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双模天线以及使用该双模天线的用户终端

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双模天线以及使用该双模天线的用户终端

摘要

提供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双模天线以及使用该双模天线的用户终端。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包括:第1线圈,形成在绝缘膜的一面上,呈环路形状;以及第2线圈,形成在所述第1线圈的环路内侧,呈环路形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9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LS电线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28978.2

  • 申请日2013-05-03

  • 分类号H01Q7/00(20060101);H02J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27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姜虎;陈英俊

  • 地址 韩国京畿道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23: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29

    授权

    授权

  • 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Q7/00 申请日:201305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NFC和无线电力传输的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双模天 线以及使用该双模天线的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最近对于能源-IT融合技术的关注与日俱增。能源-IT融合技术是指将急 速发展中的IT技术融合到现有的能源技术中,而作为这种能源-IT技术中的 一个领域有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无线电力传 输是指以无线方式向电气设备提供电源的技术,以替代现有的有线形式的电 力线。因其不需要为了给现有的家用电器等充电而从电源插座连接有线形式 的电源电缆到家用电器或者充电设备也能够无线充电,所以相关的研究正在 积极进行中。

目前已商业化或者正在研究中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有磁感应方式和磁共 振方式。磁感应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是利用两个线圈之间的磁感应现象 的方式,能在数mm~数cm距离内传输数瓦级的电力,现在用于交通卡、无 线剃须刀、电动牙刷等。另一方面,磁共振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是通过 共振频率上的共振耦合(resonant coupling)来传输电力的方式,能在数m以内 的距离传输数十W的电力,其传输效率受共振器的品质因数(Quality Factor, Q)值影响。

另一方面,最近上市的相当数量的移动终端上装有NFC模块,使其能够 进行NFC通信。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使用13.56MHz 波段的频率在10cm左右的距离内收发数据的近距离通信技术。NFC模块搭 载在移动终端中,用于用户认证、身份证、信用卡、手机门票、手机优惠券 等各种领域。

另一方面,为了进行NFC通信需要NFC通信用天线(线圈)。NFC天线 包括分别独立的NFC读取器和NFC标签,而实际实施在移动终端上的情况一 般是使用以叠层结构集成NFC读取器天线和标签天线的集成型双模天线结 构。

此外,无线电力传输的情况也需要单独的无线电力传输用天线(线圈)。 因此,为了能在移动终端上同时支持NFC功能和无线电力传输功能,需要同 时装配实现各自功能的天线。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移动终端的大小受限而 导致天线装配空间狭小,并且需要装配两种天线,因而增加移动终端的大小 及厚度。

因此,需要导入新的技术,将NFC天线及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一同装配在 移动终端中的同时还能使所需装配空间最小化。

对此,美国公开专利US2010-0194334中公开了名称为“RETROFITTING  WIRELESS POWER AND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S”的发明。美国公开专利US2010-0194334的发明涉及 用于无线电力传输以及近距离通信的电力电路,具备所述电力电路的电子设 备包括后壳,其具有无线电力接收天线以及转换电路。只是,美国公开专利 US2010-0194334中虽然公开了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天线可用于实现无线电力供 给功能或者NFC功能,然而并没有公开同时执行无线电力供给功能和NFC 功能的具体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美国公开专利US2010-0194334,"RETROFITTING WIRELESS POWER  AND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S"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支持NFC通信 和无线电力传输的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双模天线以及搭载该双模天线的 用户终端。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双模天线以及搭载该双 模天线的用户终端,通过互不重叠地配置NFC天线和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以 抑制相互干扰引起的通信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目的,未提及的其它目的可通过以 下记载明确理解。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 包括:第1线圈,形成在绝缘膜的一面上,呈环路形状;以及第2线圈,形 成在所述第1线圈的环路内侧,呈环路形状。

