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SPB网络的区域管理方法和区域管理装置

用于SPB网络的区域管理方法和区域管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最短路径桥SPB网络的区域管理方法和区域管理装置,包括:向边界路径桥发送消息获取请求;从边界路径桥接收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下一跳的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所述边界路径桥;根据已生成的所述边界路径桥的BMAC地址表项生成所述网络区域的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其中,所述网络区域内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与已生成的所述边界路径桥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相同。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效率,加快整个网络的收敛速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9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92639.1

  • 发明设计人 宋小恒;

    申请日2014-06-25

  • 分类号H04L12/2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15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祥

  • 地址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路46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4: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6

    授权

    授权

  • 2017-04-2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L12/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2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24 申请日:2014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最短路径桥SPB网络的区域管 理方法及其区域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SPB(Shortest Path Bridging,最短路径桥)是IEEE802.1aq定义的以太 网标准之一,主要是为了解决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 阻塞链路浪费带宽的问题而研究出来的,采用了二层的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作为其控制平面协议进 行拓扑学习计算,目前主要运用SPBM(Shortest Path Bridging MAC Mode, 最短路径桥MAC-in-MAC模式)。SPBM继承了802.1ah定义的MAC-in-MAC 的封装格式,在用户原始的以太网报文外层增加了服务实例、B-VLAN标签、 BMAC地址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在骨干网络进行转发。

由于SPBM转发是二层转发,报文中未携带TTL(Time To Live,生存 时间)信息,所以必须保证严格无环路。因此,SPB域内的BMAC转发路径 依赖于整网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而该数据库的同步则依赖于链路状态通 告消息(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在整个网络中的泛洪,并在所有设 备均完成同步后才开始计算新路径。但是,由于每个设备接收到链路状态通 告消息的内容不相同且响应拓扑变化的次序也不一样,导致网络中整体的 BMAC转发路径更新不一致,流量恢复时间比较慢,影响流量的正常转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网络收 敛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最短路径桥SPB网络的区域管 理方法,包括:

向边界路径桥发送消息获取请求;

从所述边界路径桥接收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通告 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下 一跳的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所述边界路径桥;

根据已生成的所述边界路径桥的BMAC地址表项生成所述网络区域的 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其中,所述网络区域内每个路径桥设备 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与已生成的所述边界路径桥的BMAC地 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最短路径桥SPB网络的区域管 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接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分别生成对应于第一 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 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下一跳的 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本路径桥设备;

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第二区域内的路径桥 设备,将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第一区域内的路径 桥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最短路径桥SPB网络的区域管 理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边界路径桥发送消息获取请求;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边界路径桥接收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 述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 备的BMAC地址、下一跳的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所述边界路径桥;

表项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已生成的所述边界路径桥的BMAC地址表项生 成所述网络区域的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其中,所述网络区域 内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与已生成的所述边界 路径桥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最短路径桥SPB网络的区域 管理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分别接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 息;

消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分别生成对应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链 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 BMAC地址、下一跳的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本路径桥设备;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 第二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将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 至第一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通过对SPB网络进行区域划分,使得区域 内路径桥仅需要计算到达本区域内的每个路径桥设备的路径,响应自身所处 的区域内的拓扑变化,维护区域内的拓扑结构,有助于提升链路状态数据库 的同步效率,加快整个网络的收敛速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管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SPB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结 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SPB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5A-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 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 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管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域管理装置的示意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对SPB网络进行区域划分,使得区域内路径桥仅需要计算到 达本区域内的每个路径桥设备的路径,响应自身所处的区域内的拓扑变化, 维护区域内的拓扑结构,而无需全网扩散BMAC(Backbone MAC,骨干网 MAC)和I-SID(Backbone Service Instance Identifier,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 避免区域内链路状态的变化影响其他区域,有助于提升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 步效率,加快整个网络的收敛速度。

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本发明将SPB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则根据路径桥设备所处的拓扑结构, 被配置为不同的角色:处于多个区域间的边界BEB(Backbone Edge Bridge, 骨干网边缘网桥)设备和处于区域内的BEB设备和BCB(Backbone Core  Bridge,骨干网核心网桥)设备。请参考图1,将分别针对每种角色的路径桥 设备进行描述。

