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

一种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

摘要

一种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压条繁殖方式来对牛角瓜属植物Calotropis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所述的压条为A原位压条或B离体压条。通过本发明的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进行牛角瓜属植物无性繁殖,成活率可达100%,有利于保持其种性,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并可提前开花结实,适用于牛角瓜属植物的高产栽培和无性系品种的选育,具有非常好的产业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6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41205.6

  • 发明设计人 周瑞阳;

    申请日2014-07-17

  • 分类号A01G1/00;

  •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文君

  • 地址 530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路1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0: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8

    授权

    授权

  • 2015-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无性繁殖方法,更具 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牛角瓜又名断肠草、五狗卧花,属萝藦科多年生常绿植物,是 山地棉类植物之一,分布于热带和南亚热带。牛角瓜属(Calotropis) 有牛角瓜(C.Gigantea)和白花牛角瓜(又称大牛角瓜,拉丁名: C.Procera)2个种。牛角瓜用途广泛,其种毛是一种新的天然纤维 替代原料,可在石漠化、盐碱地、沙滩等荒地种植,拓展纺织原料 种植面积,能缓解棉粮争地矛盾;乳汁具有强心、保肝、镇痛消炎 等疗效,2009年我国又新增2项牛角瓜提取物抗癌新专利;孙世伟、 AHMED等则利用乳汁分别在南方根结线虫、非洲瓜瓢虫灭杀上取 得显著成效,丰富了生物防治药剂提取原料;李瑞对牛角瓜产能分 析认为可作为固体燃料替代化石煤燃料,且能有效减少残渣和硫氧 类对环境的污染,牛角瓜开发价值潜力巨大。目前,牛角瓜的用途 主要是4个方面:纺织工业原料,药用活性成分,作为生物农药和 生物质能源植物。

牛角瓜的工业、医药用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牛 角瓜的种植尚受到繁殖手段的制约,在我国,牛角瓜的繁殖尚出于 初步摸索阶段。迄今为止,牛角瓜的繁殖均采用种子繁殖方法,即 有性繁殖方法,目前还未见到牛角瓜的无性繁殖方法的报道。2010 年,黄惠民发明的“一种野生牛角瓜的人工驯化种植培育方法”申 请了国家发明专利(ZL201010554644.7),其实质是采用异地引种和 种子育苗繁殖方法。2013年,蒋敏庆,何其伦,承中良发明了一种 牛角瓜植物的生态培育方法(CN201310485625),能够使牛角瓜植 物达到集约化育苗和栽培,但其实质还是采用种子繁殖方法。据高 柱等(2012)的研究结果(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7(4):503-507,555), 牛角瓜幼苗生长可分为慢生长期(0~20d)、快速生长期(20~40d)和 慢生长期(60~80d),幼苗期长达80天。如加上从播种到发芽的时间, 育苗期长达3个月以上,当年难以结果;而且,因牛角瓜是多年生 植物,种子繁殖(有性繁殖)后代遗传分离严重;即使培育出符合 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采用上述种子繁殖方法,也难以保证品种的 稳定性。这种遗传性状的分离对于牛角瓜的任何一种用途都是极为 不利的,因为后代性状的不一致会导致产品加工得率的大幅下降。 如用于纺织用的牛角瓜,要求结实多,纤维长,纤维产量高,但在 有性繁殖情况下,大量植株种植当年不能开花或花而不实,严重影 响了纤维产量的提高。

植物无性繁殖方法包括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方法。与有 性繁殖(种子繁殖)相比,无性繁殖具有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 性状不发生分离、早熟等优点。但是,植物的无性繁殖能力与植物 的C/N、内源激素水平及其比例有关。不同植物由于C/N比不同, 内源激素含量或不同激素的比例不同,其无性繁殖特性差异极大。 有的植物易于进行无性繁殖,而有的植物根本无法进行无性繁殖; 有的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C/N和激素含量或比例差异较大,需要在 特定的时期才能进行无性繁殖;有的植物则由于含有某种物质(如 松柏类植物因含有松脂很难进行无性繁殖)抑制根或芽的发生,而 无法进行无性繁殖。不同器官因其C/N、激素含量及比例的差异, 其分生能力、愈伤能力及生根能力等均不相同。因此,针对特定的 植物,必须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实验,包括:用何种植物器官?何 时进行无性繁殖?是否需要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何种浓度和比 例比较适当?采用何种繁殖方法?需要采取何种栽培措施?等等。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各种影响无性繁殖的因素进行优化,以实现 繁殖速度最快,效果最优,繁殖后的植物生长最好的目标。由此可 见,针对某种植物探索其无性繁殖方法的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付出创造性劳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牛角瓜属植物种子繁殖存在 的缺陷,提供简便、快速、高效的无性繁殖方法。

