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张紧可弯印版的装置

在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张紧可弯印版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轮转印刷机印版滚筒上张紧可弯印版的装置。它带有一个用来在印版滚筒上偏转印版以校正对版的装置,两个版端被夹紧在压板上,为了进行对版调节,两块压板可以倾转,并可彼此相对移动,使印版绕一个准确确定的旋转中心偏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871006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87-09-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87100627

  • 发明设计人 威利·杰舒克;

    申请日1987-02-11

  • 分类号B41F13/16;B41F27/12;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力行

  • 地址 联邦德国海德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1:57: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1988-08-10

    审定

    审定

  • 1987-09-02

    公开

    公开

  • 1987-08-26

    实质审查请求

    实质审查请求

说明书

echnical-field id="technical-field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张紧可弯印版的装置,它带有一个用来在印版滚筒上偏转印版以校正对版的装置,两个版端被夹紧在压板上。

现代的胶印一轮转印刷机,不仅要求有侧向和周向的对版调整,而且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还要能将印刷机上的图幅扭转一定的量。借此可以防止复印误差、夹紧误差和其它的误差,这些误差至少会导致加工好的印刷品局部范围的对版缺陷。

DE-PS1536954提出了一种设备,用来在印版滚筒上偏转或扭转可弯印版。该设备中印版的两端在圆周方向用压板固定。通过一个调整装置可使此两个版端借助于压板彼此作反方向运动,从而使印版在印版滚筒上扭转。为了导引压板而设置了斜槽,槽中插入导引螺栓。因此当压板作轴向运动时造成了一定量的偏转运动,这一运动相应于两个版端的扭转运动。这种现有结构形式的缺点在于,这一装置只有在停车时才能操作。除此以外,为了移动印版首先要求通过两个偏心装置松开印版张紧装置。然后,通过一根蜗杆和一个执行机构,使印版在印版滚筒上扭转,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斜槽的准确度差,而且压板可能被挤住。在印版扭转过程结束后,还必须再操纵张紧装置,重新将印版固紧在印版滚筒上。只有这样做了以后机器才能重新起动,因此这种现有结构形式的调整工作既麻烦又费时,用这种装置不能满足如今对所谓的对版系统所提出的精确对版调节的要求。

DE-PS893343介绍了另一种已知的印版张紧装置,在这种装置中各压板可彼此独立地分别通过偏心装置和一系列带有间隙承载的连杆沿轴线方向移动。一个在中央的旋转中心可使压板的偏转与印版版端轴向移动相应。对于这种印版张紧装置,也必须首先松开压紧螺丝,然后才能移动印版。除了前面已提到的缺点外,这种结构形式只适用于较小规格的纸张,例如用于使用边缘穿孔金属薄膜的小型胶印机中。

由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发明一种对版调整装置,这种装置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也能简单和高度精密地进行调整。此外,还必须有快速张紧印版的装置。

上述任务可通过下述特征来完成:在轮转印刷机印版滚筒上张紧可弯印版的装置,它带有一个用来在印版滚筒上偏转印版以校正对版的装置,两个版端被夹紧在压板上,其特征为:压板在其两端各通过一个转向杠杆铰接,转向杠杆可转动地支承在滚筒体上,如此联接的压板可通过控制机构倾转,并可彼此相对移动而使印版(19)绕一个准确确定的旋转中心(P)旋转。采用这一解决办法保证稳定和精密地移动两块压板,这时印刷工人可在机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通过准确和无间隙地导引这两块压板和简单的调整机构,按照此解决办法的另一个特征,可借助于不同的操纵手段,分别调整各个位置。

本发明的轮转印刷机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

1.至少在一块压板上固定一个调整机构,它与一个在机架上移动的控制凸轮共同工作,从而通过控制凸轮来操纵印版的扭转。

2.在一块压板上装有一个曲线滚轮,控制凸轮可通过调整机构转动,并在工作位置与曲线滚轮共同工作,以及控制凸轮的调整可在机器运行过程中进行。

3.曲线滚轮通过滚轮杠杆支承在压板上,控制凸轮在工作位置首先使滚轮杠杆带着压板转动,于是印版在印版滚筒体上克服张紧弹簧的力而松开,下一步,曲线滚轮使压板作轴向运动,并在控制凸轮脱开时压板往回转动,所以印版通过张紧弹簧张紧。

4.控制凸轮被运动到工作位置,并首先使滚轮杠杆带着压板转动,因此使印版在印版滚筒体上松开,然后一个侧向对版调节装置使印版滚筒体轴向移动,接着,控制凸轮从工作位置往回运动,使印版在此新的位置被张紧,在这以后印版滚筒体被侧向对版调节装置移回其原始位置。

