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静电放电鞋集合及其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

静电放电鞋集合及其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

摘要

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包括附着机构(2)和固定机构。其中所述附着机构(2)是附着到鞋的开口边缘的后壁的U-形固定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小环(5),通过该小环(5)可以套住所述鞋的前部。静电放电鞋集合包括鞋和上述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892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科防静电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51178.8

  • 发明设计人 高国兴;

    申请日2012-10-22

  • 分类号A43B7/36(20060101);A43C1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17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邹秋菊

  • 地址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路66号佳兆业中心A座2717单位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25: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25

    授权

    授权

  • 2014-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3B7/36 申请日:2012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技术,更具体地说, 涉及静电放电鞋集合及其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

背景技术

在整个电子制造产业,通常越来越多地使用ESD鞋作为典型的微芯片制 造工作站中防止静电放电损害威胁的实际有效工具。本发明中描述的ESD鞋 是指任何具备落入根据美国ANSI/ESD STM11.11测量的1×10e3到1×10e11欧 姆的范围内的电子特性的任何鞋类。

由于电子集合自身的高竞争和费用敏感的特性,开发新的或更好的可以 取代ESD鞋或者降低ESD鞋费用的需求一直存在。

在ESD鞋类工业中,已经有很多的涉及和关注鞋的接地配件或附件的使 用的现有技术,其中包括以下现有技术。

美国专利4249226公开了稳定连接到普通鞋以接地聚集到人体上的静电 电荷的导电带。然而,由于并没有合适的结构设计来支撑该L-形设计的末端, 在行走过程中,L-形导电粘结带与鞋地面的粘结较差。

美国专利4812948公开了具有静电放电曝露面的鞋用接地带,并提供了 针对穿着者的静电电荷保护以及在穿着者与电源接触时提供电气事故保护。然 而,该“改进的”导电接地带依然具有不少缺陷。在粘结带和鞋底的侧壁之间 存在松散空间(loose space),而该松散空间缺乏完整粘结并成为“失效点”。 长时间使用(尤其是在湿地(如盥洗室、厕所等)上的使用)将导致灰尘和污 物在曝露的粘结面上聚集,从而特别导致在洁净室中造成交叉污染。在正常或 是快速的行走过程中(特别是在某些过于崎岖的路面状况下),这一松散空间 还加速静电放电带和鞋的底面之间的粘结失效,引起静电放电带分层,曝露粘 结面并直接污染工作车间的地面。

韩国专利KR2010008914U公开了一种静电消除设备,包括连接到鞋的开 口边缘的后部(back)的U-形足戴固定器和连接接地铜触头和鞋铜触头的导 电纱。整个静电消除设备容纳在鞋的开口边缘的后部,接着接地铜触头2接地 且鞋铜触头接触鞋的底部。

然而,一方面由于在鞋底底部缺乏有力的结构支撑,因此该静电消除设 备的固定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该静电消除设备不适用于具有圆形或者非直底鞋 底设计的鞋。

因此需要研发出可以克服以上缺陷并且具备价格优势的鞋用ESD接地 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特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该静电放电鞋 接地配件结构简单、费用低廉且容易附着到鞋上以电桥接穿着者的身体和地面 从而将残留在人体的静电电荷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包括附着机构和固定机构,其中所述附 着机构是附着到鞋的开口边缘的后壁(back wall)的U-形固定器,所述固定 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小环,通过该小环可以套住所述鞋的前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是一体式静电放电环,所述一体式静电放电环被打 结或者接合至少一次,以形成至少第一小环和第二小环,其中该附着机构在所 述第一小环上形成并停靠在鞋的鞋内底内侧,而所述第二小环套住所述鞋的前 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是一体式静电放电环,所述一体式静电放电环被打 结(tie)或者接合(joint)至少两次,以形成至少第一小环、第二小环和第三小 环,其中该附着机构在所述第一小环上形成并停靠在鞋的鞋内底内侧,而所述 第二小环套住所述鞋的后部,所述第三小环套住所述鞋的前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是一体式静电放电环,所述一体式静电放电环被打 结或者接合至少三次,以形成至少第一小环、第二小环、第三小环和第四小环, 其中该附着机构在所述第一小环上形成并停靠在鞋的鞋内底内侧,而所述第二 小环套住所述鞋的后部,所述第三小环套住所述鞋的前部,且所述第四小环套 住所述鞋的最前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停靠在所述鞋的鞋内底的尾部,套住所述鞋的 前部的至少一个小环,以及沿着所述鞋底的底部连接所述尾部和所述小环的连 接部,其中所述附着机构在所述尾部形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停靠在所述鞋的鞋内底的尾部,套住所述鞋的 后部的第一小环、套住所述鞋的所述前部的第二小环,和连接所述尾部和所述 第二小环或连接所述第一小环和所述第二小环的连接部,其中所述附着机构在 所述尾部上形成。

