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激光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的方法

激光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摩尔比为1∶1称取Ti、Ni金属粉末,并混合均匀;(2)将Ti、Ni混合粉末压制成圆柱状试样,压制过程中保压1~4分钟,压制压力为20~50KN;(3)将试样在80~150℃下保温1~3小时,除去水分与部分气体;(4)将试样置于反应容器的试样台上后,封闭容器盖,以5~10L/min的流量通入氮气,充气时间≥2分钟后,用CO2和Nd:YAG激光点火,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054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51876.5

  • 发明设计人 杨永强;陈林;

    申请日2004-10-20

  • 分类号B22F3/12;

  •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禹小明

  •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00: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2F3/23 授权公告日:20060823 终止日期:20101020 申请日:200410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6-08-23

    授权

    授权

  • 2005-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4-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的方法,具体是一种用激光作为点火热源,诱导Ti-Ni和Ti-N2两个体系同时发生自蔓延反应,一次性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制备TiNi合金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熔铸法、粉末冶金法和还原扩散法。熔铸法使用的是块状原料,熔炼时成分难以精确控制,易产生偏析,往往要通过多次熔炼和高温均匀化处理来改善铸锭的性能,因此成本很高;粉末冶金法生产TiNi合金需要长时间的高温烧结,费时、能耗大。而且生产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容易导致烧结坯含氧量增高,加工塑性差;还原扩散法是用还原剂钙粒、二氧化钛和镍粉反应来制备TiNi合金,成本高、后处理负担重,而且对材料和工艺参数的要求也比较高。

合成TiNi合金后,在TiNi合金表面获得TiN防护层的方法有气相沉积法,等离子喷涂法,N离子灌输法,气体渗氮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工艺复杂,有的成本高昂,而一次完成TiNi-TiN的合成,还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激光作为点火热源,诱导Ti-Ni和Ti-N2两个体系同时发生自蔓延反应,一次性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激光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摩尔比为1∶1称取Ti、Ni金属粉末,并混合均匀;

Ti粉的纯度≥99.0%,细度为200~300目;Ni的纯度≥99.5%,细度为200~300目;

2、将Ti、Ni混合粉末压制成圆柱状试样,压制过程中保压1~4分钟,优选2~3分钟;压制压力为20~50KN;

3、将试样在80~150℃下保温1~3小时,除去水分与部分气体;

优选的温度为90~110℃,最佳温度为100℃;保温时间最佳为2小时;

4、将试样置于反应容器的试样台上后,封闭容器盖,以5~10L/min的流量通入氮气,充气时间≥2分钟后,用CO2和Nd:YAG激光点火,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Ti-Ni和Ti-N2两个体系同时发生反应,并相互作用,可一次性合成TiNi-TiN梯度材料,简化合成过程;

(2)反应产物内部含有大量孔洞,孔隙率高达50%;

(3)反应过程快速高效,反应产物中无Ti、Ni纯元素相存在;

(4)激光加热方式无接触、无污染、易控制、加热及冷却速率高,易于获得非平衡相及多缺陷的结构,对于合成某些功能材料具有特殊优势;

(5)激光功率易测,其具体加在反应物上的能量易于计算,便于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6)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具有节能,高效,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并能制取具有超性能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TiNi-TiN梯度材料的制备流程图;

图2为反应容器示意图;

图3为反应产物的X-ray衍射谱;

图4(a)为反应产物的SEM照片(×3000);

图4(b)为反应产物的SEM照片(×50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Ti粉和Ni粉,其主要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Ti粉和Ni粉的特性

纯度原子量粒度产地钛粉99.0%47.88200目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镍粉99.5%58.71300目上海龙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以1∶1的摩尔比配制Ti、Ni金属粉末,计算混合粉末中Ti、Ni的质量百分比:

Tiwt%1∶1=47.88/(47.88+58.71)×100%=44.92%(1)

Niwt%1∶1=58.71/(47.88+58.71)×100%=55.08%(2)

按照计算结果,用精度为0.01g的电子天平称取适量Ti、Ni粉末,然后用混粉机(细度:30~300目,转速:24000r/min)将其混合。每次开机一分钟,待混粉机的杯体温度降至室温时再次开机,如此反复三次,将其混合均匀。

(3)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型号:WE-30,广州试验机厂生产,300KN)将Ti、Ni混合粉末(3.4g)压制成直径为15mm的圆柱状试样,压制过程中保压1分钟,以免试样变形或者开裂。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压制压力分别为25KN、30KN、35KN、40KN、45KN、50KN。

(4)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自蔓延反应产物的质量,在实验前应烘干试样,去除水分和部分气体。所采用的设备为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波动:±1℃,控温范围:室温~300℃),在80℃下保温1小时。

(5)自蔓延反应在反应容器(图2)中进行,将试样置于试样台上适当位置后,封闭容器盖,通入一定流量(5L/m)的氮气(99.999%,13.6MPa)。

在此,氮气兼作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充气一段时间(4m)后,用CO2(Pmax=1500W)和Nd:YAG(Pmax=700W)激光点火,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用精度为0.01秒的秒表记录点火时间、助燃时间及反应时间,从观察窗观察反应现象。

