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

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包括:在标签上用不可见光材料印刷生成的点阵图形;读取标签表面的点阵图形,将图像灰度级别调节至预设范围;截取符合灰度级别的图像;对图像进行解析与CRC校验,以形成与其相对应的码值信息;在码值数据库中查找与码值信息相对应的信息文件,并提取信息文件;对信息文件进行解码以形成与其相对应的、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多媒体文件;播放多媒体文件,以得知与点阵图形相对应的产品的身份信息。本发明采用点阵图形取代现有的RFID标签等方式,并且与数码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具有印刷成本低、终端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有效的达到不易复制、价廉、便捷识别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240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54077.7

  • 发明设计人 姚为;朱黎明;

    申请日2014-02-18

  • 分类号G06K7/10(20060101);G06F17/30(20060101);G06Q30/00(2012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17号富海国际港803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58: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19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K 7/10 专利号:ZL2014100540777 登记号:Y2022980009615 登记生效日:20220630 出质人:苏州德斯米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仓分行 发明名称: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 申请日:20140218 授权公告日:2016092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9-11-2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6K7/10 登记生效日:201911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21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11-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6K7/10 登记生效日:2019110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21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2-12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G06K7/10 收件人: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名称:视为未提出通知书 申请日:20140218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16-09-28

    授权

    授权

  • 2015-06-1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6K7/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21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K7/10 申请日:20140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2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识别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防伪技术一般分为普通防伪、电码防伪、DNA防伪、核径迹、激光全息防伪标识和OVD技术、油墨防伪、防伪防揭技术、RFID标签与安全线防伪。 

然而,以上防伪技术的不足之处如下: 

1、普通防伪,存在查询便捷性不够,查询结果无法保存、不能解决连续查询以及消费者容易拨错号码等问题; 

2、电码防伪,因其技术含量并不高,本身存在易被盗码、抄码进行批量复制的严重技术缺陷,容易被造假团伙所利用,导致防伪失效,对用户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DNA防伪,其防伪唯一性较高,但是价格昂贵,所以占据的市场份额极小,不利于消费者直接检验产品的真伪; 

4、核径迹,其最大不足之处在于可以重复使用,只需要将用钢笔等划出的记号清洁干净,就可以再次使用了,不具有防伪标识产品的唯一性,给造假者留下了可乘之机; 

5、激光全息防伪标识和OVD技术,由于其管理失控,一些低劣的激光全息标识和仿真的标识混进市场,结果是真的不真,假的不假,败坏了激光全息防伪标识的名声; 

6、油墨防伪,随着防伪油墨生产厂家的增多,此项防伪技术的效果也就起不到防假冒伪劣的作用了; 

7、防伪防揭技术,由于生产厂家很多,不具备唯一性,不排除厂家为了利益为造假者提供方便; 

8、RFID标签,目前在门票、电子、珠宝等行业使用较为广泛,但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在低端商品中大范围使用; 

9、安全线防伪,由于国家在安全线纸张生产上对造纸厂有十分严格的行政和法规限制,其应用也因此而受到限制。 

基于上述不足之处,急需出现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点的防伪识别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印刷成本低、终端制造成本低、公司运营成本低、用户查询方便等优点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标签上用不可见光材料印刷生成的点阵图形; 

S20、读取标签表面的点阵图形,将图像灰度级别调节至预设范围; 

S30、截取符合灰度级别的带有点阵图形的图像 

S40、对图像进行解析与CRC校验,以形成与其相对应的码值信息; 

S50、在码值数据库中查找与码值信息相对应的信息文件,并提取信息文件; 

S60、对信息文件进行解码以形成与其相对应的、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多媒体文件; 

S70、播放多媒体文件,以得知与点阵图形相对应的产品的身份信息。 

上述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10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定义好的码值转换为点阵图形图样; 

将点阵图形图样通过专用软件工具生成为TIFF或BMP格式的点阵图形; 

采用红外防伪图像印刷方式将点阵图形打印在标签表面。 

上述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20中,包括以下步骤: 

红外读取装置发出红外光线对固化在标签表面的点阵图形进行读取,当红外光线抵达点阵图形表面后,以获得点阵图形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反馈; 

利用红外读取装置对反馈的图像进行自动曝光处理,以使图像的灰度级别达到预设范围,并将其放入缓存,其中,对图像进行自动曝光处理的步骤包括: 

过滤掉不必要的光谱; 

捕捉剩余光谱; 

