无线LAN仪器3的同一IP地址,所以没必要进行有关无线LAN仪器3的网络连接的设定变更。

(B)其他实施例

(B-1)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应用于由无线网状网络构成的无线LAN时,在实施例的说明中,列举通信协议、设定、规格等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如果全部无线访问装置能共同具有管理无线网络装置的连接状态的信息,就不局限于通信协议、设定、规格,能应用。

(B-2)说明在上述的实施例中,AP间虚拟LAN开关部22具有2中表(MAC地址管理表和路由表)。

但是,如图3所示,MAC地址管理表的连接访问点识别信息为访问点名时,为了求出访问点的IP地址,可以具有把访问点名与IP地址关联的表。

据此,使用为访问点名MAC地址管理表,也能在该访问点直接确定发送目标访问点的IP地址。

(B-3)有关上述实施例的访问点2的结构,说明网络一侧收发部21和仪器一侧收发部23为不同的结构,但是它们可以是相同的结构。据此,能减小访问点的构成规模。

(B-4)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通过无线进行访问点间的通信的无线网状网络,但是也能应用于在访问点间进行有线通信的网络或在一部分中包含有线通信的网络。

(B-5)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访问点2通过构成图5所示的数据帧,把访问点一侧网络和仪器一侧网络等2个网络分离,但是分离的网络并不局限于2个,可以分离为3以上的网络。此时能对图5(B)的标题部分给予有关第三网络的标题信息。

(B-6)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有关访问点2的功能,虽然为了便于说明而作为硬件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实际上是通过软件上执行而实现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