优选地,所述尾部是电阻值小于1×10e6欧姆的导电微弹簧环、导电线或 导电聚合物块,所述连接部由一根或两根钢丝制成。

优选地,在所述鞋的前部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小环包括弹簧环,所述弹簧 环与弹性线一起安装以防止所述弹簧环的过度拉伸,且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一 个微弹簧以调节连接的所述小环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U-形固定器包括具有两个尖锐丝端的钢丝,所述两个尖锐 丝端用于刺入鞋的织物且恰恰位于靴子的开口边缘的后壁脚后跟区域以形成 勾住电阻固定器的两个小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放电鞋集合,所述静电放电鞋集合包括 至少一个以上描述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

这样,本发明提供了特别简单且廉价方法生产静电放电鞋集合以及其静电 放电鞋接地配件,以有效地从人体排出静电电荷到地,从而克服本发明背景技 术中引用的现有技术的众多缺陷。

所述固定机构的小环始于鞋底部区域,这是非常罕见的。这样的独特附着 方法始于鞋的底部且结束于鞋的前顶部,其在技术上与所有的上述现有技术的 组合不同。当将该独特的附着技术与U-形固定器结合时,产生了巨大的技术 改进。这一新设计不仅更加稳定且易于固定,还制造更加廉价且快速。这是因 为它除了通过形成小环和可弯曲的U-形固定器外,不再需要如铆钉、维可牢 尼龙搭扣、缝纫或其他机械连接。因此本发明与引用的全部现有技术相比,具 备新颖性,且是非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的示 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四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的示 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五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的示 意图;

图7-1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着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以下的描述和附图中,可以得到对本发明的各种优点、各个方面、创新 特征、及其实施例细节的更深入的理解。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仅是以例子的方 式示出,而非限制性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由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8构成。该 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8具有独特的设计,使得其无需使用在ESD控制工业 通常使用的维可牢尼龙搭扣或粘附装置就可方便地附着在鞋上从而迅速且安 全地将静电电荷从人体排出到地面。

该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8包括附着机构2和固定机构。所述附着机构2 是附着到鞋的开口边缘的后壁的U-形固定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小 环5,通过该小环5可以套住所述鞋的前部。

参照图1,该独特的附着机构2是易于使用的可调柔软U-形环固定器, 且该固定机构是一体式静电放电环。所述一体式静电放电环被打结或者接合至 少一次,以形成至少第一小环1和第二小环5。该附着机构2在所述第一小环 1上形成并停靠在鞋的鞋内底内侧,而所述第二小环5套住所述鞋的前部。当 放上该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时,该易于使用且可调柔软的U-形环固定器附着 到鞋的开口边缘的后壁,使得该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8的第一小环1停靠在 鞋内的鞋内底,该第二小环5套住该鞋的前部,而该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8 的其余部分位于鞋底以下。

优选地,该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8的上附着有高导电件6。该高导电件 6的电阻值根据ANSI/ESD STM11.11测得小于1×10e3欧姆,且可以是导电线、 导电带或导电金属丝。该高导电件6位于鞋的外部且处于鞋底以下区域且跟地 接触。

这样,本发明提供了特别简单且廉价方法生产静电放电鞋集合以及其静电 放电鞋接地配件,以有效地从人体排出静电电荷到地,从而克服本发明背景技 术中引用的现有技术的众多缺陷。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图1中示出的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 8可以被打结或者接合至少两次而非一次,从而形成至少第一小环、第二小环 和第三小环。这样,该附着机构2在所述第一小环上形成并停靠在鞋的鞋内底 内侧,而所述第二小环套住所述鞋的后部,所述第三小环套住所述鞋的前部。 在本实施例中,该前部可以是脚背部而该后部可以是脚后跟部。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 施例中,该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环8包括附着机构2和固定机构5。所述附着 机构2是附着到鞋的开口边缘的后壁的U-形固定器。所述固定机构5是一体 式静电放电环,所述一体式静电放电环被打结或者接合至少三次,以形成至少 第一小环1、第二小环51、第三小环52和第四小环53。该U-形固定器可构造 在所述第一小环1内并通过机械连接、接合、粘结、模塑或者其他方法停靠在 鞋的鞋内底内侧。当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附着到穿着者的鞋上时,第 二小环51套住鞋的脚后跟部、第三小环52套住鞋的前部而第四小环53套住 鞋的最前部(脚趾区域)。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机构5也可以是打结或接合 一次、两次或是更多次,以形成两个或多个小环,且该鞋的不同部分可以被这 些小环套住。本发明不受小环数量的限制。

