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奶牛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奶牛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8%预混料的奶牛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及其制备方法;每吨的精料补充料中包括80kg的围产后期预混料、326kg的玉米、40kg的菜籽粕、150kg的棉籽粕、150kg的麸皮、198kg的豆粕、26kg的脂肪粉、20kg的小苏打和10kg的氧化镁;精料补充料的配比设计合理,适合围产后期奶牛的营养需求,使用的各组分原料采购便捷、使用方便,容易推广,实用价值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716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正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78769.7

  • 发明设计人 蔡炎坚;

    申请日2014-07-31

  • 分类号A23K1/18;A23K1/14;A23K1/175;A23K1/16;

  • 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东浩

  •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洞庭路第七大街1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9: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08

    授权

    授权

  • 2016-09-2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23K50/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73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1/18 申请日:2014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8%预混料的奶牛围产 后期精料补充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产量正在逐年提高,有一大部分奶牛场已经进入奶 牛单产超十吨的行列,个别优秀牛场已经超过奶牛单产十二吨,由此引发了一 系列问题,如:奶牛的使用年限被大大缩短了,奶牛的淘汰率大大的提高了, 有个别高产牛场泌乳牛的年淘汰率达到40%甚至还有超过的。这一因素严重制约 了我国奶业的发展。奶牛的利用年限与围产期的饲料营养、饲养管理有直接关 系。

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21天-产后21天,数据表明,高产奶牛的诸多疾 病都与此时营养与管理相关。围产期奶牛的营养需求在增加,但是奶牛食欲在 下降,这时的饲料营养成分既要满足准备产犊和产奶的需要又要预防各种产后 病的发生,同时,还要克服食欲低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奶牛产后的生育力、食欲、神经系统的发育、蹄部的健康、 能量的代谢、肌肉的增长、骨骼的发育都与围产期营养,特别是围产期微量元 素的添加量有关系。大多数研究者对围产期的研究集中在能量、蛋白、阴离子 盐上,往往忽略了人们常见的微量元素,因为微量元素的添加是有限度的添加, 微量元素添加过多往往不能被奶牛吸收,而且还有“中毒”的可能。

在工业化生产预混料时,需要注意三要素:均匀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均匀性

1.所谓均匀性,即任取一份样品,它的各组分含量与其它样品的各组分含 量相同,混合的均匀性直接影响饲料产品质量,由于混合不均,使饲养的动物摄 入的营养成分不一,有的成分达不到动物营养所需求,而有的成分则大大超过动 物的承受能力,轻者影响动物的生理和生长,重者使动物产生生理障碍,导致中 毒,甚至死亡;另一方面,饲料中的营养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间接地浪费了饲 料资源。

2.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

预混料的均匀性除与混合机的性能有重大关系外,以下因素也有直接影响。

(1)粒度:粒度也叫细度,即颗粒的大小,以粒径来衡量和表示。一般说来, 预混料内微量添加剂的颗粒大小是由其在饲料中添加的量来决定。颗粒过小,体 积增大,导致流动性变差,同时静电增加,易吸附槽壁,从而导致损失及污染;相 反,如果颗粒过大,会导致混合不均匀,特别是对于一些药物添加剂,影响其添 加作用。因此,预混料颗粒之间的大小差异越大,在饲料中的均匀度越差。

(2)容量:容量即单位体积中物质的重量。

(3)静电荷:很细的纯化合物通常带有较高的静电性。

(4)载体:载体用于承载微量组分,因而要求有粗糙的表面,以利于微量活性 成分吸收其表面或进入其小孔内。

(5)投料顺序:为了提高混合均匀度,加料的顺序很重要。如不注意,先投微 量活性成分,导致其沉积于混合机的底部,成为混合死角,影响混合均匀度。因 此,为使预混料中各微量成分混合均匀,要掌握合理的投料顺序。

(6)混合机的充盈度及混合时间:无论是哪种混合机,适宜的装料状况是混 合机正常工作的保证。混合时间的多少,也会影响混合机内预混料的混合均匀 度。混合机的最佳充盈度及混合时间因混合机性能而异,需通过测试方能确定。

(7)输送距离与方式:预混料生产不同于配合饲料,长距离的输送会导致各 药物之间的污染及成品的分级,影响成品的均匀度。因此,预混料生产要求线路 简短,尽量减少运送环节。

二、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即饲料中各种活性成分保持其活性效价的程度。预混料的稳定 性是预混料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具有活性的生物化学物质,它对其所 处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相当敏感,不稳定的原料影响动物对饲料的使用效果。影响 预混料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有原料的化学结构、载体、稀释剂的质量、贮存时间 及贮存条件、配伍性等。

