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口疮漱口液

口疮漱口液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疮和口腔手术前后的口腔清洁护理的纯中药口疮漱口液,其组成为:五倍子200-500g,明矾100-300g,冰片10-50g,金银花200-500g,蒲公英50-200g,甘草50-200g。本发明无毒副作用,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常用西药口腔护理药械,且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等作用,对口腔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创伤性粘膜损害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甚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6-1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孟军红;

    申请/专利号CN95105646.8

  • 发明设计人 孟军红;

    申请日1995-06-09

  • 分类号A61K35/78;A61K7/26;

  • 代理机构51114 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樊黎

  •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48: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3-08-13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0-05-31

    授权

    授权

  • 1996-12-18

    公开

    公开

  • 1996-08-07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疮和口腔手术前后的口腔清洁护理的纯中药嗽口液即口疮灵漱口液,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和治疗口腔颊腭、唇舌、齿龈等处发生粘膜损害为特征的口腔疾患和口腔手术前后的口腔护理等。

祖国医学对口腔颊腭、唇舌、齿龈等处发生粘膜损害为持征的口腔疾患称为口疮。口疮之症,包括西医的多种口腔疾病,如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综合症、创伤性口腔粘膜损害、结核性口腔粘膜溃疡以及许多感染性疾病伴发的口腔溃疡,各种内科疾患并发的口腔溃疡、恶性肿瘤放射中发生的口腔溃疡等,其局部灼痛,影响进食、说话,甚至睡眠,且反复发作,久久不愈,是口腔科医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

目前,国外仍然强调激素和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及临床应用。国内同类研究,如①中药漱口水对口疮的预防及治疗/陈俊//中华护理杂志,1987年(9):404;②丁香漱口液的临床应用/王亚楠//黑龙江中医药,1991(2):53;③金蒲含漱剂治疗复发性口疮/朱肾杰//中西医结合治疗,1991(5):311等。这些均不是以五倍子、明矾为主方,且疗效不如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结构稳定,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使用方便,收效快的口疮灵漱口液。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中药配方实现(按制取药液1万毫升计算):

五倍子 200--500g     明  矾100--300g

冰  片  10--50g    金银花  200--500g

蒲公英  50--200g   甘  草  50--200g

其中优选方案为(按制取药液1万毫升计算):

五倍子  300--400g  明  矾  100--200g

冰  片  20--50g    金银花  200--300g

蒲公英  100--150g  甘  草  50--150g

本发明的最大特点便是一改传统的丸、散剂型,而严格按制药工艺制成纯中药浅棕色液体即汤剂。

本发明的配方中:

五倍子:具有①收敛作用,由于其中所含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皮肤、粘膜、溃疡接触鞣酸后,其组织蛋白即被凝固,造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奏止血功效: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粘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鞣酸可与若干金属、生物碱或甙类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用作解毒剂;②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

明矾:具有①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明显的抑制效力;②收敛作用,可以止汗、硬化皮肤(特别是足部),溃疡等。

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其药理作用与樟脑相似。应用于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而有某些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在体外,较高浓度(5%)有抑菌作用;可用于神经痛或消炎。

金银花:在体外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具有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等。

蒲公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能。

甘草:具有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②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③解疼、镇痛、抗惊厥作用;④和中缓急、解毒、协和诸药作用;⑤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本发明是根据近代药理研究,结合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理论之精华,选用传统验方的组方法度,反复研制而成。

本发明的毒理学试验:

一、试验用制剂:1)口疮灵漱口液由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疮灵漱口液发明人提供,每毫升含原生药0.1g,为浅棕黄色液体。2)二硝基氯苯由成都化学试剂厂生产。

二、试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豚鼠、家兔均由泸州医学院动物饲养科提供。

三、试验日期:1993年4月

四、试验方法与结果:

1、吸收试验:取昆明种小白鼠2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饲养观察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将小白鼠分别固定于小鼠固定筒内,尾部分别浸于生理盐水和口疮灵漱口液中,连续观察8小时,无小鼠死亡。试验后,用生理盐水洗去药物组小鼠尾部的药物,未见尾部有充血、红肿等症状。停药后继续观察7天,未见小鼠有任何异常反应。

2、刺激试验:

1).结膜刺激试验:取家兔6只,体重为1.7--2.3kg,雌雄各半,先观察家兔正常结膜情况,然后于左眼滴口疮灵漱口液0.3ml,右眼滴等量生量盐水作对照,每半小时观察一次结膜,连续观察6小时,各只家兔两侧结膜均未见红肿、充血、流泪等刺激反应。

2).皮肤刺激试验:取家兔6只,雌雄各半,体重1.7--2.3kg,每只家兔于脊背两侧各剪去5×5cm2的毛。左侧去毛区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针头作井字型划痕,在脊背两侧去毛区,分别沫擦口疮灵漱口液4天,然后停药观察7天,见破损皮肤及完整皮肤均未见红肿、硬结、疡烂等刺激症状。

3、致敏试验:取白毛豚鼠10只,体重在250--300g,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口疮灵漱口液组。阳性对照组用微量注射器将50%DNCB丙酮溶液2ul滴于豚鼠背部去毛处(直径约3mm),给药组用口疮灵漱口液0.5ml沫在豚鼠背部去毛处(直径约3cm)致敏动物,14天后,阳性对照组用0.5%DNCB丙酮溶液20ul滴于去毛处(直径约1.5cm),给药组用口疮灵漱口液0.5ml沫擦(直径约3cm),分别于第24、48、72小时观察皮肤反应,见阳性对照组24小时出现皮肤发红,48小时皮肤更红,且出现局限性水肿,其中2只豚鼠皮肤出现坏死,72小时皮肤水肿有所减轻。而擦口疮灵漱口液组,各时间均未出现皮肤红肿、坏死等现象。