发明人通过大量科学实验,发现通常仅采用有性繁殖的牛角瓜 属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压条的方式进行繁殖,并针对 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的具体条件经大量实验进行了优化,得出了 一套简便、快速、高效的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

对牛角瓜属植物枝条不同部位的C/N,激素含量及比例的测定 结果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这些数据与牛角瓜属植物外部形态特征 的关系,发现:其茎秆上的茸毛开始脱落处的以下部分具有较好的 繁殖力,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主茎或侧枝的充实度好。其外部形 态上的判断标准是:茎秆上的茸毛开始脱落处以下的部分。一般在 茎顶端以下15~20cm处茸毛开始脱落。

本发明提供一种牛角瓜属植物Calotropis的繁殖方法,其为通过 压条进行牛角瓜属植物无性繁殖。

其中,所述牛角瓜属植物Calotropis包括牛角瓜C.Gigantea和 白花牛角瓜C.Procera2个种的植物。

所述的压条为A原位压条或B离体压条。

其中,所述的A原位压条,包括如下步骤:

A1选枝条:

挑选牛角瓜属植物待繁母株上无病虫害、充实度好的主茎或侧 枝;

A2原位压条:

将A1所选枝条压入待繁母株周边的土壤中,将其梢部暴露在土 壤外部,浇足水,压实;

A3得到幼苗:

待腋芽出土后,剪去其与待繁母株之间连接的茎段,得到繁殖 出的牛角瓜属植物幼苗。

将梢部暴露在土壤外部,是为了继续光合作用促进压条生根。

其中,所述充实度好的主茎或侧枝,其外部形态判断标准是: 茎秆上的茸毛开始脱落处以下部分。

其中,A2所述其梢部暴露在土壤外部的长度为10~20cm。

其中,所述的B离体压条,包括如下步骤:

B1选枝条:

B1-1挑选牛角瓜属植物待繁母株上无病虫害、充实度好的主茎 或侧枝;

和/或B1-2挑选牛角瓜属植物待繁母株上无病虫害、充实度不 够好的主茎或侧枝,于压条前2周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使枝条充实;

B2枝条处理:

压条前5~10天,去掉所选枝条的顶端;

B3离体压条:

将处理后的主茎或侧枝从基部剪下,将剪下的枝条置于压条沟 中,盖土确保其梢部暴露在土壤外部,压实,浇足水,盖草;

B4得到幼苗:

待腋芽出土后,即得到繁殖出的牛角瓜属植物幼苗。

其中,所述充实度好的主茎或侧枝,其外部形态判断标准是: 茎秆上的茸毛开始脱落处以下部分。

其中,B2所述去掉所选枝条的顶端的长度为5~7cm。

其中,B3所述压条沟的沟深为4~10cm。

其中,B3所述其梢部暴露在土壤外部的长度为10~20cm。

所述压条的时间为全年的任意时间。

如压条期间温度低于10℃,可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在牛角瓜属植物 繁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通过本发明的牛角瓜属植物压条繁殖方法进行牛角瓜属植物无 性繁殖,成活率可达100%,有利于保持种性,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并可提前开花结实,适用于牛角瓜属植物的高产栽培和无性系品种 的选育,具有非常好的产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 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1-5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牛角瓜属植物原位压条繁殖

2013年8月1日,将来自广西藤县牛角瓜种植基地10~20cm高 的牛角瓜(C.Gigantea)和来自广西药用植物园的白花牛角瓜(C. Procera)的种子繁殖苗各若干株移栽于广西大学实验实习农场(南 宁),作为各自的待繁母株;10月底,在广西大学进行了牛角瓜属植 物的原位压条繁殖,将生长高度为60~80cm的主茎打顶,使其腋芽 萌发。1个星期后将上述打顶后的主茎直接压入待繁母株周边的土壤 中(沟深4~10cm),并将其梢部10~20cm(植株间有少许差异,保 证各枝条外露的梢部长度在此范围内即可,下同)暴露在土壤外部, 尽可能保留叶片,并使叶片保留在土壤外部;压条后浇足水分,压 实,待腋芽出土后剪去其与待繁母株之间连接的茎段获得了新的牛 角瓜属植物植株。用此方法繁殖50株牛角瓜(C.Gigantea)和50 株白花牛角瓜(C.Procera),成活率100%。

