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

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端子基座内部型腔结构中包括第一端子固定槽,端子基座内部型腔内嵌装主体胶芯,主体胶芯结构上包括第二端子固定槽;第一端子固定槽与第二端子固定槽分置于端子基座内部,两者的开口相对,用于嵌装固定第一端子排和第二端子排;前翻盖包括转子和端子压紧结构,在转子内部镶嵌金属片;ZIF连接器的双排端子触点通过采用多点式接触结构来增加与软排线金手指之接触面积;第一端子排、第二端子排接触端子的接触点被端子压紧结构压紧之后,其反作用力与端子压紧结构的压紧力形成平衡力,使软排线金手指的接触面和接触端子之间可靠接触;转子内部镶嵌金属片,形成钢筋混凝土的模式,提升转子的强度,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696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61244.7

  • 发明设计人 刘士龙;

    申请日2014-10-21

  • 分类号H01R13/40(20060101);H01R13/02(20060101);H01R33/76(20060101);

  • 代理机构12105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莫琪

  • 地址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华苑产业区环外海泰华科一路1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1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R13/40 登记生效日:201711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0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7-13

    授权

    授权

  • 2015-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13/40 申请日:2014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ZIF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

背景技术

ZIF连接器即柔性电路板插座,目前市场上的前翻式ZIF连接器产品的结构通常为一点式接触结构,一点式接触结构指的是:ZIF连接器端子只有一个接触点与CABLE即软排线表面印刷电路端子接触, ZIF连接器通过前翻盖压紧软排线,使软排线上面印刷电路端子与ZIF连接器的接触端子之间只有一个凸起面接触。目前的前翻式ZIF连接器产品转子均采用纯塑胶制成,前翻式ZIF连接器产品是通过上下翻转盖子来实现打开与闭合动作。

目前市场上的前翻式ZIF连接器产品的缺点是:

1、因为只有一个凸点接触面,接触面积小,导致软排线在水平面上的保持力摩擦力小,很容易松脱。

2、另外,前翻式ZIF连接器产品是通过上下翻转盖子来实现此产品的打开与闭合动作。所以转子受力很大,纯塑胶的转子很容易发生断裂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排端子接触结构的ZIF连接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双排端子结构的设计,使ZIF连接器与软排线触点的接触面大大提高,同时在转子内部镶嵌金属片以此模式提升转子的强度,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包括端子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体胶芯、第一端子排、第二端子排、前翻盖、左固定片和右固定片、内部镶嵌金属片;

所述端子基座内部型腔结构中包括第一端子固定槽,同时端子基座内部型腔内嵌装主体胶芯,主体胶芯结构上包括第二端子固定槽;所述第一端子固定槽与第二端子固定槽分置于端子基座内部,两者的开口相对,用于嵌装固定第一端子排和第二端子排;

所述前翻盖包括转子和端子压紧结构,在转子内部镶嵌金属片;

由端子基座、主体胶芯、第一端子排、第二端子排、前翻盖、左固定片和右固定片构成ZIF连接器整体;

所述ZIF连接器的双排端子结构触点通过采用多点式接触结构来增加与软排线金手指之接触面积;

其中,第一端子排包括多个的接触端子A,接触端子A为多触点结构,包括圆滑型触点A和尖点刨刀型触点A;第二端子排包括多个接触端子B,接触端子B为多触点结构,包括圆滑型触点B和尖点刨刀型触点B;

第一端子排、第二端子排接触端子组装在端子基座、主体胶芯内,每一个接触端子A与一个接触端子B或两个接触端子B相邻,接触端子A的触点与接触端子B的触点的位置前后相错;当软排线插入ZIF连接器后,接触端子A的触点与接触端子B的触点分别与软排线上相邻的印刷引线接触; 