五、结论:

1、口疮灵漱口液与小鼠尾部接触8小时,无吸收毒性作用;

2、对家兔结膜及完整和破损皮肤无刺激作用;

3、无致敏作用。

本发明的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用制剂:口疮灵漱口液由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疮灵漱口液发明人提供,每毫升含原生药0.1g,为浅棕黄色液体。

二、试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泸州医学院动物饲养科提供,饲养观察1周后给药。

三、试验日期:1993年3月

四、试验方法与结果:

第一次,取小鼠10只,用10%口疮灵漱口液,以小鼠最大胃纳量(0.04ml/g)在24小时内灌胃给药两次(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用量的270倍),连续观察7天,见小鼠的摄食、粪便及一般活动正常,皮毛光滑,无小鼠死亡。

第二次,再取小鼠10只,按上述方法给药并观察记录结果,两次结果一致。

五、结论:

小鼠口服80ml/kg(相当于临床成人一日漱口液用量的270倍),连续观察7天,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说明口疮灵漱口液对小鼠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抑菌对比试验:

经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细菌学实验室进行抑菌对比试验观察结果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氏杆菌、产气杆菌等抑菌作用明显优于常用口腔清洁西药液(0.02%呋喃西林、1‰高锰酸钾、0.2‰洗必泰、5%碘伏)。

本发明的卫生学监测:

经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测结果证明:1、各批漱口液细菌培养为无菌生长。2、室温下保存半年仍为无菌生长。

本发明的临床试验:

一、自1993年3月至1994年1月,采用本发明进行口腔护理,可评价疗效患者共8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1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1.25岁,口腔炎15例,牙龈炎12例,口腔溃疡16例,外伤性口腔粘膜损害41例。

二、口腔护理方法及分组:

参照1985年方药中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诊断标准进行病例选择,131例观察病例分为口疮灵漱口液组(简称口疮灵组)和西药组,口疮灵组84例,西药组47例。凡诊断明确的口疮患者,首先给予①认真进行口腔检查,包括口腔清洁程度,损害部位、范围、疼痛程度、伴随症状,并发症等;检测口腔PH值及口腔拭子细菌培养加药敏。②口疮患者每日饭前、饭后用温开水漱口后,含漱口液2--5分钟,半小时内忌食饮。③口腔手术或外伤性口腔粘膜损害者,每日用无菌棉杆浸蘸漱口液清洗口腔后,含漱或冲洗漱口液3--4次。④用漱口液后,每日观察口腔粘膜及创伤愈合情况,病人自觉症状及疼痛程度,并做好记录。⑤用漱口液后4--7天复查口腔PH值,口腔拭子细菌培养对比。

三、漱口液口腔护理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86年岳松龄主编《口腔内科学》及1986年张锡泽、邱蔚六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诊断疗效标准,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口腔术后有无感染等作为口腔护理疗效判定指标。①痊愈:指口腔粘膜损害愈合,疼痛消失、色泽微红无异常,局部无水肿,全身情况好。②显效:指疼痛程度减轻80%左右,局部症状减轻80%左右,全身情况较好。③有效:指疼痛有所减轻,局部症状有好转,全身情况尚可。④无效:经漱口液口腔护理一周以上无作用,病情如前或加重。

四、漱口液口腔护理疗效结果

口腔疾患中口疮灵漱口液组和西药液组口腔护理疗效结果见表1和表2,表中西药液为0.02%呋喃西林或0.2‰洗必泰。

表1两组口腔护理疗效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   有效                               率     率   例%   例%    例%   例%   %     %口疮灵组  84 71   84.5   5 5.9   4 4.8  4 4.8  90.5   95.2西药组    47 18   38.5   12 25.6 9 19.1 8 17.0 63.8   82.9
显效率和有效率P值均<0.05

表2  口腔疾患口疮灵组和西药组口腔护理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有效率(%)口腔炎口疮灵组  15  12    1    1    1    86.7      93.3西药组    10  3     3    2    2    60.0      80.0牙龈炎口疮灵组  12  8     1    1    2    75.0      83.3西药组    10  2     3    3    2    50.0      80.0口腔溃疡口疮灵组  16  13    1    1    1    87.5      93.5西药组    10  2     3    2    3    50.0      70.0外伤性口腔粘膜损害口疮灵组  41  38    2    1         96.0      100.00西药组    17  11    3    2    1    82.4      94.1

从表1、表2可见口疮灵组和西药组对照口腔护理的显效率和有效率P值均<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疮灵漱口液明显优于西药组。平均见效时间为1.5天,平均痊愈时间为3天。口腔疾患中部分口腔炎、牙龈炎、口腔溃汤患者,是反复应用西药漱口液或口服抗菌药效果不佳,而改用口疮灵漱口液口腔护理后明显有效者。

本发明药物结构稳定,无需防腐而耐贮,无毒副作用,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常用西药口腔护理药械,且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等作用,可供各级医院,各种疾病、各种年龄,以及口腔手术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按制取药液1万毫升计算):组  分    实例1(g)    实例2(g)    实例3(g)    实例4(g)五倍子    200         300         400         500明  矾    100         150         200         300冰  片    10          20          40          50金银花    200         250         300         500蒲公英    50          100         150         200甘  草    50          100         150         20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