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

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对试件底部采用冷却水冷却的水冷系统Ⅰ;所述水冷系统Ⅰ包括试验箱体、试件、集水槽、冷却水喷嘴、集水箱、引水管、集水箱手动开关、回水泵、滤网、循环水箱手动开关、循环水箱架、排水管、循环水箱、溢流管、补水管、补水管手动开关、补水管电磁阀、回水管、进水管、冷却泵、三通阀、进水管电磁阀、止回阀。本发明一方面尽可能的模拟了内燃机受热件的实际冷却条件;另一方面能快速冷却受热零部件、减少冷却水的使用量,节约了资源和试验时间,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0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63024.0

  • 申请日2013-12-10

  • 分类号G01N25/00(20060101);G01M1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3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2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5/00 合同备案号:2019320010014 让与人:昆明理工大学 受让人:无锡华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 申请公布日:20140326 授权公告日:20151202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90404 申请日:20131210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5-12-02

    授权

    授权

  • 2014-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5/00 申请日:2013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强化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增压技术的应用,内燃机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机械受热零部件的热负荷和热强度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了整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迫切需要对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机械受热零部件的热冲击(疲劳)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内燃机的可靠性、经济性、排放性和整机性能。

目前对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机械受热零部件的热冲击(疲劳)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一种是直接进行整机试验,一种是进行模拟试验研究,而模拟试验研究具有周期短、耗费少、准确率高、适用性广等,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模拟试验研究中,冷却系统直接影响着模拟试验研究的准确性、周期的长短等,因此对冷却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以用于解决内燃机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机械受热零部件热冲击/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包括对试件底部采用冷却水冷却的水冷系统Ⅰ;所述水冷系统Ⅰ包括试验箱体1、试件2、集水槽3、冷却水喷嘴4、集水箱5、引水管6、集水箱手动开关7、回水泵8、滤网9、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循环水箱架11、排水管12、循环水箱13、溢流管14、补水管15、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回水管18、进水管19、冷却泵20、三通阀21、进水管电磁阀22、止回阀23,其中试件2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集水槽3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且位于试件2的正下方,冷却水喷嘴4安装在集水槽3内且与止回阀23相连,集水箱5安装在试验箱体1下部且位于集水槽3下方,引水管6连通集水箱5与试验箱体1,集水箱手动开关7安装在排水管12上,回水泵8与集水箱5连接且通过回水管18与循环水箱13连接,滤网9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位于冷却泵20和循环水箱13中间,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安装在循环水箱13底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循环水箱架11固定在地面上且与循环水箱13直接连接,排水管12与集水箱5连接,循环水箱13安装在循环水箱架11上,溢流管14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补水管15安装在循环水箱13顶部,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安装在补水管15上,回水管18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回水泵8连接,进水管19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下部,冷却泵20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与滤网9和三通阀21连接,三通阀21分别冷却泵20、进水管电磁阀22和回水管18连接,进水管电磁阀22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三通阀21和止回阀23连接,止回阀23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进水管电磁阀22和冷却水喷嘴4连接。

还包括对连接试件的连接轴采用水冷系统Ⅱ;所述水冷系统Ⅱ包括滴水冷却进水管24、滴水冷却电磁阀25、滴水喷头,其中滴水冷却进水管24不通过三通阀21直接与冷却泵20连接,滴水冷却电磁阀25安装在进水管24上。

还包括对试件顶部采用空气冷却的空冷系统;所述空冷系统包括空压机26、空气电磁阀27、空气管道28、空气喷嘴29;其中空压机26安装在试验箱体1外,空气管道28连接空压机26和空气喷嘴29,空气电磁阀27安装在空气管道28上,空气喷嘴29安装在试件2正上方。

所述集水箱5中设有液位计,所述循环水箱13中设有水温传感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水冷系统Ⅰ的工作为: 

水冷系统Ⅰ中的冷却泵20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当需要冷却试件2底部时:三通阀21与进水管电磁阀22的管道接通,冷却水经滤网9、进水管19、冷却泵20、三通阀21、进水管电磁阀22、止回阀23、冷却水喷嘴4喷水冷却试件2底部;当不需要对试件2底部进行冷却时:三通阀21接通连接回水管18的管道,冷却水经滤网9、进水管19、冷却泵20、三通阀21、回水管18返回循环水箱13(循环水箱13用于储存冷却水,由循环水箱架11支撑)。