当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附着到穿着者的鞋上时,该一体式连续静 电放电环8的一部分直接与穿着者的脚的底部接触,而该一体式连续静电放电 环8的另一部分停靠在地面。当穿着者在静电放电地面上站立、行走或是蹲下 时,这一设计便于将静电电荷从身体排出到地面。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参照图 3,所述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包括附着机构2和固定机构,其由连续的弹簧、 金属丝或弹簧加金属丝制成以提供可能适合各种大小的鞋的柔软的和可延展 带。该固定机构包括停靠在所述鞋的鞋内底的尾部1,套住所述鞋的背部的至 少一个小环5,以及连接所述尾部1和所述小环5的连接部3。该附着机构2 在该尾部1和连接部之间形成。该尾部1可以是是电阻值小于1×10e6欧姆的 导电微弹簧环、导电线或导电聚合物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小环5可以是位于鞋的前顶部,其安装有拉 伸限制聚酯辫形橡胶线。当将鞋用的柔软的和可延展带套到鞋上以后,如果工 作人员意外地过度拉伸可能导致不期望的变形,而该限制聚酯辫形橡胶线可以 防止前顶部弹簧环的过度拉伸。如图3所示,该固定机构面向且接触地面的部 分由一根或两根细线构成。这具有格外洁净的优点,且不会在行走过程中导致 鞋底滑动并保持合适的抓牢地面。

当然,在某些应用中,在固定机构面向且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可使用微弹 簧环取代细线,从而在工作人员试图将该柔软的和可延展带套在鞋上时,获得 更好的弹性或更加用户友好的舒适的牵引力。

然而,在某些应用中,在鞋的前顶部的弹簧环5可由细线设计取代。位于 鞋的前顶部的细线可获得“隐形”的效果。

在工作人员穿着一对上街的鞋去上班时非常有用。因为在工作完成以后他 /她去公共地方时,不需要拆除这些静电放电鞋带,因为这不会影响到的鞋原 来的美观。

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固定 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本发明的静电放电鞋接地配件附着到穿着者的 鞋上时,第三小环5套住鞋的前部,尾部1停靠在所述鞋的鞋内底,连接部3 位于鞋底面以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固定机构可以有连续的弹簧、金属线,或弹簧加金 属线制成,其可以形成多个小环以套住鞋的不同部位,具体可以参见图5-6的 描述。参照图5,该固定机构可以形成弹簧环51和弹簧环52。鞋的前部被弹 簧环51套住而鞋的后跟部由弹簧环52套住。在本实施例中,该小环51和52 由微弹簧41和微弹簧42形成。

优选地,固定机构形成的小环可以通过刀切、打结、微弹簧插入或任何其 他的传统方式构成。微弹簧插入是优选地,因为其允许对环的大小进行调节, 这对提供套住鞋的更合适的设计来说,是必要的。

优选地,可沿着静电放电鞋集合的电子路径在鞋外的后壁脚后跟区域接合 串联的安全电阻器7。

参照图6,该固定机构可形成弹簧环51、弹簧环52和弹簧环53。鞋的脚 趾区域被弹簧环51套住,鞋的脚背区域被弹簧环52套住,而鞋的脚后跟部被 弹簧环53套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弹簧环52和53分别由微弹簧41 和微弹簧42构成。该弹簧环51可由在弹簧环格外打结或接合形成,然后环绕 鞋的前顶部并向后套住鞋脚趾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附着机构是附着到鞋的开口边缘的后壁的 U-形固定器。参照图7-11,U-形固定器包括具有两个尖锐丝端9的钢丝,所 述两个尖锐丝端9用于刺入鞋的织物且恰恰位于靴子的开口边缘的后壁脚后 跟区域以形成勾住电阻固定器11的两个小钩10。该电阻固定器11电连接固 定机构的尾部到其位于鞋底底部之下的下部12。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数个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 解,可不脱离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等价替 换。另外,可在本发明的教导下,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或材 料对本发明进行相应的更改。因此,本发明不受到其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限制, 而包括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全部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