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提出的治疗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芷25-30、天花粉15-20、泽泻25-30、昆布10-15、海藻10-15、白茯苓25-30、黄苓15-18、黄柏10-25、荆芥10-15、升麻15-20、当归尾10-15、川芎15-20、制川乌10-35、桂枝15-20、鹿茸10-15、海马15-20、牛黄1-3、麝香0.1克。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将黄芩酒制、川乌醋制、黄柏盐炒(按传统工艺)分别刨制上后烘干,和上述组份一起粉碎,与麝香充分混合后装入0号胶囊(粒重0.5克)即制得本药物。本发明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大脑微循环、消除颅内水肿、血肿、脓肿、囊肿及脑部肿瘤的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850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殷耀卿;

    申请/专利号CN02135617.3

  • 发明设计人 殷耀卿;陈建昌;刘卫平;

    申请日2002-09-29

  • 分类号A61K35/78;A61P43/00;A61P35/00;A61P31/00;

  • 代理机构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中民

  •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定鼎北路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09: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12-02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5-12-14

    授权

    授权

  • 2004-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3-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治疗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的危害更加严重,致残废和致死亡率都非常高。目前,临床对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等脑疾病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大多为有创伤性疗法,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1、手术治疗:创伤较大,许多患者脑肿瘤手术后不下手术台即死亡;有的手术后颅骨缺损,无法修补;由于脑组织的结构复杂,手术不易切除干净,容易复发;许多患者有后遗症和并发症(如继发癫痫、脑水肿、脑软化)。脑积水做腹腔引流手术后,管道容易堵塞。且脑脓肿手术后容易导致继发感染。

2、放疗的副作用:对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影响较大。,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脑水肿、皮肤、颅骨及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较大。特别是钻60对脑组织损伤更大。

3、脑瘤化疗存在的问题:①血脑屏障问题。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使某些抗肿瘤药物不能或很少能进入脑组织内,故对脑瘤的疗效有限。②目前,对中枢神经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尚不能完全肯定其抗瘤谱,故很难根据脑瘤的病理原理来选择药物。且化疗易杀伤人体白细胞,降低人体免疫能力。

4、r-刀、x-刀治疗易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

5、治疗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大脑微循环、消除颅内水肿、血肿、脓肿、囊肿及脑部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治疗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及其合并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具有化瘀消肿、通窍利水、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天然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起到降低颅内压、改善大脑循环、缩小或消除颅内水肿、血肿、脓肿、囊肿病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白芷25-30  天花粉15-20  泽泻25-30  昆布10-15  海藻10-15白茯苓25-30  黄苓15-18  黄柏10-25  荆芥10-15  升麻15-20  当归尾10-15  川芎15-20  制川乌10-35  桂枝15-20  鹿茸10-15  海马15-20  牛黄1-3  麝香0.1克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

白芷27-28  天花粉17-18  泽泻26-28  昆布12-14  海藻12-14白茯苓27-28  黄苓16-17  黄柏15-20  荆芥8-12  升麻16-18  当归尾8-13  川芎17-18  制川乌20-30 桂枝17-18  鹿茸12-14  海马17-18  牛黄1.5-2.5  麝香0.1克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白芷26  天花粉18  泽泻28  昆布13  海藻13 白茯苓28  黄苓16  黄柏20  荆芥13  升麻18  当归尾13  川芎13  制川乌25  桂枝13  鹿茸13海马18  牛黄2  麝香0.1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黄芩酒制、川乌醋制、黄柏盐炒(按传统工艺)分别刨制上后烘干,和白芷、泽泻、白茯苓、昆布、海藻、天花粉、牛黄、荆芥、桂枝、升麻、当归尾、川芎、制川乌、鹿茸、海马干燥后一起粉碎,与麝香充分混合后即制得本药物。

本发明的组方是按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理进行组方。主药方中的君药:泽泻、白茯苓、昆布、海藻起利水消肿作用,牛黄、麝香有清脑开窍作用;臣药:黄苓、黄柏、荆芥、升麻起清热解毒作用;佐药:白芷、天花粉起散结排脓作用,鹿茸、海马有补充肾充脑髓作用;使药:川芎、当归尾、桂枝起活血化瘀作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散结排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功效,能使脑水肿、脑炎性肉芽肿、脑囊肿、脑脓肿、脑肿瘤逐步缩小或消失,降低颅内压,达到治疗之目的。

本发明所选用的鹿茸:味甘咸;性温纯阳,入肾经血分,通督脉之气,达奇经之阳道。具有生精补髓,养血充脑之功,实为温阳补元气充脑之要药。能促进脑细胞生长,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海马:味甘,性温,入肝肾经。有补肾壮阳,消淤血,软化脑动脉硬化的作用。还有增强脑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功效。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解表,消肿止痛,燥湿排脓之功。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疼,鼻渊头疼,眉棱骨头疼,头风等多种偏正头疼。本品对寒性头疼效果尤甚,多与防风、羌活、川芎等配伍。本品现在研究有抑制痛觉中枢,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麻痹末梢神经,抑制致疼物质的释放,有较强的镇疼作用。本品属风药,善走四肢,搜风通络,能兴奋脊髓,提高肌张力,配合补气血益肝肾药及活血化瘀之品可治痿证、瘫痪。

