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苏叶3~9份、蝉衣3~6份、炙麻黄3~10份、南沙参10~20份、半夏6~15份、白前6~15份、百部5~12份、紫菀6~15份、佛耳草10~30份、全蝎2~6份、甘草3~6份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复方组合药物,根据感冒咳嗽的发病机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以祛风宣肺为主的中药组合成方,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很好的止咳作用,并且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方组合药物,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可抵制所道炎症所释放的炎症因子、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复方组合药物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16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08130.4

  • 申请日2015-01-07

  • 分类号A61K36/904;A61P11/14;A61K35/646;A61K35/64;

  •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海军

  •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15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09: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4 专利号:ZL2015100081304 申请日:20150107 授权公告日:201710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0-24

    授权

    授权

  • 2015-05-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4 申请日:2015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仍迁延不愈。 除呼吸道病毒外,其他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均可引起感染后咳嗽,其中以感冒 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胸片等影像学检查 无异常。作为亚急性咳嗽中的最常见的临床类别,感冒后咳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特别是在 流感爆发季节,发病率可达25%。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 发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感冒后咳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咳嗽经 久不愈,甚至转成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感冒后咳嗽尚未发现特效的药物,抗生素治疗效果无效,大多以临床 对症处理为主,常用的药物:第一代抗组胺H1受体措抗剂联合伪麻黄碱、中枢性镇咳药、β 2受体激动剂等等。这些药物只对部分患者有效,还伴有嗜睡、口干和恶心等并发症。

中医依据本病临床特点将其归“咳嗽”范畴。针对其治疗主要是从风论治,或为风寒犯 肺,或为风热壅肺,或为风燥伤肺。治疗上如风寒犯肺可用止嗽散加减,风热壅肺可用桑菊 饮加减,风燥伤肺可用桑杏汤加减。中医辨证目前存在缺陷,风寒、风热、风燥并不多见于 感冒后咳嗽,而他邪已去,风邪恋肺为临床多见,但其方对应性及效果较差,不能推广运用。

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设计研发一种具有很好防治咳嗽,尤其是防治 感冒后咳嗽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辩证论治, 结合感冒后咳嗽的症状特点,采用风咳论治的治疗手段,优选出具有很好的止咳、镇咳、祛 痰作用,并且可抵制炎症所释放的炎症因子、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药物。本 发明优选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还具有不良反应低的优点。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苏叶3~9份、蝉衣3~6份、炙麻黄3~10份、南沙参10~20份、半夏6~15份、白前6~15份 百部5~12份、紫菀6~15份、佛耳草10~30份、全蝎2~6份、甘草3~6份。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 料制成:

苏叶6份、蝉衣6份、炙麻黄5份、南沙参15份、半夏10份、白前10份、百部10份、紫菀10 份、佛耳草15份、全蝎5份、甘草5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取各原料苏叶、蝉衣、炙麻黄、南沙参、半夏、白前、百部、紫菀、佛耳草、 全蝎和甘草,第一次加总药材重量12倍体积的水,浸泡30~40分钟,煎煮1~2小时,滤过;滤 渣再加总药材重量8倍体积的水,煎煮1~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离心,得 离心液,浓缩得提取物,制备得到药学上可接受剂型的制剂。

作为优选,以上所述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将提取物和药学上 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或合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将各原料的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 体制备成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或合剂。

本发明在制成片剂时,把复方组合物的提取物细粉添加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需要时加 入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然后压片制成片剂。

本发明在制成胶囊剂时,把复方组合物的提取物细粉添加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整粒,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在制成颗粒剂时,把复方组合物的提取物细粉和稀释剂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整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在制备治疗咳嗽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在制备治疗感冒后咳嗽疾病药物中的应 用。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组方, 复方组合药物中,苏叶性味辛,温,入肺经、脾经,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等功效,用于风寒 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治疗。蝉衣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作用,临床用 于风热感冒,咽痛等治疗。方中炙麻黄具有防治风寒表证,喘咳证,水肿等功效。南沙参具 有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等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 具有防治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等症。白前性辛、苦,微温,具有降气,消痰,止咳等作 用,可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等症的治疗。百部味甘、苦,微温。归肺经,具 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等作用,可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等治疗。味苦;辛;性 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作用,用于防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等症。佛 耳草性甘、平,具有很好的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临床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 喘治疗。方中全蝎味辛,平;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方中甘 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本发明组方 中各药味科学配比,具有很好的祛风宣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尤其对于感冒后的咳嗽具有非 常好的治疗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根据感冒咳嗽的发病机制,在中医药理 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以祛风宣肺为主的中药组合成方,临床实验 结果表明具有很好的止咳作用,并且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方组合药物,具有 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可抵制所道炎症所释放的炎症因子、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并且 实验过程中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方组合药物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 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 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1、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甘叶6g、蝉衣6g、炙麻黄5g、南沙参15g、半夏10g、白前10g、百部10g、紫菀10g、佛 耳草15g、全蝎5g、甘草5g。

