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用于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装置

适用于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第一螺旋天线(1)、一个第二螺旋天线(2)以及一个拉杆天线(3)。连接元件(7)在拉杆天线(3)拉长的情况下只将拉杆天线(3)与第一螺旋天线(1)相连。在拉杆天线(3)收拢的情况下连接元件(7)只将第二螺旋天线(2)与第一螺旋天线(1)相连。于是就提供了一种空间需求极少的天线装置。同时得以保证,与拉杆天线(3)的拉长或收拢状态无关,依靠连结第二个天线总能构成调谐至最佳发射/接收功率的天线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012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8-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门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8106620.8

  • 发明设计人 R·肖尔兹;

    申请日1998-04-15

  • 分类号H01Q9/27;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铁良

  • 地址 联邦德国慕尼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1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7-06-13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4-01-14

    授权

    授权

  • 1998-12-09

    公开

    公开

  • 1998-11-18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装置和一种移动无线设备。

移动无线电设备中,通常使用所谓已调谐的天线,即天线的有效长度与接收频率范围的波长λ成一定的比例。在符合所谓的GSM-标准的移动无线电设备中,接收/发射的频率范围大约为900到1000MHz。与此频率范围相应的波长大约为30到35cm。一种有效长度调谐在接收频率范围的波长一半的天线,因此必须符合GSM-标准其有效(电)长度大约为15到18cm。显然,对于尽可能便携使用的移动无线电设备,长度为15到18cm的天线是个大缺点。一个固定安装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之上的这样长的天线,由于可能极易受弯曲或折断的伤害而不可能使用。

所以,通常给移动无线电设备安装具有上述长度的拉杆天线,或设计成具有同样电长度的螺旋天线(Spiralantenne)或螺旋与拉杆相结合的天线。在移动无线电设备开始工作之前在使用拉杆天线的情况下必须先将天线拉开。这种方法有个缺点,因为如果使用者在移动无线电设备开始工作之前忘记拉长天线,就要降低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发射/接收功率。单独的螺旋天线的缺点是接收/发射性能变坏。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获得一种天线装置,它可以在收拢状态下有少的天线空间需求并得到良好的发射/接收特性。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结合两条已知的构造原则得到解决。本发明特别适于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装置包括一个第一螺旋天线、一个可与第一螺旋天线连接的第二天线以及一个可拉出的拉杆天线。此天线装置是这样构造的,一个连接元件,比如一个普通的天线接触元件,使拉杆天线在拉出的情况下,只将拉杆天线与第一螺旋天线相连。在拉杆天线收拢的情况下,与之相反,只将第二螺旋天线通过连接元件与第一螺旋天线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由两个单独的、原则上彼此可独立装配的天线构成。

有利的是第一螺旋天线、第二螺旋天线以及拉杆天线都调整在发射/接收频率范围的波长λ的1/4。上述的每个天线还单独构成一个所述的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λ/4辐射器)。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天线的组合,总是把另外一个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耦合到第一个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即第一螺旋天线。在拉杆天线拉出的情况下,拉杆天线作为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耦合到第一螺旋天线,相反,在拉杆天线收拢的情况下,第二螺旋天线耦合到第一螺旋天线。因此,不论是在拉杆天线的收拢状态,还是在拉出状态都共同构成一个λ/2辐射器,这对于该天线装置必要的接收/发射功率的调谐是有利的。

有利的是拉杆天线在其区域内,该区域在拉杆天线收拢的情况下位于螺旋天线附近,是由非导电材料构成。由此保证,在拉杆天线收拢状态下,只是第二螺旋天线耦合到第一螺旋天线,第一和第二螺旋天线的场,几乎不受拉杆天线的影响。

第一螺旋天线优先是一个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线圈。

如果拉杆天线与螺旋天线同轴,空间需求就特别少。如果第一螺旋天线与第二螺旋天线平行又稍微偏移,在这方面就非常适宜。

本发明还设计了具有上述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移动无线电设备。如果第二螺旋天线安置在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外壳的尾状附件内,对空间需求在此特别有利。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和对附图的描述会更加清楚,如图所示:

图1基于本发明的、在拉开状态下的天线装置,和

图2在收拢状态下的图1的天线装置。

图1示出了一种基于本发明的、安装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的天线装置,在此拉杆天线是拉开的。

在图1中可以看到一种具有外壳9的移动无线电设备6。该移动无线电设备6比如是一个所谓GSM-标准的移动电话(手机Handy)。按GSM-标准信息在900到1000MHz的频率范围内传输。图中还可以看到一种天线装置,它由一个安装在移动无线设备6的外壳9内的螺旋天线1、一个连接元件(天线接触元件)7、一个第二螺旋天线2以及一个拉杆天线3构成。在图1中示出天线装置所处的状态:拉杆天线拉出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9之外。在图2中示出天线装置所处的状态:拉杆天线插入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9内。在图1中还示出了印刷电路板4,比如它承载着没有示出的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处理电路。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旋天线1、第二螺旋天线2以及拉杆天线3都有各自的有效长度,为接收/发射频率范围的波长λ的1/4。在GSM-标准中接收/发射频率范围的波长λ的1/4为7-9cm。单个天线的尺寸也是如此,它不妨碍在便携式移动无线电设备6中的集成化。第一螺旋天线1、第二螺旋天线2以及拉杆天线3因此各自构成所谓的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或λ/4辐射器。