针对边界BEB设备:

步骤101,假定分别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接收每个区域内的 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步骤102,分别生成对应于每个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其中第 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 BMAC地址、下一跳的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本路径桥设备。

具体地,根据第一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生成对应于第一区域的 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以及,根据第二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生成 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步骤103,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第二区域 内的路径桥设备;以及,将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 第一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

针对区域内的BEB设备和BCB设备:

步骤104,以第一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为例。从边界BEB设备接收对应 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其中,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 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下一跳的 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所述边界路径桥。

其中,区域内的BEB设备和BCB设备针对接收到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 消息,采用下述方式进行处理:

根据已生成的边界BEB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生成第二区域的每个路 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其中,第二区域内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 地址表项的B-VID(Backbone-Vlan ID,骨干网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接口与 已生成的边界BEB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相同;边界BEB 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由边界BEB设备根据步骤101中来自第二区域的链 路状态通告消息生成。

对于边界BEB设备,步骤102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 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分别生成对应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二链路状态 通告消息,所述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所述网络区域内的各虚拟转发 实例的BEB设备的BMAC地址以及下一跳的BMAC地址,其中,所述下一 跳为本路径桥设备;

同时,在步骤103中,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 至第二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将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 送至第一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

相应的,对于区域内的BEB设备和BCB设备,在步骤104中还可以包 括:仍以第一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为例。从边界BEB设备接收对应于第二区 域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述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第二区域内 的各虚拟转发实例的BEB设备的BMAC地址以及下一跳的BMAC地址,其 中,所述下一跳为边界BEB设备。而针对该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二链路状态 通告消息,相应的处理方式为:与第二区域内相同虚拟转发实例的BEB设备 建立PW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SPB网络的区域划分,以及对路径桥设备的角 色配置,使得区域内路径桥只需要响应和维护所处区域内的拓扑结构,该拓 扑结构远小于整个SPB网络,使得能够显著提高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效率。 而一个区域中的区域内路径桥无需关心其他区域内的拓扑结构变化,即 B-MAC和I-SID信息无需在全网扩散,有助于加快SPB网络结构的收敛速 度。

下面以一种典型场景为例进行讲解。请参考图2所示的示意图,则基于 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如下。

假定SPB网络内包含多台BEB设备。通过管理通道向每台BEB设备发 送配置指令,将其配置为相应区域的边界BEB设备(即边界路径桥设备)或 普通的BEB设备(即区域内路径桥设备),从而实现对SPB网络的区域划 分。

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图2中将SPB网络分为三个区域,即Area1、Area2 和Area3。Area1包含作为普通BEB设备的BEB13和BEB14;Area2包含作 为普通BEB设备的BEB20和BEB21;Area3包含作为普通BEB设备的BEB30 和BEB31;同时,BEB10和BEB15还作为Area1和Area2的边界BEB设备, BEB11还作为Area1和Area3的边界BEB设备。

1、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在上述SPB网络的拓扑结构形成后,需要在各区域之间实现对链路状态 数据库的同步处理。具体地,由Area1对应的边界BEB设备分别与Area2和 Area3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以BEB10为例。BEB10接收Area1内的链路状态数据,并生成相应的 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以引入Area2。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可以采用LSP (Link State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状态协议数据单元)协议报文进行通告, 比如图3示出了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结构,该消息包 括固定结构:ISIS基本头部字段和固定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 单元)字段,以及自定义结构:代码(code)、长度(length)和数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比如当“代码”为0时,表示当前报文为第一 链路状态通告消息。而“数据”中包含:区域ID(即当前网桥簇的ID)、 当前区域内的所有BEB设备的BMAC地址和下一跳地址。而针对BEB10, 则区域ID可以为“1”,以对应于“Area1”;BMAC地址包括BEB10、BEB11、 BEB13和BEB14的BMAC地址,即图3所示的目的(destination)BMAC10、 目的BMAC11、目的BMAC13和目的BMAC14等;下一跳地址(NextHop  Address)为BEB10自身的BMAC地址。

