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

一种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雷达目标检测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对接收的K次扫描回波信号进行脉冲对消处理;b、对经步骤a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滑窗处理进行能量积累;c、将步骤b得到的结果与第一门限Th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673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44386.5

  • 发明设计人 张顺生;董纪私;高鹏;

    申请日2014-09-0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顺德

  •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53: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04

    授权

    授权

  • 2015-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7/41 申请日: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特别涉及发射信号为纳秒级无载波脉冲且目标回波形式 未知情况下的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无载波超宽带雷达发射纳秒级无载波脉冲,具有高距离分辨率、低截获概率、抗干扰、 强穿透力等常规雷达无法比拟的优点,尤其是优越的反隐身能力,使之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的目标回波来自整个目标的各个散射中心,其回波形式是发射信号与目标 冲击响应的卷积,表现为目标散射点的一维距离像,而不再像常规窄带雷达那样可以看作是 发射信号的“复制品”。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目标冲击响应是未知的,因而雷达检测中常用的 匹配滤波和相关检测方法不再适用于无载波超宽带雷达。

近年来,随着超宽带雷达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短时相关法、小波去噪法、Hough变换等 多种目标检测方法,但这些检测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短时相关法是通过对信号数据简 单分段后进行相关处理,但由于数据段较短而受信号信噪比的制约,信噪比较小时无法保证 检测效果;小波去噪法需要知道实际信号的先验信息。而且,上述两种检测方法无法应用于 发射信号为纳秒级无载波脉冲且目标回波形式未知情况下的检测。Hough变换法难以解决算 法运算量与检测性能之间的矛盾,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Hough变换检测方法,因提高检测性能而带 来算法运算量增大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Hough变换检测方法实现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的目 标检测,在尽可能减小目标检测性能损失的同时降低运算量。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 通过向目标发射无载波脉冲信号s(t),并对接收的扫描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检测目标信息,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接收的K次扫描回波信号按下式进行脉冲对消处理:

skd(n)=sk+1(n)-sk(n)

其中,K为整数,由雷达参数设定;sk(n)为第k个回波信号的第n个距离单元的测量值; 为一次对消后的结果;n=1,2,...,Nr;Nr为距离采样点数,由雷达参数设定;

b、对经步骤a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滑窗处理进行能量积累:

Ek(n)=Σn=1W[skd(n)]2

其中,Ek(n)为积累的信号能量;W为滑窗长度,由雷达参数设定;

c、将Ek(n)与第一门限Th1比较,得到目标数据点;其中,Th1由雷达参数设定;

d、判断超过第一门限Th1的目标数据点是否连续出现P个,若是则保留第一个数据点, 然后判断后续的数据点,以此类推,得到其他数据点;其中,P为正整数,由雷达参数设定;

e、对经步骤d得到的数据点进行组合并进行Hough变换处理;

f、将经步骤e处理后的结果与第二门限Th2进行比较,若大于第二门限Th2,则检测到目 标;反之,则目标不存在;其中,Th2由雷达参数设定。

具体的,所述脉冲信号s(t)为高斯脉冲信号,具有如下表达式:

s(t)=αe-a2t2

其中,a为脉宽因子且T为脉冲持续时间;α为脉冲幅度;a、T、α由雷达 参数设定。

具体的,所述步骤e中数据点组合为Da

Da=11...1...k...k...K-1nl1nl2...nlj...nk1...nkj...n(K-1)j

其中,k表示第k次扫描,k∈[1,K];表示第k次扫描中第j个超过第一门限的数据点所在 的距离单元。

具体的,所述步骤e中Hough变换的具体方法为:

ρ=xcosθ+ysinθ  θ∈[0,π]

其中,ρ、θ为数据点极坐标,分别表示距离和角度参数;x、y为数据点的直角坐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检测性能没有明显下降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Hough变换检测 方法的运算量,一定程度克服了传统Hough变换检测方法运算量与检测性能之间矛盾,特别 适合一些特定场合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目标模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数据点采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与传统Hough变换方法的检测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参数并 不影响本发明的一般性。

实施例

本例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系统,发射信号为无载波高斯脉冲信号s(t),具有如下形式:

s(t)=αe-a2t2

其中a为脉宽因子且T为脉冲持续时间,α为幅度。a、T、α由雷达参数设 定。

根据瞬态电磁场理论,表面使用吸波材料或外形比较复杂的目标,其各个散射中心都可 以看作是一个色散通道。其目标冲激响应为h(t):

h(t)=Σm=1MAmejφmexp[-am2(t-τm)2]

其中,am为第m个散射中心响应函数的脉宽因子,与a的定义相同,M表示目标散射中 心的个数,Am和τm分别表示第m个散射中心所对应的幅度以及该散射中心与雷达径向距离所 对应的时延,φm为相位因子。

那么,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的目标回波为发射信号与目标冲激响应的卷积,对应的回波信 号为r(t):

r(t)=s(t)*h(t)

