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和焓差控制系统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和焓差控制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冷冻水回流换热器时的回水温度T1和进入换热器时的进水温度T2,检测冷冻水流经换热器的流量q,检测风机的转速n1;由Q1=|(T1-T2)|*q计算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b相等时,维持风机转速n1,当a>b时,减小风机转速n1直至a=b,当a1直至a=b,其中,转速比值a为转速n1与风机的额定转速n的比值,负荷比值b为实际负荷Q1与末端空调机的额定负荷Q的比值。上述焓差控制方法实现了较准确地控制末端空调机,提高了末端空调机的节能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和空调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761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姚琛;臧鸿远;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10434.X

  • 发明设计人 姚琛;臧鸿远;

    申请日2012-10-24

  • 分类号F24F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魏晓波

  • 地址 400000 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镇童家桥村莴笋沟组5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36: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13

    授权

    授权

  • 2014-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F11/00 申请日:2012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系统中末端空调机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 及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和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及一种 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末端空调机(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负责将冷量(或 者热量)传送给室内设备。末端空调机主要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部的换 热器(盘管)和风机。

末端空调机的风机一般以定功率运行,但是由于空调的室内负荷受室内 人员数目、室内发热设备数目及天气的影响,则实际上空调的室内负荷是波 动变化的。为了满足最大可能负荷的需求,设计人员一般按最大的空调负荷 设计,在非最大负荷时,风机运转能耗远大于系统所需,造成大量的能源浪 费。

为了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节能,需要获得空调的室内负荷并根据室内 负荷控制风机转速。空调的室内负荷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一般的温度 探测设备只能够探测到显热负荷(空气的干球温度),无法探测潜热负荷(空 气的湿球温度),湿度探测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都较差,实际运用较难;而 且,由于空调实际的焓湿变化为非线性物理过程,对空调的室内负荷无法较 精确判断,那么,对末端空调机转速的调节无法完成,也就无法实现节能了。 因此,目前没有直接获得室内负荷的方法,而是普遍使用探测风机的出风压 力和回风压力及二者压差的方式,间接获得空调的室内负荷。但是由于压力 变化并非空调室内负荷的直接反应指标,其并不能真正反应末端空调机的实 际负荷,则该方法不能较准确地控制末端空调机,导致末端空调机的节能效 果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较准确地控制末端空调机,提高末端空调机的节能效果, 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以较准确地控制 末端空调机,提高末端空调机的节能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末 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及一种空调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1)检测冷冻水回流末端空调机的换热器时的回水温度T1和进入所述换热 器时的进水温度T2,检测冷冻水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流量q,检测所述末端空 调机的风机的转速n1

2)由Q1=|(T1-T2)|*q计算所述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

3)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b相等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n1,当a>b 时,减小所述风机的转速n1直至a=b,当a<b时,增大所述风机的转速n1直 至a=b,其中,所述转速比值a为转速n1与所述风机的额定转速n的比值, 所述负荷比值b为所述实际负荷Q1与所述末端空调机的额定负荷Q的比值。。

优选的,上述焓差控制方法,在所述步骤3)后还包括步骤:

4)检测所述风机的回风温度T3

5)所述末端空调机处于制冷工况时,当T3>T时,增大所述风机的转速 n1直至T3=T,当T3=T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n1,当T3<T时,减小所述风 机的转速n1直至T3=T;所述末端空调机处于制热工况时,当T3<T时,增大 所述风机的转速n1直至T3=T,当T3=T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n1,当T3>T 时,减小所述风机的转速n1直至T3=T。

优选的,上述焓差控制方法,所述步骤1)还包括检测所述风机的回风压 力P1和出风压力P2

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之间或者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之间 还包括步骤: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低于预设压力P时, 增大所述风机的转速n1

所述步骤3)还包括:当a>b,减小所述风机的转速n1时,当回风压力 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等于预设压力P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n1。