5.在一块压板的两端各设一个曲线滚轮,它们各与一个控制凸轮共同工作,控制凸轮和曲线滚轮的曲面或滚动面上均制成斜面。

6.曲线滚轮和与之共同工作的控制凸轮的工作面上两侧均为斜面,控制凸轮可侧向移动地支承在机架中,此侧向移动可借助于固定在机架上的伺服马达来实现。

7.在压板之两端各装一个滚轮杠杆,它们各支承着一个单面倾斜的曲线滚轮,曲线滚轮各与一个支承在机架中同样亦为单面倾斜并设计成旋转环形式的控制凸轮共同工作,控制凸轮为了松开张紧的印版和改变扭转对版而可作轴向移动,曲线滚轮和控制凸轮均设置在印刷边缘环之外。

8.印版在其两个版端被折弯,并以此被折弯了的臂钩在压板上,为了张紧印版,在压板和滚筒体之间设压力弹簧,被折弯了的臂被弹簧元件所固定。

9.两块可转动地支承着的压板中之每一块,为了能共同作倾转运动而通过联接元件联接起来,所以通过滚轮杠杆传递到压板的倾转运动,同时使两块压板沿相反方向转倾。

10.为了移动压板,两个转向杠杆设计成角形杠杆,它们可转动地支承在滚筒槽底的支承螺钉上,所以旋转中心(P)在印版的图幅范围内,当调整扭转对版调节装置时,印版绕此点运动。

11.角形杠杆的两臂做成不一样长,每一个杠杆的旋转中心移向较短的臂,在处于中间位置时,压板和角形杠杆之间的联接为垂直于印版滚筒纵轴线的直线。

12.在压板和角形杠杆之间的螺钉联接中设球形铰。

上文指出了本发明具有优点的结构型式,通过它可以借助于伺服机构进行调整运动,这些伺服机构是与各有关结构的工作条件相适应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在示意图中、其中

图1    印刷机侧视图,

图2    印版滚筒俯视图,

图3    具有另一种操纵装置的印版滚筒俯视图,

图4    印版滚筒端面视图,

图5    按图2切割线5-5通过印版滚筒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6    按图2切割线6-6通过印版滚筒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所表示的纸张轮转印刷机主要是由一个印版滚筒1、一个橡胶布滚筒2和一个压印滚筒3所组成,要印刷的纸张在橡胶布滚筒2和压印滚筒3之间被印刷。递纸滚筒4将输入之纸张转送至压印滚筒3,装在它后面的递纸滚筒5从压印滚筒3处取下纸张,并将其送往下一台印刷机,纸张的传递是以现有的方式利用叼纸牙排进行的。在印版滚筒处设有输墨装置6和润版装置7,润版装置7从润版剂容器8并经由润版辊9获得润版剂,输墨装置6由墨斗辊11从墨斗10得到墨料。

图2中所表示的印版滚筒1包括一个滚筒体12,它两端的轴颈13、14通过轴承15支承在机架16、17上。在所表示的实施例中,滚筒体12的两端均设有印刷边缘环18。在滚筒体12上张紧着一块可弯的印版19(图4)。它用压板20、21来压紧。两块压板20、21均装在滚筒体12的槽22中(图4-6)。

为了校正对版,在两块压板20、21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角形杠杆23、24铰接。角形杠杆23、24在滚筒体12的槽22中可回转地支承在支承螺钉25上(图6)。支承螺钉25通过螺纹26固定在槽22的底部。在支承螺钉25和角形杠杆23、24之间有一个配合衬套27,它与垫圈28一起保证精确地导引角形杠杆23、24。

角形杠杆23、24和压板20、21通过无间隙的球形铰29联接起来,球形铰29通过弹簧卡圈30固定在角形杠杆23、24中。球形铰29通过螺钉31与压板20、21相联接。所以保证精确和无间隙地导引这两块压板20、21(图2、5和6)。

欲在滚筒圆周表面上张紧的可弯印版19的两端32、33被弯边,并通过弯边的部分钩在压板20、21上(图4)。弯折的版端32、33通过弹性元件34加以固定,以防脱出。为了张紧印版19,在压板20、21和滚筒体12之间设有多个压力弹簧35。压力弹簧35装在滚筒体12的孔36中和压板20、21的孔37中。

为了偏转在滚筒体12上的印版19,按照图2,在压板20的两端各固定了一个滚轮杠杆38,在它上面有曲线滚轮39,曲线滚轮39的外部区设截锥形斜面40。这两个曲线滚轮39的斜面40在所表示的实施例中各与一个控制凸轮41共同工作,控制凸轮通过支座42支承在机架16、17上。