由于压条是无性繁殖,因此得到的新植株性状未发生分离,保 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

实施例2 牛角瓜属植物离体压条繁殖1

以实施例1所用的种子繁殖苗为待繁母株,2013年10月,在广 西大学与实施例1同时进行了牛角瓜属植物的离体压条繁殖。

选择无病虫害、充实度好的主茎或侧枝(充实度好的主茎或侧 枝的外部形态判断标准是:茎秆上的茸毛开始脱落处以下的部分), 于压条前8天去掉顶端5~7cm(植株间有少许差异,保证各枝条去 掉的顶端长度在此范围内即可);压条时,从枝条基部剪断,置于压 条沟中(沟深4~10cm),盖土,并将其梢部10~20m暴露在土壤外 部,压实,浇足水分,盖草。2013年11月,腋芽出土,获得新的牛 角瓜植株属植物,此方法共压条50株牛角瓜(C.Gigantea)和50 株白花牛角瓜(C.Procera),成活率100%。

由于压条是无性繁殖,因此得到的新植株性状未发生分离,保 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

实施例3 牛角瓜属植物离体压条繁殖2

以实施例1所用的种子繁殖苗为待繁母株,2013年10月,在广 西大学与实施例1同时进行了牛角瓜属植物的离体压条繁殖。

挑选牛角瓜属植物待繁母株上充实度不够好的枝条,压条前2 周喷施多效唑(按照说明书浓度喷雾)使枝条充实,并于压条前10 天摘除茎顶端5~7cm;压条时,从枝条基部剪断,置于压条沟中(沟 深4~10cm),盖土,并将其梢部10~20cm暴露在土壤外部,压实, 浇足水分,盖草。共压条牛角瓜(C.Gigantea)和白花牛角瓜(C. Procera)各50枝;2013年11月,腋芽出土,获得新的牛角瓜(C. Gigantea)50株,白花牛角瓜(C.Procera)50株,成活率100%。

由于压条是无性繁殖,因此得到的新植株性状未发生分离,保 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

实施例4 牛角瓜属植物离体压条繁殖3

以实施例1所用的种子繁殖苗为待繁母株,2014年1月,在广 西大学继续进行了牛角瓜属植物的离体压条繁殖。

选择充实度较好的枝条于压条前5天打掉顶端5~7cm压条时, 从枝条基部剪断,置于压条沟中(沟深4~10cm左右),盖土,并将 其梢部10~20cm暴露在土壤外部,压实,浇足水分。共压条牛角瓜 (C.Gigantea)和白花牛角瓜(C.Procera)各50枝。由于后期温 度较低,遂用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2014年2月腋芽出土。2014年 3月初拆除小拱棚。由此获得新的牛角瓜(C.Gigantea)50株,白 花牛角瓜(C.Procera)50株,成活率100%。

由于压条是无性繁殖,因此得到的新植株性状未发生分离,保 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

实施例5 牛角瓜属植物离体压条繁殖4

以实施例1所用的种子繁殖苗为待繁母株,2014年1月,在广 西大学继续进行了牛角瓜属植物的离体压条繁殖。

压条前2周喷施(按照说明书浓度喷雾)矮壮素使枝条充实, 并于压条前5~10天摘除茎顶端5~7cm;压条时,从枝条基部剪断, 置于压条沟中(沟深4~10cm),盖土,并将其梢部10~20cm暴露在 土壤外部,压实,浇足水分。共压条牛角瓜(C.Gigantea)和白花 牛角瓜(C.Procera)各50枝。由于1月温度较低,压条后直接用 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2014年2月腋芽出土。2014年3月初拆除小 拱棚。由此获得新的牛角瓜(C.Gigantea)50株,白花牛角瓜(C. Procera)50株,成活率100%。

由于压条是无性繁殖,因此得到的新植株性状未发生分离,保 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 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 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