其中,*表示卷积。

根据上述信号模型,使用matlab(一种计算机算法语言)可以产生如图1所示目标模型 的回波信号。仿真的具体参数如下:

雷达参数设置:脉冲持续时间T=1ns;脉冲幅度α=1;采样频率fs=5GHz;脉冲重复频 率PRF=550Hz;扫描回波次数K=20;距离采样点数Nr=600;滑窗积累的滑窗长度W=15; 第一门限对应的虚警概率为0.1;第二门限对应的虚警概率(总虚警概率)为10-4;P=4;Hough 变换采用的距离和角度参数空间划分的二维网格大小分别为:Mρ=800,Mθ=800;接收的 目标回波的信杂比范围为-15dB~0dB。

目标参数设置: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包含9个散射中心,每个散射中心的幅度相同, 相位均匀分布,对应的时延分别为1ns,6ns,6ns,6ns,6ns,7ns,7ns,10ns,10ns。目标 以100m/s的径向速度飞行。

具体检测过程如下:

A.对接收的20次扫描回波信号sk(n)进行脉冲对消处理,以抑制杂波对目标回波的干扰。 经对消处理后的信号为

skd(n)=sk+1(n)-sk(n)

其中,k=1,2,...,19,n=1,2,...,600。

B.对每一个脉冲对消后的数据通过滑窗处理进行能量积累,以提高目标回波的信 杂噪比。经滑窗积累后的信号能量为Ek(n):

Ek(n)=Σn=1W[skd(n)]2

其中W=15。

C.将滑窗处理后的信号Ek(n)与第一门限Th1进行比较,以剔除目标幅度较小的数据点。 其中,第一门限Th1由下式确定:

Pf1=P(Ek(n)>Th1)

式中为第一门限对应的虚警概率,这里为0.1。设第k次信号Ek(n)超过门限的数据点 有Mk个,则通过第一门限检测后形成的目标数据点集合为如图2中数据点 1~4、6、8、11~18……。

D.判断超过第一门限的目标数据点是否连续出现4个,若是则保留第一 个数据点,循环处理该步骤直到k=K-1。得到数据点A、N、R……,分别对应数据点1、 11、15……,如图2所示。这样处理可以有效减低后续Hough变换检测的运算量。通过该步 骤减小数据量处理,得到新的目标数据点集合为如图2中A、N、R……数据 点。

E.对新的目标数据点集合进行组合,得到直角坐标系下的数据点集合Da:

Da=11...1...k...k...K-1nl1nl2...nlj...nk1...nkj...n(K-1)j

然后,对直角坐标系下的数据点集合Da进行Hough变换处理:

E1)划分距离和角度两维网格:将(ρ,θ)平面划分为两维网格,沿ρ轴划分的网格个数为 800,沿θ轴划分的网格个数为800。那么,ρ轴每个网格的长度为其中 (xmax,ymax)为目标在x轴和y轴的最大坐标;θ轴每个网格的长度为θ∈[0,π]。这 样,得到转换矩阵H为

H=cosθ1sinθ1cosθ2sinθ2......cosθ800sinθ800

其中△θ=θi+1i

E2)数据映射:将直角坐标系下的数据点集合Da通过转换矩阵H映射到(ρ,θ)空间,则 有

其中,Num为Da中数据点个数,即经步骤d后得到的数据点个数。

E3)计算矩阵R中元素的数值:定义矩阵R,并初始化为零矩阵

其中,Mθ=800,Mρ=800。设矩阵V中某个元素ρij(i=1,...,800;j=1,...,Num)落在ρ轴 的第q个网格上,则可知其对应曲线上的点落在(ρ,θ)空间的第(i,q)个网格上。这样,将矩 阵R中对应元素riq(i=1,...,800;q=1,...,800)加1。

F.将经Hough处理后得到的矩阵R中的所有元素与第二门限Th2进行比较,若大于门限, 则检测到目标;反之,则目标不存在。其中,Th2由下式确定:

Pf2=P(riq>Th2)

式中为总虚警概率,为10-4

为验证本发明的检测性能,采用蒙特卡洛仿真的方法对不同信杂噪比下的检测性能进行 统计。设蒙特卡洛仿真的次数为500,总虚警概率为10-4,检测性能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 中可以看出:与传统Hough变换方法相比,本发明仅在信杂比约-12dB~-8dB时检测概率略有 下降,其他情况下则没有明显区别。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运算效率,将本发明与传统Hough变换方法所占用的CPU时间 进行对比(CPU为Intel(R)Core(TM)2 Quad CPU Q6600,主频为2.4GHZ,内存为8G)。这些 算法所占用的时间是通过1000次求平均处理得到的,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 明的运算效率有较大提高,是传统Hough变换方法的4倍。

表1

  传统Hough变换 本发明(P=4)Hough变换 CPU时间(s) 32.01 7.9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