本发明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冷冻水回流末端空 调机的换热器的回水温度T1和冷冻水进入换热器的进水温度T2,冷冻水流经换 热器的流量q,由Q1=|(T1-T2)|*q计算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由于不管 显热负荷还是潜热负荷,对于冷冻水来说都是冷冻水的温度变化,所以,冷 冻水温度差和冷冻水流量的乘积为实际焓差,即为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准确地获得了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而且检测冷冻水 的温度和流量较检测空气的湿球温度方便,同时通过比较转速比值和负荷比 值,实现了较准确地控制风机的转速,故本发明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 制方法,实现了较准确地控制风机,即较准确地控制末端空调机,从而减少 了风机的能源消耗,进而提高了末端空调即的节能效果。

基于上述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末端 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该焓差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冷冻水回流末端空调机的换热器时的回水温度T1,并发出回水温度 检测信号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检测冷冻水进入所述换热器时的进水温度T2,并发出进水温度检测信号 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检测冷冻水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流量q,并发出流量检测信号的流量检测 器;

检测所述末端空调机的风机转速n1,并发出转速信号的转速传感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检测器相 连,并接收所述回水温度检测信号、所述进水温度检测信号和所述流量检测 信号,由Q=|(T1-T2)|*q计算所述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的第一处理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根据实际负荷Q获得负荷比值b的第二处 理器,其中所述负荷比值b为所述实际负荷Q1与所述末端空调机的额定负荷 Q的比值;

分别与所述转速传感器相连,并接收所述转速信号,获得转速比值a的 第三处理器,其中所述转速比值a为转速n1与所述风机的额定转速n的比值;

分别与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三处理器和所述风机相连,接收负荷比 值b和转速比值a,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b相等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 n1,当a>b时,减小所述风机的转速n1直至a=b,当a<b时,增大所述风机的 转速n1直至a=b的第一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焓差控制系统,还包括:

检测所述风机的回风温度T3,并发出回风温度检测信号的第三温度传感 器;

分别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相连,接收所述回风温度检测信 号,所述末端空调机处于制冷工况时,当T3>T时,增大所述风机的转速n1直至T3=T,当T3=T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n1,当T3<T时,减小所述风机 的转速n1直至T3=T;所述末端空调机处于制热工况时,当T3<T时,增大所 述风机的转速n1直至T3=T,当T3=T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n1,当T3>T 时,减小所述风机的转速n1直至T3=T的第二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焓差控制系统,还包括:

检测所述风机的回风压力P1,并发出回风压力检测信号的第一压力传感 器;

检测所述风机的出风压力P2,并发出出风压力检测信号的第二压力传感 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收所述回风 压力检测信号和所述出风压力检测信号,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 差|P1-P2|低于预设压力P时,增大所述风机转速的第三控制器;

当a>b,所述第一控制器减小所述风机的转速n1时,当回风压力P1与出 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等于预设压力P时,维持所述风机的转速n1的第四 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焓差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所 述第三控制器和所述第四控制器分别通过变频器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优选的,上述焓差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所 述第三处理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和所述 第四控制器均集成于控制主板上。

基于上述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 系统,包括:末端空调机和所述末端空调机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 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焓差控制系统。

优选的,上述空调系统中,所述末端空调机至少为两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 图。

上图1中:

风机1、回水管路2、换热器3、进水管路4、第二温度传感器5、第一温度 传感器6、流量检测器7、新风管路8、回风管路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 压力传感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实现了较准确地 控制末端空调机,提高了末端空调机的节能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S01:检测冷冻水回流末端空调机的换热器时的回水温度T1和进入换热器 时的进水温度T2,检测冷冻水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流量q,检测末端空调机的 风机的转速n1

