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电解铜的方法

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电解铜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电解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破碎后的硫化铜矿进入堆场,用含细菌的硫酸溶液对矿石喷淋,进行细菌溶浸,溶浸后的含铜液体收集、澄清后,利用铜萃取剂萃取,反萃,富集后,经电积工艺后得电解铜。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充分利用矿石资源,使铜的湿法冶炼技术得到深化和发展,降低了铜的生产成本,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大姚铜矿;

    申请/专利号CN97103554.7

  • 申请日1997-04-18

  • 分类号C22B3/18;C25C1/12;

  • 代理机构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金耀生

  • 地址 675401 云南省大姚六苴镇云南大姚铜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1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5-06-15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1-01-03

    授权

    授权

  • 1998-10-28

    公开

    公开

  • 1997-12-31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电解铜的方法。

氧化铜矿石的浸出-萃取-电积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推广应用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酸耗较低的硅酸型氧化铜矿石经过湿法金工艺生产电解铜,经济效益较好。但是氧化铜矿资源越来越少,并且已进入酸浸厂的矿石中含有10%至50%的硫化矿无法溶浸,不能充分利用矿石资源,许多湿法电解铜厂先后面临着资源危机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把矿石中的硫化矿溶浸出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萃取-电积,生产优质电解铜,能充分利用矿石资源的硫化矿细菌浸出生产优质电解铜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破碎后的硫化铜矿进入堆埸,用含细菌的硫酸溶液对矿石喷淋,进行细菌溶浸,溶浸后的含铜液体收集、澄清后,利用铜萃取剂萃取,反萃,富集后,经电积工艺后得1#电解铜。

喷淋液体含硫酸0.5-0.7%,三价铁离子0.5-0.7%,水98-99%,液体含细菌每毫升107-109个,并行成喷淋溶浸、萃取,细菌再生的循环过程,所用菌种和再生细菌为硫杆菌(Thio-bacillus spp.)

铜萃取剂为10%Lix984加入  %的200号煤油稀释而成。

萃取、反萃和贫有机相池为一循环系统,对滤液进行连续和反复萃取。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用200吨硫化铜矿(可为辉铜矿、黄铜矿和斑铜矿)破碎后,将其进入堆埸,用含硫酸0.5%、三价铁离子0.7%、水98.8%、按每毫升107-109个细菌的比例加入的硫酸溶液对矿石喷淋,进行细菌溶浸,溶浸后的含铜液体收集、澄清后,利用10%Lix984加入90%的200号煤油稀释而成的铜萃取剂萃取,并形成喷淋溶浸、萃取,细菌再生的循环过程。所用菌种和溶浸出的细菌为硫杆菌(Thio-bacillus spp.)。而萃取、反萃和贫有机相池又为一循环系统,对滤液进行连续和反复地萃取,以利于除弃杂质和富集铜离子。反萃、富集、电积与电尾液池形成又一循形环系统。富集后(>35g/l)经电积工艺后,得1#电解铜产品。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充分利用矿石资源,使铜的湿法冶炼技术得到深化和发展,降低了铜的生产成本,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比较指标如下:

1、半工业实验技术指标:

①矿石性质分析:该矿石较致密、坚硬,为硅酸盐混合矿石。品位0.965%,结合氧化铜0.117%,游离氧化铜占0.145%,氧化率27.15%,粒级分布:-20mm占100%,-15mm占97.5%,-12mm占82.32%,-5mm占16.17%。

②指标:浸出时间171天,浸出率69.88%,酸耗6.73t/tCu,综合成本17936.89元/tCu,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对比表

序号                  条    件浸出时间(天)浸出率(%)  1  200克矿石+稀H2SO4(15g/l)800ml    67  16.65  2  200克矿石+稀H2SO4(15g/l)+细菌共800ml    67  56.4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