调节曝光时间与图形帧率,使捕捉到的完整图形帧的图像亮度达到以使 图像的灰度级别达到110~200之间。 

上述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40中,经解析与校验后得到的码值信息中包括文件开始字段、头部信息与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中包括码值索引表、码值项目列表、RAW数据项表与资源/RAW数据。 

上述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50中,包括以下步骤: 

S500、由缓存中提取解析与检验后的码值信息; 

S501、判断当前码值信息是否在码值数据库中存储的码值范围内,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S502,若判断结果为若,则执行步骤S503,反馈码值信息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S502、对码值数据库进行扫描以形成头信息索引文件组; 

S504、判断头信息索引文件组中是否包含有与当前码值信息相对应的头信息索引文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505,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506,反馈码值信息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S505、判断头信息索引文件中是否包含有与当前码值信息相对应的信息文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507,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508,反馈码值信息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S509、由信息文件中提取文件句柄; 

S510、判断当前码值信息中的头部信息(FileHeader)是否为已加密文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511,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S512; 

S511、根据当前码值信息中的头部信息(FileHeader)的加密类型进行解密; 

S512、根据信息文件选择相应的数据索引表对信息文件进行计算,以得到处理后的信息文件。 

上述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511中,头部信息的加、解密方式为xTEA加、解密方式、TEA加、解密方式或AES加、解密方式中的一种。 

上述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60中包括以下步骤: 

S600、提取经步骤S50处理后的当前信息文件,并导入数据分流器中; 

S601、根据数据分流器中当前信息文件的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解 密,若判断当前信息文件的类型为文本文件,则执行步骤S70,若判断当前信息文件的类型为非文本文件,则执行S602,对其进行解码; 

S602、根据当前非文本文件进行解码,以形成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多媒体文件。 

上述的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602中,对非文本文件的解码方式为xTEA解码方式、TEA解码方式或AES解码方式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点阵图形取代现有的RFID标签等方式,并且与数码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具有印刷成本低、终端制造成本低、公司运营成本低、用户查询方式便捷的优点,有效的达到不易复制、价廉、便捷识别的防伪目的,可广泛的应用于物流管理系统,被视为将来的防伪、物流管理的方向之一; 

2、由于采用多级判断步骤,因此,可提高操作步骤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码值信息的结构框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50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识别不可见光点阵图形以提取信息与鉴别身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标签上用不可见光材料印刷生成的点阵图形。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将定义好的码值转换为点阵图形图样; 

将点阵图形图样通过专用软件工具生成为TIFF或BMP格式的点阵图形; 

采用红外防伪图像印刷方式将点阵图形打印在标签表面。其中,利用CMYK IR印刷技术,引入可见光谱下无法观察到的红外图像,并用其来设计红外响应图像的油墨用量,达到打印在标签表面的图元经红外光照射下部分可见、部分不可见的效果,便于光学镜头识别。 

S20、读取标签表面的点阵图形,将图像灰度级别调节至预设范围。 

具体的,红外读取装置发出红外光线对固化在标签表面的点阵图形进行读取,当红外光线抵达点阵图形表面后,以获得点阵图形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反馈; 

利用红外读取装置对反馈的图像进行自动曝光处理,以使图像的灰度级别达到预设范围,并将其放入缓存,其中,对图像进行自动曝光处理的步骤包括: 

通过滤光片过滤掉不必要的光谱; 

通过光学镜头捕捉剩余光谱; 

调节镜头的曝光时以及图形帧率,使捕捉到的完整图形帧的图像的灰度级别达到110~200之间。 

S30、截取符合灰度级别的带有点阵图形的图像。 

若红外读取装置反馈为若干张均是带有点阵图形的图片,那么图片在经过自动曝光处理后,选择若干张图片中最接近灰度级别值上限的一张带有点阵图形的图片,以进行后续的处理。 

若红外读取装置反馈为带有点阵图形的视频图像,那么将该视频图像分割为若干个图像帧,将每一个图像帧在经过自动曝光处理后,选择若干个图像帧中最接近灰度级别值上限的一个图像帧,以进行后续的处理。 

S40、对图像进行解析与CRC校验,以形成与其相对应的码值信息。 

具体的,在步骤S40中,经解析与校验后得到的码值信息中包括文件开始字段(FileBeginFields)、头部信息(FileHeader)与数据信息,数据信息中包括码值索引表(CodeIndexTable)、码值项目列表(CodeTable)、RAW数据项表(RawDataItemTable)与资源/RAW数据(Resource/RawData)。 