为了松开印版19,在图2所示之实施例中,两个控制凸轮41朝曲线滚轮39方向各回转或移动同样的行程,所以在滚轮39上作用了同样的压力,而压板20通过两个滚轮杠杆38在球形铰29中绕其纵轴线倾转。为了使两块压板20、21一起作倾转运动,设置了联接元件43,它们的一端固定在压板21中。在处于其相对位置的压板20上的部位制有槽44,联接元件43支承在槽中固定于压板20中的支柱45上。通过这些联接元件43,压板20的倾转动作传递给压板21,所以两块压板同时作相反方向的倾转运动。图4所表示的是两块压板20、21倾转后的位置。这一倾转位置同时也是印版19的松开位置,所以弯了边的版端32、33可以没有困难地钩在压板20、21上。一旦控制凸轮41向回运动,这两块压板20、21便在压力弹簧35的作用下往回转动,因此印版被张紧在滚筒体12上。装在压板20、21上方的盖板46,要使得当压板20、21向回转动到印版19的张紧位置时,两个弯折的版端32、33处于盖板46的下面,并由此形成一个与印版厚度相应的缝隙,从而保证这两个版端不从压板20、21上脱出。

盖板46固定在中心体47上,中心体47再用螺钉48固定在槽22的底部。盖板46借助于配合螺钉49准确定位,所以两个印版版端32、33能可靠地钩在压板20、21上。图5表示了两个版端32、33的拉紧位置,这时这两个版端32、33均已回转到盖板46之下。

与图2所表示的型式不同,按图3在压板20的一端采用了一个滚轮杠杆50,它同样也有一个曲线滚轮51,它的工作面设计成“V”形的环槽52。在此“V”形的环槽52中插入同样也是“V”形的控制凸轮54的凸轮面53。控制凸轮54向着或背离曲线滚轮51运动以松开或张紧印版,因此通过滚轮杠杆50将倾转运动传递给两块压板20和21。

为了校正对版,借助于所述之装置可以使印版19在印版滚筒1上偏转。为此,通过曲线滚轮39、51和滚轮杠杆38、50使压板20沿印版滚筒1的轴向移动。压板20的这一侧向位移通过角形杠杆23、24传递给压板21,并使之作反向移动。角形杠杆23、24可设计成具有90°夹角的等臂杠杆,使在两个支承螺钉25距离一定时便有一个确定的印版19回转运动的旋转中心P。在中间位置下,通过螺钉31的连线为与印版滚筒纵轴线垂直的直线66。

通过适当选择角形杠杆23、24的臂长和通过侧向错开安排角形杠杆回转运动的支承螺钉25,使旋转中心P位于印版19上的一个确定点,印版在进行扭转对版的调节时绕此点运动。图2中点划线表示的角形杠杆23、24臂直至P点的延长线应理解为是在滚筒外表面上的展开,这时上部的和下部的旋转中心P位于印版19的同一个位置。传动关系表明,P点是作为多节传动中的传动杠杆的印版或压板的瞬时旋转中心。

为了改变两块压板20、21的侧向位置,按图2其中一个控制凸轮41向机器一侧运动,而另一个则沿其反方向朝机器的另一侧运动。由此,通过曲线滚轮39在印版滚筒的轴向作用一个调整力。亦可用具有旋转环形状的控制凸轮来代替图中表示的可径向移动的控制凸轮41,并通过相应的支座而可沿印版滚筒的轴向移动。也可以为了形成印版的倾斜调整,使两个旋转环同时沿同一方向作轴向移动,由此调整了两块压板20、21的位置。对于这种结构型式,为了松开张紧的印版,只需要将这两个旋转环朝机器的中心运动,因此通过截锥40使两个滚轮杠杆,并从而使压板20、21倾转。

与前面所描述的结构不同,在图3所示的结构形式中采用两侧皆为倾斜工作面的控制凸轮54,曲线滚轮51的“V”形环槽52在它上面滚动。在所表示的实施例中支座55设计成使控制凸轮54或可径向移动,或者可朝印版滚筒1的方向摆动。为了侧向移动这两块压板20、21,通过一个固定在机架17上的附设的伺服马达56,可以使之沿印版滚筒1的轴向移动。在所表示的实施例中实现这一点是通过螺纹导向装置57。因此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可通过控制凸轮54作径向运动使印版张紧或松开,而通过例如由伺服马达56产生的控制凸轮54侧向运动来使两块压板20、21侧向移动,所以实现了使印版19在印版滚筒1上以前面所述的方式扭转。当然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支座55是无间隙的。