在图1中用7标示的方块图表示接触元件。接触元件7的内部结构在图中没有明确示出。根据本发明这样实现接触元件7:在图中示出的、在拉杆天线3拉出移动无线设备6的外壳9之外的情况下,只有拉杆天线3与移动无线设备6的外壳9内的第一螺旋天线1相连。因此在拉杆天线3拉开的状态下,第一螺旋天线1和拉杆天线3共同构成所谓的λ/2辐射器。如果拉杆天线3没有或可能没有完全由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9中拉出,与此相反接触装置7不再将拉杆天线3与安装在外壳内的第一螺旋天线1连接在一起。只要接触装置7使拉杆天线3与在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9内安装的第一螺旋天线1之间不再连接,就使第二螺旋天线2与第一螺旋天线1之间形成连接。在拉杆天线3没有或没有完全由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9内拉出的情况下,只有第二螺旋天线2与第一螺旋天线1相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螺旋天线1与第二螺旋天线2共同构成λ/2辐射器。根据本发明接触装置7还保证,与拉杆天线3的状态无关,始终有一个另外的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连接到第一螺旋天线1,后者同样构成一个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特别是如果使用者忘了将拉杆天线3完全从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9内拉出,通过本发明的天线装置保证提供足够的发射/接收功率。需要说明,如上所述在图1和2的示意图中不能完全认清接触元件7的功能。

第一螺旋天线1可以通过一个印刷电路板4上面的线圈来构成。于是得到一个既十分节省空间又费用适宜的解决办法。作为另一种选择第一螺旋天线1可作为固定安装的螺旋部件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在接触装置7相对的一侧给第一螺旋天线1装上一个天线网络适配器8,将它调谐成λ/2辐射器(半波辐射器)。通过这种天线网络适配器8把第一螺旋天线1与印刷电路板4上设计的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处理电路(没有示出)连起来。第一螺旋天线1可以立体地安装在天线网络适配器8上。因为本发明不涉及天线网络适配器8的内部结构,所以只在图中用方块图来表示。

因此根据本发明总可以保证,与拉杆天线3拉开或收拢的状态无关都构成一个λ/2辐射器,并提供天线装置最佳的发射/接收功率。拉杆天线3在拉开状态时使第二螺旋天线2无效,于是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一个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连接到第一个四分之一波长辐射器,即第一螺旋天线1。

如图所示拉杆天线3由上部5和下部10构成。拉杆天线3所占的范围可以理解为上部5,该范围在拉杆天线3收拢的情况下位于两螺旋天线1、2的附近。即拉杆天线3的上部5基本上由拉杆天线3的上端点12延伸到拉杆天线3的过渡点13,在拉杆天线3收拢的情况下(图2)它位于网络适配器8的对面或下面。拉杆天线3的上部5优先由非导电材料构成。由此可以保证,第一螺旋天线1和第二螺旋天线2的场,在拉杆天线3收拢的情况下,只受拉杆天线3很少影响,即螺旋天线1、2的场不因拉杆天线3被动变形。拉杆天线3的电长度在这种情况下是由拉杆天线3的下端点14到过渡点13的长度。拉杆天线3的上部5尤其具有这样的功能,拉杆天线3可以此方式插入,即拉杆天线3的导电区域在它收拢的情况下(图2)不在螺旋天线1、2的附近。上部5可看作是插入-延长部分。

如图所示,如果第二螺旋天线2在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9的尾状附件11内安装,则特别适于天线装置的便携结构。于是拉杆天线3就可以同轴式可插入地安装在第二螺旋天线2内。在外壳内安装的第一螺旋天线1,就象所示的,与第二螺旋天线2的轴平行并稍微偏移安装是有利的。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螺旋天线1、第二螺旋天线2以及拉杆天线3的有效电长度均为接收频率范围的波长λ的1/4,确实还需要说明,上述天线电长度的划分是任意的,只要天线电长度的总和为所要求的全长,优先是接收频率范围的波长λ的一半。

当然在此情况下要注意,第二螺旋天线2的电长度与拉杆天线3的电长度相等,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即与拉杆天线3的状态无关构成一种调谐的天线装置。

参考符号表1:第一螺旋天线2:第二螺旋天线3:拉杆天线4:印刷电路板5:拉杆天线(3)的上部6:移动无线电设备7:连接(接触)元件8:网络适配器9:移动无线电设备(6)的外壳10:拉杆天线(3)的下部11:外壳(9)的尾状附件12:拉杆天线(3)的上端点13:拉杆天线(3)的上部(5)和下部(10)之间的转折点14:拉杆天线(3)的下端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