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是由囊核和囊皮组成,其特点是囊皮包括动物胶、植物胶、海产品胶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水解物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农药用溶剂制成液体,加入助剂、植物油、表面活性剂,再加入溶剂进行稀释制成囊核;将动物胶、植物胶、海产品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胶分别先进行各类胶水解,过滤后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囊核的反应釜中,在200-600转/分的转速下混合搅拌,同时自然降温2小时后,进行包装,是一种药效高、药效期长、成本低的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133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天良;

    申请/专利号CN03139132.X

  • 发明设计人 张天良;

    申请日2003-08-16

  • 分类号A01N65/00;A01N25/28;

  • 代理机构37102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迟元香

  • 地址 265601 山东省蓬莱市北沟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26: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1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A01N65/00 专利号:ZL03139132X 申请日:20030816 授权公告日:200511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7-01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合同备案号:2009990000430 让与人:仲伟德 受让人:北京天山黑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授权公告日:20051130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09.5.6 合同履行期限:2007.6.6至2012.6.5合同变更 申请日:2003081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 2006-11-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61013 申请日:200308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5-11-30

    授权

    授权

  • 2004-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7-2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的剂型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由于受病、虫、杂草的危害,全球每年农作物的损失大约为1/3,为了控制和减轻病、虫、杂草的危害,全世界每年施用的农药高达300万吨,其中大部分为化学农药,化学农药虽然为农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其毒性较高,植物中残留农药较多,并且会渗透到土壤、河流或地下水中,影响人们身体健康,降低土壤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农药剂型的水基化是农药发展的方向;另外,有的化学农药本身还存在着见光分解、对水不稳定、有特殊异味、腐蚀性强等特性,直接使用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使用;随着人们对安全、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的不断增强,微胶囊制剂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以克服上述缺陷,但是通常的微胶囊制剂的囊皮一般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大部分是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酰胺、聚胺酯类、尿醛树酯类,由于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难以生物降解的材料,因而仍有部分有机物质残存在植物的叶子上,对环境和人畜均有不良影响,有的甚至有一定的致癌性;另外其加工工艺复杂,所加入的助剂复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囊皮完全由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即食用蛋白组成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微胶囊制剂的囊皮不能生物降解,残存在植物叶子上,形成环境污染及农药本身存有的见光分解、对水不稳定、有特殊异味、腐蚀性强,无法用于喷雾施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由于其囊皮完全由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可以在空气中完全生物降解,对植物本身和环境无污染,绝对安全无害,同时用水代替溶剂,使其成为真正的绿色农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由囊核和囊皮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囊皮包括动物胶、植物胶、海产品胶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水解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其所述的囊皮采用动物胶和植物胶时,其囊皮孔小且不均匀,达不到按要求规定的释放时间,因此还需加入发泡剂。

本发明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其所述的动物胶为明胶;其所述的植物胶为淀粉胶;其所述的海产品胶为鱼胶、褐藻酸钠。

本发明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其所述的囊核包括至少一种农药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剂、植物油、助剂、稀释溶剂、水。

本发明的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当所述农药有效成分为固体时,囊核还包括溶剂,需先将固体原药稀释成液体,一般情况下所用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吡洛烷酮、甲醇、甲醛。

本发明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其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二卞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对原药起乳化作用;植物油为棉籽油、菜籽油、蓖麻油酸,能把原药和水隔离开,以利于囊皮包好,主要物体形成囊核;助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用于调节阳离子;稀释溶剂为二甲苯,可将原药稀释到要求程度。

本发明的任意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囊核的制作,将原农药用溶剂制成液体,加入助剂、植物油、表面活性剂,再加入溶剂进行稀释,加热至60-80℃,同时不断搅拌,再加入一定量的水;

b,囊皮的制作,将动物胶、植物胶、海产品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胶分别先进行各类胶水解,分别加热至50-70℃,过滤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c,微胶囊制剂,将步骤b的囊皮原料倒入步骤a的囊核的反应釜中,在200-600转/分的转速下混合搅拌,同时自然降温2小时后,进行包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当原农药为液态时,不需加溶剂,可直接与其它物质混合制成囊核。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可在包装之前加入防冻液、染料等,搅拌均匀后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可根据作物及地区的不同,制成粒径不同的微胶囊,当需要农药的释放时间长时,可将微胶囊的粒径制得大一些,否则可小一些,一般采用控制搅拌速度的方式来控制粒径的大小。

