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

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

摘要

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涉及一种海菜的栽培,尤其是在网箱附近或网箱中的水培,用于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其步骤为选择藻种并放养在海水中,初始放养的生物量密度小于800kg/亩;在密度大于1000kg/亩后采收,采收后的生物量密度小于600kg/亩。生物修复吊养筏架设有至少2根并排设置的支杆,支杆的端部由绳索或支架联接成架体,支杆之间设有系绳,架体上设有至少1个悬浮体,架体通过至少4根固定绳索固定。将海藻栽培与网箱养鱼相结合进行混养,用于海水养殖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用简单的方法、很低的成本显著地缓解了海水养殖富营养化,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8-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3/32 授权公告日:20060510 申请日:200403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6-05-10

    授权

    授权

  • 2005-03-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1-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菜的栽培,尤其是在网箱附近或网箱中的水培,用于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

背景技术

海水养殖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海水动物养殖造成的富营养化,导致病害和赤潮频发,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及养殖业,经济损失惨重。近海富营养化的治理不可能仅仅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来解决,而采用大型海洋植物高效提取海水中营养盐、并将其转移出水体的手段是现实可行的。即,在动物养殖富营养化海区进行海藻养殖,利用海藻吸收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同时放出O2.供给养殖动物,抑制厌氧细菌活动,减少CH4、H2S、NH3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力,提高生长率。通过人为收获海藻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转移出系统,达到缓解和消除富营养化的目的。这种生物修复途径已经成为国际上推崇的解决环境问题的优选方案。但国内外尚未有针对亚热带海区海水养殖富营养化修复的系统的方法技术,特别是没有解决全年持续修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大型海藻用于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实现了全年不间断的修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将用于修复的海藻作为鲍鱼等高附加值海产品的饲料,还可加工成海珍品、食品添加剂、工业原料等经济产品。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又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所说的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的步骤为

1、选择用于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藻种;

2、将用于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海藻放养在海水中,初始放养的生物量密度小于800kg/亩;

3、在生物量密度大于1000kg/亩后采收,采收后的生物量密度小于600kg/亩。

所说的修复生物可选自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aformis)或菊花心江篱(Gracilarialichenoides)等中的至少1种。所说的用于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修复的放养设备可选用吊养筏架,或者底播网箱。

所说的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吊养筏架设有至少2根并排设置的支杆,支杆的端部由绳索或支架联接成架体,支杆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生物修复植物的系绳,架体上设有至少1个悬浮体,用于保持架体浮于水面,架体通过至少4根固定绳索固定在固定件上。

并排设置的支杆最好为5~10根,以6~8根为佳。支杆最好相互平行,可选用竹,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或轻型金属材料制成,最好为管状物。

所说的架体最好呈长方形,架体长度大于5m,最好为15~25m;宽度大于2m,最好为4~5m。架体上设有的悬浮体可选用塑料泡沫体。固定件可选用固定杆,桩,或锚等。

所说的亚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底播网箱设有网箱体,网箱体上部开口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至少2个悬浮体,用于保持网箱体悬浮于水面。网箱体通过支撑架本身或绳索等固定在固定件上,或挂系在养鱼网箱架上。

所说的网箱体可呈长方体,网箱体长度大于3m,最好为5~15m;宽度大于1m,最好为3~5m,深度大于0.5m,最好为0.7~1.5m。支撑架可采用支杆和绳索组成,绳索与支杆的端部联接,支杆选用左右一对,悬浮体最好设于网箱体开口支撑架的长边上,支杆选用竹,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或轻型金属材料,最好为管状物。悬浮体可选用塑料泡沫体。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在于

