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及制备与应用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及制备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属于复合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助剂,搅拌分散均匀;(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纳米微晶纤维素,搅拌均匀形成稳定的铸膜液;(3)将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模具中涂膜,室温下晾置,挥发水分成膜;(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浸入戊二醛溶液中,添加助剂进行交联,取出晾干,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本发明的正渗透膜强度大,不需要支撑层的存在,可以明显降低正渗透膜使用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提高膜的水通量和盐截留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2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27681.9

  • 申请日2014-12-25

  • 分类号B01D71/38(20060101);B01D69/12(20060101);B01D67/00(20060101);C02F1/4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燕玲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14: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1

    授权

    授权

  • 2015-05-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71/38 申请日:2014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 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正渗透现象是一种利用膜两侧的渗透压差(而不是外加压力)来作为水通 过膜进行扩散的驱动力,促使水透过选择性渗透膜的净迁移,可用于从污水直 接提取饮用水。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相对于外加压力驱动的膜分离技术最显著的 特点就是不需要外加压力或者在很低的外加压力下运行,而且膜污染情况相对 较轻,能够持续长时间的运行而不需要清洗,近年来已经呈现逐渐取代压力驱 动型膜技术的趋势。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在国际上诸如美国新加坡欧洲等国家和 地区已得到大量研究,使得其在食品、医药、能源,污水提纯及海水淡化领域 有很成功的应用,饮用水稀缺条件下军队、紧急救援所用到的水合袋也是正渗 透商业化应用之一。目前使用最多的主要是由美国HTI公司生产的三种正渗透 膜,均由致密层和聚酯支撑层组成,具有较高的盐截留率和水通量。但是由于 膜支撑层的存在,使得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内浓差极化现象,导致膜两 侧渗透压差大幅度降低,从而水分离的驱动力降低,水通量显著减少。因此, 由支撑层引起的浓差极化现象已成为阻碍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障 碍。针对此现象,国内外进行了很多研究,如增大支撑层的孔径可以有效地减 小浓差极化对通量的影响,或者制备双活性层正渗透膜,使支撑层不直接与汲 取液或者原料液接触,均使得浓差极化现象有所减小。但由于仍然采用支撑层 加活性层的传统制膜模式,支撑层中发生的浓差极化仍不可完全避免,阻碍正 渗透膜分离技术更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聚乙烯醇表面多羟基,因此亲水性好,有卓越的耐油脂和耐溶剂性能以及 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利用聚乙烯醇高度亲水性及成膜性来制备膜,可以保证 所成的膜有较高的水通量和盐截留率。然而聚乙烯醇中大量羟基的存在,也导致 了其存在着耐水,耐热性差等缺点。因此欲使聚乙烯醇膜具有耐水,耐高温且 对混合物中被分离组分的渗透通量大,选择性高等优点,需要对其进行共混或 化学改性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 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 骤:

(1)将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 加入助剂,搅拌分散均匀;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纳米微晶纤维素,搅拌均匀形成稳定的 铸膜液;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模具中涂膜,室温下晾置,挥发水分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浸入戊二醛溶液中,添加助剂进行交联,取 出晾干,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步骤(1)中所述的聚乙烯醇优选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烯醇;

步骤(1)中所述的助剂是指多元醇;优选无毒易得的丙三醇;所述助剂的 用量优选为聚乙烯醇质量的2%;

所述的搅拌分散是指在25~30℃下搅拌分散2~3h。

步骤(2)中所述的铸膜液中聚乙烯醇的浓度为3~5wt%。

所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微晶纤维素在浓硫酸中酸解, 然后透析至中性,得到成棒状结构、形态均匀的纳米微晶纤维素。

上述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时所述的酸解是指在50wt%的浓硫酸中,在50℃ 温度下酸解3h,此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的长径比较大且较为均匀。

所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聚乙烯醇质量的30%~50%。

步骤(3)中,所述涂膜的厚度为2~5mm。

步骤(4)中所述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为5~9wt%;所述的交联是指在温度为 25℃条件下交联1~4h。

步骤(4)中所述的助剂为硫酸;优选浓度为10wt%的硫酸。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通过以上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上述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在污水处理、海水分离、军用 水袋等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机理为:

本发明酸性条件下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纤维素中分为晶区和无定形区, 酸中氢离子进攻无定形区域,使之发生降解,将晶区释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棒状 纳米微晶纤维素;将纳米微晶纤维素分散于聚乙烯醇溶液中形成均一稳定的铸 膜液,利用丙三醇的粘稠性,增加铸膜液的粘度,从而实现均匀薄膜的形成; 然后利用模具对铸膜液进行晾干成膜;将膜浸入戊二醛中进行交联,并添加硫 酸为助剂,硫酸的作用是提供H+,作为缩醛反应的催化剂,进攻醛基氧,使得 醛基碳的极性增大,容易受到羟基氧的进攻形成半缩醛、缩醛结构,实现羟基 之间的交联,得到具有高强度、高水通量、好的盐截留率、可长期使用的正渗 透膜。

本发明的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有机溶剂来溶解成膜材料制备正渗透膜相比, 本发明采用水作为溶剂,除了交联剂之外基本不需要有机溶剂,安全可靠,绿 色环保;

(2)本发明的正渗透膜强度大,不需要支撑层的存在,因此可以明显降低 正渗透膜使用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提高膜的水通量和盐截留率;

(3)本发明正渗透膜的制备原料安全,易于被生物降解,环境友好;

(4)本发明的正渗透膜是由表面多羟基的聚乙烯醇和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 而成,由于二者表面羟基多,所以形成的膜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能和抗污染性 能;

(5)本发明所采用的纳米微晶纤维素通过浓硫酸条件下水解微晶纤维素制 备,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降解性好等优点,用它作为填充材料增强聚乙烯醇 易于操作,也可以降低成膜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54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2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硫酸镁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70.2L/m2h,盐截留率为99.1%。通过拉伸强度测试 (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 拉伸强度为126M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54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2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4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60.8L/m2h,盐截留率为98.6%。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41M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54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60.1L/m2h,盐截留率为98.9%。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49MP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71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2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66.2L/m2h,盐截留率为97.6%。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18MP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96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4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68.0L/m2h,盐截留率为97.1%。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05MPa。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96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3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58.6L/m2h,盐截留率为99.0%。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12Mpa。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96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5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57.1L/m2h,盐截留率为99.4%。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38MPa。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54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5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66.8L/m2h,盐截留率为97.8%。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11MPa。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54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9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1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61.0L/m2h,盐截留率为98.7%。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41MPa。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54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25℃温度 下搅拌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2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59.3L/m2h,盐截留率为98.9%。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39MPa。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 制备步骤如下:

(1)将30重量份聚乙烯醇(1788低粘度型)溶解于540重量份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然后加入0.6重量份助剂丙三醇,30℃温度 下搅拌2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溶液;

(2)向步骤(1)中的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粉末,搅拌 3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乙烯醇-纳米微晶纤维素铸膜液,铸膜液放置脱泡24h待 用;

(3)把步骤(2)中的铸膜液在直径为5cm的模具中涂覆成膜,涂膜厚度 为2mm,室温条件下蒸发水分48h成膜;

(4)把步骤(3)中形成的膜从模具中剥离,浸入7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 滴加助剂10wt%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进行交联反应4h,将膜取出晾干,得到纳 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过滤性能测试: 无支撑正渗透膜测试使用1摩尔每升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 原料液,所得膜的水通量为57.3L/m2h,盐截留率为99.6%。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GBT1040.3-2006),测得本实施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 强聚乙烯醇正渗透膜的拉伸强度为151MPa。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 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 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