通过BEB10将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引入Area2,使得Area2内的BEB20、 BEB21等设备在解析该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后,能够学习到Area1内的每 台BEB设备的BMAC地址,并据此建立相应的BMAC转发表,表明当Area2 内的BEB设备需要将报文转发至Area1内的BEB设备时,其下一跳地址为 BEB10的BMAC地址。其中,BMAC转发表中包含Area1中每台BEB的 BMAC地址表项,该BMAC地址表项与边界BEB10生成的BMAC地址表项 一致,即Area2中每台普通BEB设备生成的Area1内BEB设备的BMAC地 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与BEB10生成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相 同。

在每个区域内,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传播方式为:每个BEB设备会 将接收到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所处区域内的其他邻居,且该邻居 为非源邻居。具体地,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结构,BEB10首先将对应于Area1 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Area2中的BEB20,而BEB20的邻居包括 BEB10和BEB21,由于BEB10是BEB20接收到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 来源,则BEB10作为BEB20的源邻居,即BEB20仅需要将接收到的第一链 路状态通告消息发送至BEB21。

而为了完成Area2内BEB设备向Area1内的BEB设备的报文转发,处 于核心网络的BCB设备也需要学习对Area1内的BEB设备的转发方式,下 面以BEB20与BEB10之间的核心网络为例,详细描述BCB设备对第一链路 状态通告消息的处理过程。

请参考图4,假定在BEB20与BEB10之间,核心网络由BCB20、BCB21、 BCB22和BCB23等设备构成。BEB10在将对应于Area1的第一链路状态通 告消息引入Area2时,BCB20、BCB21、BCB22和BCB23均会接收到该第 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并类似BEB20和BEB21,根据该第一链路状态通告 消息生成对应的BMAC转发表,且在该BMAC转发表中的Area1内每台BEB 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与已生成的BEB10的BMAC地址表 项的B-VID和接口相同。

因此,当Area1内的链路发生故障时,比如BEB10和BEB13之间的链 路DOWN。对于Area1内部:此时从BEB10到BEB11之间的路径由BEB10 —BEB13—BEB11切换成BEB10—BEB14—BEB11,BEB10到BEB13的路 径由BEB10—BEB13切换成BEB10—BEB14—BEB11—BEB13。此时Area1 区域内的所有设备都响应BEB10和BEB13之间的链路故障,使得第一链路 状态通告消息在Area1内泛洪,从而更新网络拓扑。

对于Area2:由于下一跳地址为BEB10的BMAC地址,则只要BEB10 设备正常,且BEB10与Area2域内的BEB20、BEB21之间的邻居状态正常, Area2域内的设备就不会感知Area1域内的链路状态变化,从Area2到Area1 的用户流量在Area2内转发时不会受Area1域内链路状态变化而受影响,可 以按照根据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生成的BMAC转发表实现正常的流量转 发,且流量被转发到BEB10上之后,根据Area1域内更新后的BMAC转发 路径转发报文。

相似地,BEB10还生成对应于Area2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并引入 Area1中,使得Area2内的链路状态变化不会影响到Area1内部转发时的用 户流量。

2、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与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相类似地,为了防止大量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 消息在整个SPB网络内泛滥,也可以将每个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在边 界BEB设备处汇聚,生成对应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并引入其他区域内, 从而有助于加快对SPB实例的维护效率。

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具体可以采用LSP协议报文进行通告,比如请参 考图5A,其示出了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结构,该消息 包括固定结构:ISIS基本头部字段和固定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 据单元)字段,以及自定义结构:代码(code)、长度(length)和数据。

其中,比如当“代码”为1时,表示当前报文为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数据”中包含:相应的网络区域内的各虚拟转发实例的BEB设备的BMAC 地址以及下一跳的BMAC地址,其中,下一跳为BEB10。

“数据”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图5A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数 据”中包含对应的网络区域内的每台BEB设备的BMAC地址,以及每台BEB 设备维护的I-SID。具体地,针对BEB10,BMAC地址包括BEB10、BEB11、 BEB13和BEB14的BMAC地址(即图5A所示的BMAC10……BMAC14等); 下一跳地址(NextHop Address)为BEB10自身的BMAC地址。