其中,所述第2线圈可以以叠层结构形成在所述绝缘膜的双面上。

其中,所述第1线圈以及所述第2线圈可分别为NFC环路天线以及无线 电力传输线圈。

此外,可包括:一对第1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线圈的两端, 并接触于一对第1外部电路端子以电连接;以及一对第2接线端子,分别连 接于所述第2线圈的两端,并接触于一对第2外部电路端子以形成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1外部电路端子以及所述第2外部电路端子可分别连接于 外部的NFC模块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其中,所述一对第1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可通过缝合过孔(stitching via) 连接于所述第1线圈的一端,所述缝合过孔可包括:第1过孔,贯通所述绝 缘膜,并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第1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第2过孔, 贯通所述绝缘膜,并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1线圈的一端;连接图案,形成 在所述绝缘膜的另一面上,其一端与所述第1过孔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 所述第2过孔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一对第1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可通过跨接线(jumper line) 与所述第1线圈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跨接线可形成在结合于所述绝缘膜的一面上的铁氧体膜与所 述第1线圈之间。

此外,可进一步包括结合在所述绝缘膜的一面上的铁氧体膜。

其中,所述铁氧体膜可进一步包括:第1铁氧体膜,结合在所述绝缘膜 上的与所述第1线圈对置的位置;第2铁氧体膜,结合在所述绝缘膜上的与 所述第2线圈对置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1线圈以及所述第2线圈之间可形成所述第1铁氧体膜 和所述第2铁氧体膜的段差调节用缝隙(slit)。

此外,所述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可包括一对延伸图案,其一端连接于 所述一对第2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2线圈。

其中,所述第2线圈可形成为第1环路和第2环路的叠层结构,所述第1 环路形成为,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一个线路,并在所述绝缘膜 的另一面上沿着第1方向卷绕多数圈,而所述第2环路形成为,一端连接于 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另一个线路,并在所述绝缘膜的一面上沿着能使流经 所述第1环路的电流增强的方向卷绕多数圈。

其中,所述第2线圈可进一步包括第3过孔,其贯通所述绝缘膜,并连 接所述第1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2环路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2线圈可进一步包括第4过孔,其贯通所述绝缘膜,并连 接所述第2环路的一端和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另一个线路。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双模天线包括:NFC线圈,形成在 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呈环路形状;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形成在所述印刷电 路板上,呈环路形状;一对NFC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两端, 并与NFC模块电连接;一对W/C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 圈的两端,并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以叠层结 构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双面上。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形成在所述NFC线圈的环路内侧。

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可以是FPCB。

其中,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可通过缝合过孔连接于所述 NFC线圈的一端,所述缝合过孔可进一步包括:第1过孔,贯通所述印刷电 路板,并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第2过孔, 贯通所述印刷电路板,并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一端;连接图案, 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另一面上,其一端与所述第1过孔的另一端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第2过孔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可通过跨接线与所述NFC 线圈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跨接线可形成在结合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的铁氧体膜 与所述NFC线圈之间。

此外,所述双模天线可进一步包括铁氧体膜,该铁氧体膜结合在所述绝 缘膜的一面上。

其中,所述铁氧体膜可进一步包括:NFC线圈用铁氧体膜,结合在所述 印刷电路板上的对置于所述NFC线圈的位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用铁氧 体膜,结合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对置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NFC线圈以及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之间可形成所述NFC 线圈用铁氧体膜和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用铁氧体膜的段差调节用缝隙。

此外,所述双模天线可包括一对延伸图案,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W/C 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形成为上部环路和下部环路的叠层结构, 所述上部环路形成为,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一个线路,并在所 述印刷电路板的另一面上沿着第1方向卷绕多数圈,而所述下部环路形成为, 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另一个线路,并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面 上沿着能使流经所述上部环路的电流增强的方向卷绕多数圈。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进一步包括第3过孔,其贯通所述印刷 电路板,并连接所述上部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下部环路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进一步包括第4过孔,其贯通所述印刷 电路板,并连接所述下部环路的一端和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另一个线路。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备NFC功能以及无线电力传输功 能的用户终端包括:双模天线,包含NFC线圈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线圈;NFC 模块,利用所述NFC线圈进行NFC通信;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利用所述无线 电力传输线圈无线传输电力;在所述双模天线中,所述NFC线圈形成在绝缘 膜的一面上,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形成在所述NFC线圈的内侧,所述无线 电力传输线圈以叠层结构形成在所述绝缘膜的双面上。