第一端子排、第二端子排通过圆滑型触点增加接触端子与软排线金手指的接触面,通过尖点刨刀型触点增加接触端子与软排线金手指的咬紧力,第一端子排、第二端子排接触端子的接触点被端子压紧结构压紧之后,其反作用力与端子压紧结构的压紧力形成平衡力,使软排线金手指的接触面和接触端子之间可靠接触;转子内部镶嵌金属片,形成钢筋混凝土的模式,提升转子的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双排端子接触点结构的设计,使ZIF连接器与软排线触点的接触牢靠性大大提高,同时在转子内部镶嵌金属片以此模式提升转子的强度,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爆炸图;

图2、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轴测图;

图3、第一端子排轴测图;

图4、端子基座与主体胶芯装配轴测图;

图5、第二端子排轴测图;

图6、前翻盖部分轴测图;

图7、ZIF连接器侧剖视图A;

图8、ZIF连接器侧剖视图B。

图中:1. 端子基座,2. 主体胶芯,3. 第一端子排,4. 第二端子排,5. 前翻盖,6. 左固定片,7. 右固定片 ,8. 金属片 ;

101. 第1端子固定槽;201. 第2端子固定槽;501.转子,502.端子压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如图1-8所示,一种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包括端子基座1,还包括主体胶芯2、第一端子排3、第二端子排4、前翻盖5、左固定片6和右固定片7、内部镶嵌金属片8;

所述端子基座1内部型腔结构中包括第一端子固定槽101 ,同时端子基座1内部型腔内嵌装主体胶芯2,主体胶芯2结构上包括第二端子固定槽201;所述第一端子固定槽101与第二端子固定槽201分置于端子基座1内部,两者的开口相对,用于嵌装固定第一端子排3和第二端子排4;

前翻盖5包括转子501和端子压紧结构502,在转子501内部镶嵌金属片8;

由端子基座1、主体胶芯2、第一端子排3、第二端子排4、前翻盖5、左固定片6和右固定片7构成ZIF连接器整体;

ZIF连接器的双排端子结构触点采用多点式接触结构来增加与软排线金手指之接触面积;

其中,第一端子排3包括多个的接触端子A31,接触端子A31为多触点结构,包括圆滑型触点A31-1和尖点刨刀型触点A31-2;第二端子排4包括多个接触端子B41,接触端子B41为多触点结构,包括圆滑型触点B41-1和尖点刨刀型触点B41-2;

第一端子排3、第二端子排4接触端子组装在端子基座1、主体胶芯2内,每一个接触端子A31与一个接触端子B41或两个接触端子B41相邻,接触端子A31的触点与接触端子B41的触点的位为置前后相错;当软排线插入ZIF连接器后,接触端子A31的触点与接触端子B41的触点分别与软排线上相邻的印刷引线接触; 

第一端子排3、第二端子排4通过圆滑型触点增加接触端子与软排线金手指的接触面,通过尖点刨刀型触点增加接触端子与软排线金手指的咬紧力,第一端子排3、第二端子排4接触端子的接触点被端子压紧结构502压紧之后,其反作用力与端子压紧结构502的压紧力形成平衡力,使软排线金手指的接触面和接触端子之间可靠接触;转子501内部镶嵌金属片8,形成钢筋混凝土的模式,提升转子的强度。

ZIF连接器的双排端子结构触点为通过设计多点式结构来增加与软排线金手指之间的接触面积,既提高了接触可靠性又提高了对软排线金手指的保持力。

ZIF连接器的双排端子结构触点通过设计多点式结构来增加与软排线金手指之接触面积;

圆滑接触方式,其对软排线金手指无破坏作用,所以主要起到接触稳定性高的效果。

   尖点刨刀结构呈现,因其利点结构对软排线咬紧效果明显,但其对金手指破换比较严重,对接触效果不好,所以此点主要起提升保持力之作用。

双排端子接触点被压紧之反作用力与转子被端子压紧之作用力形成平衡力,从而避免软排线存在翻转作用力,从而避免转子被自动掀开之风险。

根据上述说明,结合本领域技术可实现本发明的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