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主要用于湿温、发热、痈疖、疮毒、胎热不安、泻痢等。现代医药研究,有降血脂、抗血栓形成、降血压、抗变态反应和抗炎等作用。

当归尾:味甘、辛,微温,入心、肝、脾经,有补血活血、益脑增智的作用,心主血脉,脑藏神明,心血不足,则脑神失养,故临床易见头晕、心悸、健忘等症。本品配黄芪、龙眼肉、枣仁、远志、可益气养血、补脑安神。

川芎: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疼之功效。川芎为治疗脑病之要药,临床多用本品配以当归、桃仁、红花、生地。为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偏瘫实用药物。本品与荆芥、防风等治疗风寒头疼,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疗风热头疼。近年来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川芎能活血祛瘀,祛风止疼,善于走散,兼有行气作用。它“能下行血海,上行头目”,“为血中之气药”。

天花粉:味甘、微苦寒、归脾胃经。本品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功。清肺、胃之热,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胃热伤阴,易饥,形体消瘦等症。现代本品药理研究有抗菌、抗癌、降血糖的作用。

海藻:咸寒,归肝、胃、肾经,消痰软坚,利水,散结。本品有利水退肿和利尿的作用。

昆布:咸寒,归肝、胃、肾经,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昆布有与海藻相似的消痰软坚之功。本品能利水退肿、力弱须与其他利尿药同用。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泻热之功,对于因痰饮内扰,脑神被蒙而致的眩晕效果颇佳。泽泻浸膏能使家兔血液中的滞留尿素及胆固醇含量减少,能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减慢,其降胆固醇的作用也优于其他药。

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肺、脾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利窍去湿,开心益脑,导浊生津,补心安神之效。本品可改善心脑血管反应性,增加血液对内脏灌注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调整神经功能紊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效果。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升麻性能升散,并能解热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多种病症。

牛黄:味苦,性凉,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壮热神昏,痉挛抽搐等症。亦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或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心窍所致的神昏、口噤等症,还用于热毒郁结所致的咽喉肿痛、溃烂、口舌生疮、痈疽疗毒等症。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用于疮痈肿毒、湿疹等。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选用药物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利用各味中药的合理配伍,治疗脑积水、脑脓肿、脑肿瘤,无毒副作用,克服了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有创伤性疗法的许多弊端,治疗安全有效。

2、本发明药物无须煎煮,无苦涩感。用水冲服胶囊,服用方便。

本发明在临床使用的典型病例如下:

1、马某,男,9岁,伊川县城关镇北街村人。1998年2月因头痛、晕厥、肢体抽搐,在河医大一附院CT诊为左顶叶炎性肉芽肿。3月9日在伊川县人民医院CT诊为化脓性脑炎。多方求治无效,于1998年5月27日接受治疗。服脑肿消胶囊配合脑疾康冲剂5天后,症状明显减轻;服药一疗程,症状消失,后巩固治疗半年至今未复发。

2、上某,女,46岁,三门峡市商委干部。1995年因患头疼、眩晕、恶心、昏迷,在西安第四军医大附院CT确诊为梗阻性脑积水。四处求医无效,于1997年5月16日接受治疗。服用脑肿消胶瓤配合脑疾康冲剂一疗程,症状消失,继服三个月疾病痊愈,至今未复发。

3、某伟,男,23岁,洛阳市洛龙区辛店镇徐家营村人,于2000年10月30日突然昏迷、昏倒、四肢抽搐、咬舌、人事不省。在解放军150医院CT检查,确诊为:右额叶脑脓肿,住院治疗,效果不显。2001年4月27日,在我院接受治疗,服用本药一疗程,昏迷、抽搐没再发作,病人连服8个月,一切正常。2002年1月9日,病人再次CT检查,发现右额叶脑脓肿经治疗后改变消失。

4、王某,男,40岁,嵩县田湖镇南村人,突发性昏厥、昏迷、醒后头痛。2001年4月7日,在嵩县人民医院CT检查发现,左颞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低分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因病人惧怕手术,于2001年4月9日在我院治疗,经服用本药后,昏厥、昏迷、头痛没再发生,头部感觉轻快,症状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白芷26  天花粉18  泽泻28  昆布13  海藻13  白茯苓28  黄苓16  黄柏20  荆芥13  升麻18  当归尾13  川芎13  制川乌25  桂枝13  鹿茸13海马18  牛黄2  麝香0.1

生产方法:将黄芩酒制、川乌醋制、黄柏盐炒(按传统工艺)分别刨制上后烘干,和白芷、泽泻、白茯苓、昆布、海藻、天花粉、牛黄、荆芥、桂枝、升麻、当归尾、川芎、制川乌、鹿茸、海马干燥后一起粉碎,与麝香充分混合后装入0号胶囊(粒重0.5克)即制得本药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