其中,所述双模天线进一步包括:一对NFC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 NFC线圈的两端,并与所述NFC模块电连接;以及一对W/C接线端子,分 别连接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的两端,并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可通过缝合过孔连接于所述 NFC线圈的一端,所述缝合过孔可包括:第1过孔,贯通所述绝缘膜,并且 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第2过孔,贯通所述绝 缘膜,并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一端;连接图案,形成在所述绝缘 膜的另一面上,其一端与所述第1过孔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2过 孔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可通过跨接线与所述NFC 线圈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跨接线可形成在结合于所述绝缘膜的一面上的铁氧体膜与所 述NFC线圈之间。

此外,所述用户终端可包括一对延伸图案,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W/C 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形成为上部环路和下部环路的叠层结构, 所述上部环路形成为,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一个线路,并在 所述绝缘膜的另一面上沿着第1方向卷绕多数圈,而所述下部环路形成为, 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另一个线路,并在所述绝缘膜的一面上 沿着能使流经所述上部环路的电流增强的方向卷绕多数圈。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进一步包括第3过孔,其贯通所述绝缘 膜,并连接所述上部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下部环路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进一步包括第4过孔,其贯通所述绝缘 膜,并连接所述下部环路的一端和所述一对延伸图案中的另一个线路。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双模天线用印刷电路板包括:NFC 线圈,形成在绝缘膜的一面上,呈环路形状;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形成在所 述绝缘膜上,呈环路形状;一对NFC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 两端,并与外部的NFC模块电连接;一对W/C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无 线电力传输线圈的两端,并与外部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电连接;NFC接线端 子连接线,其一端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NFC 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一对W/C接线端子连接线,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 W/C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

其中,所述NFC接线端子连接线可由跨接线(jumper line)或者缝合过孔 (stitching via)形成。

其中,所述缝合过孔可包括:第1过孔,贯通所述绝缘膜,并且其一端 连接于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第2过孔,贯通所述绝缘膜, 并且其一端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一端;连接图案,形成在所述绝缘膜的另 一面上,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1过孔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2过孔 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跨接线可形成在结合于所述绝缘膜的一面上的铁氧体膜与所 述NFC线圈之间。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形成在所述NFC线圈的环路内侧。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能以叠层结构形成在所述绝缘膜的双面上。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形成为第1环路和第2环路的叠层结构, 所述第1环路形成为,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W/C接线端子连接线中的一个 连接线,并在所述绝缘膜的一面上沿着第1方向卷绕多数圈,而所述第2环 路形成为,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一对W/C接线端子连接线中的另一个连接线, 并在所述绝缘膜的另一面上沿着能使流经所述第1环路的电流增强的方向卷 绕多数圈。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双模天线包括:NFC线圈,形成在 第1绝缘膜上,呈环路形状;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形成在所述NFC线圈的环 路内侧;延伸线,将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连接于外部W/C模块;一对NFC 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两端,并与外部的NFC模块电连接; 一对W/C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的两端,并与外部的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以由实线圈(real coil)形成。

此外,可进一步包括延伸线用插槽,形成在所述NFC线圈的环路内侧以 贯通所述第1绝缘膜;所述延伸线可通过所述延伸线用插槽而被插入,从而 在所述NFC线圈的环路内侧与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结合。

其中,所述延伸线以及所述W/C接线端子可形成在第2绝缘膜上。

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可以以叠层结构形成在第3绝缘膜的双面 上。

此外,所述双模天线可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一对NFC接线端子中的一个端 子连接于所述NFC线圈的跨接线(jumper line)或者缝合过孔。

用来达到所述目的的具体事项可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而 明确。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能够以互不相同的各种 形式构成,本实施例是出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 分告知发明范畴的目的而提供。

有益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任一解决手段,可以有效率地配置用户终端中 的天线搭载空间,从而能够同时支持NFC通信和无线电力传输。

此外,在用户终端中互不重叠地配置NFC天线和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从 而能够抑制相互干扰引起的通信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整体概要图。

图2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用户终端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用来说明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装配到用户终端的 后盖上的情形的用户终端本体的后视图以及后盖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的主视图及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的主视图及后视图。

图6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8是示出图7的双模天线的构成要素的NFC天线部的详细结构的主视 图以及后视图。

图9是示出图7的双模天线的构成要素的延伸线部的详细结构的主视图 以及后视图。

图10是示出图7的双模天线的构成要素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的详细结构 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也可以有多种实施例,通过对附图中所例示 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应当理解为,这并 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体的实施方式,而是包含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内 的所有变更、等同物乃至替代物。

