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适于气动加载松散固体产品的容器特别是筒仓的减压阀

用于适于气动加载松散固体产品的容器特别是筒仓的减压阀

摘要

一种用于适于气动加载松散固体产品的容器(3)特别是筒仓的减压阀(1)。阀(1)包括阀体(2),阀体具有与容器(3)的内部气动连通的第一端并具有与流动控制机构(7)相关联的第二端,该流动控制机构受到对应的封闭膜(8)的作用。流动控制结构(7)在所述阀体(2)与管道(22)之间周期性地建立流体连通,该管道与外部连通。阀(1)的特征在于,与外部连通的管道(22)的至少一部分适于通过在所述容器(3)内部与管道(22)本身内部之间存在的压力差而弹性变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6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威埃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67686.5

  • 发明设计人 万纳·马切西尼;卢卡·戈利内利;

    申请日2012-11-23

  • 分类号B65G53/12;B65G53/54;B65G53/60;F16K17/164;

  •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余刚

  • 地址 意大利摩德纳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9: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31

    授权

    授权

  • 2014-1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53/12 申请日:2012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适于气动加载松散固体产品的容器的减压阀 (pressure relief valve)。

特别地,本发明发现了在筒仓(silo)上的有利的但非排他的应用, 在不针对这种松散性的前提下,将在下文的说明中概括性地对该应用做出 明确的参考。

背景技术

在处于压力下的容器(例如,诸如筒仓)中应用减压阀是众所周知的, 该容器设置有金属排放管道,该金属排放管道可连接至另外的管,用于将 粉末传输至所界定的受保护区域。

即使这些阀以良好的方式工作,但它们所呈现出的缺点为,在长期运 转中,已经被排放的粉末可部分地落在排放件的弯曲部上和/或落在排放件 本身的封闭膜上,由此需要周期性地清理和维护。

基于使用刚性塑料材料代替金属材料的可行解决方案可能会使得设 备的成本低廉,但这些方案还会引起显著的磨损问题以及与阀的排放管道 的积垢(scaling)关联的问题。

目前,除了上文提及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始终需要对阀进行周期 性地维护),还未发现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工业化的阀体, 尽管该阀体包括由柔性材料(例如弹性体,特别是适于弹性变形的聚合物) 制成的粉末排放管道。

粉末排放管道在其端部处被约束,使得由于筒仓的加载所产生的压力 的增加造成粉末排放管道被挤压并变形,而在排放件打开期间,该排放件 恢复到该排放件的原始形状。这种原始形状挤压/恢复运动允许粉末排放管 道振动,由此消除可能的积垢。

在粉状物料的传送部分的排放阶段期间,该传送部分沉积在排出管 上并留在排出管上,直到筒仓的内部压力再次升高。

在打开根据本发明的阀之前,作用在排出管上的脉冲作用允许几乎全 部存在的物料移动并且与可能结壳(encrust)的壁分离。在压力小于由常 规压力控制阀通常所采用的标准设定压力(+500mmH2O)的情况下,变 形已发生。物料和空气的连续流动(考虑这种流动的比率)将完全清理管 道,借此防止管道的阻塞。在显著增加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所 有这些都是为了确保阀本身的操作及功能的安全性。

即使可存在具有直管和倾斜管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 方式基于使用弯曲的排放管道,该弯曲的排放管道具有范围在3mm与 12mm之间的厚度。

发明内容

除了廉价和防止污染空气被排放进入大气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减压阀 还可在由于耐磨而无需维护和/或清理其部件的前提下长时间工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适于气动加载松散固体产品的容器的减 压阀,如在权利要求1中或者在直接或间接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任何权利 要求中所要求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将参考附图以实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优 选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减压阀的第一构造;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减压阀的第二构造;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减压阀的第三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减压阀1包括阀体2,该阀体与容器3(例如筒仓)的 内部气动地连通。

阀1的阀体2连接至套筒4,该套筒通过凸缘连接件5与容器3形成 一体。

阀体2的上端设置有流动控制机构7的周边锚定装置6,该流动控制 机构进而优选地包括弹性膜8,该弹性膜沿着弹性膜的外边缘锚定至锚定 装置5。

阀体2向上延伸越过膜8进入盖9,该盖在盖的上部设置有横向端壁 10,该横向端壁在上部中界定中间室11。

因此,中间室11进而通过盖9并通过膜来界定。

横向壁10设置有开口12,流动控制体13搁置在该开口上,标定质 量件14位于该流动控制体上,该标定质量件包括至少一个标定环15,该 至少一个标定环被支撑杆16穿透。

标定质量件12的重量确定为使得保持开口12封闭,辅助室11内部 的每一时刻的压力均小于由设计者所定义的预定值。因此,标定质量件14 的重量可通过添加或移除标定环15来改变。

支撑杆16的竖直运动通过竖直导向件17来引导,该竖直导向件由套 管18支撑,该套管进而通过已知装置配合至横向壁10。

在套管18上具有宽开口,该宽开口允许中间室11进行排放(见下文)。

包括套管18、流动控制体13以及标定质量件14的组件基本上形成 用于控制流动控制机构7的控制设备19,如下文所述。

以这样的方式,当辅助室11内部的压力达到使得流动控制体13与开 口12分离的值时,在分离阶段之后,相同的压力作用在更大的直径段上, 由此引起标定质量件14的快速抬起。这意味着避免了标定质量件14以及 流动控制体13的危险的阻塞或停止;上文所描述的内容已经证明在阀的 操作的安全性和快速性方面是特别有利的。

