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属于家禽饲养技术领域。饲养过程中采用的饲料为粗蛋白质≥16.5%、粗灰分≤9.5%、总磷≥0.6%、蛋氨酸≥0.35%、粗纤维≤5.5%的饲料,在藏鸡1-7日龄期间、在藏鸡8-15日龄期间、在藏鸡16-25日龄期间以及在藏鸡的成熟期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提高藏鸡在高原环境下的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01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拉萨左旋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43966.8

  • 发明设计人 周强;

    申请日2014-06-04

  • 分类号A01K67/02;

  • 代理机构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赵丽

  • 地址 851412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羊达乡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41: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2 授权公告日:20160427 终止日期:20170604 申请日:201406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4-27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4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的饲养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属于家禽饲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上有许多自然特点,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在低压、缺氧的条件下,机体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调节,以达到其适应高原生活的目的。机体在调节适应过程中,临床上即可出现一些症状(也称应激反应),这些反应随着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反应程度也有显著的差异。

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对较低。而氧气对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都是必要的,机体缺氧是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相对于平原地区,高原的气温普遍较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寒冷可以促进 机体产生热量,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加重了机体缺氧的情况。寒冷还可以降低机体呼吸道的抵抗力,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回心 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不仅如此,寒冷还可引起机体肺血管收缩,引起肺动脉高压。高原上湿度低、风沙大,一般在海拔2000米时,绝对湿度仅为海平面的一半,海拔6000米至7000米时的 绝对湿度不超过海平面湿度的3%至5%。低湿度的环境容易降低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机体会出现出血和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藏鸡是西藏农牧民长期饲养,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原始品种。藏鸡能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该鸡体型较小,匀称紧凑,好斗性强,饲养管理粗放,多无补饲习惯。夜间栖息树枝之上,露宿于宅旁树林,基本上处于半野生状态。藏鸡体型轻小,善于飞翔,是高原藏区的主要鸡种。由于藏鸡的产地多位高山峡谷,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的半农半牧区,加之历史的因素,历来都是自繁自养,饲养管理极为原始和粗放。西藏的养禽业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难以摆脱以自给自足的分散的饲养的落后被动局面,这种养殖方式不能满足当前养殖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8.1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2613433A,名称为“适用3月以上鸡龄农户圈养藏鸡的日常饲料及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涉及家禽饲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3月以上鸡龄农户圈养藏鸡的日常饲料及制备方法。一种适用3月以上鸡龄农户圈养藏鸡的日常饲料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成分:青稞48%-62%、小麦35%-45%、菜籽油1.1-2.5%、食盐0.5%-1%、沸石粉1.1%-2.5%、复合微量元素0.2%、复合维生素0.1%、诺必达0.01%。本发明的优点:1、是针对藏鸡这个新品种和新的养殖模式研究开发的新型无公害饲料,营养物质齐全、配方合理,完全满足藏鸡生长的营养需要。2、不含抗生素、激素和动物蛋白的无公害绿色饲料,完全符合国家饲料标准,使用该饲料喂养的藏鸡成年公鸡体重为1.5千克左右,母鸡约为1千克左右。3、该饲料不仅可以满足藏鸡快速生长的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藏鸡的免疫力、抗病能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8.1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2613139A,名称为“一种在闲置果园放养藏鸡的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闲置果园放养藏鸡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鸡密度确定步骤;2)鸡舍建立步骤;3)轮牧放养步骤;4)果园放养防疫步骤;5)藏鸡出栏步骤。本发明在闲置的果园放养藏鸡,使藏鸡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更接近大自然半野生状态,更利于藏鸡生长、成活,有利于藏鸡保持风味独特,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的特点。

在高原低氧、高寒环境下,雏鸡从孵化室产出后、在环境变化下,运输过程中易造成脱水和感冒,从而使得藏鸡的抗体减弱。藏鸡在成长的过程中将存在生长漫、易发病、难控制的缺陷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达到提高藏鸡的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过程中采用的饲料为粗蛋白质≥16.5%、粗灰分≤9.5%、总磷≥0.6%、蛋氨酸≥0.35%、粗纤维≤5.5%的饲料;

A、在藏鸡1-7日龄期间:

第1日保持鸡舍温度为36-37℃,以后每日降低0.5-1℃;湿度保持为65-70%;

B、在藏鸡8-1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28.5-33.5℃;湿度保持为45-65%;

C、在藏鸡16-2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21.5-26.5℃;湿度保持为45-65%;

D、在藏鸡的成熟期:

保持鸡舍温度为19.5-20.5℃;湿度保持为45-65%;