1)将单纯的海藻栽培与网箱养鱼相结合,进行混养,不仅可将选用的修复生物作为鲍鱼等附加值海产品的饲料,或加工成海珍品、食品添加剂、工业原料等,更重要的是用于海水养殖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用简单的方法、很低的成本显著地缓解了海水养殖富营养化,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本发明所采用的修复生物易得,放养设备简单,操作方法简便易学,工艺条件的控制简化,适应性强,易于推广,便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龙须菜吊养筏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龙须菜吊养筏架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菊花心江篱养殖网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选用龙须菜作为修复生物,采用吊养方式将龙须菜放养在海水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吊养筏架,筏架设有7根竹竿1,竹竿1相互平行,竹竿1的端部由主绳2联接成长方形的架体,架体长度为20m,宽度为4.5m,竹竿1之间设有用于夹挂龙须菜苗的系绳(或称苗绳)3,架体上设有4个塑料泡沫球4,用于保持架体浮于水面,架体通过4根固定绳索5固定在竹桩6上。相邻的四条固定绳索5共用一支竹桩6,如图2所示,这样可以减少材料和工作量,还可以抵消4根固定绳相互间的水平拉力,使竹桩更坚固,并保持整体平稳。每个筏架7间的行间距约2.5m,列间距约4m。

将吊养筏架布设于养鱼网箱周围,吊养筏架最好与养鱼网箱间隔穿插排布,也可以利用网箱养殖区周围的浅水区进行排布。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所说的亚热带海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底播网箱设有网箱体8,网箱体8上部开口设有左右互相平行的两根竹竿9,绳索10与竹竿9的两端联接,绳索10上设有4个塑料泡沫条11,用于保持网箱体8悬浮于水面。网箱体8通过绳索10固定在固定件上,或挂系在养鱼网箱上。网箱体可呈长方体,网箱体长度10m,宽度4m,深度约1m。挂于吊养龙须菜的筏架下,也可挂于养鱼网箱空架下,每3个养鱼网箱架下挂一个江蓠养殖网箱。

网箱底播可防止修复生物被海区自生长的其他鱼类(如,常见的蓝子鱼)吃食。

修复生物放养时,以龙须菜夹苗为例,用直径约6mm的塑料绳为苗绳,如果筏架长度为20m,苗绳长度以21.5m为宜。苗绳每端各预留75cm用于将苗绳固定在筏架上,中部20m长的苗绳每隔10~20cm夹一簇龙须菜,每簇龙须菜重一般5~15g。如果为开始时就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夹苗时可适当加密,即每隔10cm夹一簇龙须菜种苗;也可采用加大夹苗量的办法,使每簇龙须菜种苗重量保持10~15g,以提高修复生物的初始密度。

以龙须菜挂苗为例,夹了龙须菜种苗后的苗绳两端在筏架两边的竹竿上系牢,苗绳中间部分搭挂在筏架上。苗绳间距一般30~40cm。一般修复区的龙须菜初始密度50~100kg/亩。

若采用菊花心江蓠吊养,其方法同龙须菜,但可以适当加大初始吊养密度,每隔10cm夹一簇江蓠种苗,每簇种苗重量保持10~15g,苗绳间距一般30cm,一般修复区的江蓠初始密度100~200kg/亩。

若采用菊花心江蓠底播,种苗直接播撒于网箱水面,让其自然沉降到网箱底部。为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初始密度可适当加大,一般以1000kg/亩为宜。

修复生物的密度调节:

(1)龙须菜

分别在放苗后一个半月和3个月时收割一次,收割时苗绳上仍保留约15cm长的龙须菜作为种苗继续繁殖。为保证修复效果,也可采用间绳收获,即放苗一个半月后间绳收获一半的龙须菜,然后每隔一个月间绳收获另一批,这样可以在任何时候在海上保留较多的修复生物的数量。

(2)菊花心江蓠

吊养的江蓠采用间绳收获,间绳补苗的方式调节江蓠密度。江蓠起始吊养密度约150kg/亩,30d后采收第一批江蓠,采用间绳采收,每相邻的两条苗绳采收1条,保留1条,采收后的苗绳按75kg/亩的密度回补江蓠种苗。此后每隔25d采收1次,采收的江蓠为上次未收的江蓠,同样再以75kg/亩的密度回补江蓠种苗。

网箱底播的江蓠一般每15天采收一次,为保障修复效果,采收后网箱中江篱的生物量应保持在1000kg/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