以下描述本发明时,认为关于现有技术的具体描述使得本发明的主题模 糊,则会省略对其详细描述。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所用到的数字(例 如,第1、第2等)只是用来区分任一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的识别标号。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及任一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连接”或者“接 合”等时,虽然可以是所述任一构成要素与所述另一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者直 接接合,但如果不存在特别相反的记载的话,应理解为,中间可以有另一构 成要素作为媒介而连接或接合。

在本说明书中,用户终端是指从外部接收电力的电子设备,其作为用来 与其它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手段之一支持NFC通信,举例来说,可以是手机、 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laptop computer)、数字广播终端、掌上 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导航仪等可移动的移动终端,或者也可以是与电视、数 码相框、电冰箱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电子设备。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内容进行描述。

图1是用来说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概念及操作的整体概要图。

如图1所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无线传输电力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10(或者,送电器)及无线接收电力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或者,受电器)。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10和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通过磁感应方式无线传输 电力。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10为了传输电力,利用送电天线11向外部放射电磁 场。为此,无线电力传输装置10从外部接收交流电源。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10利用交流/直流转换器(未图示)将由外部输入电源 提供的交流电源整流成直流电源,然后,为了无线电力传输而通过直流/交流 转换电路(未图示)再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并通过送电天线11传输给无线 电力接收装置20。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可利用受电天线21接收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10传 输的电力信号。具体来说,流经无线电力传输装置10的送电天线11的电流 在送电天线11周围产生磁场,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而在临近所述磁场配置的无 线电力传输装置20的受电天线21感应出电压,从而可传输电力。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可利用所传输的电力给负载设备30充电或者提供 驱动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所需的驱动电力。

下面,将对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的用户终端的详细结 构进行描述。

图2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用户终端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用户终端包括处理NFC通信的NFC模块200以及执行无线 电力传输功能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300。此外,用户终端还包括双模天线100, 该双模天线100包括与NFC模块200电连接的NFC线圈110以及与无线电力 传输模块300电连接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

双模天线100可以形成为NFC线圈110和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隔着规 定间距的双环路形状。双模天线100可以是绝缘膜上形成有NFC线圈110以 及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的线路的结构,举例来说,可以利用柔性印刷电路 板(FPCB)来形成。

此时,NFC线圈110和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电隔离,并且,通过调节 由NFC线圈110和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形成的双环路形状中的NFC线圈 110和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之间的间隔,可调节线圈间的阻抗匹配。

NFC模块200通过控制NFC线圈110而在用户终端上进行NFC通信。 具体来说,NFC模块200包括NFC阻抗匹配部210、NFC收发器220以及 NFC控制部230。

当通过用户或者用户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操作而请求到NFC功能时,用 户终端的控制部400启动NFC模块200从而激活NFC功能。

NFC阻抗匹配部210设置在NFC线圈110和NFC收发器220之间,可 匹配NFC线圈110和NFC收发器220之间的阻抗。

NFC收发器220可包括基带处理部、通信协议处理电路、寄存器文件、 UART(a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串行接 口。关于所述NFC收发器220的各构成要素属于公知技术,本说明书上省略 其描述。

NFC控制部230与NFC收发器220连接,以控制NFC收发器220的整 体操作。此外,NFC控制部230可通过单独的通信接口与外部的主机进行通 信。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300可包括无线电力传输(W/C)阻抗匹配部310、整 流部320以及充电部330。

W/C阻抗匹配部310配置在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与整流部320之间, 可匹配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与整流部320之间的阻抗。

整流部320将通过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而输入的电力信号以半波整流 的方式整流成直流电力。由整流部320整流的直流信号可通过未图示的过滤 部消除其高频噪波成分,然后转换为充电部330或者装置驱动所需的电压。

充电部330利用转换成所需电压的电力来给外部的负载设备或者内部的 电池充电。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1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详细 描述。

图3是用来说明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装配到用户终端的 后盖上的情形的用户终端本体的后视图以及后盖的分解图双模天线。

