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

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属于金提取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研磨、焙烧预处理、浸取和金的还原,其中,在含金矿石研磨时加入适量的六偏磷酸钠,可以使金尽可能裸露出来,另外,采用特殊的焙烧工艺,使得采用适当浓度的铁氰化钾浸取时,可以明显提高金的浸取率,同时,浸取液中其他杂质金属更少,对金浸取的选择性更好,金的回收率更高,对于含金量在30g/t的矿石,金的回收率也可以达到97.6%以上,从而使低金含量的金矿回收利用率明显增加,同时,本方法浸取的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3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74318.5

  • 申请日2014-12-16

  • 分类号C22B11/08;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53: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2B11/08 授权公告日:20160608 终止日期:20161216 申请日:201412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08

    授权

    授权

  • 2015-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B11/08 申请日:2014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约85%的金都是用氰化法提取的,传统的氰化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好,生产成本低且技术成熟等优点,但是传统的氰化法浸金速度慢,选择性差,而且氰化物有剧毒,有严重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现在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污染控制法律法规的要求,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有效、无毒无污染、对环境更为友好的浸金药剂来代替氰化物,并通过新的工艺条件提高难浸金矿的浸出率。

近几年来, 使用和研究较多的非氰化浸出法主要有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卤化法、硫氰酸盐法和硫脲法等。前人研究指出:硫代硫酸盐的热稳定性较差,并且浸金时试剂的消耗量颇大,对温度影响敏感,不易控制,难以实际应用;多硫化物不仅热稳定性差,而且分解会产生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卤化法虽然污染相对较少,但其价格昂贵,难以承受;硫氰酸盐法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由于酸的腐蚀作用,对设备要求高;硫脲法不仅成本高,而且近年来硫脲已被列为可疑的致癌物,不能采用。

相比于上述方法,铁氰化钾毒性小,价格便宜,在碱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对设备要求低。国外有研究表明铁氰化钾在氰化提金中作为氧化剂时,不但不会产生有毒气体,而且能够增加金的浸出率,对废液经过一定的处理还可以回收铁氰化钾。还有学者在碱性硫脲提金中也使用铁氰化钾作为氧化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申请号为201310262151.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铁氰化钾直接作为浸取剂来提取金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浸取速度和浸取率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对于金含量较低的金矿,浸取率仍然较低;另外,该方法的选择性较差,从浸取液中回收金较困难,造成金的回收率较低,后处理较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在烘干至水分质量百分含量低于2%的含金精矿石中,加入含金精矿石质量的0.2-0.5%的六偏磷酸钠,然后进行研磨,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矿砂;

(2)焙烧预处理:取步骤(1)磨细的矿砂,进行焙烧,取出焙砂,冷却后磨匀;

(3)浸取:取步骤(2)焙烧后的焙砂,在室温、中性至碱性环境下,用质量百分浓度为3-4% 的铁氰化钾,12-15g/L 的 CaO2,按液固质量比为12:1 至15:1 的条件下浸取2-3h 后,进行过滤,得到含金络合物溶液;

(4)金的还原: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金属还原置换出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焙烧分三段进行,第一段焙烧温度为580-600℃,焙烧时间为1-1.5h;第二段焙烧温度为350-380℃,焙烧时间为2-3h;第三段焙烧温度为450-460℃,煅烧时间为0.5-1h。

在含金的矿石尤其是含金量较低的矿石中,金往往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存在,浸取时较难浸出,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在含金矿石研磨时加入适量的六偏磷酸钠,可以使金尽可能裸露出来,另外,采用特殊的焙烧工艺,使得采用适当浓度的铁氰化钾浸取时,可以明显提高金的浸取率,同时,浸取液中其他杂质金属更少,对金浸取的选择性更好,金的回收率更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铁氰化钾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液固质量比为12.5:1。可以使浸取率达到更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浸取时间为2.5h。减少浸取时间的同时,达到最佳的浸取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在中性环境下浸取。保证铁氰化钾不会生成剧毒气体的同时,浸取条件温和,减少设备的损耗和环境的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含金矿石研磨时加入适量的六偏磷酸钠,可以使金尽可能裸露出来,另外,采用特殊的焙烧工艺,使得采用适当浓度的铁氰化钾浸取时,可以明显提高金的浸取率,同时,浸取液中其他杂质金属更少,对金浸取的选择性更好,金的回收率更高,对于含金量在30g/t的矿石,金的回收率也可以达到97.6%以上,从而使低金含量的金矿回收利用率明显增加,同时,本方法浸取的效率高,生产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在烘干至水分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含金精矿石中,加入含金精矿石质量的0.36%的六偏磷酸钠,然后进行研磨,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矿砂,其中,所述的含金精矿石重量为1t,含金31.8g,含硫432.3kg,含碳19.1kg;

(2)焙烧预处理:取步骤(1)磨细的矿砂,进行焙烧,取出焙砂,冷却后磨匀;其中,焙烧分三段进行,第一段焙烧温度为580℃,焙烧时间为1.5h;第二段焙烧温度为380℃,焙烧时间为2h;第三段焙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为1h;

(3)浸取:取步骤(2)焙烧后的焙砂,在室温、pH为8的环境下,用质量百分浓度为4% 的铁氰化钾,12g/L 的 CaO2,按液固质量比为12:1的条件下浸取3h 后,进行过滤,得到含金络合物溶液;

(4)金的还原: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金属还原置换出金,最后得到金31.07g,金的回收率为97.70%。

实施例2:

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在烘干至水分质量百分含量为1.8%的含金精矿石中,加入含金精矿石质量的0.2%的六偏磷酸钠,然后进行研磨,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矿砂,其中,所述的含金精矿石重量为1t,含金31.5g,含硫431.5kg,含碳20.3kg;

(2)焙烧预处理:取步骤(1)磨细的矿砂,进行焙烧,取出焙砂,冷却后磨匀;其中,焙烧分三段进行,第一段焙烧温度为585℃,焙烧时间为1h;第二段焙烧温度为350℃,焙烧时间为3h;第三段焙烧温度为460℃,煅烧时间为0.8h;

(3)浸取:取步骤(2)焙烧后的焙砂,在室温、中性环境下,用质量百分浓度为3% 的铁氰化钾,12g/L 的 CaO2,按液固质量比为12.5:1的条件下浸取2.5h 后,进行过滤,得到含金络合物溶液;

(4)金的还原: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金属还原置换出金,最后得到金30.95g,金的回收率为98.25%。

实施例3:

一种采用铁氰化钾提取含金矿石中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在烘干至水分质量百分含量为1.6%的含金精矿石中,加入含金精矿石质量的0.5%的六偏磷酸钠,然后进行研磨,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矿砂,其中,所述的含金精矿石重量为1t,含金32.2g,含硫430.1kg,含碳20.1kg;

(2)焙烧预处理:取步骤(1)磨细的矿砂,进行焙烧,取出焙砂,冷却后磨匀;其中,焙烧分三段进行,第一段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1.2h;第二段焙烧温度为360℃,焙烧时间为2.5h;第三段焙烧温度为455℃,煅烧时间为1h;

(3)浸取:取步骤(2)焙烧后的焙砂,在室温、中性环境下,用质量百分浓度为3.5% 的铁氰化钾,15g/L 的 CaO2,按液固质量比为15:1的条件下浸取3h 后,进行过滤,得到含金络合物溶液;

(4)金的还原: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金属还原置换出金,最后得到金31.49g,金的回收率为97.80%。

对比实施例

将本申请实施例2的含金精矿石总计1t,采用申请号为201310262151.X中实施例记载的提取方法,最后得到26.2g金,金的回收率仅为8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