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

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浇铸;(2)拉丝:①轧条;②回火;③轧丝;④拉丝;(3)打触点:①打触点;②洗涤;③烘干;(4)包装。本发明钯和银可以无限互溶,形成连续的固溶体。钯与银熔成合金,可提高触点的硬度和强度,能够降低硫化银的生成速度,延缓触点被硫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409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东锐铂业有限公司;姚志刚;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60663.1

  • 发明设计人 姚志刚;王健;李忠飞;

    申请日2014-09-11

  • 分类号H01H11/04;H01H1/023;

  • 代理机构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戴朝荣

  • 地址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57: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2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H01H11/04 授权公告日:20160803 登记号:2017320000050 出质人:姚志刚|南京东锐铂业有限公司 质权人: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北新区分行 解除日:20190429 申请日:2014091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7-12-12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H11/04 登记号:2017320000050 登记生效日:20171120 出质人:姚志刚|南京东锐铂业有限公司 质权人: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北新区分行 发明名称: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 授权公告日:20160803 申请日:2014091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6-08-03

    授权

    授权

  • 2015-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H11/04 申请日:2014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贵金属的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很容易被硫腐蚀,所以通常在银中添加其他金属做 成合金,来降低硫化银的生成速度,延缓被硫腐蚀。

随着现代工业的需求,电器设备也与时俱进,用途广泛,种类繁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但一成不变的是上面导电的静触头。目前静触头活跃在各个电器部件内,它的市场 可谓空前绝有,而且维持着平稳的涨势。铆接银触点一直以来都是手工配合冲床来操作,铆 接产量、质量不稳定,操作工很容易出现职业病,而且相当的危险。

钯能耐氢氟酸、磷酸、高氯酸、盐酸和硫酸蒸气的侵蚀,但易溶于王水和热的硫酸及浓 硝酸。熔融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过氧化钠对钯有腐蚀作用。钯的氧化态为+2、+3、+4。钯 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K2[PdCl4]、K4[Pd(CN)4]等。

可由铂金属的自然合金分出。钯在地球上的储量稀少,采掘冶炼较为困难,属稀贵金属 系列金、银、铂、钯、钌、铱的范畴。钯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10-6%,常与其他铂系元素一 起分散在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的多种矿物(如原铂矿、硫化镍铜矿、镍黄铁矿等)中。独立 矿物有六方钯矿、钯铂矿引、一铅四钯矿、锑钯矿、铋铅钯矿、锡钯矿等,还以游离状态形 成自然钯。钯的熔点是铂族金属中最低的。

目前,缺乏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的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钯触点生产工 艺,包括如下步骤:

(1)浇铸:银钯合金重量配比为银板:海绵钯=98.5:1.5,将配好的银板和海绵钯的原 料分批次放入中频炉中,打开电源加热,待银板和海绵钯完全溶解,用石磨棒搅拌;

每炉需要搅拌两次;

将浇铸模具固定好,用火枪加温,10-20min后将银水慢慢浇入模具内,浇铸成银棒, 再打开模具,取出银棒冷却至室温;

(2)拉丝:

①轧条:取浇铸好的银棒一根,用第一套轧滚机轧细,按轧滚孔从大到小一次次慢慢挤 压直到第一付轧滚孔轧完;

②回火:将轧好的银条放入电阻炉里,打开电源加热,温度控制在700-900℃;

③轧丝:将银条放入第二套轧滚机中银条烧红后取出冷却,按轧滚孔从大到小慢慢挤压, 直到轧滚孔轧完;将丝圈好,放入电阻炉回火;

④拉丝:取出电阻炉里的银丝冷却,将丝头在尖头机上轧好,然后从拉丝的模具孔穿过, 所述模具孔直径为320-480mm时有硬度,需要回火;回火好的银丝取出冷却后继续轧头,送 入模具拉丝,直到从模具拉出;

(3)打触点

①打触点:将丝头插进触点机的进料孔,调节好进料盘,打开电源,触点机自动工作;

②洗涤:将打好的触点放入磨光桶里,加水倒入洗涤液,转动机器,等触点洗至没有油渍、 发亮后改用水清洗;

③烘干:将清洗好的触点放入盘内,放进烘箱,烘箱的温度控制为100-120℃,等触点 上的水完全烘干后取出冷却;

