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由EBOM到MBOM的数据转换方法

一种由EBOM到MBOM的数据转换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EBOM到MBOM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EBOM的基础数据,将物料零部件分类为继承件、中间件和虚设件;2)采用BOM树遍历算法对物料零部件集合的节点进行遍历,若为中间件,则增加合并节点;若为虚设件,则删除节点;若为继承件,则直接继承至MBOM;3)判断是否遍历完成,若为否,则返回步骤2)进行下一个节点的数据转换;若为是,则生成MBO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EBOM到MBOM转换的过程,MBOM的自动构建实现,对整个智能维护系统的搭建起一个促进作用。提高整个系统开发的效率,从而优化企业的生产智能维护作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461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20641.0

  • 发明设计人 刘敏;赖建波;章锋;吴佳;

    申请日2013-07-26

  • 分类号G06F9/44(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宣慧兰

  •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14: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17/30 专利号:ZL2013103206410 申请日:20130726 授权公告日:201805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5-08

    授权

    授权

  • 2015-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9/44 申请日:201307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由EBOM到MBOM的数据 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企业面临持续创新、全球协作等多方面的管理风险。各大公司都努力追 求技术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中在钢铁行业尤为 突出,各种用于生产大型的钢铁生产设备的维修、维护、大修(MRO,Maintenance、 Repair、Overhaul)等活动消耗了大量钢铁生产企业的物力、人力资源。

现在企业都应用了很多智能的设备维护系统。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 是这些智能维护系统中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可以其为基础框架,将与产品有关的 各种数据联系起来。BOM在企业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在设备的 初始设计规划阶段,被称作EBOM(Engineering BOM,工程BOM),在设备维护 阶段,被称作MBOM(Maintenance BOM,维护BOM)。由于企业的各个部门需 要和制作的BOM不尽相同,这些BOM从不同侧面表示产品的组成形式以及相关 属性的值,最终形成了信息“孤岛”。

现在有很多的关于BOM的研究很多,从工程设计BOM到工艺BOM,再从 工艺BOM到制造BOM的各个视图的转换。只有少数的研究涉及MBOM视图的 构建和改造的MBOM视图的动态生成,针对大型复杂的设备的具体维护、维修、 大修活动而动态构建BOM方法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由EBOM到 MBOM的数据转换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由EBOM到MBOM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EBOM的基础数据,将物料零部件分类为继承件、中间件和虚设件;

2)采用BOM树遍历算法对物料零部件集合的节点进行遍历,若为中间件, 则增加合并节点;若为虚设件,则删除节点;若为继承件,则直接继承至MBOM;

3)判断是否遍历完成,若为否,则返回步骤2)进行下一个节点的数据转换; 若为是,则生成MBOM。

所述的继承件为在由EBOM生成MBOM时,直接从EBOM中继承得到而不 加任何结构变化的物料零部件;所述的中间件为在EBOM中不存在,由于维护作 业的需要,将物料零部件作为委外维修部件,在MBOM中生成出来的物料零部件; 所述的虚设件为在EBOM中存在的物料零部件,由于该物料零部件属于维护作业 的不跟踪件,而在MBOM中不需存在。

所述的BOM树遍历算法为分层查找法,由需要查找物料零部件的最上一层开 始,一层一层往下查找,直至找到物料零部件最底层位置,最后把各层代号相同的 物料零部件合并,得到需要查找的物料零部件。

所述的分层查找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要完成相关搜索的BOM表存到队列A中;

b)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空则结束,否则进入步骤(c)执行下一步;

c)队列首部元素ai出队列,送入结果集B,计算并记录ai的层次码和数量;

d)获取记录ai的子件,并计算个子件的用量和层次码后,将各子件入队列;

e)调转到步骤(b)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EBOM到MBOM转换的过程,MBOM的自 动构建实现,对整个智能维护系统的搭建起一个促进作用。提高整个系统开发的效 率,从而优化企业的生产智能维护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EBOM的视图模型;

图2为MBOM的视图模型;

图3为本发明数据转换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由EBOM到MBOM的数据转换方法,其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 步骤:

