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吸入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

用于吸入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

摘要

一种用于吸入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包括壳体、单向阀以及吸入部件。壳体内形成有一个腔体并于一端形成有单向阀支撑结构,单向阀支撑结构包括密封部、安装座以及排气通道。密封部开设有吸气孔。单向阀包括结合部、第一阀瓣以及第二阀瓣。第一阀瓣与第二阀瓣能够沿同一方向相对结合部弹性弯折,以使第一阀瓣密封吸气孔同时第二阀瓣打开排气通道,或者第一阀瓣打开吸气孔同时第二阀瓣密封所述排气通道。吸入部件可拆卸地扣合于壳体上并罩设单向阀。该储雾罐的吸入阻力较小且结构较为简单,且单向阀可拆卸。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531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瑞之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608635.X

  • 发明设计人 雷明初;费诗超;樊中成;

    申请日2014-10-31

  • 分类号A61M15/00(20060101);A61M3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诚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教育北路88号4号厂房601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39: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15

    授权

    授权

  • 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M15/00 申请日:2014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雾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吸入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

背景技术

慢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特别是哮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品质的重 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哮喘最普遍的方法是MDI(Metered dose inhalers,定 量气雾剂)吸入疗法,利用呼吸过程将MDI药物吸入并在吸气气流作用下通过 呼吸道将MDI药物直接送达至肺部。

为了实现此疗法,一般采用用于吸入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配合MDI药物喷 雾器来将药物输送至肺部。MDI储雾罐作为缓存容器储存经MDI药物喷射器喷 射出的MDI药物,然后患者从MDI储雾罐吸入药物。因此,使用MDI储雾罐 可以将药物喷射和吸入这两个过程分离,减少药物在口腔内的残留并提高药物 的利用率。MDI储雾罐主要包括与MDI药物喷雾器适配的适配接口、用于储存 及输运MDI药物的壳体、用于控制药物单向流动的单向阀以及吸入部件。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MDI储雾罐采用具有阻滞圆盘的环形阀门,其特点是 结构紧凑、密封性佳,但由于阀门进气通道面积小,使得MDI储雾罐的吸入阻 力较大。而且单向阀的阀门部分是密封结构,很难拆卸以清洗或更换阀门。另 外,这种阀门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从而造成该MDI储雾罐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入阻力小、易拆卸且结构较为简单的用于吸入 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

一种用于吸入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一个腔体,所述壳体于一端形成有单向阀支撑 结构,所述单向阀支撑结构包括:

密封部,设置于所述腔体一侧,所述密封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相通的 吸气孔;

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密封部上;及

排气通道,贯穿所述壳体侧壁;

单向阀,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单向阀支撑结构上,包括:

结合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第一阀瓣,沿所述结合部向外延伸并盖设于所述吸气孔上;及

第二阀瓣,沿所述结合部向外延伸并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内;以及

吸入部件,可拆卸地扣合于所述壳体上并罩设所述单向阀;

其中,所述第一阀瓣与所述第二阀瓣能够沿同一方向相对所述结合部弹性 弯折,以使所述第一阀瓣密封所述吸气孔的同时所述第二阀瓣打开所述排气通 道,或者所述第一阀瓣打开所述吸气孔的同时所述第二阀瓣密封所述排气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瓣与所述第二阀瓣的厚度均小于2毫米, 所述第一阀瓣及第二阀瓣沿自身延伸方向逐渐远离所述腔体,并与所述结合部 的径向形成预设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1~4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的第二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腔体均为流线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适配端、收容壳体以 及连接端,所述收容壳体的截面直径沿远离所述适配端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 二壳体包括处于其两端的接口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 连接端上,所述单向阀支撑结构形成于所述接口部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径沿 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气孔为扇形开孔,所述密封部于所述吸气孔 的两侧分别凸伸形成挡止肋,每个挡止肋沿径向自所述壳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 安装座,所述吸气孔的两侧边缘至对应的挡止肋之间形成有第一支撑面,所述 第一阀瓣为扇形,其贴合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沿所述密封部径向向内的方向朝所 述腔体倾斜,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所述腔体径向的倾斜角度为1~45度,所述吸 气孔的扇形外缘处形成有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的两端与对应的两个第 一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阀瓣的扇形外缘形成有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 贴合支撑于所述第一密封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面轮廓为扇形,所述排气通道由 所述挡止肋挡隔以与所述吸气孔隔开,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面沿所述密封部径向 向内的方向朝向所述腔体倾斜,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面相对所述腔体径向的倾斜 角度为1~4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的扇形外缘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排气 顶面与排气支撑面,所述排气支撑面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阀 瓣为扇形且贴合支撑于所述排气支撑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瓣的扇形外缘形成有第二贴合面,所述 第二贴合面贴合支撑于所述排气支撑面上,所述第二阀瓣的轮廓尺寸小于所述 第一阀瓣的轮廓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为凹形立体花瓣形,所述吸气孔为两个 且对称设置,所述排气通道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吸气孔的中轴线与所 述两个排气通道的中轴线垂直,每个排气通道的两侧由对应的两个挡止肋挡隔 以与相邻的吸气孔隔开,所述第一阀瓣为两个且分别覆盖于对应的吸气孔上, 所述第二阀瓣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排气通道中。