(4)包装

将带有飞边和不合格的银钯触点检查出来,将合格的银钯触点按每袋1kg称重、包装, 然后贴上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孔的直径为480mm或460mm或440mm。

本发明所述的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制得的银钯触点。

有益效果:本发明钯和银可以无限互溶,形成连续的固溶体。钯与银熔成合金,可提高触 点的硬度和强度,能够降低硫化银的生成速度,延缓触点被硫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具体描述,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钯触点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浇铸:银钯合金重量配比为银板:海绵钯=98.5:1.5,将配好的银板和海绵钯的原 料分批次放入中频炉中,打开电源加热,待银板和海绵钯完全溶解,用石磨棒搅拌;

每炉需要搅拌两次;

将浇铸模具固定好,用火枪加温,10min后将银水慢慢浇入模具内,浇铸成银棒,再打 开模具,取出银棒冷却至室温;

(2)拉丝:

①轧条:取浇铸好的银棒一根,用第一套轧滚机轧细,按轧滚孔从大到小一次次慢慢挤 压直到第一付轧滚孔轧完;

②回火:将轧好的银条放入电阻炉里,打开电源加热,温度控制在700℃;

③轧丝:将银条放入第二套轧滚机中银条烧红后取出冷却,按轧滚孔从大到小慢慢挤压, 直到轧滚孔轧完;将丝圈好,放入电阻炉回火;

④拉丝:取出电阻炉里的银丝冷却,将丝头在尖头机上轧好,然后从拉丝的模具孔穿过, 所述模具孔直径为300mm时有硬度,需要回火;回火好的银丝取出冷却后继续轧头,送入模 具拉丝,直到从模具拉出;

(3)打触点

①打触点:将丝头插进触点机的进料孔,调节好进料盘,打开电源,触点机自动工作;

②洗涤:将打好的触点放入磨光桶里,加水倒入洗涤液,转动机器,等触点洗至没有油渍、 发亮后改用水清洗;

③烘干:将清洗好的触点放入盘内,放进烘箱,烘箱的温度控制为100℃,等触点上的 水完全烘干后取出冷却;

(4)包装

将带有飞边和不合格的银钯触点检查出来,将合格的银钯触点按每袋1kg称重、包装, 然后贴上标签。

所述模具孔的直径为480mm或460mm或440mm。

本发明所述的银钯触点的生产工艺制得的银钯触点。

本发明钯和银可以无限互溶,形成连续的固溶体。钯与银熔成合金,可提高触点的硬度和 强度,能够降低硫化银的生成速度,延缓触点被硫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我区别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钯触点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 骤:

在步骤(1)中,将浇铸模具固定好,用火枪加温,15min后将银水慢慢浇入模具内, 浇铸成银棒,再打开模具,取出银棒冷却至室温;

在步骤(2)中,②回火:将轧好的银条放入电阻炉里,打开电源加热,温度控制在750℃;

④拉丝:取出电阻炉里的银丝冷却,将丝头在尖头机上轧好,然后从拉丝的模具孔穿过, 所述模具孔直径为480mm时有硬度,需要回火;回火好的银丝取出冷却后继续轧头,送入模 具拉丝,直到从模具拉出;

在步骤(3)中,③烘干:将清洗好的触点放入盘内,放进烘箱,烘箱的温度控制为110℃, 等触点上的水完全烘干后取出冷却。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我区别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钯触点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 骤:

在步骤(1)中,将浇铸模具固定好,用火枪加温,20min后将银水慢慢浇入模具内, 浇铸成银棒,再打开模具,取出银棒冷却至室温;

在步骤(2)中,拉丝:②回火:将轧好的银条放入电阻炉里,打开电源加热,温度控制 在900℃;④拉丝:取出电阻炉里的银丝冷却,将丝头在尖头机上轧好,然后从拉丝的模具 孔穿过,所述模具孔直径为460mm时有硬度,需要回火;回火好的银丝取出冷却后继续轧头, 送入模具拉丝,直到从最后一个模具拉出。

在步骤(3)中,③烘干:将清洗好的触点放入盘内,放进烘箱,烘箱的温度控制为120℃, 等触点上的水完全烘干后取出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 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 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