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及无线电控制装置

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及无线电控制装置

摘要

提供一种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其中用户可以方便地改变操纵杆保持机构的类型。该操纵杆单元(2)包括:固定部件(21),可变电阻器(25)联接到该固定部件;带有操纵杆(24)的转动部件(22),转动部件(22)枢接到所述固定部件(21),并在其外围具有弧形槽(22c);以及桥接到所述固定部件(21)来按压弧形槽(22c)的按压部件(30)。按压部件(30)具有两种类型的弹性板(30a)和(30b),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弧形槽(22c)接触的部分变形。在所述的两种弹性板中,可以通过所述的调节部件(32)适当地选择按压到所述弧形槽(22c)的一个弹性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654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16599.6

  • 发明设计人 荒井正浩;鸨田正志;矶野太佳裕;

    申请日2005-10-08

  • 分类号A63H30/04;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马高平

  • 地址 日本千叶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16: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C10/14 授权公告日:20110622 终止日期:20131008 申请日:200510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6-22

    授权

    授权

  • 2007-0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5-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stick lever unit),通过控制操纵杆可遥控可控体,诸如模型飞机、模型直升飞机、车模和船模等。此外,本发明提供配备操纵杆的无线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无线电控制的操纵杆单元(下文称为操纵杆单元)配备在无线电控制装置(用于模型的无线电控制装置)上,每个设备遥控可控体,诸如模型飞机、模型直升飞机、车模和船模等(参见日本公开未审的专利No.62-87697)。

所述操纵杆单元在图9中示出。在常规的无线电控制单元1中,两套左右操纵杆单元2分别水平安装在该单元前表面的上部。每个操纵杆单元2的操纵杆垂直和水平地工作。操作操纵杆单元2来适当控制由从无线电控制装置发射到可控体的无线电波所承载的控制信号。因此,操纵杆单元2控制安装在可控体上的各种伺服机构的操作动作来遥控可控体。

该操纵杆单元包括一操纵杆返回机构,当操作者离开在某个操纵方向上处于操纵状态的操纵杆时,该返回机构将操纵杆自动返回到预定的无作用位置(neutral position),或者包括一操纵杆保持机构,即使当操作者拿掉使操纵杆处于操纵状态的手指时,该保持机构仍将操纵杆保持在它的位置。例如,在操纵杆的操纵方向上配备有操纵杆返回机构,它控制用于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的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此外,例如在操纵杆的操纵方向上配备操纵杆保持机构而不是安装返回机构,即使当操作者从操纵杆上移去手指时该保持机构也维持控制量以在飞行期间使发动机转数维持在一个常数值,该保持机构也控制模型飞机的模型发动机的输出。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包括操纵杆返回机构和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操纵杆单元。图10和11描绘了常规的操纵杆单元。图10是描绘常规的操纵杆单元的平面图。图11是描绘常规的操纵杆单元的后视图。首先,在下面将说明操纵杆单元的基本配置。

操纵杆单元2包括:作为固定部件的固定框架21,作为转动部件的转动框架22和转动控制片(piece)23,以及安装在转动控制片23上的操纵杆24。大致矩形的窗21a穿透固定框架21的中心。为半圆柱体部件的转动框架22在联接到固定框架21的可变电阻器25的转动轴25a(作为一个转动轴)和联接到转动框架22的其转动轴22a(作为另一个转动轴)上枢轴(journeled)转动。

在转动框架22的中心形成小的矩形窗22b。联接到操纵杆架24的转动控制片23可转动地松配于小窗22b中。转动控制片23的转动轴由固定到转动框22的可变电阻器26的转动轴26a组成。转动轴26a的一端在转动框22中枢轴转动。如此,当操作者垂直、水平地或倾斜地操纵操纵杆24时,转动框22和转动控制片23转动,并且可变电阻器25和26也转动,以便控制到被操纵物的输出信号。