储雾罐仅通过第一阀瓣与第二阀瓣的弹性弯折以配合吸气孔与排气通道, 从而实现了单向吸气或排气,其降低了吸入阻力且使得储雾罐结构较为简单。 另外,单向阀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因此其便于储雾罐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MDI储雾罐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MDI储雾罐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MDI储雾罐的第一壳体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MDI储雾罐的第二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第二壳体的侧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第二壳体的俯视图;

图7A为图6所示第二壳体沿A-A的剖视图;

图7B为图6所示第二壳体沿B-B的剖视图;

图8为图1所示MDI储雾罐的单向阀的侧视图;

图9为图8所示单向阀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单向阀的仰视图;

图11为图1所示MDI储雾罐的适配接头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所示MDI储雾罐的面罩的侧视图;

图1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MDI储雾罐的吸嘴及吸嘴盖的侧视图;

图14A-14B为图13所示吸嘴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15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MDI储雾罐于吸气过程时,沿第一阀瓣中轴线的 局部剖视图;

图15B为第二实施方式的MDI储雾罐于吸气过程时,沿第二阀瓣中轴线的 局部剖视图;

图16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MDI储雾罐于呼气过程时,沿第一阀瓣中轴线的 局部剖视图;

图16B为第二实施方式的MDI储雾罐于呼气过程时,沿第二阀瓣中轴线的 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 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 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 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 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 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 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第一实施方式的MDI储雾罐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 二壳体20、单向阀30、适配接头40以及面罩6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 连接并装配于一起,适配接头40可拆卸地装设于第一壳体10的一端,用于连 接MDI药物喷雾器。单向阀30可拆卸地装设于第二壳体20上,面罩60可拆 卸扣合于第二壳体20上并罩设单向阀30。

请参阅图3,第一壳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适配端12、收容壳体14以及连 接端16。第一壳体10整体经注塑成型,且具有一定的抗静电特性。适配端12、 收容壳体14以及连接端16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适配端12为直筒形,用于与 适配接头40连接。收容壳体14的横截面直径沿远离适配端12方向逐渐增加。 收容壳体14的侧面轮廓为顺滑的流线形,形似花瓶并符合喷射气流空气动力学 原理。连接端16用于与第二壳体20连接。

请参阅图4,第二壳体20焊接于第一壳体10的连接端16上。第二壳体20 的内径沿远离第一壳体10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其侧面轮廓为流线形,以使第一 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花瓶状流线形壳体。第一壳体10与 第二壳体20均由高透明度的高质量塑料制成,且内部结构完全透明可见。第一 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内部共同形成花瓶状流线形的腔体11(见图2),腔体11 的容积范围200~350毫升。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B,第二壳体20包括处于其两端的接口部21与连接 部23,以及单向阀支撑结构25。接口部21为环形,其用于与面罩60连接。连 接部23与第一壳体10上的连接端16通过超声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起。单向阀 支撑结构25形成于接口部21中,其包括密封部251、设置于密封部251中心的 安装座252以及对称贯穿接口部21侧壁的两个排气通道253。密封部251为圆 形板状,设置于接口部21中并挡设于腔体11一侧。密封部251上对称开设有 两个吸气孔2511,每个吸气孔2511是以密封部251的中心为圆心的扇形开孔。 密封部251于每个吸气孔2511的两侧分别凸伸形成挡止肋2513,挡止肋2513 沿径向自接口部21的侧壁延伸至安装座252。吸气孔2511的两侧边缘至对应的 挡止肋2513之间形成有第一支撑面2515,第一支撑面2515沿密封部251径向 向内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即逐渐靠近腔体11,其相对腔体11径向的倾斜角为 1~45度。第一支撑面2515为倾斜平面或倾斜曲面。吸气孔2511的扇形外缘即 邻近接口部21处的边缘形成有第一密封面2517。第一密封面2517的两端与两 个第一支撑面2515连接。安装座252包括开口背离腔体11的碗形本体2521以 及设置于碗形本体2521中的安装柱2523。碗形本体2521环绕安装柱2523形成 环形凹槽2525。