由锚定装置6支撑的保护盖20布置在辅助室11以及控制设备19的 上方。

在流动控制机构7的膜8的中央部分,该膜在膜的下部设置有流动控 制质量件21,该流动控制质量件从与外部连通的管道22的内部向下伸出。

管道22呈现出边缘23,该边缘通过流动控制质量件21的竖直运动 关闭/打开。

管道22(插入阀体2上存在的孔2A中)在一侧上通过凸缘24且在 另一侧上通过布置在孔2A本身附近的一对螺纹件25、26固定至阀体2 本身。

流动控制质量件21有利地为锥形,并且呈现出向下引导的顶部,以 便帮助过量的流体流出容器3之外。

弹性膜8设置有一系列通孔,该一系列通孔以周边的方式分布在弹性 膜8本身的外部环形表面上。

所述孔适于通过阀体2在辅助室11与容器3之间建立流体连通,使 得容器3中的压力值每次发生变化,则辅助室11本身中的压力值的变化 会存在特定的延迟。事实上,不以即时(immediate)的方式发生压力值的 变化是有利的。

面向容器3内部的膜8的表面与过滤元件(未示出)相关联,该过滤 元件还覆盖通过孔,以便防止粉末排出孔本身。

阀1如下工作:

-当容器3内部的压力缓慢增加时,存在于膜8的周边部分中的孔允 许辅助室11中的压力同时增加,由此在流动控制体13上施加有渐进的且 增加的推力,直到该流动控制体向上迅速抬起,使得过量气体可被排放到 外部;这引起辅助室11中压力的急剧下降,并且由于作用在膜上侧面上 的低压向上移动而在膜8上产生不平衡,由此在阀体2与管道22之间建 立相互连通,如通过图3的箭头(F1)所表示,该相互连通引起容器3中 存在的过量流体量的排放;

-当容器3内部的压力迅速增加时,由于存在于膜8上的孔的减小的 直径,因此室11内部的压力不以对应的方式增加,但替代性地,室内部 的压力实际上保持在初始值;这有助于膜8本身在作用于下侧面上的流体 的压力的影响下的初始提升,该初始提升不会受到任何相反压力的影响, 该相反压力在膜的上侧面上具有相等强度;

-当超压停止时,在弹性恢复作用以及向下推力(该向下推力通过流 动控制质量件12施加在膜上)的影响下,膜8再次下落,直到膜搁置在 管道22的边缘23上,由此允许标定质量件14下落;

-另一方面,当容器3内部的压力降至标定限制值以下时,由于存在 于膜8的周边上的孔,容器3中的压力下降传递至辅助室11;在这种情况 下,在已经出现的压力下降的影响下,向上作用于膜8下侧面上的力大于 由流动控制质量快21施加的向下的力;因此,膜8被抬起,并且使空气 量以与箭头(F1)所表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容器3,所述空气量足以 使容器3中的压力再次上升至接近外部压力的值。

如在图2中所示,当阀体2内部的压力增加时,因为容器3中的压力 已经成比例地增加,所以产生了挤压管道22的力,使得在管道上形成凹 部24,该凹部朝向管道22本身的内部突出。所述挤压力是由于存在于管 道22外部与内部之间的压力差所产生的。如已经提及的,管道22有利地 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弹性体,特别是适于弹性变形的聚合物。

换言之,在容器3的气动加载期间,管道由于挤压而弹性变形(图2), 而在排放的开放期间(图3),当膜8被抬起时,管道22恢复管道的原始 形状。管道22的压缩/释放的转换允许所述粉末排放管道22振动,由此消 除可能已经停留在管道内壁上的可能的粉末积垢。应该指出的是,振动还 被传递至边缘23;这显著地有助于保持边缘23本身的清洁而免受粉末的 影响,并且因此,通过流动控制质量件21而保证了管道22的口部的完全 封闭。

排放管道22优选地为弯曲的,并且该排放管道优选地呈现出范围在 3mm至12mm之间的厚度。

应该指出的是,即使在较小的程度上,还可在直线管道(未示出)中 或在包括不同的直线段的管道中观察到相同的挤压效果,该不同的直线段 源于折线,该折线基本上再产生一曲线轮廓。

此外,为了允许粉末与管道22的内部分离,所述管道22的厚度可在 各区域之间有所不同,使得相对于较厚且不容易变形的区域而形成较薄且 容易变形的区域。在这种方式中,有利地产生优先区域,在该优先区域中 形成较深的凹部;所述优先区域与其他区域(具有较大的厚度)交替,在 这些其他区域中形成较浅的凹部。在某些程度上,这允许排放管道的变形 以及振动的分级(graduation),以便获得可行的最佳粉末移除效果,用于 从排放管道本身的内壁移除粉末。

实际上,在未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包含至少两个弹性体 (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的排放管道可获得相同的效果,以便引导并控制 管道22的变形以及在管道上引起的相关振动。

此外,排放管道可由具有一些弹性体段和另一些金属段的复合材料制 成。

管道还可由这样的弹性体制成,该弹性体在所述弹性体内部具有由一 不同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嵌入物。

另一实施方式通过用波纹管制造的排放管道来表示,该波纹管由金属 /弹性体制成或由硬塑料/弹性体制成。

应该指出的是,上文描述的全部选项(各区域之间的不同厚度、具有 不同弹性模量的至少两个弹性体、具有与其他金属段组合的弹性体段的复 合材料、具有至少一个嵌入物的弹性体、波纹管)可彼此组合,使得设计 者可做出基于应用的最适当的解决方案。

除了廉价和防止污染空气被排放进入大气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减压阀 还可在由于耐磨而无需维护和/或清理其部件的前提下长时间工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