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案存在的灵活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方法包括:确定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的码资源利用率,以及所述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所述特定传输方向的传输速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码资源利用率和所述传输速率,从所述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中,确定待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用户;调整设置在HSDPA载波上、且承载有确定出的所述用户、且按照所述特定传输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5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64500.4

  • 发明设计人 舒晶;陈翼翼;李新;

    申请日2013-05-07

  • 分类号H04W72/04;H04W16/10;

  • 代理机构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润湘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1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21

    授权

    授权

  • 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72/04 申请日:2013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 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系 统采用共享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可以动态调整上下 行时隙的配比,从而较好地支持非对称业务。但是,由于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 使得数据业务急剧增加,上下行业务量的非对称性仍然日益凸显,另外,由于 TD-SCDMA系统本身必须具有适合传输数据业务的一些特性,如高数据量、 高突发性、高可靠性等,因此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3GPP  Release5版本规范中引入了一个重要的增强技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目前HSDPA技术已经在 TD-SCDMA系统中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小区的数据业务主要就承载在 HSDPA载波上。总结起来,HSDPA载波承载数据业务有如下特点:

1、下行使用高速共享数据业务信道(HS-PDSCH)承载用户数据,同时, 使用3GPP Release4(R4)版本规范中的DPCH信道(即伴随信道)承载信令; 而上行则使用R4中的DPCH信道(伴随信道)承载用户数据和信令,传输速 率相对较低。

2、HSDPA载波承载的数据业务对应的用户数受限于伴随信道资源。

比如,如图1所示,在TD-SCDMA系统中一般采用2:4的上下行时隙配 比,这样,在HSDPA载波上配置2对下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和 上行高速共享信息通道(HS-SICH)控制信道的情况下,若不开启伴随信道帧 分复用功能,则采用如图1所示的信道配置方式的HSDPA载波最多仅能接入 6个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伴随信道帧分复用”是为了解决单载波接入用户数 首先而引入的一种技术,其用于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帧分(即时分)复用伴随信 道。目前,伴随信道一般有2倍帧分复用(即2个用户帧分复用1个伴随信道) 和4倍帧分复用(即4个用户帧分复用1个伴随信道)这两种方式,即伴随信 道的帧分复用倍数可以一般为2或4。

3、HSDPA载波承载的用户数越多,单个用户的平均上/下行传输速率就越 低。

比如,当采用如图1所示的HSDPA载波配置方式时,在不同伴随信道帧 分复用情况下,单个HSDPA载波可承载的最大用户数和单用户平均上/下行传 输速率如下表1所示。由于按照如图1所示的配置方式,HSDPA载波上下行 伴随信道所占时频资源的比例约2:1,从而相应的上下行帧分复用倍数的比例 可以设置1:2。

表1:

由上表1可以看出,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倍数直接影响了HSDPA载波可 承载的最大用户数。

目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已在局部热点区域开启,但相应的帧分复 用倍数往往被设置为固定值;或者,也可以根据HSDPA载波承载的用户数来 动态调整该帧分复用倍数。例如:当载波所承载的用户数小于6时,可以不开 启伴随信道帧分复用功能;而当用户数大于6小于12时,可以开启下行伴随 信道的2倍帧分复用功能(即采用帧分复用倍数2);进一步地,当用户数大于 12时,可以开启下行伴随信道的4倍帧分复用功能(即采用帧分复用倍数4)。