本发明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是用有机大分子将农药有效体从外边包起来,利用大分子囊壁的晶格空隙缓慢的释放出来,避免了光解、挥发、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降解等,从而极大的减少原药的使用量,延长持效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的囊皮可完全生物降解,在植物的叶子上无残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将油相和水相隔开,因此对水不稳定的农药活性物质可制成微胶囊制剂,用于喷雾施用;3、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抑制了环境中光、热、空气、水、微生物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农药的分解和流失,提高了药剂本身的稳定性,有利于生态和环境;4、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的囊皮可减少农药的挥发性,掩蔽其原有的异味,降低它接触毒性,吸入毒性和药害,减轻对人畜的刺激性和对鱼类的毒性等;5、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具有控制释放的功能,即可人为控制农药的持效期和释放速度,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即药效提高,一般提高50-200%,同时延长其特效期,从而减少施药的数量和频率,改善农药对环境的压力;6、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为多种不同性能的农药活性物质有效复配提供极大的方便;7、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使农药的物理性能得以改善,减少飘移,液体农药使之固形化,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8、降低农业的综合成本,比普通的乳油降低20-40%。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微胶囊绿色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1,将3g氰戊菊酯、7g马拉硫磷溶液混合后加入0.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g蓖麻油、3g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二甲苯,加热至70℃,同时不断进行搅拌,再加入15g水,备用;将7.5g明胶、7.5g褐藻酸钠分别加入92g水进行水解,分别加热至60℃,取上述水解后的胶液各24g进行过滤,过滤后混合,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胶液加入前面制成的备用液中,在400转/分的转速下混合搅拌,同时自然降温2小时后,加入防冻液、染料后,进行包装,即得氰马微胶囊制剂。

实施例2,囊核制作同实施例1,不同点是囊皮是将7.5g淀粉胶、7.5g明胶分别加入92g水进行水解,分别加热至60℃,取上述水解后的胶液各24g进行过滤,过滤后混合,再加入1g发泡剂,并搅拌均匀。

上述实施例的氰马微胶囊与30%的氰马乳油在防治桃小食心虫药效持效期对比表如表1。

表1

  试验样稀释倍数    药前1天    药后7天    药后14天    药后21天卵果率虫果率增长虫果率校正防 效%增长虫果率校正防效%增长虫果率校正防效%  氰马微胶囊  1500    5    1.0    0  100  0.2  98.18    1.6  90.59  30%氰马乳油  1500    3    0.5    0  100  0.5  86.36    6.6  61.18  对照组  清水    4    1.0    4    /  11    /    17    /

实施例3,将2.5g吡虫啉中加入15g吡咯烷酮制成溶液,再加入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g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3g棉籽油、3g二卞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15g二甲苯,加热至80℃,同时不断进行搅拌,再加入20g水,备用;将7.5g明胶、7.5g淀粉胶、7.5g褐藻酸钠分别加入92g水进行水解,分别加热至70℃,取上述水解后的胶液各16g进行过滤,过滤后混合,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胶液加入前面制成的备用液中,在600转/分的转速下混合搅拌,同时自然降温2小时后,进行包装,即得吡虫啉微胶囊制剂。

上述实施例3的吡虫啉微胶囊与5%吡虫啉可湿粉在防治苹果绣线菊蚜药效持效期对比表如表2。

表2

  试验样稀释倍数药前叶均蚜数  (头)    药前1天    药后7天  药后14天    药后21天 蚜/叶  (头)校正防效% 头/叶校正防效% 头/叶校正防效% 头/叶校正防效%吡虫啉微胶囊1500  21    0  100    0.1 99.80  0.3  99.80  32  87.505%吡虫啉可湿粉1500  14    0  100    0 100  0.2  99.86  84.1  67.15  对照组清水  15    24   /    51  /  151    /  256    /

实施例4,将10g哒螨灵中加入20g二甲基甲酰胺制成溶液,再加入0.2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g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3g菜籽油、3g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二甲苯,加热至60℃,同时不断进行搅拌,再加入14g水,备用;将7.5g淀粉胶、7.5g褐藻酸钠分别加入92g水进行水解,分别加热至50℃,取上述水解后的胶液各24g进行过滤,过滤后混合,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胶液加入前面制成的备用液中,在200转/分的转速下混合搅拌,同时自然降温2小时后,进行包装,即得哒螨灵微胶囊制剂,其微胶囊的粒径为2-10微米。

上述实施例4的哒螨灵微胶囊与20%的哒螨灵可湿粉在防治苹果山楂叶螨药效持效期对比表如表3。

表3

  试验样稀释倍数药前叶螨口基数头/叶    药前1天    药后7天    药后14天    药后21天头/叶校正防效%头/叶校正防效% 头/叶校正防效% 头/叶校正防效%  哒螨灵微胶囊  2000    4  0.1 97.36 0.15 96.31  0.3 94.0  32  87.50  5%哒螨灵可湿粉  2000    5  0.1 97.36 0.15 96.34  0.4 92.0  84.1  67.15  对照组  清水    3  3.8    / 4.1    /  5.0    /  256    /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