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坠落穿心式液压上升和下降千斤顶

防坠落穿心式液压上升和下降千斤顶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坠落穿心式液压上升和下降千斤顶。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承杆、缸筒、大缸盖、底座、大活塞、上卡锁紧机构、主压缩弹簧和下卡锁紧机构,其中所述上、下卡锁紧机构由弹簧、活塞、缸盖、顶针导向套、顶针、卡体、钢球和塔型弹簧组成,这种锁紧机构具有单向锁紧性能,只能沿着支承杆向上移动,不能向下移动。这使得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利用机械自锁性能使本发明在支承杆上行或下降的任一位置上都能牢固锁定,只有液压系统强行打开,才能使之沿支承杆下降,具有很强的防坠落功能,加强了建筑施工的安全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151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花周建;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40943.8

  • 发明设计人 花周建;

    申请日2005-07-08

  • 分类号B66F3/24(20060101);B66F3/3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15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静安

  • 地址 226300 江苏省通州市新金西路93号南通四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5: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09-1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80801 申请日:200507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7-08-22

    授权

    授权

  • 2006-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机具,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防坠落穿心式液压上升和下降千斤顶。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2003年就一种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的改进设计提出了一项“穿心式液压上升和下降千斤顶”专利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授权公告号CN2661668Y)。这项专利技术解决了原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在只能沿支承杆上行不能下降的单向行走方式,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这种千斤顶在活动脚手架上的每一位置锁定,都要靠液压系统来保证,一旦液压系统出故障,则所述千斤顶就很有可能会从某一位置坠落下来,给建筑施工的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能够自锁于某一位置,并通过液压系统强行打开的一种防坠落穿心式液压上升和下降千斤顶,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括支承杆、缸筒、大缸盖、锁紧托板、托盘、卡环、底座、大活塞、上卡锁紧机构、主压缩弹簧和下卡锁紧机构,所述缸筒上端连接大缸盖,其下端外侧连接底座,底座下端连接锁紧托板,锁紧托板上置有托盘,大活塞柄部与大缸盖内侧套接,支承杆置于缸筒的中心,所述大活塞裙部、上卡锁紧结构、主压缩弹簧、下卡锁紧结构置于由大缸盖、托盘和缸筒所包容的空间内,且至上而下地穿接支承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卡锁紧机构由上卡弹簧、上卡活塞、上卡缸盖、顶针导向套、顶针、上卡体、钢球、上卡塔型弹簧和副缸筒组成,所述上卡活塞柄部与上卡缸盖内孔套接,上升压缩弹簧置于上卡缸盖端部,其自由端可抵在卡活塞柄部末端的凸缘上,顶针导向套置于上卡活塞下侧并与上卡体连接,其上设有导向孔,顶针置于该导向孔内,上卡体支承在主压缩弹簧上,其上设有斜孔,上卡塔型弹簧置于该斜孔内,钢球下侧紧抵上卡塔型弹簧的自由端,其上侧紧抵顶针下端,其内侧可紧抵在支承杆上,上卡缸盖和上卡体固定在副缸筒内侧,上卡活塞裙部套接在副缸筒内侧,副缸筒套接在缸筒内侧,上卡活塞、顶针导向套和上卡体穿接支承杆;

所述下卡锁紧机构由下卡缸盖、下卡活塞、顶针导向套、下卡体、下卡弹簧、顶针、钢球和下卡塔型弹簧组成,所述下卡缸盖的上侧支承主压缩弹簧,其内孔套接下卡活塞柄部,顶针导向套置于下卡活塞的下侧并与下卡体连接,其上设有导向孔,顶针置于该导向孔内,下卡体连接在所述托盘上,其上设有斜孔,下卡塔型弹簧置于该斜孔内,钢球下侧紧抵下卡塔型弹簧的自由端,其上侧紧抵顶针下端,其内侧可紧抵在支承杆上,下缸盖和下卡活塞裙部与缸筒内侧连接,下卡弹簧置于所述托盘上,其自由端可抵在下卡活塞裙部端面上,下卡活塞、顶针导向套和下卡体穿接支承杆。

所述上卡活塞柄部末端的凸缘是通过一圆环状上卡弹簧底座连接在卡活塞柄部末端而形成。

所述上卡活塞、下卡活塞的下端分别连接顶针板。

所述大缸盖、上缸盖和下缸盖上分别设置有主活塞腔进回油通道、上卡进回油通道和下卡进回油通道

所述缸筒与底座连接处的结合面上嵌接有卡环。

所述活塞裙部与所对应的所述缸筒连接处的结合面上嵌接密封圈。

所述活塞柄部与所对应的所述缸盖内侧套接处的结合面上嵌接密封圈。

所述缸筒与大缸盖连接处的结合面上嵌接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机械自锁性能使本发明在支承杆上行或下降的任一位置上都能牢固锁定,只有液压系统强行打开,才能使之沿支承杆下降,具有很强的防坠落功能,加强了建筑施工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是大缸盖,2是缸筒,3是大活塞,4是上卡弹簧底座,5是副缸筒,6是上升压缩弹簧,7是上卡活塞,8是上卡缸盖,9是顶针压板,10顶针,11是顶针导向套,12是上卡体,13是主压缩弹簧,14是下卡缸盖,15是下卡进回油通道,16是下卡活塞,17是下卡压缩弹簧,18是下卡体,19是托盘,20是卡环,21是底座,22是锁紧托板,23是下卡宝塔型弹簧,24是钢球,25是液压系统,26是上卡锁紧机构,27、28、29、35、36是密封圈,30是上卡宝塔型弹簧,31是下卡锁紧机构,32是堵塞,33是上卡进回油通道,34是主活塞与缸筒间密封圈,37是主活塞腔进回油通道,38是支承杆,A、B、C是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做进一步说明。

