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自动校核装置

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自动校核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自动校核装置,涉及一种光纤链路检测及校核工具技术领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数码显示管、第一数码管驱动模块、第一CPU处理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信号发生模块和光信号发送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数码显示管、第二数码管驱动模块、第二CPU处理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光信号接收模块。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相对之前的校核工具,明显提高了检修质量,缩短了校核时间。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18

    授权

    授权

  • 2015-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10/07 申请日:2014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链路检测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新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成为今后电网发展的方向。每年新投运的智能变电站和智能设备将给检修人员带来的新的技术难题。其中,光纤的应用是智能电网的一大特点。大量的电缆被光纤替代,使二次设备高度网络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基建验收阶段,大量的光缆敷设、加工后需要核对光芯、验证光纤链路,这项工作要占用很大的人力和时间。

以某座220kV智能站为例,全站共敷设光纤芯1035根(含4芯光缆和单芯尾纤),需对芯、挂牌光纤头2070个。若光纤两端共4人参与工作,每对光纤头检测工作平均需4分钟,完成全站光纤头对芯、挂牌工作共需4人同时工作4140分钟,按每日8小时工作计算约合9个工作日,约占该站验收总时长25个工作日的36%。而目前现场光纤链路的校核多使用红光笔逐芯进行核对,面对基建验收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现状,仅光纤验收一项就占用如此长的时间,给二次设备、综自系统和其它回路验收带来一定的压力,易造成设备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快捷检测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的自动校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自动校核装置,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数码显示管、第一数码管驱动模块、第一CPU处理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信号发生模块和光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第一CPU处理模块将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信号通过光信号发送模块发出信号,同时通过第一数码驱动模块转化成数字信号显示在第一数码显示管上,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数码显示管、第二数码管驱动模块、第二CPU处理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通过光纤接收所述光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的信号,并发送给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将信号传送给所述第二CPU处理模块,所述第二CPU处理模块将信号通过第二数码驱动模块转化成数字信号显示在第二数码显示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为充电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光信号发送模块设有8个光信号发送口,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设有8个光信号接收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码显示管和第二数码显示管为8位数字显示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发送端、接收端两个装置,可对起点、终点相同的多根光纤芯同时进行测试并自动给出结果的自动校核装置。在接收端和发送端插入检测光纤后,发送端将需发送的光纤编号通过数码管显示;同时CPU通过编译将待测光纤编号发送至接收端装置,接收端通过解析将发送端编号在数码管进行显示,当光纤芯断开或通信状态不良时分别显示为“-”和“E”,实现对光纤链路的自动检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相对之前的校核工具,明显提高了检修质量,缩短了校核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自动校核装置,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数码显示管、第一数码管驱动模块、第一CPU处理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信号发生模块和光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第一CPU处理模块将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信号通过光信号发送模块发出信号,同时通过第一数码驱动模块转化成数字信号显示在第一数码显示管上,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数码显示管、第二数码管驱动模块、第二CPU处理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通过光纤接收所述光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的信号,并发送给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将信号传送给所述第二CPU处理模块,所述第二CPU处理模块将信号通过第二数码驱动模块转化成数字信号显示在第二数码显示管上;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为充电电池;所述光信号发送模块设有8个光信号发送口,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设有8个光信号接收口;所述第一数码显示管和第二数码显示管为8位数字显示管。CPU通过电源模块供电,接收端将需发送的光纤编号通过数码管显示;同时CPU通过编译将待测光纤编号发送至接收端装置,接收端通过解析将发送端编号在数码管进行显示。

实施例:

本发明的CPU处理模块:高速32位微处理器,实现光纤两端的信息编码及解析;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及充电接口两部分。装置使用时不依赖外部电源,靠装置内部的充电电池电量维持装置的运行;一次充电完成可是持续工作6小时;收(发)光信号口:采用低功耗光端发送器和接收器,配置8光口,连接距离可达2.7kM,可实现8根多模光纤同时链路校验(光纤类型ST);数码管:显示接收端(发送端)光纤的端口号。

将待测光纤两端分别接入光纤链路自动校核装置的发送端、接收端;发送端的数码管固定显示1-8;发送端CPU将待测光纤插入的端口号进行编码,通过待测光纤传至接收端;接收端CPU将接收的编码进行解析,并驱动本端的数码管显示。因此接收端数码管显示的编号即为发送端的光纤编号。

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

第一步,打开电源开关,发送端八个数码管全部显示8,表明系统正在进行初始化。1-2s后,初始化完成,8个数码管对应八个光纤接头依次显示1、2、3、4、5、6、7、8。表明初始化完成,系统稳定;

第二步,接收端在初始化的过程中八个数码管同样全部显示8;1-2s后,初始化完成,8个数码管对应八个光纤接头全部显示“-”表明初始化完成,系统稳定。

第三步,拔下待测光纤接头保护帽,将待测光纤两头分别插入发送端光纤接头和接收端光纤接头内。在此过程中,若光纤无法插入,一定要查看待测光纤与装置光纤接头是否对准,切勿使劲下按,以免导致光纤和装置损坏。

第四步,结果显示,在光纤连通发送端和接收端后1s左右(有时可能因为光纤或现场环境问题有1-2s的延时),在装置接收端数码管会显示接收端光纤与发送端光纤的对应标号,从而完成光纤的识别。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