而作为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图5B所示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 结构中,“数据”部分包含:对应的网络区域内的每个I-SID和维护该I-SID 对应实例的BEB设备的BMAC地址,以及下一跳地址。比如I-SID包括I-SID1、 I-SID2、I-SID3等,假定BEB10和BEB13都维护I-SID1,则将I-SID1与BEB10、 BEB13的BMAC地址(即图5B所示的BMAC10、BMAC13)作为一个I-SID 子消息记录在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中;假定BEB10、BEB11和BEB14都 维护I-SID3,则将I-SID3与BEB10、BEB11和BEB14的BMAC地址(即 图5B所示的BMAC10、BMAC11和BMAC14)作为一个I-SID子消息记录 在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中。

通过BEB10将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引入Area2,使得Area2内的BEB 设备在解析该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后,能够学习到Area1内的每台BEB设 备上的I-SID实例,且下一跳地址为BEB10的BMAC地址。因此,若Area2 内的BEB设备上存在相同I-SID实例号的SPB实例信息,表明其属于同一个 “服务组(service group)”,则可以据此创建该SPB实例的PW(Pseudo wire, 虚链路)虚连接,且该PW虚连接的出接口下一跳为BEB10。当然,若不存 在相同I-SID实例号的SPB实例信息,则可以对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中的 每个BEB设备对应的I-SID进行保存。

同时,而对于Area2内的BCB设备,比如图4所示的BCB20等,也会 接收到来自BEB10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但BCB设备仅会保存相应的 I-SID,不会触发PW虚连接的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

以图2所示的BEB10为例。当BEB10处理对应于Area1的第一链路状 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时,BEB13、BEB14等属于Area1内的 普通BEB设备,仅能够提供其自身的BMAC地址和维护的I-SID,但BEB11 属于Area1和Area3的边界BEB设备,因而不仅能够提供BEB11自身的 BMAC地址和维护的I-SID,实际上还包含了对应于Area3的第一链路状态 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具体地,首先由BEB11接收Area3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生成相应的 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其包含了Area3内的普通 BEB设备(即BEB30和BEB31)的BMAC地址和维护的I-SID。然后,当 BEB10接收Area1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时,BEB11实际上提供了BEB11 自身、BEB30和BEB31三台设备的全部BMAC地址和维护的I-SID,使得 BEB10生成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结构实际上如图6所示,即包含 BEB10、BEB11、BEB13、BEB14、BEB30和BEB31的BMAC地址,且下 一跳为BEB10自身;类似地,BEB10生成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的结构 实际上如图7所示,即包含Area1内的BEB10、BEB14等维护的I-SID、Area3 内的BEB30等维护的I-SID,且下一跳为BEB10自身。最后,当Area2内的 BEB设备,如BEB20接收到来自BEB10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 路状态通告消息时,便能够学习到Area1和Area3内的所有BEB设备的 BMAC地址和维护的I-SID。

实际上,当SPB网络比图2所示的结构更加复杂、包含更多的区域时, 如果BEB10生成对应于Area1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 消息,则其实际上了除Area2外的所有区域(图2所示的Area1、Area3以及 未示出的其他区域)内BEB设备的BMAC地址和维护的I-SID,使得BEB20 和BEB21在接收到相应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时,能够生成相应的BMAC转发表,从而实现对其他区域中的任一BEB设 备的报文转发操作,以及与其他区域中维护相同I-SID的BEB设备建立PW 虚连接。

3、备份边界BEB设备

为了保证区域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以对边界BEB设备进行备份,使得 两个区域之间存在两台或更多的边界BEB设备。比如在图2中,BEB10和 BEB15之间就属于主备关系。

具体地,BEB10和BEB15均属于Area1和Area2之间的边界BEB设备, 都可以实现:将对应于Area1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 息通告给Area2,以及将对应于Area2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第二链路状 态通告消息通告给Area1。