试验箱体1在集水槽3下部有一凹坑,在凹坑下部连接引水管6,引水管6将集水槽3收集的冷却水引入集水箱5中。

冷却水喷嘴4通过止回阀23、进水管电磁阀22与三通阀21连接;冷却水喷嘴4安装在集水槽3内,集水槽3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用于收集冷却试件2后散落下的冷却水,不至于使冷却水到处飞溅。

集水箱5下部设置集水箱手动开关7,与排水管12相连,在试验结束后,打开集水箱手动开关7将集水箱5里面的冷却水排入排水管12。

集水箱5用以临时储存冷却水。集水箱5中设置有液位计,当冷却水升高至一定高度时,回水泵8将集水箱5中的冷却水经回水泵8、回水管18返回循环水箱13,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当集水箱5中的冷却水降低至一定高度时,回水泵8停止工作,冷却水被收集在集水箱5中。

循环水箱13下部设置有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与排水管12相连;在试验结束后,打开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将循环水箱13里面的冷却水排入排水管12。

溢流管14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其高度为循环水箱13中冷却水液位的最高高度,当冷却液位高于此高度时,冷却水自动通过溢流管14流入排水管12中。

补水管15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补水管15上安装有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当需要往循环水箱13中补水时,冷却水经补水管15、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往循环水箱13里补充冷却水。

循环水箱13里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当冷却水温度高于一定值时,补水管电磁阀17打开,补水管15往循环水箱13中补充冷却水,使冷却水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范围。

另外,水温传感器及液位计通过工控机控制。

所述水冷系统Ⅱ的工作为:

为防止连接试件2的连接轴过热,影响试验台的正常工作,专门设计了一条管道对连接轴进行滴水冷却;滴水冷却包括滴水冷却进水管24、滴水冷却电磁阀25、滴水喷头;滴水冷却进水管24与三通阀21和冷却泵20中间部分相连,冷却水经滤网9、进水管19、冷却泵20、滴水冷却进水管24、滴水冷却电磁阀25滴水冷却连接轴;调节滴水冷却电磁阀25可调节滴水冷却的冷却水流量,使冷却水能慢速滴落冷却连接轴。

所述空冷系统的工作为:

空冷系统包括空压机26、空气电磁阀27和空气管道28、空气喷嘴29组成,空压机26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压缩空气对试件2顶部进行了冷却;通过调节空气电磁阀27可以实现对空气的流量的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尽可能的模拟了内燃机受热件的实际冷却条件;另一方面能快速冷却受热零部件、减少冷却水的使用量,节约了资源和试验时间,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为试验箱体、2为试件、3为集水槽、4为冷却水喷嘴、5为集水箱、6为引水管、7为集水箱手动开关、8为回水泵、9为滤网、10为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1为循环水箱架、12为排水管、13为循环水箱、14为溢流管、15为补水管、16为补水管手动开关、17为补水管电磁阀、18为回水管、19为进水管、20为冷却泵、21为三通阀、22为进水管电磁阀、23为止回阀、24为滴水冷却进水管、25为滴水冷却电磁阀、26为空压机、27为空气电磁阀、28为空气管道、29为空气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包括对试件底部采用冷却水冷却的水冷系统Ⅰ;所述水冷系统Ⅰ包括试验箱体1、试件2、集水槽3、冷却水喷嘴4、集水箱5、引水管6、集水箱手动开关7、回水泵8、滤网9、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循环水箱架11、排水管12、循环水箱13、溢流管14、补水管15、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回水管18、进水管19、冷却泵20、三通阀21、进水管电磁阀22、止回阀23,其中试件2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集水槽3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且位于试件2的正下方,冷却水喷嘴4安装在集水槽3内且与止回阀23相连,集水箱5安装在试验箱体1下部且位于集水槽3下方,引水管6连通集水箱5与试验箱体1,集水箱手动开关7安装在排水管12上,回水泵8与集水箱5连接且通过回水管18与循环水箱13连接,滤网9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位于冷却泵20和循环水箱13中间,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安装在循环水箱13底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循环水箱架11固定在地面上且与循环水箱13直接连接,排水管12与集水箱5连接,循环水箱13安装在循环水箱架11上,溢流管14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补水管15安装在循环水箱13顶部,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安装在补水管15上,回水管18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回水泵8连接,进水管19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下部,冷却泵20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与滤网9和三通阀21连接,三通阀21分别冷却泵20、进水管电磁阀22和回水管18连接,进水管电磁阀22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三通阀21和止回阀23连接,止回阀23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进水管电磁阀22和冷却水喷嘴4连接。