由于末端空调在工作过程(制冷或者制热)中,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 包含显热负荷及潜热负荷,而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均是由冷冻水承担的, 实际负荷使得冷冻水的温度升高(制冷)或者冷冻水的温度降低(制热), 则由冷冻水的温度变化和冷冻水的流量能够直接反应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 荷,这与现有技术检测空气的湿球温度相比,较简单,较方便,与现有技术 检测风机的出风压力和回风压力相比,较准确。

S02:由Q1=|(T1-T2)|*q计算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

检测冷冻水的回水温度T1和进水温度T2及冷冻水流经换热器的实时的流 量q,由于不管显热负荷还是潜热负荷,对于冷冻水来说都是冷冻水的温度变 化,冷冻水的回水温度T1和进水温度T2的差值与流量的乘积为实际焓差,即为 该末端空调机的实时负荷,即实时地获得了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

S03: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b相等时,维持风机的转速n1,当a>b时, 减小风机的转速n1直至a=b,当a<b时,增大风机的转速n1直至a=b,其中, 转速比值a为转速n1与风机的额定转速n的比值,负荷比值b为实际负荷Q1与末端空调机的额定负荷Q的比值;

由于末端空调机的风机为耗能设备,风机转速的变化主动迎合了室内负 荷的需求,而定功率输出(以额定功率输出),风机的功率与转速成3次方 递减。那么,在低负荷下控制风机的转速低于额定转速,即实现了实时的节 能,所以通过控制风机的转速来实现末端空调机的节能。为了较快捷、较准 确地控制风机转速,比较转速比值a和负荷比值b: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 b相等时,维持风机的转速n1;当a>b时,减小风机的转速n1直至a=b;当 a<b时,增大风机的转速n1直至a=b,例如,当负荷比值b为80%,转速比值 a为100%时,减小风机的转速n1,使得转动比值a降为80%;当负荷比值b 为80%,转速比值a为60%时,增大风机的转速n1,使得转动比值a升为80%。。 其中,风机的额定转速n为风机铭牌上的转速,末端空调机的额定负荷Q为 铭牌上的额定负荷,即额定制冷量或者额定制热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冷冻水回流 末端空调机的换热器的回水温度T1和冷冻水进入换热器时的进水温度T2,冷冻 水流经换热器的流量q,由Q1=|(T1-T2)|*q计算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准确地获得了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而且检测冷冻水 的温度和流量较检测空气的湿球温度方便,同时通过比较转速比值和负荷比 值,实现了较准确地控制风机的转速,故本发明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 制方法,实现了较准确地控制风机,即较准确地控制末端空调机,从而减少 了风机的能源消耗,进而提高了末端空调即的节能效果。

在末端空调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以及末端空调机 自身的差异,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b相等时,末端空调机还不能达到预 期的工作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 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在步骤S03后还包括步骤:

S04:检测风机的回风温度T3

一般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回风温度T3,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回风管路上。

S05:末端空调机处于制冷工况时,当T3>T时,增大风机的转速n1直至 T3=T,当T3=T时,维持风机的转速n1,当T3<T时,减小风机的转速n1直至 T3=T;末端空调机处于制热工况时,当T3<T时,增大风机的转速n1直至T3=T, 当T3=T时,维持风机的转速n1,当T3>T时,减小风机的转速n1直至T3=T。

具体的,a=b时,末端空调机处于制冷状态时,当预设温度T为20℃, 回风温度T3为21℃,那么末端空调机没有达到制冷要求,此时需要增大风机 转速n1直至T3=T;当预设温度T为20℃,回风温度T3为20℃,那么末端空 调机达到了制冷要求,此时维持风机转速n1;当预设温度T为20℃,回风温 度T3为19℃,那么末端空调机超过了制冷要求,此时需要减小风机转速n1直至T3=T。

