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可伸缩内支架

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可伸缩内支架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可伸缩内支架,包括架体、套设在架体外的弹性薄膜套和限位机构,架体由两个支架单元组成,每个支架单元包括两条夹臂和两个半圆形夹环,两个支架单元通过夹臂铰接在一起,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半圆形夹环的开口相对设置;限位机构包括支杆、撑杆、限位杆和卡位杆,支杆通过扭簧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架单元的夹臂上,多个限位杆均匀设置在撑杆的长度方向上,且限位杆与撑杆之间呈小于60°夹角设置,所述的卡位杆设置在于支杆所在夹臂相对的夹臂上,且卡位杆与两个夹臂所处平面相互垂直。本发明的可伸缩内支架,可快速地置于食管的狭窄处,内支架的整个放置过程简单,快捷,且取出方便,手术成功率较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006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64594.7

  • 申请日2014-06-16

  • 分类号A61F2/82;

  • 代理机构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罗民健

  •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5: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F2/82 授权公告日:20160316 终止日期:20170616 申请日:201406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3-16

    授权

    授权

  • 2014-09-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2/82 申请日:2014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可伸缩内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癌症乃是人类三大疾病杀手之一,患者死亡率较高,但经数十年来医药卫生界人士的精心研究,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医疗手段也不断提高,如治疗因恶性肿瘤引起的食管狭窄,临床医生放入支架,以达到扩张管道的目的,以食管癌为例,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一经发现多为中晚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为食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梗阻引起的吞咽、进食困难,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解决食管狭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在食管的狭窄处留置内支架,因而如何快速,便捷地将内支架置入食管狭窄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可伸缩内支架,可通过工具快速地置于食管的狭窄处,内支架的整个放置过程简单,快捷,手术成功率较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可伸缩内支架,包括架体、套设在架体外的弹性薄膜套和限位机构,所述的架体由两个支架单元组成,每个支架单元包括两条夹臂和两个半圆形夹环,两条夹臂相互平行设置,且两个半圆形夹环分别设置在两条夹臂的两端,半圆形夹环的两个端头分别与两条夹臂的同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夹环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的两个支架单元通过夹臂铰接在一起,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半圆形夹环的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支杆、撑杆、限位杆、和卡位杆,支杆通过扭簧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架单元的夹臂上,支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具有向夹臂的铰接处倾斜的趋势,所述支杆朝向夹臂的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撑杆,支杆和撑杆之间通过多个弧形杆相连接,多个限位杆均匀设置在撑杆的长度方向上,限位杆的一端与撑杆固定连接,且限位杆与撑杆之间呈小于60°夹角设置,多个限位杆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且限位杆的朝向一致,限位杆所处平面与两个夹臂所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撑杆的下端通过扭簧连接有拨杆,初始状态下,拨杆与撑杆之间呈180°夹角设置,所述拨杆在外力作用下只能背向支杆转动,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初始状态,所述的卡位杆设置在与支杆所在夹臂相对的夹臂上,卡位杆与两个夹臂所处平面相互垂直,且卡位杆与两个夹臂铰接点的距离小于支杆的扭簧与两个夹臂铰接点的距离。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可伸缩内支架,可快速地置于食管的狭窄处,内支架的整个放置过程简单,快捷,且取出方便,手术成功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伸缩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伸缩内支架的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夹臂,2、半圆形夹环,3、撑杆,4、限位杆,5、卡位杆,6、扭簧,7、支杆,8、拨杆,9、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的可伸缩内支架,包括架体、套设在架体外的弹性薄膜套和限位机构,所述的弹性薄膜套呈圆筒状并且具有一定的拉伸弹性。所述的架体由两个支架单元组成,每个支架单元包括两条夹臂1和两个半圆形夹环2,两条夹臂1相互平行设置,且两个半圆形夹环2分别设置在两条夹臂1的两端,半圆形夹环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两条夹臂1的同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夹环2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的两个支架单元通过夹臂1铰接在一起,两个支架单元位于同一侧的两条夹臂1分别铰接,交接点位于夹臂1的中间位置,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半圆形夹环2的开口相对设置,整个架体随着两个支架单元的倾斜角度不同其上端和下端两个半圆形夹环2形成的通道直径的大小会变化,所述的弹性薄膜套套设在架体外,在弹性薄膜套的作用下,初始状态的架体处于收缩状态。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支杆7、撑杆3、限位杆4、和卡位杆5,支杆7通过扭簧6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架单元的夹臂1上,支杆7在扭簧6的作用下具有向夹臂1的铰接处倾斜的趋势,且在扭簧6的作用下支杆7最终会与夹臂1呈30°夹角。所述支杆7朝向两个夹臂1的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撑杆3,支杆7和撑杆3之间通过多个弧形杆9相连接。多个限位杆4均匀设置在撑杆3的长度方向上,限位杆4的一端与撑杆3固定连接,且限位杆4与撑杆3之间呈小于60°夹角设置,多个限位杆4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且限位杆4的的朝向一致,限位杆4所处平面与两个夹臂1所处平面相互平行,每个限位杆4与撑杆3之间均形成一个档位。所述撑杆3的下端通过扭簧连接有拨杆8,初始状态下,拨杆8与撑杆3之间呈180°夹角设置,所述拨杆8在外力作用下只能背向支杆7转动,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初始状态,所述的卡位杆5设置在与支杆7所在夹臂1相对的夹臂1上,卡位杆5与两个夹臂1所处平面相互垂直,且卡位杆5与两个夹臂1铰接点的距离小于支杆7的扭簧6与两个夹臂1铰接点的距离。初始状态时,卡位杆5处于最下端的限位杆4与撑杆3之间形成的档位内,随着架体的径向伸展,两条相互铰接的夹臂1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卡位杆5顺着撑杆3滑入下一个档位,此时架体的径向伸展状态被锁定,架体不会因为弹性薄膜套的作用而收缩。并且撑杆3在整个过程中在扭簧6的作用下始终具有向夹臂1的铰接处倾斜的趋势,卡位杆5进入一个新的档位后会锁紧,直到两条相互铰接的夹臂1之间的角度进一步加大而进入下个档位。