1.原料的化学结构:在组成预混料的原料中,某些维生素的化学稳定性较差, 即使同一种维生素,也常因结构与剂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稳定性。

2.载体与稀释剂的酸碱度:酸碱度直接影响到微量添加剂的活性,偏酸性或 偏碱性都对维生素和其他微量活性组分产生不良影响。

3.含水量:由于添加剂预混料内有各种化学性质不同的活性成分,他们彼此 之间的化学反应均以水为介质。

4.吸潮性和亲水性:吸潮性是指载体或活性成分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自身潮 解或水分增加,使得活性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失效。

5.稳定化处理:在预混料的组成中,微量元素的矿物盐,有的水溶性差,工艺 上易处理,而有的极易吸湿、返潮而结块,影响加工及饲料产品质量。而极大部 分维生素易受氧、潮湿、热、光照、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其活性。

6.贮存时间与条件:预混料,特别是多种维生素等稳定性差的预混料,常因 贮存时间的长短以及贮藏保管期间的含水量、温度、湿度、光照、酸碱度等条 件欠佳,对其质量产生影响,造成活性成分失效。

三、安全性

在预混料中,除了一部分和配合饲料中相似的粮食类原料或其副产品外,大 部分原料是制药厂或化工厂生产,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化学活性。有些在一定剂 量有毒性,有些甚至会产生腐蚀作用。反过来,设备的制造材料也可能会影响某 些成分的效价。因此,生产时必须保证加工质量并注意操作人员自身防护。凡 与高浓度性成分接触的设备、管道,宜选用合适材料,如不锈钢等,要加强对人、 畜、设备三者的安全防护。超级预混料中重金属(铅、铬、汞、砷)的含量的 要求,应达到食品级,符合人食用无害的程度。

专利数据库中有不少关于畜牧食用的浓缩料或饲料的技术方案,其中公开 的各原料及其配比,其中很少有考虑各原料的有效成分的因素。在市售的各原 料中,由于其产地、批次、出厂时间、销售时间的不同,其有效含量也有所不 同;因此,现有专利文献中仅仅公开各原料及其配比,而不去考虑其有效成分 所占的比例,是不科学的做法,也是无法保证工业生产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含有8%预混 料的奶牛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奶牛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 其特征在于每吨的精料补充料中包括以下组分:80kg的围产后期预混料、326kg 的玉米、40kg的菜籽粕、150kg的棉籽粕、150kg的麸皮、198kg的豆粕、26kg 的脂肪粉、20kg的小苏打和10kg的氧化镁。

所述围产后期预混料中的各元素组成和比例为:钙元素4-10%、磷元素1-2%、 食盐5-15%、铜元素0.4-0.6g、钴元素0.03-0.06g、铁元素0.4-1g、碘元素 0.04-0.08g、钾元素≥1.3g、锰元素1.0-1.5g、硒元素0.01-0.03g、锌元素 1.0-1.5g、生物素0.02–0.04g、烟酸≥10g、维生素A:240-300TIU、维生素 D3:80-110TIU和维生素E≥3.5g。

上述各元素可来源于各元素的金属盐或包含相应金属盐的矿物质,优选的, 上述预混料中的钙元素和磷元素来自于石粉和磷酸氢钙、铜元素来自于硫酸铜 和\或有机铜、钴元素来自于硫酸钴、铁元素来自于硫酸亚铁、碘元素和钾元素 来自于碘化钾和氯化钾、锰元来自于硫酸锰和\或有机锰、硒元素来自于亚硒酸 钠和\或酵母硒、锌元素来自于氧化锌和\或有机锌。

经过换算,每吨围产后期预混料中的各组分及含量为:石粉:75~100千克、 磷酸氢钙:90~100千克、食盐:95~105千克、酵母培养物:45~55千克、25% 的硫酸铜:1.4千克、10%的有机铜:1.4千克、24%的硫酸钴:0.2千克、75% 的氧化锌:1千克、12%的有机锌:4.3千克、稀释为7.5%的碘化钾:0.9千克、 45%的氯化钾:3.2千克、30%的硫酸亚铁:2.1千克、30%的硫酸锰:3.4千克、 8%的有机锰:3.3千克、1%的亚硒酸钠:0.5千克、1%酵母硒:1千克、2%生物 素:1.3千克、99%烟酸:11.2千克、50%维生素E:7.5千克、每克含50万单 位的维生素A:0.6千克、每克含50万单位的维生素D3:0.2千克,余量为载 体。