接下来描述操纵杆单元2中的操纵杆24的返回机构和保持机构的结构。

如图所示,在操纵杆24的返回机构中,在转动控制片23上设置两个接触销27和27。在转动框22上设置臂部件28和弹簧部件29。臂部件28的一端28a可转动地联接到转动框22,且另一端28b联接到弹簧29。因此,臂部件28用于始终压靠接触销27、27。因此,当操纵杆24转动转动控制片23时,一个接触销27被压到臂部件28。当松开操纵杆24时,转动控制片23自动返回到预定的起始位置。

此外,在操纵杆24的保持机构的结构中,在转动框22中形成一个弧形槽22c。槽22c相对于作为中心的转动轴22a呈扇形,并具有带有齿轮状的槽的外周。作为按压部件的弹性板30联接到固定框21。当弹性板30按压弧形槽22c时,产生阻止转动框22的转动操作的阻力。因此,操纵杆24保持在它已经转动到的位置。

在操纵杆保持机构中,由于弹性板30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固定框21上,因此可调节弹性板30和固定框21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结构允许通过转动调整螺钉,自由地调节作为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按压部件作用在槽22c上的压力。

(参见公开未审的日本专利No.62-87697)

这样,在该操纵杆单元中,根据无线电控制装置所操纵的目标使用不同类型的构成操纵杆保持机构的弹性板(按压部件)。例如,在操纵模型飞机的操纵杆单元中,可使用所谓的棘齿型弹性板,其中该弹性板具有突起,该突起与弧形槽接合以步进(stepwise)地保持操纵杆的操作位置。此外,在模型直升机中,可使用所谓的闸型弹性板,其中该弹性板没有突起,是平的,并能够通过将弹性板与弧形槽接合来无级(steplessly)地保持操纵杆的操作位置。

通常,在制造方处,将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产品规范匹配的弹性板附着到操纵杆单元,并且将该操纵杆单元安装在无线电控制装置上。之后,完整的设备被船运。为此,当用户在购买了产品之后想改变弹性板时,需要在打开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壳体之后拆除安装好的弹性板,用另一种类型的弹性板来代替它。该工作比较费事。

此外,当要替换的弹性板不在手中,或者用户自己不能替换弹性板时,必须将该产品送到制造商那里,请他们来替换部件。这要占用大量时间并且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纵杆单元,其中用户能够方便地改变操纵杆单元中的弹性板,而不用替换弹性板。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操纵杆单元的无线电控制装置,其中用户能够方便地改变操纵杆单元中的弹性板,而不用打开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包括:可变电阻器联接到其上的固定部件;带有操纵杆、联接到所述可变电阻器的转动部分并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固定部件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具有外周,所述外周具有其中形成有齿轮状的槽的弧形槽;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桥接到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当用所述按压部件的弹力按压所述弧形槽时将所述转动部件保持在任意的转动位置;以及调节部件,用于将按压部件定位并固定到所述的固定部件,并用于调节所述按压部件至所述固定部件的间距;所述按压部件具有至少两种类型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与所述弧形槽接触的部分变形,由此,在所述的两种弹性板中,可以通过所述的调节部件来选择与所述弧形槽接触并被按压的弹性板。

在本发明的操纵杆单元中,弹性板具有联接到所述固定部件的一端部和通过所述调节部件分别固定到所述固定部件的另一端部。

在本发明的操纵杆单元中,每个所述的弹性板通过所述的调节部件经由缓冲件定位于所述固定部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无线电控制装置配备有如上所述的用于无线电控制的操纵杆单元。

在本发明的无线电控制装置中,在限定所述无线电控制装置外形的壳的背面具有调节开口,用于在与所述调节部件的相对的水平位置调节所述的调节部件。

在本发明的无线电控制装置中,其中所述调节开口具有向所述的壳里面延伸预定的长度的外周。

在根据本发明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中,提供两种类型的弹性板作为构成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按压部件,每种具有不同的形状。通过用调节部件来调节弹性板与固定部件的间距,用户能够适当地选择期望的弹性板。为此,用户能够方便地改变操纵杆单元中的弹性板而不用更换弹性板。

可以用螺丝刀或者扳手从带有操纵杆单元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外面直接调节调节螺钉32。因此,可以方便地执行调节而不用打开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壳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列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的前视图;