如图3所示,双模天线100可装配在用户终端的电池盖700上。双模天 线100可以附着到面向用户终端本体600的电池盖700的内侧表面上,或者 成一体地结合于电池盖700的内部。此时,成一体地结合于电池盖700内部 的情况,为了能使双模天线100的NFC线圈接线端子130以及W/C线圈接线 端子140通过电池盖700的内侧表面向外部露出,在相应部位可形成有开口 部。此时,NFC线圈接线端子130构成为两个端子形成一对,W/C线圈接线 端子140同样也可以构成为两个端子形成一对。

在用户终端本体的后表面上的对置于双模天线100的NFC线圈接线端子 130以及W/C线圈接线端子140的位置可分别形成NFC模块接线端子620以 及W/C模块接线端子610。由此,当电池盖700结合到用户终端本体600时, NFC线圈接线端子130和W/C线圈接线端子140可分别接触于NFC模块接 线端子610和W/C模块接线端子610,从而形成电连接。此时,NFC模块接 线端子620或者W/C模块接线端子610可形成为C-夹子形状,通过弹性维持 与NFC线圈接线端子130或者W/C线圈接线端子140的接线状态。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100的实现形状进行详细 描述。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100的主视图及后视图。

参照图4,双模天线100可制作成在FPCB等绝缘膜105上形成NFC图 案,在绝缘膜105的前表面上可形成一对NFC线圈接线端子130和一对W/C 线圈接线端子140。

NFC线圈接线端子130可连接于NFC线圈110,通过NFC模块接线端子 620将输入信号传输到外部或者将从外部接收的NFC信号传向NFC模块300。

NFC线圈110可形成在绝缘膜105的前表面上,且沿着绝缘膜105的外 缘形成得尽可能宽,从而使环路的直径最大化并减少构成环路的绕组线的圈 数以及绕组线之间的电容。

NFC线圈110的一端连接于NFC线圈接线端子中的一个132,NFC线圈 110的线路向内旋转而形成环路,在环路的内部NFC线圈110的一端通过缝 合过孔(stitching via)150连接于环路外部的NFC线圈接线端子中的一个134。

缝合过孔150可由贯通绝缘膜的两个过孔(via)152、154和形成在所述 两个过孔152、154之间以形成信号连接路径的连接图案156而构成。此时, 连接图案156可形成在绝缘膜105的后表面上。

W/C线圈接线端子140连接于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可通过W/C模块 接线端子610收发所输入的电力信号。

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可形成在NFC线圈110所形成的环路的内侧。在 这种情况下,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的直径相对小于NFC线圈110的直径, 因此,为了确保所需的绕组线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能以叠层结构形成 在绝缘膜105的前表面及后表面上。

此时,形成在绝缘膜105前表面上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2具有向内收 敛的环路形状,并在环路的内部通过过孔162贯通绝缘膜,从而连接于后表 面上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4。

此时,从正面看时,形成在绝缘膜105前表面上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2 和形成在后表面上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4向相同的方向旋转以形成环路, 从而能使流经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的电流彼此增强。

W/C线圈接线端子的两端142、144和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的两端通过 一对延伸图案170连接。延伸图案170可具有随着W/C线圈接线端子140的 配置位置而可变的形状,能够保障用户终端100内部电路设计时的灵活性。

此外,延伸图案170形成在绝缘膜105的后表面上,W/C线圈接线端子 142、144可通过一对过孔143、145贯通绝缘膜,从而连接到形成在后表面上 的延伸图案170的一侧。

延伸图案170的另一侧连接于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一对延伸图案170 中的一个延伸图案通过过孔162连接到形成在绝缘膜105前表面上的无线电 力传输线圈122的一端,另一个延伸图案连接到形成在绝缘膜后表面上的无 线电力传输线圈124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通过过孔162、164、143、145以及形 成在绝缘膜105后表面上的延伸图案170而与W/C线圈接线端子140连接, 因此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与NFC线圈110之间不存在重叠区域,从而可防 止相互干扰引起的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在NFC线圈110与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之间可形成段差调 节用缝隙。参照图6,在绝缘膜105的前表面上可依次附着W/C线圈用铁氧 体膜194以及NFC线圈用铁氧体膜192。作为参考,铁氧体膜用来防止涡电 流(eddy current)引起的磁通屏蔽。