具体的,a=b时,末端空调机处于制热状态时,当预设温度T为20℃, 回风温度T3为19℃,那么末端空调机没有达到制热要求,此时需要增大风机 转速n1直至T3=T;当预设温度T为20℃,回风温度T3为20℃,那么末端空 调机达到了制冷要求,此时维持风机转速n1;当预设温度T为20℃,回风温 度T3为21℃,那么末端空调机超过了制热要求,此时需要减小风机转速n1直至T3=T。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中,预设温度T是指设定 的室内温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 制方法中,步骤S01还包括检测检测风机的回风压力P1和出风压力P2

步骤S02和步骤S03之间或者步骤S01和步骤S02之间还包括步骤:当 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低于预设压力P时,增大风机的转 速n1

由于风机的转速降低会导致风压降低,当风压降到一定的范围会造成风 管路内的压力不够,导致末端空调机的一些位置没有出风,对末端空调机的 制冷或者制热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因风压较低对末端空调机的工作造成 影响,需要保证风机的转速不能过低。因此需要检测风机的回风压力P1和出 风压力P2,为了更好地保证风压不会过低,将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 力差|P1-P2|与预设压力P比较,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 等于预设压力P时,维持风机的转速n1

在风系统最不利点检测出风口的内部压力和室内压力,并调低风机的转 速,当内部压力和室内压力的差值为5Pa时,标定此时风机的出风压力和回 风压力的差值为保护阀值,即为预设压力。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测得 预设压力,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步骤S03还包括:当a>b,减小风机的转速n1时,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 压力P2的压力差|P1-P2|等于预设压力P时,维持风机的转速n1

当a>b,减小风机的转速n1时,随着风机转速的降低,回风压力P1与出 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也会逐渐减小,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 差|P1-P2|等于预设压力P时,维持风机当前的转速n1,即停止降低风机的转速, 使得风机的转速维持当前转速。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应用在末端空调机制冷过 程中或者制热过程中,可以设定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如下:

新风温度在18℃以下,冷冻水温度在30℃以上且有交换温度差,冷冻水 流量在额定流量,为制热状态;

冷冻水温度在标准制冷工况(7~12℃)或其温度趋向标准工况温度,且 冷冻水有交换温度差,同时冷冻水流量在额定流量,为制冷状态。

当然,末端空调机的工作状态还可根据其他方式来确定,本发明实施例 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 供了一种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请参考附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 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焓差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冷冻水回流末端空调机的换热器3时的回水温度T1,并发出回水温 度检测信号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

检测冷冻水进入换热器3时的进水温度T2,并发出进水温度检测信号的 第二温度传感器5;

检测冷冻水流经换热器3的流量q,并发出流量检测信号的流量检测器7;

检测末端空调机的风机1转速n1,并发出转速信号的转速传感器;

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5和流量检测器7相连,并接 收回水温度检测信号、进水温度检测信号和流量检测信号,由Q=|(T1-T2) |*q,计算所述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的第一处理器;

分别与第一处理器相连,根据实际负荷Q获得负荷比值b的第二处理器, 其中负荷比值b为实际负荷Q1与末端空调机的额定负荷Q的比值;

分别与转速传感器相连,并接收转速信号,获得转速比值a的第三处理 器,其中转速比值a为转速n1与风机1的额定转速n的比值;

分别与第二处理器、第三处理器和风机1相连,接收负荷比值b和转速 比值a,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b相等时,维持风机1的转速n1,当a>b时, 减小风机1的转速n1直至a=b,当a<b时,增大风机1的转速n1直至a=b的 第一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6 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检测冷冻水回流末端空调机的换热器3的回水温度T1和冷 冻水进入换热器3时的进水温度T2,流量检测器7检测冷冻水流经换热器3的流 量q,通过第一处理器由Q1=|(T1-T2)|*q计算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Q1,与 现有技术相比,较准确地获得了末端空调机的实际负荷,而且检测冷冻水的 温度和流量较检测空气的湿球温度方便,同时通过第二处理器获得负荷比值, 第三处理器获得转速比值,通过第一控制器比较负荷比值和转速比值,实现 了较准确地控制风机1的转速,故本发明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 实现了较准确地控制风机1,即较准确地控制末端空调机,从而减少了风机1 的能源消耗,进而提高了末端空调即的节能效果。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中,例如当负荷比值b为 80%,转速比值a为100%时,减小风机1的转速n1,使得转动比值a降为80%; 当负荷比值b为80%,转速比值a为60%时,增大风机1的转速n1,使得转 动比值a升为80%。