优选的,上述载体是次粉。

上述精料补充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各组分研磨后过筛,然后加入到 混合机中充分混匀后制得。

上述预混料的使用方法:将精料补充料掺入全混日粮中对围产后期奶牛直 接饲喂。

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精料补充料的配比设计合理,适合围产后期奶牛的营养需求,其中8% 的成分为围产后期预混料,预混料中添加各种有机微量元素,解决了奶牛围产 后期微量元素吸收不足的缺陷;

(2)围产后期预混料中添加了钴元素,钴元素来源于硫酸钴,使其添加量 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动物营养需求标准(NRC标准)的13.6倍,从而大大提高了 围产期奶牛的采食量,有效地减少代谢病发生,延长了高峰时间,强化持续力, 提高其繁殖效率,同时,为奶牛的健康的产犊、瘤胃功能的快速回复提供了前 提条件;

(3)本发明提供的精料补充料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奶牛的产奶年限而且还提 高了奶牛发情率、受胎率,提升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减少了产后疾病,缩短 了胎间距,明显改善奶牛产后体况;使用的各组分原料采购便捷、使用方便, 容易推广,实用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奶牛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每吨的精料补充料中包括以下组分:80kg 的围产后期预混料、326kg的玉米、40kg的菜籽粕、150kg的棉籽粕、150kg的 麸皮、198kg的豆粕、26kg的脂肪粉、20kg的小苏打和10kg的氧化镁。

所述围产后期预混料中的各元素组成和比例为:钙元素4-10%、磷元素1-2%、 食盐5-15%、铜元素0.4-0.6g、钴元素0.03-0.06g、铁元素0.4-1g、碘元素 0.04-0.08g、钾元素≥1.3g、锰元素1.0-1.5g、硒元素0.01-0.03g、锌元素 1.0-1.5g、生物素0.02–0.04g、烟酸≥10g、维生素A:240-300TIU、维生素 D3:80-110TIU和维生素E≥3.5g。

上述各元素可来源于各元素的金属盐或包含相应金属盐的矿物质,优选的, 上述预混料中的钙元素和磷元素来自于石粉和磷酸氢钙、铜元素来自于硫酸铜 和\或有机铜、钴元素来自于硫酸钴、铁元素来自于硫酸亚铁、碘元素和钾元素 来自于碘化钾和氯化钾、锰元来自于硫酸锰和\或有机锰、硒元素来自于亚硒酸 钠和\或酵母硒、锌元素来自于氧化锌和\或有机锌。

酵母培养物的加入是为了便于食物在牛胃中发酵,促进酶反应,提升牛的 消化能力,以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在浓缩料的各组分中,由于上述金属盐或包含相应金属盐的矿物质的产地、 批次不同,其有效含量也有所不同;也有厂家会处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选择时 令价格较低的原料;因此,需要先确定各组分的包含的各元素及有效成分的比 例,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奶牛在围产期所应当摄入的元素量;换言之,如果其中 某一个市售的组分的厂家或批次发生了变化,那么通过计算,再调整各组分的 用量,就能达到奶牛所摄入的各元素量恒定不变。

下面列举的实施例1-2中各组分之前的百分比是指其有效成分所占的比例。

实施例1:

每吨的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中包括以下组分:80kg的围产后期预混料、 326kg的玉米、40kg的菜籽粕、150kg的棉籽粕、150kg的麸皮、198kg的豆粕、 26kg的脂肪粉、20kg的小苏打和10kg的氧化镁。其中:每吨围产后期预混料 中的各组分及含量为:石粉:75千克、磷酸氢钙:100千克、食盐:95千克、 酵母培养物:55千克、25%的硫酸铜:1.4千克、10%的有机铜:1.4千克、24% 的硫酸钴:0.2千克、75%的氧化锌:1千克、12%的有机锌:4.3千克、稀释为 7.5%的碘化钾:0.9千克、45%的氯化钾:3.2千克、30%的硫酸亚铁:2.1千克、 30%的硫酸锰:3.4千克、8%的有机锰:3.3千克、1%的亚硒酸钠:0.5千克、1% 酵母硒:1千克、2%生物素:1.3千克、99%烟酸:11.2千克、50%维生素E:7.5 千克、每克含50万单位的维生素A:0.6千克、每克含50万单位的维生素D3: 0.2千克,余量为次粉。

实施例2:

