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

一种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辅助性胶凝材料、细集料、填料、外加剂和水,其中,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硅酸盐水泥,所述辅助性胶凝材料包括矿渣、粉煤灰、硅灰和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石膏三者之间配比关系为1﹕0.2~0.6﹕0.1~0.4。该砂浆能免振自流平,表面平整度非常高;强度发展快,2小时强度即可达到后继施工要求;收缩率低,体积稳定性好;表面耐磨性好,抗压强度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089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75035.6

  • 申请日2014-06-19

  • 分类号C04B28/14(20060101);C04B111/62(20060101);

  • 代理机构44104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海波;马赟斋

  • 地址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新办公楼8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0: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4B28/14 专利号:ZL2014102750356 申请日:20140619 授权公告日:201608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7-2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4B28/14 登记生效日:201707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3-1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4B28/1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1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28/14 申请日:2014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2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基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 

背景技术

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集料、填料及外加剂等组成,加水后具有高流动性的一种自流平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自流平功能,且能快速凝固,短时间内就可以在地坪材料上施工,与基底粘合牢固,并具有抗压强度高等良好特性。近年来,不但在自找平地坪地面有了广泛的应用,在作为终饰面材料上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在工程应用中还存在收缩开裂、空鼓起皮、耐磨性差、表面平整度不佳、强度发展慢等技术缺陷,急需对其性能进行改进与完善,为更好更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地坪材料,具有施工效率高、自流平、强度发展快、表面平整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停车场、仓库、工厂车间、商场、展厅、办公楼、商住楼等,是地坪材料发展新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该材料具有免振自流平、表面平整、快硬、收缩率低、耐磨性好等优良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包括水泥、辅助性胶凝材料、细集料、填料、外加剂和水,其中,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硅酸盐水泥,所述辅助性胶凝材料包括矿渣、粉煤灰、硅灰和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石膏三者之间质量配比关系为1﹕0.2~0.6﹕0.1~0.4。

本发明所述的辅助性胶凝材料、填料与细集料三者之间质量配比关系为1﹕1~2﹕2~6。

本发明所述外加剂包括保水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可再分散乳胶粉、和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0~30份,硫铝硅酸盐水泥10~15份,粉煤灰8~12份,矿渣0~8份,硅灰0~6份,石膏5~10份,细集料45~65份,填料20~30份,减水剂0.1~0.8份,保水剂0.02~0.0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6份,早强剂0.2~3.0份,消泡剂0.1~1.2份,缓凝剂0.1~0.3份,纤维0.1~1.0份,水18~24份。

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均不小于42.5级的,比表面积大于4000 cm2/g。

所述矿渣为磨细的粒化高炉矿渣;所述粉煤灰为I级或II级粉煤灰;所述硅灰比表面积大于4000 cm2/g;所述石膏为半水石膏或硬石膏。

所述填料为重钙粉和石英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细度为300~450目。

所述细集料为石英砂,细度为60~130目。

所述保水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干粉;所述早强剂为铝酸钠、碳酸锂、和无水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和聚醚类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剂为聚丙烯酸酯、和醋酸乙烯酯与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缓凝剂为柠檬酸、酒石酸、和葡萄糖酸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水泥基自流平砂浆能免振自流平,施工后的地面表面平整度非常高;该砂浆的强度发展快,2小时强度即可达到后继施工要求,而且收缩率低,体积稳定性好,表面耐磨性好,抗压强度高。

(2)本发明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石膏三元体系中有良好配比关系。

由于硫铝酸盐水泥和石膏具有一定膨胀作用,而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较大,因此水泥基自流平砂浆体积稳定性与三元体系之间比例密切相关,本发明中通过研究确定了三元体系之间配比关系:1﹕0.2~0.6﹕0.1~0.4,以达到地坪材料收缩率低,体积稳定性好的目的。

(3)本发明中,辅助性胶凝材料、填料与细集料三者之间配比关系为1﹕1~2﹕2~6,胶凝材料比表面积大于4000 cm2/g,填料细度为300~450目,细集料细度为60~130目。通过辅助性胶凝材料、填料与细集料三者之间配比以及细度关系,促进形成良好的级配体系,提高砂浆致密度,同时添加消泡剂,减少孔隙,进一步增加砂浆密实性,最终提高砂浆强度。

(4)本发明中,硫铝酸盐水泥和石膏含量相对较高,普通硅酸盐水泥含量相对较低,同时添加促凝剂,以促进强度发展,2小时砂浆强度即可达到后继施工要求,同时添加缓凝剂以保证前30min流动度,以满足施工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子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子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均不小于42.5级的,比表面积大于4000 cm2/g。矿渣为磨细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为I级或II级粉煤灰。硅灰比表面积大于4000 cm2/g。石膏为半水石膏或硬石膏。填料为重钙粉和石英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细度为300~450目。细集料为石英砂,细度为60~130目。保水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中的至少一种。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干粉。早强剂为铝酸钠、碳酸锂、和无水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和聚醚类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可再分散乳胶粉剂为聚丙烯酸酯、和醋酸乙烯酯与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缓凝剂为柠檬酸、酒石酸、和葡萄糖酸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实施例中单位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普通硅酸盐水泥30份,硫铝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8份,矿渣4份,硅灰3份,石膏5份,细集料45份,填料20份,减水剂0.8份,保水剂0.0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6份,早强剂3.0份,消泡剂1.2份,缓凝剂0.3份,纤维1.0份,水18份。

实施例2

普通硅酸盐水泥20份,硫铝硅酸盐水泥10份,粉煤灰12份,矿渣8份,石膏8份,细集料65份,填料30份,减水剂0.1份,保水剂0.0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份,早强剂0.2份,消泡剂0.1份,缓凝剂0.1份,纤维0.1份,水24份。

实施例3

普通硅酸盐水泥25份,硫铝硅酸盐水泥12份,粉煤灰10份,硅灰4份,石膏10份,细集料55份,填料25份,减水剂0.5份,保水剂0.03份,可再分散乳胶粉4份,早强剂1.5份,消泡剂0.8份,缓凝剂0.2份,纤维0.5份,水20份。

实施例4

普通硅酸盐水泥26份,硫铝硅酸盐水泥12.5份,粉煤灰9份,矿渣4份,硅灰4份,石膏6份,细集料48份,填料24份,减水剂0.6份,保水剂0.0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5份,早强剂2.0份,消泡剂1.0份,缓凝剂0.3份,纤维0.4份,水20份。

实施例5

普通硅酸盐水泥24份,硫铝硅酸盐水泥13份,粉煤灰10份,硅灰5份,石膏7份,细集料60份,填料27份,减水剂0.4份,保水剂0.04份,可再分散乳胶粉5份,早强剂0.8份,消泡剂0.6份,缓凝剂0.3份,纤维0.3份,水21份。

实施例6

普通硅酸盐水泥22份,硫铝硅酸盐水泥11份,粉煤灰8份,矿渣5份,石膏8份,细集料52份,填料23份,减水剂0.6份,保水剂0.03份,可再分散乳胶粉4份,早强剂1.0份,消泡剂0.6份,缓凝剂0.2份,纤维0.5份,水23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