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自清洁循环过滤系统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具有自清洁循环过滤系统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循环过滤系统的洗衣机,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去除洗涤水杂质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和相应的管路和阀门,控制阀门的开或关,使洗涤水从盛水桶中流入循环过滤系统中,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将洗涤水中的污渍颗粒、絮状物、细菌及色素等杂质去除。另外还提供了上述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洗涤衣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1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08644.4

  • 发明设计人 王士坤;

    申请日2014-08-19

  • 分类号D06F39/10(20060101);D06F39/08(20060101);D06F3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戴俊波

  •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松乔街6号3幢-A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25

    授权

    授权

  • 2014-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F39/10 申请日:2014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具有自清洁循环过滤系统的洗衣机及其 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洗衣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洗衣机一般包括洗涤阶段、漂洗阶段和排水/脱水阶段。在洗涤阶段,随 着洗涤的进行,洗涤水中含有越来越多的污渍颗粒、絮状物、细菌及衣物上的 色素等,这些物质在洗涤水洗涤衣物的同时,会对洗涤的衣物造成二次的污染,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洗净效果的提升,同时还会使不同衣物之间的细菌、色素的 交叉污染及絮状物的粘附。但是,现有的洗衣机在洗涤阶段均无法解决上述的 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循环过滤系统的洗衣机, 能够对洗涤水进行过滤,去除洗涤水中的污渍颗粒、絮状物、细菌及色素等杂 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清洁循环过滤 系统的洗衣机,包括机体,机体中设有盛水桶、下排水管及循环过滤系统,所 述循环过滤系统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第三主管路、第一过滤器、第 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和循环泵,第一主管路的一端与盛水桶的排水口连接, 第一主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主管路的一端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六阀门,第二 主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三主管路的一端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第三主管 路的另一端与盛水桶的上部连接,第一主管路具有第一分管路、第二分管路和 第三分管路,第二主管路具有第四分管路和第五分管路,第三主管路具有第六 分管路和第七分管路,第一分管路与第四分管路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五阀门, 第二分管路与下排水管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七阀门,第三分管路与第六分管 路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四阀门,第五分管路与第七分管路连接并在连接处设 有第二阀门,第三主管路位于第七分管路与第三主管路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一 阀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依次设置在第一主管路上位于第二分管路和第 三分管路之间的部分,第三过滤器设置在第三主管路上位于第六分管路和第七 分管路之间的部分,循环泵设置在第二主管路上位于第四分管路和第五分管路 之间的部分,第一过滤器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器的过滤孔径,第二过滤器 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三过滤器的过滤孔径。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 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机体中设有控制系统,第一阀门、 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循环泵分 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主管路上位于循环泵与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 之间设有水压力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机体设有用于在水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异常 时提醒用户的报警装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主管路上位于循环泵与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之 间设有压力罐。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主管路上位于循环泵与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 之间具有第八分管路,第八分管路上连接有上排水管并在连接处设有第八阀门, 所述第八阀门为电磁阀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阀门为泄压阀。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洗涤阶 段、漂洗阶段、排水/脱水阶段以及清洗阶段:

所述洗衣机进入洗涤阶段后,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泵工作,并打开第一阀门、 第三阀门和第六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七阀门,盛水 桶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并经过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过滤后流入第二主 管路,然后流入第三主管路,并经过第三过滤器过滤后,最后流回盛水桶;

所述洗衣机进入漂洗阶段后,具有两种模式供用户选择,第一种模式,控 制系统控制循环泵工作,并打开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六阀门,关闭第二阀 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七阀门,盛水桶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并经过 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过滤后流入第二主管路,然后流入第三主管路,并经 过第三过滤器过滤后,最后流回盛水桶;第二种模式,控制系统关闭循环泵、 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

所述洗衣机进入排水/脱水阶段后,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泵工作,并关闭第一 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打开第七阀门, 盛水桶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经过第二分管路后,从下排水管排出;