图4表示了印版滚筒的调整,在这一位置印版19走在前面的那一个版端33被钩住,并在印版滚筒1旋转一圈后,后面的版端32同样被钩住张紧印版。为了张紧印版,控制凸轮54在处于长孔59中的支承螺栓58上沿纵向移动,所以两侧倾斜的曲线工作面53使滚轮杠杆50或多或少地回转,从而使印版19松开或张紧。为了移动控制凸轮54,设置了一个液压或气动的操纵作动筒60,它的活塞杆61推动一个角形杠杆62,后者通过一个螺钉63可回转地支承在机架上。角形杠杆62的另一个臂上有叉形开口64,通过它可操纵一个固定在控制凸轮54上的销子65。因此利用操纵作动筒60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使控制凸轮54移到所需位置。

扭转印版以进行对版校正在一般情况下是在印版19松开时进行的。在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中,通过两个控制凸轮41使滚轮杠杆38稍作回转来使之松开,所以两块压板20、21作小量的倾转运动。为了在滚筒体12上扭转或偏转印版,根据扭转方向使左边的或右边的控制凸轮例如朝滚筒中心运动,而处于其相对位置的控制凸轮41与之同步地向回运动。这时通过滚轮杠杆38使压板20向左或向右移动,通过角形杠杆23、24再使处于其相对位置的压板21沿反向运动。在印版偏转后,两个控制凸轮41往回运动,所以印版在压力弹簧35的弹簧力作用下通过两块压板20、21牢固地张紧在滚筒体12上。

图3所示设备的工作方式有别于上述情况,它只有一个控制凸轮54,控制凸轮54两面都有倾斜的曲线工作面,所以通过曲线滚轮51既可回转滚轮杠杆50,也可沿印版滚筒1的轴向移动此滚轮杠杆。在这种结构形式中,为了松开印版,首先通过控制凸轮54在曲线滚轮51上加一个压力,所以曲线滚轮51通过滚轮杠杆50使压板20和与它一起的压板21作小量倾转。印版一旦被松开,就可以例如通过伺服马达56沿印版滚筒的轴向移动控制凸轮54,从而可按先前所述的方式通过两块压板20、21在滚筒体12上偏转印版。根据不同的倾斜一对版偏差,这些调整可以在这个或那个方向进行。偏转以后此处的曲线滚轮51被释放,所以通过压力弹簧35实现印版19的张紧。

图4所示结构形式中松开印版19采用了操纵作动筒60,它例如在印版滚筒1处于停车状态时使控制凸轮54向右移动某一个量,于是通过曲线滚轮51和滚轮杠杆50使两块压板20、21倾转。之后,为了在滚筒体12上扭转印版19,操纵一个在图上未表示的在印版滚筒上的侧向对版调节装置,因此滚筒体12向左或向右移动某一个量。这个移动量的大小确定了印版19在滚筒体12上的扭转。此后,控制凸轮54向回运动到印版19的张紧位置,于是印版重新紧压在印版滚筒上。接着只需要使侧向对版调节装置重新回复到它的原始位置。

如果要求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实现印版在印版滚筒1上的偏转,那么首先要去除压力和着墨辊。接着使侧向对版调节装置按所要求的量进行调节,然后控制凸轮54向右运动。如果当转到下一次时曲线滚轮51进入了曲线工作面53的范围内,则首先由于曲线滚轮51的升起使印版19松开,并同时通过与曲线工作面53相对着的环槽52作侧向移动使印版偏转。然后,在曲线滚轮51离开曲线工作面53时,印版通过压力弹簧35自动张紧。倾斜调整以后印版滚筒的侧向对版调节装置恢复原始状态。

符号表

1    印版滚筒

2    橡胶布滚筒

3    压印滚筒

4    递纸滚筒

5    递纸滚筒

6    输墨装置

7    润版装置

8    润版剂容器

9    润版辊

10    墨汁

11    墨斗辊

12    滚筒体

13    轴颈

14    轴颈

15    轴承

16    机架

17    机架

18    印刷边缘环

19    印版

20    压板

21    压板

22    槽

23    角形杠杆

24    角形杠杆

25    支承螺钉

26    螺纹

27    配合衬套

28    垫圈

29    球形铰

30    弹簧卡圈

31    螺钉

32    版端

33    版端

34    弹簧元件

35    压力弹簧

36    孔

37    孔

38    滚轮杠杆

39    曲线滚轮

40    斜面

41    控制凸轮

42    支座

43    联接元件

44    槽

45    支柱

46    盖板

47    中心体

48    螺钉

49    配合螺钉

50    滚轮杠杆

51    曲线滚轮

52    环槽

53    曲线工作面

54    控制凸轮

55    支座

56    伺眼马达

57    螺纹导向装置

58    支承螺栓

59    长孔

60    操纵作动筒

61    活塞杆

62    角形杠杆

63    螺钉

64    开口

65    销子

66    直线(中间位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