本发明所述的在藏鸡1-7日龄期间,藏鸡饮水后喂饲料,白天喂饲料4次,晚上喂饲料2次。

上述藏鸡饮水后喂饲料是指在饮水后7小时开始喂饲料。

本发明所述的饮水中加入黄氏多糖和氨基维多补。

上述黄氏多糖的加入量为每150g饮水中加入100g,氨基维多补的加入量为每200g饮水中加入100g。

本发明所述的在藏鸡1-7日龄期间,在第3日到第7日的晚上关灯,第3日关灯1小时,以后每日增加0.5小时。

本发明所指的白天和晚上的分界点为太阳完全落山的时间,在此之前为白天,在此之后为晚上。

本发明所述的饲料的喂料量为藏鸡体重每50g喂2.53g的饲料。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高原环境下饲养藏鸡的方法,存在高原低氧、高寒环境下,雏鸡从孵化室产出后、在环境变化下,运输过程中易造成脱水和感冒,从而使得藏鸡的抗体减弱。藏鸡在成长的过程中将存在生长漫、易发病、难控制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通过对饲养藏鸡时的饲料、喂养方式、温度以及湿度等条件的优化,能够提高藏鸡在高原环境下的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饲养过程中采用的饲料为粗蛋白质≥16.5%、粗灰分≤9.5%、总磷≥0.6%、蛋氨酸≥0.35%、粗纤维≤5.5%的饲料;

A、在藏鸡1-7日龄期间:

第1日保持鸡舍温度为36℃,以后每日降低0.5℃;湿度保持为65%;

B、在藏鸡8-1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28.5℃;湿度保持为45%;

C、在藏鸡16-2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21.5℃;湿度保持为45%;

D、在藏鸡的成熟期:

保持鸡舍温度为19.5℃;湿度保持为45%。

实施例2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饲养过程中采用的饲料为粗蛋白质≥16.5%、粗灰分≤9.5%、总磷≥0.6%、蛋氨酸≥0.35%、粗纤维≤5.5%的饲料;

A、在藏鸡1-7日龄期间:

第1日保持鸡舍温度为37℃,以后每日降低1℃;湿度保持为70%;

B、在藏鸡8-1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33.5℃;湿度保持为65%;

C、在藏鸡16-2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26.5℃;湿度保持为65%;

D、在藏鸡的成熟期:

保持鸡舍温度为20.5℃;湿度保持为65%。

实施例3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饲养过程中采用的饲料为粗蛋白质≥16.5%、粗灰分≤9.5%、总磷≥0.6%、蛋氨酸≥0.35%、粗纤维≤5.5%的饲料;

A、在藏鸡1-7日龄期间:

第1日保持鸡舍温度为36.5℃,以后每日降低0.75℃;湿度保持为67.5%;

B、在藏鸡8-1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31℃;湿度保持为55%;

C、在藏鸡16-2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24℃;湿度保持为55%;

D、在藏鸡的成熟期:

保持鸡舍温度为20℃;湿度保持为55%。

实施例4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饲养过程中采用的饲料为粗蛋白质≥16.5%、粗灰分≤9.5%、总磷≥0.6%、蛋氨酸≥0.35%、粗纤维≤5.5%的饲料;

A、在藏鸡1-7日龄期间:

第1日保持鸡舍温度为36.2℃,以后每日降低0.9℃;湿度保持为66.5%;

B、在藏鸡8-1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33℃;湿度保持为63.5%;

C、在藏鸡16-25日龄期间:

保持鸡舍温度为22.8℃;湿度保持为48%;

D、在藏鸡的成熟期:

保持鸡舍温度为20.2℃;湿度保持为60%。

实施例5

一种高原环境下藏鸡的饲养方法,饲养过程中采用的饲料为粗蛋白质≥16.5%、粗灰分≤9.5%、总磷≥0.6%、蛋氨酸≥0.35%、粗纤维≤5.5%的饲料;

A、在藏鸡1-7日龄期间:

第1日保持鸡舍温度为36-37℃,以后每日降低0.5-1℃;湿度保持为65-70%;

B、在藏鸡8-15日龄期间:做好预防白痢、沙门氏菌的预防工作;做好通风、温度、湿度调节;保持鸡舍温度为28.5-33.5℃;湿度保持为45-65%;

C、在藏鸡16-25日龄期间:控制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保证温度前提下多通风。预防感冒、呼吸道疾病;采取增温、地上加湿的办法,保持鸡舍温度为21.5-26.5℃;湿度保持为45-65%;

D、在藏鸡的成熟期:控制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证温度前提下多通风。预防感冒、呼吸道疾病;加强藏鸡运动,利用药物及饲料喂养管理,促进藏鸡的血液循环,增强肝血流量,加强肝功能正常运作,营养供需正常,刺激肝细胞大量分裂再生,同时恢复肝脏的解毒,分泌胆汁,贮藏的燃烧脂肪等代谢功能,消除因肝功受损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保持鸡舍温度为19.5-20.5℃;湿度保持为45-65%。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优选的:

所述的在藏鸡1-7日龄期间,藏鸡饮水后喂饲料,白天喂饲料4次,晚上喂饲料2次。

所述的藏鸡饮水后喂饲料是指在饮水后7小时开始喂饲料。

所述的饮水中加入黄氏多糖和氨基维多补。

所述的黄氏多糖的加入量为每150g饮水中加入100g,氨基维多补的加入量为每200g饮水中加入100g。

所述的在藏鸡1-7日龄期间,在第3日到第7日的晚上关灯,第3日关灯1小时,以后每日增加0.5小时。

所述的饲料的喂料量为藏鸡体重每50g喂2.53g的饲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