在这种情况下,比起NFC线圈用铁氧体膜192,内侧的W/C线圈用铁氧 体膜194的大小相对较小,因此,重叠有W/C线圈用铁氧体膜194部分的厚 度相对大于只附着NFC线圈用铁氧体膜192部分的厚度。

因此,在NFC线圈110与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之间如上所述的可形成 用来调节由于铁氧体膜的厚度所产生的段差的段差调节用缝隙198,以防止厚 度差引起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或者延伸图案170损坏。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的主视图及后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100可以与图4中的 双模天线相同,在绝缘膜105上形成NFC线圈110,并在NFC线圈110的环 路内侧形成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NFC线圈110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20 分别连接于NFC线圈接线端子130以及W/C线圈接线端子140。

NFC线圈110的一端连接于NFC线圈接线端子中的一个132,NFC线圈 110的图案向内旋转而形成环路,在环路的内部NFC线圈110的一端通过跨 接线(jumper line)190连接于环路外部的NFC线圈接线端子中的一个134。

此时,跨接线190是在形成在绝缘膜105前表面上的NFC线圈110的上 部形成,所以如图6所示,跨接线190不阻隔输入或者输出NFC信号的绝缘 膜105的后表面,因而可抑制对NFC线圈110的干扰。

下面,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的详细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双模天线1000的详细结构的主视 图及后视图。

参照图7,双模天线1000包括:NFC天线部1100,其形成有NFC线圈; 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以及延伸线部1200,使得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 与外部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连接。此时,NFC天线部1100、无线电力传输线 圈1300以及延伸线部1200可分别形成在不同的绝缘膜上。

此时,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可配置在NFC天线部1100的NFC线圈 1120所形成的环路内侧,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所述环路内侧的无线电力传输 线圈1300可通过延伸线部1200连接到NFC线圈1120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双模天线1000上可粘贴铁氧体膜。此时,铁氧体膜可由粘 贴在对置于NFC天线部1100的位置上的NFC线圈用铁氧体膜和粘贴在对置 于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的位置上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用铁氧体膜构成。

参照图8观察NFC天线部1100的详细结构,NFC天线部1100包括:第 1绝缘膜1110;一对NFC接线端子1130,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膜1110的前 表面上,并与外部的NFC模块连接;NFC线圈1120,以环路形状形成在所述 第1绝缘膜1110的前表面上,并与所述NFC接线端子1130连接。

此时,所述NFC线圈1120的一端可通过NFC接线端子连接线1140与 NFC接线端子1130连接。在这种情况下,NFC接线端子连接线1140可以由 跨接线(jumper line)实现,或者由贯通第1绝缘膜1100而形成的缝合过孔 (stitching via)实现。

此外,在NFC天线部1100中,在NFC线圈1120的环路内侧可形成延伸 线用插槽1150,使得所述延伸线部1200可通过延伸线用插槽1150而被插入, 从而与环路内部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连接。

此时,所述延伸线部1200配置在NFC天线部1100的前表面与铁氧体膜 之间,因此具有减少延伸线引起的对NFC线圈1120的干扰的效果。

参照图9观察延伸线部1200的详细结构,延伸线部1200包括:第2绝 缘膜1210,其不同于第1绝缘膜1110;一对W/C接线端子1220,形成在所 述第2绝缘膜1210的前表面上,并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连接;一对W/C延伸 线1230,形成在所述第2绝缘膜1210的后表面上;以及一对接合部1260, 使得所述W/C延伸线1230与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连接。

此时,W/C延伸线1230可通过一对过孔1240与所述W/C接线端子1220 连接,并通过另一对过孔1250与所述接合部1260连接。

如前面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可形成在单独的第3绝缘膜上。在 这种情况下,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可重叠形成在第3绝缘膜的双面上。

此外,无线电力传输线圈1300可由高导电材料制作的实线圈来实现。在 这种情况下,实线圈的两端1310、1320可通过焊接等方法结合到所述接合部 1262、1264上。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本发明的用户终端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同时具备 NFC天线和无线电力传输天线,并且避免NFC天线与无线电力传输天线之间 重叠区域,从而能够防止相互干扰引起的性能下降。

以上的说明只是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 够在不脱离本发明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是 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解释,与其同等范 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