帧分复用功能的开启可提高单个HSDPA载波承载的用户数,但随着上行 伴随信道开启帧分复用功能的开启,会直接影响到各用户的上行传输速率。由 于现网中同一小区的不同用户对传输速率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使用即 时通信类业务(如使用即时通讯工具QQ进行文字聊天)的用户对传输速率需 求较小,而进行软件下载的用户对传输速率需求则较大,因此,采用现有技术 中不区分用户的实际需求而直接设置帧分复用倍数或根据HSDPA载波承载的 用户数来动态调整该帧分复用倍数的方式,存在着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实际 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以 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案存在的灵活性较 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包括:确定高速下行链路分组 接入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的码资源利用率,以及所述HSDPA载波所 承载的用户在所述特定传输方向的传输速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码资源利用率 和所述传输速率,从所述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中,确定待调整伴随信道 的帧分复用方式的用户;调整设置在HSDPA载波上、且承载有确定出的所述 用户、且按照所述特定传输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装置,包括: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确 定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的码资源利用率,以及 所述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所述特定传输方向的传输速率;用户确定单 元,用于根据参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码资源利用率和所述传输速率,从所 述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中,确定待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用户;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调整设置在HSDPA载波上、且承载有用户确定单元确定 出的所述用户、且按照所述特定传输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 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采用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的码资源 利用率和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作为调整按照该 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依据,从而可以灵活地根据用户的 实际传输速率和HSDPA载波的实际负荷来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很 好地满足了实际需求,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 整方案存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在TD-SCDMA系统中对HSDPA载波采用2:4的上下行时隙配比 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的具 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流程的示意 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装置的具 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案存在的 灵活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伴随信道的 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案。该方案利用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的码资源 利用率和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作为调整按照该 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依据,大大提高了伴随信道的帧分 复用方式调整方式的灵活性。且该方案还能针对具备不同传输速率的用户实现 分别调整。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 况下,本说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该方法 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21,确定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的码资 源利用率,以及用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

其中,这里所述的特定传输方向既可以是上行方向,也可以是下行方向。

此外,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可以是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一个 用户,也可以是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多个甚至是全部用户。本发明实施例 中,优选确定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全部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的方式。

步骤22,根据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和传输速率,从HSDPA载波所承载 的用户中,确定待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用户;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在HSDPA载波的码资源利用率达到一定大小 时,才会开启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即按照帧分复用的方式在伴随信道上 传输信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首先根据确定出的HSDPA载波的码资 源利用率,判断当前是否有必要进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从而仅 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才根据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特定传输方向的传输 速率,从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中,确定待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的用户。

具体地,可以通过判断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是否处于预设的码资源利用 率范围的方式,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若判断出确定 出的码资源利用率处于预设的码资源利用率范围,则判断需要调整伴随信道的 帧分复用方式;否则,则判断不需要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在确定出所述码资源利用率处于预设的码资源利用率范围时,判断需要调 整所述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否则,判断不需要调整所述伴随信道的帧分 复用方式。

步骤23,调整设置在HSDPA载波上、且承载有确定出的用户、且按照该 特定传输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针对步骤23的具体实现方式而言,可以预先设置不同的码资源利用率、 传输速率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倍数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就可以根 据实际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和确定出的用户在特定传输方向的传输速率,选 取相应的帧分复用倍数。通过比较选取的帧分复用倍数和伴随信道当前的帧分 复用倍数,就可以确定对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倍数的调整方式(如调大或调 小),从而实现对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假设上述预设对应关系中所述的码资源利用率用x表 示、传输速率用y表示,则x、y和帧分复用方式的一种具体对应关系可以参 照下表2所示。该表2中,A1、A2、A3分别为第一码资源利用率门限值、第 二码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和第三码资源利用率门限值;而B1、B2则分别为第一 传输速率门限值、第二传输速率门限值,且存在A1<A2<A3,B1>B2。

表2:

码资源利用率 传输速率 帧分复用方式 x≥A1 y<B1 2倍帧分复用方式 x≥A2 B2≤y<B1 2倍帧分复用方式 x≥A2 y<B2 4倍帧分复用方式 x≥A3 y<B2 4倍帧分复用方式 x≥A3 B2≤y<B1 2倍帧分复用方式 x≥A3 y≥B1 2倍帧分复用方式