第一步,根据BOM的基础数据,将物料零部件分类为继承件、中间件和虚设 件。

由于,MBOM是设备MRO系统中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作为基础框架,它 将与产品有关的各种数据联系起来。

在生成BOM时,首先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维护作业,做出以下定义:

跟踪件:产品中那些是需要重点维护的零部件,需要跟踪该零部件的整个生命 周期。

不跟踪件:零部件属于消耗品不具维护或者维修的价值,一旦出现问题,当报 废品处理。

委外件:由企业整体维护作业能力考虑,将部分零部件的维修任务委托其他企 业进行维修以获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将产品的某个部件或者零件整体作为委外维修。

然后在创建EBOM和MBOM视图时,需要根据上述三种零部件生成下述三 种零部件。

继承件:在由EBOM导出生成MBOM时,直接从EBOM中继承得到而不加 任何结构变化的部件或者零件叫做继承件。

中间件:在EBOM中没有,而由于维护作业的关系,需要将产品的某个部件 或者零件整体作为委外维修部件,在MBOM中生成出来的一个维修件,这从。

虚设件:在EBOM中具体存在的部件或者零件,由于这些部件属于维护作业 的不跟踪件,而在MBOM中不必出现。

本实施例中所建立的EBOM和MBOM视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在 EBOM中有虚设件和中间件,在MBOM中有中间件和继承件。其中M作为整个 产品。其中下面A,B,C,D...作为M的子部件,英文字母右边的数字为子件相对于 单个父件(M)的数量。类似,下面每层都相对于上层的子零部件及数量。

第二步,采用BOM树遍历算法对EBOM的物料零部件集合的节点进行遍历, 若为中间件,则增加合并节点;若为虚设件,则删除节点;若为继承件,则直接继

由于在产品结构中,BOM的表现形式为树状结构。结构树包括零件节点、部 件节点和产品节点。零件节点和部件节点共同构成产品节点。

首先定义EBOM为一个(A,C,N)三元组。其中A是零部件ai(i=1,2,..., m)的集合;C为零部件装配关系Cij的集合,Cij为ai和aj间的装配关系;N为零 部件装配数量描述nij的集合,nij=n(cij)表示装配关系Cij中一个父件有nij个子件 构成。接着定义MBOM是一个(AM,CM,NM)。

基于上面的定义,CI为所有继承部件的集合。CV为所有虚设部件的集合。CM为所有中间件的集合。

f1继承部件处理函数:在产品p中,如果EBOM中某一部件ai为继承部件, 则在MBOM中该部件完全继承其在EBOM中定义的装配关系。其数学描述为: aiCl,存在:

aiM=aiCijM=CijqijM=qij

式中,和分别为MBOM中零件和的装配关系及装配数量;Cij和qij分别为EBOM中零件ai和aj的装配关系及装配数量。

同样,可以给出fv虚设部件处理函数,中间件处理函数fM,可以得到EBOM 向MBOM的转换函数为:MBOM=fM(fV(f1(EBOM,MBOM)))。

在本方案中,BOM树遍历算法采用分层查找法,其原理就是由需要查找物料 零部件的最上一层开始,一层一层往下查找,直至找到物料零部件最底层位置,最 后把各层代号相同的物料零部件合并,得到需要查找的物料零部件。分层查找法的 具体查找流程为:

a)将要完成相关搜索的BOM表存到队列A中;

b)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空则结束,否则进入步骤(c)执行下一步;

c)队列首部元素ai出队列,送入结果集B,计算并记录ai的层次码和数量;

d)获取记录ai的子件,并计算个子件的用量和层次码后,将各子件入队列;

e)调转到步骤(b)执行。

针对图2所示,物料零部件M的遍历顺序为M→A、B、C、D、E、F、H→ B2、B3、B2、G1、G2→b1、b2。这种遍历方法的算法简单,思路清楚。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EBOM到MBOM转换的过程,MBOM的自动 构建实现,对整个智能维护系统的搭建起一个促进作用,提高整个系统开发的效率, 从而优化企业的生产智能维护作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