所述洗衣机进入清洗阶段后,控制系统关闭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六阀 门,打开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七阀门,盛水桶中的水流入第一 主管路,经过第一分管路、第四分管路流入第二主管路,然后从第五分管路、 第七分管路流入第三主管路,接着经过第六分管路、第三分管路又流入第一主 管路,最后从下排水管排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主管路上位于循环泵与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之 间设有水压力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洗衣机进入洗涤 阶段或漂洗阶段的第一种模式后,若水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异常时,控制系 统打开第二阀门使第五分管路与第七分管路连通进行分压。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主管路上位于循环泵与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 之间具有第八分管路,第八分管路上连接有上排水管并在连接处设有第八阀门, 第八阀门为电磁阀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洗衣机进入排水/脱水阶段后,用 户选择上排水方式时,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泵工作,并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 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打开第五阀门和第八阀门,盛水 桶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经过第一分管路和第四分管路流入第二主管路,然 后经过第八分管路从上排水管排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从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 到第三过滤器,过滤孔径依次减小,可以实现从粗到细的过滤,分层次去除洗 涤水中的污渍颗粒、絮状物、细菌及色素等杂质,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 控制水流在循环过滤系统中反向流动,先从第三过滤器中反向流过,将第三过 滤器上的杂质除掉,然后是从第二过滤器中反向流过,将第二过滤器上的杂质 除掉,并且不影响第三过滤器上除下来的杂质通过,然后是从第一过滤器中反 向流过,将第一过滤器上的杂质除掉,并且不影响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上 除下来的杂质通过,最后将清洗水排出洗衣机,使得三个过滤器得到自动清洗, 三个过滤器长时间保持有效状态,减少用户更换次数,降低使用成本,用户只 需要按键选择相应的功能程序即可,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增加上排水管后处于排水/脱水阶段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处于排水/脱水阶段时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处于清洗阶段时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增加第九阀门后处于清洗阶段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清洁循环过滤系统的洗衣机的实施例,包 括机体1,机体1中设有盛水桶2、下排水管3及循环过滤系统C,循环过滤系 统C包括第一主管路41、第二主管路42、第三主管路43、第一过滤器51、第 二过滤器52、第三过滤器53和循环泵7,第一主管路41的一端与盛水桶2的 排水口21连接,第一主管路41的另一端与第二主管路42的一端连接并在连接 处设有第六阀门86,第二主管路42的另一端与第三主管路43的一端连接并在 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83,第三主管路43的另一端与盛水桶2的上部连接,第一 主管路41具有第一分管路411、第二分管路412和第三分管路413,第二主管 路42具有第四分管路421和第五分管路422,第三主管路43具有第六分管路 431和第七分管路432,第一分管路411与第四分管路421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 第五阀门85,第二分管路412与下排水管3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七阀门87, 第三分管路413与第六分管路431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四阀门84,第五分管 路422与第七分管路432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82,第三主管路43位于 第七分管路432与第三主管路43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81,第一过滤器 51和第二过滤器52依次设置在第一主管路41上位于第二分管路412和第三分 管路413之间的部分,第三过滤器53设置在第三主管路43上位于第六分管路 431和第七分管路432之间的部分,循环泵7设置在第二主管路42上位于第四 分管路421和第五分管路422之间的部分,第一过滤器51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二 过滤器52的过滤孔径,第二过滤器52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三过滤器53的过滤孔 径。

第一过滤器51的过滤孔径在0.5~1mm,可以过滤洗涤水中0.5~1mm以上 的杂质,比如对洗涤水中的大颗粒物和絮状物等进行粗过滤。第二过滤器52的 过滤孔径为50~100μm,可以过滤洗涤水中50~100μm以上的杂质,比如对洗 涤水中的细小的泥沙、花粉等进行过滤。第三过滤器53的过滤孔径为0.1~0.25 μm,可以过滤洗涤水中0.1-0.25μm以上的杂质,比如对洗涤水中细菌、色素 等物质进行过滤。