其中,上述B1可以但不限于为8kbps,而第二传输速率门限值则可以但不 限于为4kbps。

基于上表2,若假设确定出的HSDPA载波的上行码资源利用率x≥A2,并 假设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所有用户在上行方向的传输速率中,存在分别满 足B2≤y<B1、y<B2以及y>B1的传输速率。那么,由于按照上表,可查询到x≥A2 以及B2≤y<B1对应的帧分复用方式为“2倍帧分复用方式”、x≥A2以及y<B2 所对应的帧分复用方式为“4倍帧分复用方式”,同时,不能查询到x≥A2以及 y>B1所对应的帧分复用方式。因此,接下来执行的调整步骤就可以为:针对 满足B2≤y<B1的用户,可以将承载该些用户的信息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 式调整为2倍帧分复用方式;针对满足y<B2的用户,可以将承载该些用户的 信息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调整为4倍帧分复用方式;而针对满足y>B1 的用户,由于其传输速率较大,难以容忍其他用户分享承载其信息的伴随信道, 从而承载该部分用户的信息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可以不进行调整。然 而,针对满足y>B1的用户,若承载该些用户的信息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 式当前为多倍帧分复用方式,则为了保证满足其传输速率,可以关闭承载其信 息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21中所述的确定HSDPA载 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这一步骤之前,若发现该HSDPA载波的 码资源利用率已较大,那么,为了使得该HSDPA载波可以承载更多的用户, 可以适当地对较大的传输速率进行调整,使得较大的传输速率降低。然后,再 执行后续的确定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的操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降低较大的传输速率的目的,本发明 实施例可以在执行步骤21中所述的确定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 传输速率这一步骤之前,执行下述步骤:

首先,判断确定出的该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上的码资源利用率是 否大于预设的码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然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从设置在该HSDPA载波上、且按照该特定传 输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中,确定大于预 设传输速率门限值的传输速率;

最后,将大于预设传输速率门限值的传输速率调整为与规定的传输速率一 致。

比如,若判断出该HSDPA载波的上行码资源利用率大于预设的上行码资 源利用率门限值,则可以对大于16kbps的上行传输速率进行调整,将其调整 为16kpbs后,再基于设置在该HSDPA载波上的上行伴随信道所承载的各用户 的传输速率和当前的上行码资源利用率,执行该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的调整操作。

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可知,该方案是以用户的实际传输速率和 HSDPA载波的实际负荷来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从而可以很好地满 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 调整方案存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以下具体介绍上述方案在实际中的应用流程。

本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流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下述 主要步骤:

步骤31,假设HSDPA载波初始所承载的用户数较少,从而上行码资源利 用率较低时,所有用户的上行伴随信道均不开启帧分复用功能,那么,若后续 希望能够动态调整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则基站执行对HSDPA载波 的上行码资源利用率的监控操作,同时,基站还监控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 用户的上行传输速率。

步骤32,基站判断监控到HSDPA载波的上行码资源利用率x是否满足大 于等于门限A1,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进一步执行步骤33,否则继续执行监 控HSDPA载波的上行码资源利用率的操作;

步骤33,基站判断是否存在上行传输速率y满足低于门限B1(如8kbps) 的用户,若判断为存在,则执行步骤34;否则,针对上行速率不满足低于B1 的用户而言,则基站不开启承载该部分用户的信息的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 功能(以下简称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

步骤34,针对满足上行传输速率y低于门限B1的用户开启上行伴随信道 的2倍帧分复用功能,从而基站向该部分用户发送采用2倍帧分复用方式发送 信息的通知消息;

步骤35,针对小速率用户(即上行传输速率较小的用户,如上行传输速率 低于B1的用户)上行开启2倍帧分复用功能后,基站判断再次监控到的上行 码资源利用率x是否大于等于门限A2(A2>A1),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 骤37,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36。

步骤36,判断上行码资源利用率x是否小于门限A1’(A1’<A1),若判断 结果为时,则不再针对尚未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的小速率用户开 启该功能;否则,则执行步骤33,即仅针对小速率用户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2 倍帧分复用功能;