以将对应于Area1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通告 给Area2为例。Area2域内的普通BEB设备(即BEB20和BEB21)会分别 收到来自BEB10和BEB15的通告消息,并且根据选择策略可以选择BMAC 地址大的作为激活通告者,只有激活通告者通告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才 会生成BMAC转发表。比如对于BEB20,会收到来自BEB10和BEB15的对 应于Area1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当BEB15的 BMAC地址大时,选择BEB15作为激活通告者,此时BEB20到达 BEB13/BEB14/BEB11的下一跳地址为BEB15。

当激活通告者DOWN时,可以自动选择备用设备作为新的激活通告者, 则普通BEB设备将接收来自新的激活通告者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第二 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比如BEB15发生故障时,BEB10成为新的激活通告者, 则BEB20会将BEB13/BEB14/BEB11对应的下一跳地址更新为BEB10。

同时,为了防止区域间流量环路,每个BEB设备必须优先处理域内的第 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且下一跳必须以域内的BEB 设备作为优先下一跳;同时,优选根据本区域内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 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确定的下一跳,而非根据域间的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 确定的路径。

对应于上述的区域管理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网络设备。请参考 图8,在硬件层面,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 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 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 区域管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 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 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执行主体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具体而言,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边界BEB设备,也可以为区域内 的BEB设备或BCB设备。

请参考图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对应于边界BEB设备的区域管理装置 900可以包括请求发送单元902、消息接收单元904和表项生成单元906。其 中:

请求发送单元902,用于向边界路径桥发送消息获取请求;

消息接收单元904,用于从所述边界路径桥接收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所述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 设备的BMAC地址、下一跳的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所述边界路径 桥;

表项生成单元906,用于根据已生成的所述边界路径桥的BMAC地址表 项生成所述网络区域的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其中,所述网络 区域内每个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与已生成的所述 边界路径桥的BMAC地址表项的B-VID和接口相同。

可选的,所述消息接收单元904还用于:从所述边界路径桥接收第二链 路状态通告消息,所述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所述网络区域内的各虚 拟转发实例的BEB设备的BMAC地址以及下一跳的BMAC地址,其中,所 述下一跳为所述边界路径桥;

所述区域管理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连接建立单元908,用于与所述网 络区域内相同虚拟转发实例的BEB设备建立PW连接。

可选的,所述消息接收单元904从多个路径桥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状 态通告消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并将所述多个路径桥设备中 BMAC地址最大的路径桥设备作为所述边界路径桥。

可选的,所述消息接收单元904在所述边界路径桥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接收并处理来自变化后的边界路径桥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 态通告消息。

请参考图10,在软件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区域内的BEB设备或BCB设 备的区域管理装置1000可以包括消息接收单元1002、消息生成单元1004和 消息发送单元1006。其中:

消息接收单元1002,用于分别接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 告消息;

消息生成单元1004,用于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链路状态通告消 息,分别生成对应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所述第 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网络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 BMAC地址、下一跳的BMAC地址,且所述下一跳为本路径桥设备;

消息发送单元1006,用于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发 送至第二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将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发送至第一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

可选的,区域管理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表项生成单元1008,用于根 据对应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分别生成第一区域 和第二区域内的每台路径桥设备的BMAC地址表项。

可选的,所述消息生成单元1004还用于,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的 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分别生成对应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二链路状态通 告消息,所述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包括:所述网络区域内的各虚拟转发实 例的BEB设备的BMAC地址以及下一跳的BMAC地址,其中,所述下一跳 为本路径桥设备;

所述消息发送单元1006还用于,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二链路状态通告 消息发送至第二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将对应于第二区域的第二链路状态通 告消息发送至第一区域内的路径桥设备。

可选的,所述消息接收单元1002还用于,接收对应于第三区域的第一链 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所述消息生成单元1004用于:当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邻时, 将对应于第三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用于 生成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当 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邻时,将对应于第三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通 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用于生成对应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链路状态 通告消息和第二链路状态通告消息。

因此,本发明通过对SPB网络进行区域划分,使得簇内SPBM桥仅需要 响应自身所处的网桥簇内的拓扑变化,维护网桥簇内的拓扑结构,而由边界 SPBM桥维护对多个网桥簇间的区域结构,避免区域内链路状态的变化影响 其他区域,有助于提升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效率,加快网络拓扑结构的收 敛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