本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过滤器51和第二过滤器52对洗涤水进行粗过滤, 除去洗涤水中的絮状物、花粉、泥沙等稍大的颗粒及污渍,然后通过循环泵7 的加压,使洗涤水能顺利通过第三过滤器53实现对粗过滤后的洗涤水进行精细 过滤,除去洗涤水中的细菌、色素及微小污渍,最后通过第三主管路43将过滤 后的洗涤水回流到盛水桶2内。采用本实施例可以提升洗净性能大约5%左右, 对细菌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90%。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洗涤衣物之间的颜色交 叉污染和絮状物的粘附,使洗涤后的衣物仍然保持鲜亮和清洁。第一过滤器51、 第二过滤器52和第三过滤器53都是优选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体1 中,便于用户拆装更换、清洗。

为了实现洗衣机的自动控制,可以将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阀门 83、第四阀门84、第五阀门85、第六阀门86和第七阀门87均采用电磁阀,机 体1中设有控制系统100,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阀门83、第四阀门 84、第五阀门85、第六阀门86、第七阀门87和循环泵7分别与控制系统100 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100控制七个阀门的开或闭,可以让循环过滤系统C对 洗涤水进行过滤,或者将洗涤水排出洗衣机,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对循环过滤 系统C进行反向自清洁。

由于第三过滤器53的过滤孔径非常小,使用一段时间容易堵塞,造成循环 泵7与第三过滤器53之间的管路中的水压升高,因此在第二主管路42上位于 循环泵7与第二主管路42的另一端之间设有水压力传感器91,水压力传感器 91与控制系统100电连接,水压力传感器91用于检测循环泵7与第三过滤器 53之间的管路中的水压,如果水压过高,水压力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异常,控 制系统100就可以打开第二阀门82进行降压。同时可以在机体1上设置报警装 置,如蜂鸣器、发光二极管等,用来在水压力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异常时提醒 用户,让用户对第三过滤器53进行清洗或更换。此外,也可以在第二主管路42 上位于循环泵7与第二主管路42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压力罐9,用来平衡循环泵 7与第三过滤器53之间的管路中的水压,只有在压力罐9无法平衡压力时,水 压力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才会异常,减少报警装置的报警次数,用户使用更方 便。

而第二阀门82也可以采用泄压阀,在循环泵7与第三过滤器53之间的管 路中的水压达到第二阀门82的额定压力值时,第二阀门82就会自动打开进行 泄压,这样也可以省去水压力传感器91,如图2所示,通过机械方式进行自动 控制。

除了下排水的方式之外,也可以采用上排水的方式,如图2所示,具体是 在第二主管路42上位于循环泵7与第二主管路4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八分管 路423,第八分管路423上连接有上排水管31并在连接处设有第八阀门88,第 八阀门88为电磁阀并与控制系统100电连接。更甚者,去除下排水管3,只保 留上排水管31。

本实施例通过不同的控制方法控制循环过滤系统C实现不同功能,具体参 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实施例一中提及的机体1中 设有控制系统100,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阀门83、第四阀门84、第 五阀门85、第六阀门86、第七阀门87均为电磁阀并且均由控制系统100控制 的情况,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洗衣机处于不同阶段时,水流在循环过滤系统C 中有不同的流动路径,具体是:

洗衣机进入洗涤阶段后,控制系统100控制循环泵7工作,并打开第一阀 门81、第三阀门83和第六阀门86,关闭第二阀门82、第四阀门84、第五阀门 85和第七阀门87,盛水桶2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41,并经过第一过滤器51 和第二过滤器52过滤后流入第二主管路42,然后流入第三主管路43,并经过 第三过滤器53过滤后,最后流回盛水桶2,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洗衣机进入漂洗阶段后,控制系统100控制循环泵7工作,并打开第一阀 门81、第三阀门83和第六阀门86,关闭第二阀门82、第四阀门84、第五阀门 85和第七阀门87,盛水桶2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41,并经过第一过滤器51 和第二过滤器52过滤后流入第二主管路42,然后流入第三主管路43,并经过 第三过滤器53过滤后,最后流回盛水桶2,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这就是漂洗 阶段的第一种模式,对应进行洗涤水过滤。还有第二种模式,对应不进行洗涤 水过滤,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洗衣机进水比较干净,而且衣物也不易掉色,也 不是很脏,例如夏天的衣物,一般只有汗渍,因此可以在漂洗阶段不对洗涤水 进行过滤,由控制系统100将循环泵7、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阀门 83、第四阀门84、第五阀门85、第六阀门86和第七阀门87全部关闭,能够节 约用水和用电。

