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及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包装方法

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及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包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及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包装方法,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卡槽体和垫体,卡槽体上设置有卡接组件边框的卡槽,垫体用于支承在相邻的交流输出组件的组件边框之间,并且所述垫体的高度大于交流输出组件上的逆变器凸出组件边框的高度。本发明能够解决交流输出组件因集成逆变器造成组件局部位置的不规则形状和凸出造成的不方便放置和包装的问题,提高了放置及包装的平整、美观、安全性和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281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10951.5

  • 发明设计人 夏登福;全鹏;张圣成;

    申请日2014-12-23

  • 分类号B65D25/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25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孙彬

  • 地址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电子产业园天合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27: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5D25/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22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2-01

    授权

    授权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25/10 申请日:2014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及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行业作为一种低碳可再生能源,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各国安装 量逐年增长。光伏系统在安装后具有25年的使用寿命,目前主流的光伏组件是直流电 输出,在使用中还要配合光伏系统中的其他产品如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DC直流电与交 流电的转换,转换为我们日常用的最多的交流电。考虑到逆变器和组件在系统中是两种 设备需分别采购和安装,给系统的使用带来了不变,现在国内很多光伏组件厂家已经在 推广交流输出组件,所谓交流输出组件,是将传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重新优化设计, 设计的外形尺寸尽量小,并适合于单块组件使用,并将此小型逆变器称为微型逆变器。 将此微型逆变器与组件进行集成制造出交流输出组件。

集成微型逆变器的交流组件改变了原光伏组件的外形尺寸,局部凸起的部位和增加 的微逆变器给生产过程中组件的放置和运输过程中组件的包装造成了困难,如何能够整 齐美观、安全可靠、便捷的实现放置、包装及运输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 垫,它能够解决交流输出组件因集成逆变器造成组件局部位置的不规则形状和凸出造成 的不方便放置和包装的问题,提高了放置及包装的平整、美观、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它包 括本体,本体具有卡槽体和垫体,卡槽体上设置有卡接组件边框的卡槽,垫体用于支承 在相邻的交流输出组件的组件边框之间,并且所述垫体的高度大于交流输出组件上的逆 变器凸出组件边框的高度。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隔离垫的具体结构以便实现交流输出组件的水平放置,卡槽体具 有外挡壁和内挡壁,外挡壁和内挡壁分别连接在垫体的两侧,外挡壁和内挡壁之间形成 卡槽,外挡壁用于与组件边框的外侧壁相接触,内挡壁用于与组件边框的内边沿相接触, 从而将组件边框卡接在卡槽内。

进一步为了能够不对交流输出组件造成干涉现象,外挡壁的顶端不高于组件边框的 外侧壁的上端。

进一步提供了隔离垫的具体结构以便实现交流输出组件的竖直放置,卡槽体具有顶 挡壁,顶挡壁和垫体的一端面之间形成卡槽,顶挡壁用于与组件边框的顶侧壁相接触, 垫体的该端面用于与组件边框的底侧壁相接触,从而将组件边框卡接在卡槽内。

进一步为了降低材料使用量,重量和保证壁厚的均匀性,垫体内设置有空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包装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多个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安装在每一个交流输出组件的组件边框上,并 确保垫体的高度大于交流输出组件上的逆变器凸出组件边框的高度;

(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交流输出组件层层码放,确保隔离垫将相邻的交流 输出组件隔离开;其中,所述的交流输出组件为水平放置状态或竖直放置状态。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隔离垫可以解决交流输出组件因集成微型逆变器 造成组件局部位置的不规则形状和凸出造成的不方便放置和包装的问题,该隔离垫在实 际生产和运输包装中具有使用价值,提高了放置及包装的平整、美观、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交流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交流输出组件水平放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交流输出组件水平放置的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交流输出组件水平放置使用的一种隔离垫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交流输出组件竖直放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交流输出组件竖直放置的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的交流输出组件竖直放置使用的一种隔离垫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它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卡槽体1和垫 体2,卡槽体1上设置有卡接组件边框31的卡槽11,垫体2用于支承在相邻的交流输 出组件3的组件边框31之间,并且所述垫体2的高度大于交流输出组件3上的逆变器 32凸出组件边框31的高度。

如图4所示,卡槽体1具有外挡壁12和内挡壁13,外挡壁12和内挡壁13分别连 接在垫体2的两侧,外挡壁12和内挡壁13之间形成卡槽11,外挡壁12用于与组件边 框31的外侧壁相接触,内挡壁13用于与组件边框31的内边沿相接触,从而将组件边 框31卡接在卡槽11内。

外挡壁12的顶端不高于组件边框31的外侧壁的上端。

如图4所示,垫体2内设置有空腔21。

该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包装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多个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安装在每一个交流输出组件3的组件边框31上, 并确保垫体2的高度大于交流输出组件3上的逆变器32凸出组件边框31的高度;

(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交流输出组件3层层码放,确保隔离垫将相邻的交 流输出组件3隔离开;其中,交流输出组件3为水平放置状态。

交流输出组件3生产中的放置方法采用交流输出组件3平放的方法,交流输出组件 3与交流输出组件3之间通过本实施例的隔离垫进行隔离,避免逆变器32凸起与交流输 出组件3相干涉引起组件的损坏。

实施例二

如图5~7所示,一种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它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卡槽体1和垫 体2,卡槽体1上设置有卡接组件边框31的卡槽11,垫体2用于支承在相邻的交流输 出组件3的组件边框31之间,并且所述垫体2的高度大于交流输出组件3上的逆变器 32凸出组件边框31的高度。

如图7所示,卡槽体1具有顶挡壁14,顶挡壁14和垫体2的一端面之间形成卡槽 11,顶挡壁14用于与组件边框31的顶侧壁相接触,垫体2的该端面用于与组件边框31 的底侧壁相接触,从而将组件边框31卡接在卡槽11内。

外挡壁12的顶端不高于组件边框31的外侧壁的上端。

如图7所示,垫体2内设置有空腔21。

该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包装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多个交流输出组件的隔离垫安装在每一个交流输出组件3的组件边框31上, 并确保垫体2的高度大于交流输出组件3上的逆变器32凸出组件边框31的高度;

(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交流输出组件3层层码放,确保隔离垫将相邻的交 流输出组件3隔离开;其中,交流输出组件3为竖直放置状态。

交流输出组件3的运输包装中采用交流输出组件3竖放的方法,采用本实施例的隔 离垫进行隔离,隔离垫起支撑作用的同时避免逆变器32凸起与交流输出组件3的干涉。

需根据逆变器32高出组件边框31高度进行确定,该高度小了无法避免逆变器32 凸台与相邻的交流输出组件3干涉,高度太高浪费材料和增大了放置空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 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 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