2、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甘叶6g、蝉衣6g、炙麻黄5g、南沙参15g、半夏10g、白前10g、百部10g、紫菀10g、 佛耳草15g、全蝎5g、甘草5g,先加药材总重量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1小时,药渣 再加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二次煎液,减压浓缩,离心,再加纯化水至总量1000ml,分装,流通蒸 汽灭菌45分钟,即得。

实施例2

1、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苏叶9g、蝉衣6g、炙麻黄10g、南沙参20g、半夏15g、白前15g、百部12g、紫菀15g、 佛耳草30g、全蝎6g、甘草6g。

2、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苏叶9g、蝉衣6g、炙麻黄10g、南沙参20g、半夏15g、白前15g、百部12g、紫菀15g、 佛耳草30g、全蝎6g、甘草6g,先加药材总重量12倍量水浸泡40分钟,然后煎煮1小 时,药渣再加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二次煎液,减压浓缩,离心,减压干燥,加入淀粉 适量,制粒,干燥,过筛,加入适量助流剂,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3

1、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苏叶3g、蝉衣3g、炙麻黄3g、南沙参10g、半夏6g、白前6g、百部5g、紫菀6g、佛耳草10g 份、全蝎g、甘草3g。

2、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取苏叶3g、蝉衣3g、炙麻黄3g、南沙参10g、半夏6g、白前6g、百部5g、紫菀6g、 佛耳草10g份、全蝎g、甘草3g,第一次加总药材12倍量的水浸泡0.5小时,然后煎煮1次,每 次1小时,第二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 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加入适量淀粉,制粒,干燥,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4临床研究实验

一、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 准拟定。

(l)具有近期呼吸道感染病史;(2)感染急性期症状消退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甚至加剧, 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痒为主,咳嗽可表现为干咳或咳白色粘液痰,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时间常持续3-8周;(3)体征及辅助检查: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常规及X线胸片无明显异 常;(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如胃食管返流性咳嗽、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内科学》及《中医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中的外感 咳嗽证型标准拟定。

风邪恋肺证:主症:咳嗽,多为阵咳,咽痒;次症:痰少,色白质粘,舌苔:舌淡红, 苔薄白,脉象:脉浮缓,诊断标准:具备主症+次症,或主症加舌脉即可诊断。

2.试验病例标准

(1)符合感染后咳嗽病例诊断标准。

(2)中医辨证属风邪恋肺证。

(3)年龄大于18周岁,性别不限。

(4)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3、排除病例(包括不适应症以及剔除与脱落标准)

(1)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尚未控制者;咳嗽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其他肺系疾病引起者;咳嗽病程<3周,>8周 者;

(2)年龄在18岁以下,或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3)具有严重全身脏器功能病变或影响其生存的疾病;

(4)精神或法律上的残疾患者;

(5)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或者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 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病变,如工作环境经常变动等易造成失访的情况;

(6)已知对本药组成成份过敏者;

(7)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8)入组后发现受试者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

(9)服用该药有效,但患者为加速疗效,服用其他相似药物,无法判定疗效;

(10)无服药后任何可评价记录的病例;

(11)因故不能完成全部检验观察项目的病例。

(12)符合纳入标准而因某种原因未能完成试验的受试者,当属脱落受试者,包括受试者 自行退出和研究者认定受试者退出两种情况。

4、统计方法:主要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有关检验给出的检验统计量及其 对应的P值,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一般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前后变化值之间比较用成 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二、试验方法

1.分组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观察,对上诉纳入试验病例采用随机配对 分组方法,在随机表上查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确保两组病例在病情程度及性别、年龄、病 程等方面基本接近。

2.总病例数:120例,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

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具有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服 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对照组:选用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组合制剂),惠氏-百 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51,口服,每次10ml,一日3次。

4、疗程:均为两周。

三、实验结果:

共观察病例120例,其中治疗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18-62岁,平均43± 11.8岁;病程21-56天,平均38.64天;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21-62岁, 平均40±11.0岁;病程21-56天,平均38.98天;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 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两组疗效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即治疗 组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后总有效率比较P=0.028<0.05, 显效率比较P=0.0006<0.01,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防治 咳嗽的功效,疗效优于惠菲宁对照组。

表1复方组合药物对咳嗽病人的治疗效果

以上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方组合药物具有很好的祛风宣肺,止咳的作用。 对感冒后咳嗽具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并且无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更加安全。

并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和3制备得到的中药复方组合药物也同样具有 很好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功效,总有效率在90%以上。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 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 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