对照附图,缸筒2上端通过堵塞32和油嘴与大缸盖1连接,下端与底座22及托板19连接,其内包容下卡锁紧机构、主压缩A弹簧13、上卡锁紧机构和大活塞3,缸筒2中心置有支承杆38,并穿接在上述零部件中。

大活塞3的柄部外径62毫米,内径50毫米,裙部外径120毫米,高130毫米,用优质碳素钢制成。大活塞3的柄部套接于大缸盖1的内孔中,其结合面上设有油封35。大活塞3裙部套接于缸筒2的内侧,设有油封36。油嘴A连接在大缸盖1上并与其上的主进回油腔道37相通。

在上大活塞3的下侧设置上卡锁紧机构26,它由上卡弹簧底座4、上卡弹簧6、上卡活塞7、上卡缸盖8、顶针压板9、顶针导向套11、顶针10、上卡体12、钢球24、上卡塔型弹簧30和副缸套5组成。上卡缸盖8通过油嘴B和堵塞32与副缸套5连接,其连接配合面上设有油封,上卡活塞7的柄部套接在上卡缸盖8的内孔中,其裙部套接在副缸套5的内侧,其套接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油封。上卡活塞7的柄部上端通过螺钉连接上卡弹簧底座4,其裙部下端通过螺钉连接顶针压板9。上升压缩弹簧6穿接在上卡活塞柄部,其两端分别紧抵上卡活塞裙部和上卡弹簧底座4。顶针导向套11置于上卡活塞7下侧并通过螺钉与置于其下侧的上卡体12连接。上卡体12支承在主压缩弹簧13上并与副缸套5的下端连接,其上设有斜孔,上卡塔型弹簧30置于该斜孔内。顶针导向套11上设有导向孔,顶针10置于该导向孔内。钢球24下侧紧抵上卡塔型弹簧23的自由端,其上侧紧抵顶针11下端,其内侧在上塔型弹簧30的弹力作用下紧抵在支承杆38上,这使得本锁紧机构具有单向锁紧性能,只能沿着支承杆38向上移动,不能向下移动。副缸筒5套接在缸筒2的内侧,可相对上下滑动。卡弹簧底座4、上卡活塞7、顶针压板9、顶针导向套11和上卡体12穿接支承杆38。

下卡锁紧机构31置于主压缩弹簧13的下侧并安装在托盘19上,它由下卡缸盖14、下卡活塞16、顶针压板9、顶针导向套11、下卡体18、下卡弹簧17、顶针25、钢球24和下卡塔型弹簧23组成。主压缩弹簧13支承在下卡缸盖14上,下卡缸盖14的内孔与下卡活塞16的柄部外径相配合,配合面上设有油封29,下卡活塞16的裙部下侧通过螺钉连接顶针压板9,其柄部外径为78毫米,其裙部与缸筒2的内侧相配合,其配合面上分别有油封28、27,下卡缸盖14的外径120毫米,下卡缸盖4和缸筒2通过油嘴C和堵塞32使之连接、固定。顶针导向套11置于下卡活塞16的下侧并由螺钉与下卡体18连接,其上设有导向孔,顶针10置于该孔内。下卡体18与托盘19连接,其上设有斜孔,下卡塔型弹簧23置于该斜孔内。钢球24下侧紧抵上下塔型弹簧23的自由端,其上侧紧抵顶针10下端,其内侧在下塔型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紧抵在支承杆38上,这使得本锁紧机构具有单向锁紧性能,只能沿着支承杆38向上移动,不能向下移动。下卡弹簧17置于托盘19上,其上端紧抵下卡活塞16。下卡活塞16、顶针压板9、顶针导向套11和下卡体18穿接支承杆38。

在自然状态下(液压系统5不工作状态下),上卡锁紧机构26和下卡锁紧机构31分别在上卡压缩弹簧6和下卡压缩弹簧17的弹力的作用下脱开顶针10,上卡体12和下卡体18内的钢球24分别在上卡宝塔型弹簧力23和下卡宝塔型弹簧力30的作用下沿斜孔向上和向中心移动,压紧支承杆38,使上述两锁紧机构锁紧在支承杆38上,从而使千斤顶自动锁紧在支承杆38的某一位置上。

如要使本发明装置(千斤顶)上升:1)油嘴A进油,上、下卡锁紧机构锁紧,则下卡锁紧机构连同缸筒2上升;2)油嘴A回油,下卡锁紧机构31锁紧,上卡锁紧机构26和大活塞3在主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向上推进,恢复自然状态。重复上述1-2的过程使本发明装置连续上升。

如要使本发明装置下降:1)油嘴B进油,上卡锁紧机构26强行松开;2)油嘴A进油,推动副缸筒5即上卡锁紧机构26下移,主压缩弹簧13被压缩;3)油嘴B回油,上卡锁紧机构26重新自动锁紧;4)油嘴C进油,下锁紧机构31强行松开;5)油嘴A回油,主压缩弹簧13的回位势能和千斤顶自重及载荷的作用下使缸筒连同下卡锁紧机构31下移,但此时上卡锁紧机构26处于锁紧状态不能移动,则缸筒2和与之连接的下卡锁紧机构31由于相对运动和自重向下移动;6)油嘴C回油,使千斤顶恢复自然状态。重复上述1-6的过程使本发明装置连续下降。

本发明装置的上、下卡锁紧机构在自然状态下,只能沿着支承杆上升。不能下降;如需下降必须液压强行打开上述的锁紧机构。这使得本发明装置具有防坠落的功能,从而使本发明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