步骤37,针对上行传输速率y低于门限B2(如4kbps,且B2<B1)的用 户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4倍帧分复用功能,针对上行传输速率y大于等于门限 B2但低于门限B1的用户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2倍帧分复用功能,针对其他速 率用户不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位于步骤37下方虚线框中的内容为步骤37的具体 实现方式。

步骤38,通过执行上述步骤37,而实现针对不同小速率用户上行开启2 倍、4倍帧分复用功能后,基站继续判断再次监控到的上行码资源利用率x是 否大于等于门限A3,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310,否则,执行步骤39;

步骤39,判断上行码资源利用率x是否小于门限A2’(A1<=A2’<A2),若 判断结果为是,则不再针对尚未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的小速率用 户开启该功能;否则,则执行步骤37,以实现针对不同小速率用户上行开启2 倍或4倍帧分复用功能。

步骤310,针对具备不同上行传输速率的用户采取不同策略:

针对上行传输速率y低于门限B2(如4kbps)的用户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 4倍帧分复用功能;针对上行传输速率y大于等于门限B2但低于门限B1的用 户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2倍帧分复用功能;针对具备其他上行传输速率的用户 则可控制其进行降速(可按照上行传输速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降低各较大 的上行传输速率),当所有具备较高上行传输速率的用户均已降到16kbps时, 为满足使得HSDPA载波承载更多的用户,可针对传输速率下降为16kbps的用 户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2倍帧分复用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位于步骤310下方虚线框中的内容为步骤310的具 体实现方式。

步骤311,通过执行步骤310而实现针对具备不同上行传输速率的用户使 用不同的帧分复用功能调整策略后,继续判断再次监控到的HSDPA载波的上 行码资源利用率x是否小于门限A3’(A2<=A3’<A3),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不再 针对尚未开启上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功能的用户开启该功能,并进而执行步 骤39,而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310。

出于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法相 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调整装 置,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参数确定单元41、用户确定单 元43和第一调整单元43。这两个单元的具体功能如下:

参数确定单元41,用于确定HSDPA载波在特定传输方向的码资源利用率, 以及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

用户确定单元42,用于根据参数确定单元41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和传 输速率,从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中确定待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的用户;

第一调整单元43,用于调整设置在HSDPA载波上、且承载有用户确定单 元42确定出的用户、且按照特定传输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 式。

对应于用户确定单元42功能的一种实现方式,该单元可以被划分为以下 功能子单元:

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帧分复 用方式;

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得到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HSDPA载 波所承载的用户在特定传输方向的传输速率,从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中 确定待调整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用户。

基于用户确定单元42的上述划分方式,第一调整单元43具体可以用于: 针对用户确定单元42确定出的各个用户分别执行:

根据码资源利用率、传输速率和帧分复用方式的预设对应关系,以及该用 户在特定传输方向的传输速率,选取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和该用户在特定传 输方向的传输速率所对应的帧分复用方式;按照选取的帧分复用方式,调整设 置在HSDPA载波上、且承载该用户、且按照特定传输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 道的帧分复用方式。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参数确定单元41确定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上述 方向的传输速率之前,判断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码资源利用 率门限值;其中,这里所述的确定出的码资源利用率可以但不限于是由参数确 定单元41确定的。

传输速率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得到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从上述伴随 信道所承载的用户在上述方向的传输速率中,确定大于预设传输速率门限值的 传输速率;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将传输速率确定单元确定出的大于预设传输速率门限 值的传输速率调整为与规定的传输速率一致。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实现了通过采用HSDPA载波在特定传 输方向的码资源利用率和该HSDPA载波所承载的用户在该方向的传输速率, 作为调整按照该方向进行传输的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方式的依据,从而可以灵 活地根据用户的实际传输速率和HSDPA载波的实际负荷来调整伴随信道的帧 分复用方式,很好地满足了实际需求,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伴随信道的帧 分复用方式的调整方案存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 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 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 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 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 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 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 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 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 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 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 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 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 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 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 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