图2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的后视图;

图3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4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中的操纵杆保持机构的分解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a)是描绘在模型飞机被控制时的操纵杆单元的右侧视图,图5(b)是模型直升机被控制时的操纵杆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6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前视图;

图7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后视图;

图8是描绘沿图7的线A-A取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描绘常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前视图;

图10是描绘常规的操纵杆单元的前视图;

图11是描绘常规的操纵杆单元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图1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的前视图;图2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的后视图;图3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的右侧视图;图4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中的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用于无线电控制装置的操纵杆单元(下文中操纵杆单元),大致具有与在背景技术中描述的图10和11中所示的结构相似的基本结构。然而,各个构成单元的特定形状与图10和11中所示的形状不同。为此,将在下面说明作为本发明主要部分的与操纵杆保持机构相关的部分。相同的标号附在指代与图10和11中的部件相应的部分,因此省略了重复的解释。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操纵杆单元2的转动框(转动部件)22具有弧形槽22c,槽22c形成保持操纵杆24的机构。弧形槽22c相对于转动轴22a呈扇形,并且围绕转动轴22a的外周具有齿轮状的槽。在弧形槽22c中,边缘部分向转动框22的外部延伸,并且比常规操纵杆单元的相应部分宽。

在固定框(固定部件)21上设立两个柱体21b和21c。在柱体21b的一端形成一个螺纹孔21d,在柱体21c的一端形成两个螺纹孔21e。

各自具有不同形状并作为按压部件来按压在固定框22中形成的弧形槽22c的两种弹性板30a和30b,桥接于柱体21b和21c之间。弹性板30a具有用作操作模型飞机时所用的按压部件形状,即在与转动框22的弧形槽22c接触的部分处具有弯曲于转动框22的一侧的凸出部分。弹性板30b具有用作操作模型直升机时所用的按压部件形状,即在与转动框22的弧形槽22c接触的部分处具有平的部分。

由弹性板30a和30b的联接在一起的一端部形成共用的固定部分30c。在固定部分30c中形成安装孔30d,并且分别在弹性板30a和30b的另一端形成安装孔30e和30f。由固定螺钉31直接固定固定部分30c,此时安装孔30d与钻在柱体21c中的螺纹孔21d对准。弹性板30a和30b分别通过调节螺钉32和缓冲件33固定,此时安装螺钉30e和30f与钻在柱体21c中的螺纹孔21d对准。调节螺钉32作为调节部件,它能够调整与柱体21c之间的间距。

每个缓冲件33由接近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树脂部件形成,该部件的一侧带有切口部33a。垂直于切口部33a形成通孔33b。弹性板30a和30b的末端夹持于切口部33a。通孔33b与弹性板30a和30b中的安装孔30e、30b和螺纹孔21d对准。因此用调节螺钉32将弹性板30a和30b拧到柱体21c上。

安装缓冲件33以避免弹性板30a和30b与调节螺钉32之间直接接触。因此,缓冲件33用以防碰撞噪声,当操纵杆24转动转动框22时会发出碰撞噪声。缓冲件33还将弹性板30a、30b和柱体21c之间的距离保持于一个或多个值。

在该实施例中,没有特别提及,每个弹性板30a和30b在弹性板30a和30b的侧部上夹持于上下翻转的缓冲部件33。在该结构中,弹性板30a与柱体21c之间的最小距离和弹性板30b与柱体21c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利用同一个部件来不同地设置,而不用准备其它部件。

在上述操纵杆保持机构的结构中,弹性板30a和30b定位并固定到在固定框21上设立的柱体21b和21c。然而,当通过用来固定弹性板30a和30b的调节螺钉32来调整弹性板30a和30b和柱体21c之间的间距时,操作者能够合适地选择所需的弹性板(按压部件)来作为操纵杆保持机构。此外,操作者还能调整作用的压力。

图5(a)图示了当在模型飞机的常规控制中选择弹性板30a作为形成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按压部件时,操纵杆单元的行为。图5(b)图示了当在模型直升飞机的常规控制中选择弹性板30b作为形成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按压部件时,操纵杆单元的行为。