S50、在码值数据库中查找与码值信息相对应的信息文件,并提取信息文件。 

其中,在步骤S50中,包括以下步骤: 

S500、由缓存中提取解析与检验后的码值信息。 

S501、判断当前码值信息是否在码值数据库中存储的码值范围内,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S502,若判断结果为若,则执行步骤S503,反馈码值信息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码值数据库在没有进行更新之前,其内部存储的码值范围是固定的,若经解析与检验后得出的码值信息没有包含在码值数据库中,即使该码值信息 为真实的,在S501中依次会判定该码值信息为无效码值。 

S502、对码值数据库进行扫描以形成头信息索引文件组。 

S504、判断头信息索引文件组中是否包含有与当前码值信息相对应的头信息索引文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505,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506,反馈码值信息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S505、判断头信息索引文件中是否包含有与当前码值信息相对应的信息文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507,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508,反馈码值信息无效,判定物品为假。 

S507、由信息文件中提取文件句柄。 

S509、判断当前码值信息中的头部信息(FileHeader)是否为已加密文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510,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播放。 

S510、根据当前码值信息中的头部信息(FileHeader)的加密类型进行解密;其中,头部信息的加解密方式为xTEA加解密方式、TEA加解密方式或AES加解密方式中的一种。 

判断已加密的头部信息属于上述三种加密方式中的哪一种,并根据相应的加密方式进行与其相对应的解密。 

S511、根据信息文件选择相应的数据索引表对信息文件进行计算,以得到处理后的信息文件。 

其中,数据索引表分为Hash表、简单顺序表与增量顺序表,与Hash表相对应的算法为Hash定位算法,与简单顺序表相对应的算法为简单定位顺序算法,与增量顺序表相对应的算法为增量顺序算法。 

S60、对信息文件进行解码以形成与其相对应的、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多媒体文件。 

其中,在步骤S60中包括以下步骤: 

S500、提取经步骤S50定位后的当前信息文件,并将其导入数据分流器中。 

S501、根据数据分流器中当前信息文件的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解密,若判断当前信息文件的类型为文本文件,则执行步骤S70,若判断当前信息文件的类型为非文本文件,则执行S602,对其进行解码。 

其中,在文本文件中包括有身份鉴别信息,该身体鉴别信息为与点阵图形相对应的物品相对应。 

S602、根据当前非文本文件进行解码,以形成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多媒体文件。 

其中,在步骤S602中,对非文本文件的解码方式为xTEA解码方式、TEA解码方式或AES解码方式中的一种。 

若非文本文件的类型为图片文件,则采用图片解码器对其进行解码; 

若非文本文件的类型为视频文件,则采用视频解码器对其进行解码; 

若非文本文件的类型为音频文件,则采用音频解码器对其进行解码。 

S70、播放多媒体文件,以得知与点阵图形相对应的产品的身份信息。 

其中,若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文件类型为文本文件,则通过显示屏直接进行显示; 

若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文件类型为图片文件,则通过显示屏直接进行显示; 

若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文件类型为视频文件,则其图像部分通过显示屏直接进行显示,声音部分通过功放喇叭进行输出; 

若带有身份鉴别信息的文件类型为音频文件,则通过功放喇叭进行输出。 

另外,本发明中的点阵图形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其有效面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于点阵图形的面积较小,因此,点阵图形在附着在物品表面后,不会对其外观造成影响。 

该点阵图形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按规律排列组成,并且带有指定的形状。由于信息点的直径微小,并且相邻的两个信息点之间预设有相应的间隔距离,在被复印或者扫描的方式复制后,相邻两个信息点之间的距离会发现偏差,指定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无法被识别的无效编码,因此,信息点的位置、与二者之间的距离可提高点阵图形的防伪性能。在相邻的两个信息点中,由第一信息点的中心位置至第二信息点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该点阵图形中的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 

点阵图形采用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涂料附着在载体的空白区域上,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涂料为含碳的可见涂料或含碳的隐形涂料中的一种,含碳的可见涂料为含碳的可见油墨或墨水,含碳的隐形涂料为含碳的无色油墨或墨水。由于含碳的可见油墨或墨水,以及含碳的无色油墨或墨水能够吸收特定波段的红外线,因此,只有红外线识别装置能够对标识层中的信息进行识别。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举凡熟悉此项技艺的专业人士。在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之后,自然能依据实际的需要,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加以变化。因此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与修饰,曾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