还包括对连接试件的连接轴采用水冷系统Ⅱ;所述水冷系统Ⅱ包括滴水冷却进水管24、滴水冷却电磁阀25、滴水喷头,其中滴水冷却进水管24不通过三通阀21直接与冷却泵20连接,滴水冷却电磁阀25安装在进水管24上。

还包括对试件顶部采用空气冷却的空冷系统;所述空冷系统包括空压机26、空气电磁阀27、空气管道28、空气喷嘴29;其中空压机26安装在试验箱体1外,空气管道28连接空压机26和空气喷嘴29,空气电磁阀27安装在空气管道28上,空气喷嘴29安装在试件2正上方。

所述集水箱5中设有液位计,所述循环水箱13中设有水温传感器。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包括对试件底部采用冷却水冷却的水冷系统Ⅰ;所述水冷系统Ⅰ包括试验箱体1、试件2、集水槽3、冷却水喷嘴4、集水箱5、引水管6、集水箱手动开关7、回水泵8、滤网9、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循环水箱架11、排水管12、循环水箱13、溢流管14、补水管15、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回水管18、进水管19、冷却泵20、三通阀21、进水管电磁阀22、止回阀23,其中试件2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集水槽3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且位于试件2的正下方,冷却水喷嘴4安装在集水槽3内且与止回阀23相连,集水箱5安装在试验箱体1下部且位于集水槽3下方,引水管6连通集水箱5与试验箱体1,集水箱手动开关7安装在排水管12上,回水泵8与集水箱5连接且通过回水管18与循环水箱13连接,滤网9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位于冷却泵20和循环水箱13中间,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安装在循环水箱13底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循环水箱架11固定在地面上且与循环水箱13直接连接,排水管12与集水箱5连接,循环水箱13安装在循环水箱架11上,溢流管14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补水管15安装在循环水箱13顶部,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安装在补水管15上,回水管18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回水泵8连接,进水管19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下部,冷却泵20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与滤网9和三通阀21连接,三通阀21分别冷却泵20、进水管电磁阀22和回水管18连接,进水管电磁阀22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三通阀21和止回阀23连接,止回阀23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进水管电磁阀22和冷却水喷嘴4连接。

还包括对连接试件的连接轴采用水冷系统Ⅱ;所述水冷系统Ⅱ包括滴水冷却进水管24、滴水冷却电磁阀25、滴水喷头,其中滴水冷却进水管24不通过三通阀21直接与冷却泵20连接,滴水冷却电磁阀25安装在进水管24上。

所述集水箱5中设有液位计,所述循环水箱13中设有水温传感器。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包括对试件底部采用冷却水冷却的水冷系统Ⅰ;所述水冷系统Ⅰ包括试验箱体1、试件2、集水槽3、冷却水喷嘴4、集水箱5、引水管6、集水箱手动开关7、回水泵8、滤网9、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循环水箱架11、排水管12、循环水箱13、溢流管14、补水管15、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回水管18、进水管19、冷却泵20、三通阀21、进水管电磁阀22、止回阀23,其中试件2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集水槽3安装在试验箱体1内且位于试件2的正下方,冷却水喷嘴4安装在集水槽3内且与止回阀23相连,集水箱5安装在试验箱体1下部且位于集水槽3下方,引水管6连通集水箱5与试验箱体1,集水箱手动开关7安装在排水管12上,回水泵8与集水箱5连接且通过回水管18与循环水箱13连接,滤网9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位于冷却泵20和循环水箱13中间,循环水箱手动开关10安装在循环水箱13底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循环水箱架11固定在地面上且与循环水箱13直接连接,排水管12与集水箱5连接,循环水箱13安装在循环水箱架11上,溢流管14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排水管12连接,补水管15安装在循环水箱13顶部,补水管手动开关16、补水管电磁阀17安装在补水管15上,回水管18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上部且与回水泵8连接,进水管19安装在循环水箱13下部,冷却泵20安装在进水管19上且与滤网9和三通阀21连接,三通阀21分别冷却泵20、进水管电磁阀22和回水管18连接,进水管电磁阀22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三通阀21和止回阀23连接,止回阀23安装在进水管19管路上且与进水管电磁阀22和冷却水喷嘴4连接。

还包括对试件顶部采用空气冷却的空冷系统;所述空冷系统包括空压机26、空气电磁阀27、空气管道28、空气喷嘴29;其中空压机26安装在试验箱体1外,空气管道28连接空压机26和空气喷嘴29,空气电磁阀27安装在空气管道28上,空气喷嘴29安装在试件2正上方。

所述集水箱5中设有液位计,所述循环水箱13中设有水温传感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