每吨的围产后期精料补充料中包括以下组分:80kg的围产后期预混料、 326kg的玉米、40kg的菜籽粕、150kg的棉籽粕、150kg的麸皮、198kg的豆粕、 26kg的脂肪粉、20kg的小苏打和10kg的氧化镁。其中:每吨围产后期预混料 中的各组分及含量为:石粉:100千克、磷酸氢钙:90千克、食盐:105千克、 酵母培养物:45千克、25%的硫酸铜:1.4千克、10%的有机铜:1.4千克、24% 的硫酸钴:0.2千克、75%的氧化锌:1千克、12%的有机锌:4.3千克、稀释为 7.5%的碘化钾:0.9千克、45%的氯化钾:3.2千克、30%的硫酸亚铁:2.1千克、 30%的硫酸锰:3.4千克、8%的有机锰:3.3千克、1%的亚硒酸钠:0.5千克、1% 酵母硒:1千克、2%生物素:1.3千克、99%烟酸:11.2千克、50%维生素E:7.5 千克、每克含50万单位的维生素A:0.6千克、每克含50万单位的维生素D3: 0.2千克,余量为次粉。

实施例1、2中所使用的各组分均采购自市售产品,其制备方法,具体是: 将各原料研磨后过筛,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充分混匀后制得。

上述预混料的使用方法:围产后期奶牛直接饲喂的全混日粮中包含一定比 例的精料补充料,精料补充料中含有质量分数为8%的围产后期预混料。

应用试验例:

实验地点:天津正大实验场,奶牛混合群870头;

实验时间:2011年11月-2014年6月,共选择了360头奶牛参加饲喂实验, 360头奶牛全部采用全混日粮,管理模式相同;

围产前期每日饲喂标准:围产前期每头奶牛30千克的全混日粮;

围产后期每日饲喂标准:围产后期每头奶牛49千克的全混日粮;

其中:

围产期试验组:200头奶牛进入围产前期后喂食如表1中记载的食用精料补 充料1,精料补充料1中含有8%的围产前期预混料;奶牛进入围产后期继续食 用表1中记载的精料补充料3,精料补充料3中含有8%的围产后期预混料;。

围产期对照组:其余的160头进入围产前期后食用表1中记载的精料补充 料2,对照组在围产后期食用表1中记载的精料补充料4;精料补充料2和精料 补充料4都含有5%的哺乳期通用预混料,哺乳期通用预混料为天津正大饲料集 团公司生产的AF-H54型号的预混料。

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食用的精料补充料的组分表

表1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所食用的精料补充料中, 只有预混料和玉米的用量是不同的,在围产后期增加了小苏打和氧化镁,其目 的也是为了调节牛胃的酸碱度。

表2: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食用的精料补充料中钙磷元素 及营养成分表

表2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围产期摄入的钙磷元素和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分 别,;对比试验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能够客观的区分出奶牛食用本发明提供的 预混料和哺乳期通用预混料所带来的不同之处。

表3: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全混日粮的组分表

表3中,围产后期的全混日粮相比于围产前期增加了喂食量,另外,围产 后期的全混日粮还增加了全棉籽和糖蜜的供应,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奶牛在围 产后期的营养需求。

通过经过进行实验和数据统计,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对比结果如下:

实验一:干物质采食量与产奶量比值

结果:2.12-1.95=0.17千克。

实验二、提高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结果: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提高32.3%-23.8%=8.5%。

实验三、减少体细胞数

名称 对照组 试验组 体细胞数 2.34万 2.12万

结果:试验组的减少体细胞数为:2.34-2.12=0.22万。

实验四:减少蹄病的发生率

产后蹄病的发生率 对照组 试验组 产后75天 34.1% 17.7% 产后250天 23.6% 10.0%

结果:产后75天的蹄病的发生率降低:34.1-17.1=17%;

产后250天的蹄病的发生率降低:23.6-10=13.6%。

实验五、增加产后150天的怀孕比例

产后的怀孕比例 对照组 试验组 产后首次配种 42.7% 51.7% 产后150天时 67.4% 79.1%

结果:产后首次配种的怀孕比例提高:51.7-42.7=9%;

产后150天的怀孕比例提高:79.1-67.4=11.7%。

实验六、产后校正乳增加值

名称 对照组 试验组 校正值 0.9公斤 1.8公斤

结果:1.8-0.9=0.9公斤。

实验七、减少空怀天数

名称 对照组 试验组 减少的空怀天数 13 60

从实验一至七的结果来看,试验组的奶牛饲喂食本发明提供的围产后期精 料补充料后,尤其是精料补充料中含有的8%预混料,产生了明显的改善,其有 意效果具体来说:一、使用安全方便;二、提高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三、减 少体细胞数;四、减少蹄病的发生;五、增加产后的怀孕比例;六、增加产奶 量;七、提高繁殖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