如图5(a)所示,当选择弹性板30a时,将用于固定弹性板30a的调节螺钉32拧紧,以便弹性板30a的凸出部分接合并按压弧形槽22c。将用于固定弹性板30b的调节螺钉32松开,以便不使弹性板30b和弧形槽22c接触。因此,只通过弹性板30a来按压弧形槽22c。当操纵杆24转动转动框22时,步进地保持转动框22的位置。

相反,当选择了弹性板30b时,如图5(b)所示,将用于固定弹性板30b的调节螺钉32松开使得弹性板30b按压弧形槽22c。其间,将用于固定弹性板30a的调节螺钉32松开,使得弹性板30a不与弧形槽22c接触。这样,只通过弹性板30b来按压弧形槽22c。当操纵杆24转动转动框22时,无级地保持转动框22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操纵杆单元有两种弹性板,它们作为构成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按压部件具有不同的形状。当调节部件调节每个弹性板和固定部件之间的间距时,操作者能够合适地调节所期望的弹性板。为此,当用户改变操纵杆单元中的弹性板时,能够方便地改变所述弹性板而不用替换弹性板。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说明配有这种操纵杆单元的无线电控制装置。

图6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右侧视图。图7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后视图。图8是描绘沿图7的线A-A取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剖面图。为了简要地说明,下面只说明本发明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以及与常规设备的区别。

如图6-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操纵杆单元2置于本发明的无线电控制装置10中。在构成无线电控制装置10的外形的壳体10a的背面,调节孔10b、10c在与操纵杆单元2中的调节螺钉32成相对的水平位置形成,用螺丝刀或者扳手可以通过所述调节孔10b、10c从无线电控制装置10的外面直接操作调节螺钉32。

这样,用插入的螺丝刀或者扳手可以从调节孔10b、10c直接操作调节螺钉32,并且可以合适地选择作为操纵杆保护机构的弹性板(按压部件)。因此,用户能够方便地改变操纵杆单元中的弹性板,而不用打开无线电控制装置的壳。

除了调节时之外,在调节孔10b、10c里塞入橡胶或树脂覆盖部件。因此,该覆盖部件防止灰尘或湿气通过调节孔10b、10c进入无线电控制装置内部。参见图7,示出了填有覆盖部件的调节孔10b。调节孔10c的覆盖部件被拿掉,并且可以看到调节螺钉32。

如图8所示,调节孔10b是矩形。在壳10a的内表面伸出一台阶(one step)的伸出部分10d在调节孔10b的边缘形成。(这也适用于调节孔10c(未示出))。

这样,当选择作为构成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按压部件的弹性板时,或者当在调整调节螺钉32来改变所施加的压力时,调节螺钉32可能过分松开,使得将弹性板和柱体21c分开的距离超出限定的距离。在此情况下,调节螺钉32的头部碰上伸出部分并停止其进一步的前进。因此,可以防止当调节螺钉32过分松开时,它从螺纹孔21d中掉出来。

已经根据描绘的实施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操纵杆单元和带有该操纵杆单元的无线电控制装置。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各种组成元件都能用具有同样功能的等效元件代替。此外,任意的配置都可以添加到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飞机被控制时所用的弹性板和直升飞机被控制时所用的弹性板一体构成了按压部件,所述每个按压部件构成操纵杆单元中的操纵杆保持机构。然而,本发明并不只局限于那个实例,可以单独形成弹性板。可以以与实施例相似的方式与固定部件平行设置单独的弹性板,以便可以获得同样的解决问题的效果,克服该问题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至于与在操纵杆单元中形成操纵杆保持机构的按压部件相接触的并被按压部件按压的弧形槽,与用于模型飞机的弹性板和用于直升飞机的弹性板相接触并被其按压的弧形槽,共同在固定部件上形成。然而,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可以分别在固定部件上形成由两个弹性板按压的弧形槽。这允许构建适用于两种类型的飞行器的操纵杆保持机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