洗衣机进入排水/脱水阶段后,控制系统100关闭循环泵7,并关闭第一阀 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阀门83、第四阀门84、第五阀门85和第六阀门86, 打开第七阀门87,盛水桶2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41,经过第二分管路412后, 从下排水管3排出,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

洗衣机进入清洗阶段后,控制系统100关闭第一阀门81、第三阀门83和第 六阀门86,打开第二阀门82、第四阀门84、第五阀门85和第七阀门87,盛水 桶2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41,经过第一分管路411、第四分管路421流入第 二主管路42,然后从第五分管路422、第七分管路432流入第三主管路43,接 着经过第六分管路431、第三分管路413又流入第一主管路41,最后从下排水 管3排出,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考虑到三个过滤器如果堵塞比较严重,水流 速度较慢,导致第一分管路411的水满,水就会沿第一主管路41流动,直接通 过第二分管路412和下排水管3排出,因此为了保证清洗阶段的效果,可以如 图5所示,在第一分管路411和第二分管路412之间设置第九阀门89,第九阀 门89可以采用电磁阀并与控制系统100电连接,清洗阶段时关闭。洗衣机处于 洗涤阶段、漂洗阶段的第一种模式、排水/脱水阶段时,第九阀门都是打开的。 或者,第九阀门89也可以采用泄压阀,因为在洗衣机处于洗涤阶段、漂洗阶段 的第一种模式、排水/脱水阶段时,第五阀门85都是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以 通过水压使第九阀门89打开,当然泄压阀的额定压力值不应过高,第九阀门89 采用泄压阀的好处就是在清洗阶段中,如果三个过滤器严重堵塞,第九阀门89 可以打开泄压,避免管路遭到破坏。

第二阀门82采用电磁阀,为了保护管路和各个阀门,避免管路中压力过大, 建议在第二主管路42上位于循环泵7与第二主管路42的另一端之间设水压力 传感器91,水压力传感器91与控制系统100电连接,洗衣机进入洗涤阶段或漂 洗阶段的第一种模式后,若水压力传感器91的检测信号异常时,控制系统100 打开第二阀门82使第五分管路422与第七分管路432连通进行降压。

第二阀门82也可以采用泄压阀,这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说明,不再赘述。

另外,在实施例一中提到采用上排水的方式,即在第二主管路42上位于循 环泵7与第二主管路4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八分管路423,第八分管路423上 连接有上排水管31并在连接处设有第八阀门88,第八阀门88为电磁阀并与控 制系统100电连接,因此在洗衣机进入排水/脱水阶段后,用户选择上排水方式 时,控制系统100控制循环泵7工作,并关闭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 阀门83、第四阀门84、第六阀门86和第七阀门87,打开第五阀门85和第八阀 门88,盛水桶2中的水流入第一主管路41,经过第一分管路411和第四分管路 421流入第二主管路42,然后经过第八分管路423从上排水管31排出,如图2 中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中,对应洗衣机处于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使循环过 滤系统C实现过滤、排水、反向自清洁等功能。循环过滤系统C实现过滤功能 的好处在实施例一中已经描述,因此不再赘述。循环过滤系统C实现反向自清 洁功能,能够让三个过滤器长时间保持有效状态,减少用户更换次数,降低使 用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可以是滚筒洗衣机或波轮洗衣机,或其它洗涤方式的 洗衣机。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 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