实施例2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Ti粉和Ni粉,其主要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Ti粉和Ni粉的特性

纯度原子量粒度产地钛粉99.0%47.88250目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镍粉99.5%58.71250目上海龙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以1∶1的摩尔比配制Ti、Ni金属粉末,计算混合粉末中Ti、Ni的质量百分比:

Tiwt%1∶1=47.88/(47.88+58.71)×100%=44.92%(1)

Niwt%1∶1=58.71/(47.88+58.71)×100%=55.08%(2)

按照计算结果,用精度为0.01g的电子天平称取适量Ti、Ni粉末,然后用混粉机(细度:30~300目,转速:24000r/min)将其混合。每次开机一分钟,待混粉机的杯体温度降至室温时再次开机,如此反复三次,将其混合均匀。

(3)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型号:WE-30,广州试验机厂生产,300KN)将Ti、Ni混合粉末(3.4g)压制成直径为15mm的圆柱状试样,压制过程中保压4分钟,以免试样变形或者开裂。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压制压力分别为25KN、30KN、35KN、40KN、45KN、50KN。

(4)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自蔓延反应产物的质量,在实验前应烘干试样,去除水分和部分气体。所采用的设备为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波动:±1℃,控温范围:室温~300℃),在150℃下保温3小时。

(5)自蔓延反应在反应容器(图2)中进行,将试样置于试样台上适当位置后,封闭容器盖,通入一定流量(10L/m)的氮气(99.999%,13.6MPa)。

在此,氮气兼作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充气一段时间(4m)后,用CO2(Pmax=1500W)和Nd:YAG(Pmax=700W)激光点火,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用精度为0.01秒的秒表记录点火时间、助燃时间及反应时间,从观察窗观察反应现象。

实施例3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Ti粉和Ni粉,其主要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Ti粉和Ni粉的特性

纯度原子量粒度产地钛粉99.0%47.88300目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镍粉99.5%58.71200目上海龙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以1∶1的摩尔比配制Ti、Ni金属粉末,计算混合粉末中Ti、Ni的质量百分比:

Tiwt%1∶1=47.88/(47.88+58.71)×100%=44.92%(1)

Niwt%1∶1=58.71/(47.88+58.71)×100%=55.08%(2)

按照计算结果,用精度为0.01g的电子天平称取适量Ti、Ni粉末,然后用混粉机(细度:30~300目,转速:24000r/min)将其混合。每次开机一分钟,待混粉机的杯体温度降至室温时再次开机,如此反复三次,将其混合均匀。

(3)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型号:WE-30,广州试验机厂生产,300KN)将Ti、Ni混合粉末(3.4g)压制成直径为15mm的圆柱状试样,压制过程中保压2分钟,以免试样变形或者开裂。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压制压力分别为25KN、30KN、35KN、40KN、45KN、50KN。

(4)为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自蔓延反应产物的质量,在实验前应烘干试样,去除水分和部分气体。所采用的设备为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波动:±1℃,控温范围:室温~300℃),在100℃下保温两小时。

(5)自蔓延反应在反应容器(图2)中进行,将试样置于试样台上适当位置后,封闭容器盖,通入一定流量(8L/m)的氮气(99.999%,13.6MPa)。

在此,氮气兼作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充气一段时间(4m)后,用CO2(Pmax=1500W)和Nd:YAG(Pmax=700W)激光点火,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用精度为0.01秒的秒表记录点火时间、助燃时间及反应时间,从观察窗观察反应现象。

(6)反应结束后,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扫描电镜(SEM)技术分析反应产物的相组成、观察反应产物显微结构,并用公式:

P=(1-V1/V2)×100%(3)

计算反应产物的空隙率,其中P为孔隙率(%),V1为自蔓延反应前试样的体积,V2为自蔓延反应后试样的体积,试样的体积用精度为0.1ml的量筒测量(阿基米德排水法)。

由X-ray衍射图(图3,CO2激光器,300W,30KN,10L/S,助燃时间:2S)可知,反应产物由TiN、TiNi、Ti2Ni和Ni3Ti四相构成,无Ti、Ni纯元素相的衍射峰出现。

这表明:Ti粉和Ni粉在SHS过程中尽管反应时间仅有几秒钟,与长达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粉末扩散烧结法相比微不足道,但元素粉末间的化合反应却进行得很充分。TiNi合金表面形成的TiN对提高其表面性能是有利的。TiN的出现有利于抑制有毒Ni离子的释放,显著提高TiNi合金的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且有利于提高TiNi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

反应产物的成分、组织分布均匀,图4反应产物的微观组织照片(背散射电子像)。

在图4中,存在黑、白、灰三种颜色不同的区域,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组织。从图中不难看出,三种组织在反应产物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这说明在样品准备阶段,混粉基本实现了均匀化的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