两个排气通道253的中轴线与两个吸气孔2511的中轴线垂直。每个排气通 道253贯穿接口部21以与外界相通,其底面轮廓为以密封部251中心为圆心的 扇形。排气通道253的底面轮廓的圆心角小于吸气孔2511的圆心角。排气通道 253的两侧由对应的两个挡止肋2513挡隔,以与相邻的吸气孔2511隔开。排气 通道253的底面2531沿密封部251径向向内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其相对腔体 11径向的倾斜角为1~45度。排气通道253于扇形外缘即邻近接口部21侧壁的 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排气顶面2533与排气支撑面2535。排气支撑面2535形成于 排气通道253的圆弧外缘处,其与底面2531连接。排气顶面2533及排气支撑 面2535均为与腔体11轴向垂直的平面。可以理解,排气通道253可以为设置 于第二壳体20上的管道状结构。

请参阅图8至图10,单向阀30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座252上,其采用凹形 立体花瓣型设计。单向阀30包括结合部31以及沿结合部31径向向外延伸的一 对第一阀瓣33及一对第二阀瓣35。结合部31为圆柱状,其底部设置有圆柱形 的底座311,在底座311下部开设有安装孔3111并通过安装孔3111套设于安装 座252的安装柱2523上。第一阀瓣33与第二阀瓣35为立体花瓣形阀瓣,第一 阀瓣33与第二阀瓣35均为扇形轮廓。两个第一阀瓣33对应于两个吸气孔2511 装设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阀瓣35对应于两个排气通道253装设且对称设置。 两个第一阀瓣33的中轴线与两个第二阀瓣35的中轴线垂直。第一阀瓣33的轮 廓尺寸大于第二阀瓣35的轮廓尺寸,并大于吸气孔2511的轮廓尺寸。第一阀 瓣33沿远离结合部31的方向逐渐远离腔体11,并与结合部31径向形成一个预 设的倾斜角。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阀瓣33相对结合部31径向的倾斜角为1~45 度。第一阀瓣33扇形外缘形成有第一贴合面331。第一贴合面331贴设支撑于 第一密封面2517上。第二阀瓣35沿远离结合部31的方向逐渐远离腔体11,并 与结合部31径向呈一个预设的倾斜角。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阀瓣35相对结 合部31径向的倾斜角为1~45度。第二阀瓣35的扇形外缘形成有第二贴合面351。 第二贴合面351贴设支撑于排气支撑面253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面 331与第二贴合面351均为平面。单向阀30由液态硅胶经注塑加工成型,即由 柔性材料制成。第一阀瓣33和第二阀瓣35的厚度均小于2毫米,其厚度优选 为小于1毫米。单向阀30通过轻薄柔软的材料再加上独特的立体花瓣形结构设 计,降低了单向阀30打开所需的最小压力。

请参阅图11,适配接头40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适配端12上。适配接头 40为圆环状,其上贯通开设有圆形的开孔41,用于套设于MDI喷雾器的接口 端上。适配接头40的上端围绕开孔41设置有环形的插槽43,用于供第一壳体 10的适配端12插设。柔性的圆形开孔41可以匹配不同形状的MDI喷雾器接口 端。

请参阅图1~2及图12,面罩60包括蚌形壳体61以及设置在壳体61的边缘 的硅胶衬垫63。壳体61包括与第二壳体20连接装配的装配端611并设置有排 气阀613。硅胶衬垫63采用液态硅胶经注塑加工成型,与患者皮肤接触舒适且 能保证硅胶衬垫63与患者脸部皮肤之间的气密性。可以理解,壳体61与硅胶 衬垫63也可以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面罩60还可以由其他结构或形状的吸入部件替代,如图13至 图14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吸嘴50。吸嘴50套设于第二壳体20的接口部21 上,其两端分别形成有吸入端51与连接端52。吸入端51的截面形状为类椭圆 形,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以便于患者的嘴唇包覆吸入端51。连接端52形成于 吸嘴50的另一端,且尺寸大于吸入端51,其用于连接第二壳体20的接口部21。 吸嘴50还环绕其周缘向外凸设有咬合部53。咬合部53形成于距离吸入端51端 部一定距离的外表面上,用以辅助及提示患者正确的或合适的咬合部位。MDI 储雾罐100还可包括罩设于吸嘴50上的吸嘴盖55,以防止粉尘通过吸嘴50进 入腔体11内。

