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地下电缆线拉出系统

地下电缆线拉出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电缆线拉出系统,包括对称夹持在地下线缆外径面上的2块抱箍板,2块抱箍板通过螺钉连接,抱箍板连接有拉紧线,拉紧线缠绕在绞线盘的圆周面上,绞线盘连接有与绞线盘同轴的绞线齿轮,绞线齿轮下方设置有冲击飞轮,冲击飞轮与输出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其中冲击飞轮圆周面设有1个或2个或3个的凸出齿,绞线齿轮圆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出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节约人力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6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74956.0

  • 发明设计人 徐娇;徐建;

    申请日2014-06-19

  • 分类号H02G1/00;

  • 代理机构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梁田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天缘路二段一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4: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30

    授权

    授权

  • 2014-10-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G1/00 申请日:2014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中的地下电缆线拉出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线缆是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线缆设置在预埋在地下的线缆管道内,一般的地下线缆直径较粗,在维修或线路改造时,需要将地下线缆抽出,然后进行施工处理,现有技术抽出地下线缆的方式是,采用绳索连接到地下线缆上,然后采用人工拉出的方式进行操作,由于地线线缆较重,一般需要较多的人同时进行拉出操作,因此现有技术对地下线缆抽出的方式,占用的人力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电缆线拉出系统,可以提高抽出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地下电缆线拉出系统,包括对称夹持在地下线缆外径面上的2块抱箍板,2块抱箍板通过螺钉连接,抱箍板连接有拉紧线,拉紧线缠绕在绞线盘的圆周面上,绞线盘连接有与绞线盘同轴的绞线齿轮,绞线齿轮下方设置有冲击飞轮,冲击飞轮与输出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其中冲击飞轮圆周面设有1个或2个或3个的凸出齿,绞线齿轮圆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出齿。

本发明安装上述结构设置,其设计原理为:2块抱箍板构成圆筒夹持体,2块抱箍板起到夹持地下线缆的作用,通过旋转螺钉,使得2块抱箍板之间的间隙变小,2块抱箍板便挤压地下线缆抱紧地下线缆。然后冲击飞轮、绞线齿轮、输出动力装置组成动力装置,输出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输出动力装置输出轴旋转的力,使得冲击飞轮高速旋转,由于冲击飞轮每旋转一周,便会对绞线齿轮的凸出齿造成一次或二次或三次的间歇冲击,每一次冲击使得绞线齿轮旋转一个凸出齿所在的圆周角度,这样形成模拟人力输出的间隙拉力,避免持续的输出力对电机烧坏,假如不采用上述结构,直接采用多个凸出齿的冲击飞轮,冲击飞轮旋转一周后,绞线齿轮也旋转一周,这样的操作可以提高地下线缆拉出的效率,但是由于持续输出力,由于地下线缆较重,为了达到上述结构的可行性,那么需要配置较高功率的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为此整个装置的成本上升,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上述间隙冲击的结构,可以使用小功率的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的输出力矩小。

优选的,2块抱箍板构成圆筒夹持体,2块抱箍板分别为上抱箍板和下抱箍板,上抱箍板面向地下线缆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压紧齿,下抱箍板面向地下线缆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压紧齿。2块抱箍板之间的间隙变小,然后使得上抱箍板的压紧齿和下抱箍板的压紧齿间隙变小,压紧齿4挤压地下线缆,地下线缆外壁变形,从而使得地下线缆变形形成凸起,从而使得抱箍板能很好的夹持住地下线缆。

优选的,上抱箍板上的压紧齿位于下抱箍板上的压紧齿正上方。

优选的,上抱箍板上的压紧齿的俯视投影位于下抱箍板上的两相邻压紧齿之间。形成交错压接。

优选的,冲击飞轮设置有2个凸出齿时,2个凸出齿对称设置在冲击飞轮的圆周面上。

优选的,冲击飞轮设置有3个凸出齿时,相邻2个凸出齿的夹角为120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冲击飞轮与绞线齿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抱箍板抱紧地下线缆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绞线盘;2、绞线齿轮;3、拉紧线;4、压紧齿;5、抱箍板;6、地下线缆;7、冲击飞轮;8、输出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

地下电缆线拉出系统,包括对称夹持在地下线缆6外径面上的2块抱箍板5,2块抱箍板5通过螺钉连接,抱箍板5连接有拉紧线3,拉紧线3缠绕在绞线盘1的圆周面上,绞线盘连接有与绞线盘同轴的绞线齿轮2,绞线齿轮2下方设置有冲击飞轮7,冲击飞轮与输出动力装置8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其中冲击飞轮圆周面设有1个或2个或3个的凸出齿,绞线齿轮圆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出齿。

本发明安装上述结构设置,其设计原理为:2块抱箍板5构成圆筒夹持体,2块抱箍板5起到夹持地下线缆的作用,通过旋转螺钉,使得2块抱箍板5之间的间隙变小,2块抱箍板5便挤压地下线缆抱紧地下线缆。然后冲击飞轮7、绞线齿轮2、输出动力装置8组成动力装置,输出动力装置8包括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输出动力装置8输出轴旋转的力,使得冲击飞轮高速旋转,由于冲击飞轮每旋转一周,便会对绞线齿轮2的凸出齿造成一次或二次或三次的间歇冲击,每一次冲击使得绞线齿轮2旋转一个凸出齿所在的圆周角度,这样形成模拟人力输出的间隙拉力,避免持续的输出力对电机烧坏,假如不采用上述结构,直接采用多个凸出齿的冲击飞轮,冲击飞轮旋转一周后,绞线齿轮2也旋转一周,这样的操作可以提高地下线缆拉出的效率,但是由于持续输出力,由于地下线缆较重,为了达到上述结构的可行性,那么需要配置较高功率的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为此整个装置的成本上升,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上述间隙冲击的结构,可以使用小功率的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电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的输出力矩小。

优选的,2块抱箍板5构成圆筒夹持体,2块抱箍板5分别为上抱箍板和下抱箍板,上抱箍板面向地下线缆6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压紧齿4,下抱箍板面向地下线缆6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压紧齿4。2块抱箍板5之间的间隙变小,然后使得上抱箍板的压紧齿4和下抱箍板的压紧齿4间隙变小,压紧齿4挤压地下线缆,地下线缆外壁变形,从而使得地下线缆变形形成凸起,从而使得抱箍板能很好的夹持住地下线缆。

优选的,上抱箍板上的压紧齿4位于下抱箍板上的压紧齿4正上方。

优选的,上抱箍板上的压紧齿4的俯视投影位于下抱箍板上的两相邻压紧齿4之间。形成交错压接。

优选的,冲击飞轮设置有2个凸出齿时,2个凸出齿对称设置在冲击飞轮的圆周面上。

优选的,冲击飞轮设置有3个凸出齿时,相邻2个凸出齿的夹角为120度。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