    当两条相互铰接的夹臂1之间的角度足够大时,卡位杆5从最后一个档位中脱出进入到支杆7与撑杆3形成的通道内,撑杆3不再受到卡位杆5的约束,在扭簧6的作用下贴近夹臂1,两条相互铰接的夹臂1没有了约束力而在弹性薄膜套的弹力作用下迅速收缩,从而使整个架体收缩至初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卡位杆5顺着支杆7与撑杆3形成的通道滑落,并且最终挤压拨杆8使拨杆8转动,最终卡位杆5绕过拨杆8,由于失去了挤压力,拨杆8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当需要再次使支架撑开时,在外力作用下两条相互铰接的夹臂1之间的角度变大,卡位杆5顶住拨杆8,由于拨杆8只能背向支杆7转动,因此,卡位杆5沿着拨杆8滑动至最下端的档位中,然后重复上述动作,实现支架的撑开。

放置内支架可以使用申请人于2014.01.2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10041636.0的放置工具,在放置内支架时,先将内支架套设在气孔管的外部,然后整个装置沿着食管伸入至狭窄处,利用前进端头的形状穿过该狭窄处,使内支架刚好将狭窄处撑开,然后控制气源进行充气,气体从气孔管的通气孔进入弹性球膜内部,使弹性球膜鼓起,弹性球膜鼓起后会从内支架的内部将其撑开,等撑至一定程度后,控制气源进行放气,弹性球膜会变瘪,然后将整个放置装置抽出,内支架被留置在食管狭窄处。本发明的食管内支架放置装置,结构简单,可将内支架置于食管的狭窄处,整个放置过程简单,快捷,手术成功率较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