MDI储雾罐100的组装过程如下: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通过超声波 焊接工艺形成永久性结合。单向阀30的安装孔3111套设于第二壳体20中的安 装座252的安装柱2523上。同时,两个第一阀瓣33分别覆盖密封部251上的 两个吸气孔2511上,且支撑于第一支撑面2515上。第一阀瓣33上的外缘贴合 于对应的第一密封面2517上。相似地,第二阀瓣35分别完全覆盖两个排气通 道253的底面2531。第二阀瓣35的第二贴合面351贴合于对应的排气支撑面 2535上。将第一壳体10的适配端12可拆卸地插入适配接头40的插槽43内。 将吸嘴50与第二壳体20扣合于一起,使吸嘴50下端的连接端52扣入第二壳 体20的接口部21上的卡扣部位,从而将吸嘴50与第二壳体20装配于一起。

使用时,将MDI药物喷雾器的接口端插入适配接头40的开孔41中,以将 MDI药物喷雾器与MDI储雾罐100连接于一起。通过MDI药物喷雾器向MDI 储雾罐100的腔体11内喷入一定剂量的药物。患者用嘴部含着吸嘴50的吸入 端51。在吸气时,单向阀30处于打开状态,药物分子自腔体11内经单向阀30 被患者吸入,经呼吸系统到达肺部。呼气时,单向阀30被关闭,呼出的气体经 第二壳体20上的排气通道253被排出外界。

具体地,请参阅图15A及图15B,在吸气周期内,吸嘴50的内部空间形 成负压,迫使单向阀30的第一阀瓣33与第二阀瓣35均向上张开,即相对结合 部31朝远离腔体11的方向弹性弯曲。此时,第一阀瓣33远离第一支撑面2515, 吸气孔2511连通腔体11与吸嘴50内腔。腔体11内的药物颗粒将随着腔体11 内的空气经吸气孔2511流动被患者吸入;第二阀瓣35离开排气通道253的底 面2531,直至第二阀瓣35扇形外缘贴合于排气通道253的排气顶面2533以将 排气通道253关闭,防止MDI储雾罐100的腔体11外部的空气进入。

请参阅图16A及图16B,在呼气周期内,患者自呼吸系统排出的气体在吸 嘴50的内腔空间产生正压。此时,第一阀瓣33与第二阀瓣35相对结合部31 回复初始位置。第一阀瓣33将吸气孔2511覆盖,将腔体11与吸嘴50内腔隔 断,以使呼出的气体不能直接进入腔体11内。同时,第二阀瓣35的第二贴合 面351贴合于排气支撑面2535上以将排气通道253打开,使患者呼出的气体通 过排气通道253排出。后续的吸气、呼气过程将重复上述动作。

MDI储雾罐100仅通过第一阀瓣33与第二阀瓣35的弹性弯折以配合吸气 孔2511与排气通道253,从而实现了单向吸气或排气,其降低了吸入阻力且使 得MDI储雾罐100结构较为简单。由于单向阀30为凹形立体花瓣形,第一阀 瓣33与第二阀瓣3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且与结合部31径向呈一个倾斜角,其进 一步降低了单向阀30打开所需的最小压力。另外,单向阀30可拆卸地装设于 第二壳体20上,便于MDI储雾罐100的拆卸。

常用的直筒型腔体并不十分符合药物分子喷射、输运动力学原理。因为经 常用MDI药物喷雾器喷出的雾状药物粒子在一定圆锥角范围内高速喷射出来, 对于直筒型腔体,喷射出的靠近圆锥角外围的药物分子将与直筒型腔体的侧壁 碰撞,容易造成药物分子在侧壁的残留。而本案中花瓶状流线形的腔体11可以 避免大量药物分子与腔体11侧壁的碰撞而造成药物在侧壁的残留。第一壳体10 与第二壳体20之间通过超声焊接的方式可实现可靠连接。

可以理解,在原理和结构相同的情况下,单向阀30的第一阀瓣33与第二 阀瓣35可以均为1个。第一阀瓣33与第二阀瓣35的数量也可以不相等,即第 一阀瓣33的数目可以为任意个,第二阀瓣35的数目也可以为任意个。可以理 解,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也可以一体成型,这种类似的变化均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 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