在末端空调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以及末端空调机 自身的差异,当转速比值a与负荷比值b相等时,末端空调机还不能达到预 期的工作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 机的焓差控制系统,还包括:检测风机1的回风温度T3,并发出回风温度检 测信号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三温度传感器和风机相连,接收回风温 度检测信号,末端空调机处于制冷工况时,当T3>T时,增大风机1的转速n1直至T3=T,当T3=T时,维持风机1的转速n1,当T3<T时,减小风机1的转 速n1直至T3=T;末端空调机处于制热工况时,当T3<T时,增大风机1的转 速n1直至T3=T,当T3=T时,维持风机1的转速n1,当T3>T时,减小风机1 的转速n1直至T3=T的第二控制器。

具体的,a=b时,末端空调机处于制冷状态时,当预设温度T为20℃, 回风温度T3为21℃,那么末端空调机没有达到制冷要求,此时需要增大风机 1的转速n1直至T3=T;当预设温度T为20℃,回风温度T3为20℃,那么末 端空调机达到了制冷要求,此时维持风机1的转速n1;当预设温度T为20℃, 回风温度T3为19℃,那么末端空调机超过了制冷要求,此时需要减小风机1 的转速n1直至T3=T。

具体的,a=b时,末端空调机处于制热状态时,当预设温度T为20℃, 回风温度T3为19℃,那么末端空调机没有达到制热要求,此时需要增大风机 1的转速n1直至T3=T;当预设温度T为20℃,回风温度T3为20℃,那么末 端空调机达到了制冷要求,此时维持风机1的转速n1;当预设温度T为20℃, 回风温度T3为21℃,那么末端空调机超过了制热要求,此时需要减小风机1 的转速n1直至T3=T。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 制系统,还包括:

检测风机1的回风压力P1,并发出回风压力检测信号的第一压力传感器 10;

检测风机1的出风压力P2,并发出出风压力检测信号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11;

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相连,接收回风压力检 测信号和出风压力检测信号,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低 于预设压力P时,增大风机转速的第三控制器;

当a>b,第一控制器减小所述风机1的转速n1时,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 压力P2的压力差|P1-P2|等于预设压力P时,维持风机1的转速n1的第四控制 器。

由于风机1的转速降低会导致风压降低,当风压降到一定的范围会造成 风管路内的压力不够,导致末端空调机的一些位置没有出风,对末端空调机 的制冷或者制热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因风压较低对末端空调机的工作造 成影响,需要保证风机1的转速不能过低。因此需要第一压力传感器10检测 风机1的回风压力P1,第二压力传感器11检测出风压力P2,为了更好地保证 风压不会过低,采用第三控制器将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 与预设压力P比较,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等于预设压 力P时,第三控制器维持风机1的转速n1。当a>b,第一控制器减小风机1 的转速n1时,随着风机转速的降低,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 也会逐渐减小,当回风压力P1与出风压力P2的压力差|P1-P2|等于预设压力P 时,第四控制器维持风机1当前的转速n1,即第四控制器停止降低风机1的 转速,使得风机1的转速维持当前转速。

在风系统最不利点检测出风口的内部压力和室内压力,并调低风机1的 转速,当内部压力和室内压力的差值为5Pa时,标定此时风机1的出风压力 和回风压力的差值为保护阀值,即为预设压力。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 测得预设压力,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中,第一温度传感器6设 置在回水管路2上,第二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进水管路4上,流量检测器7 设置在回水管路2上或者设置在进水管路4上,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第三温 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回风管路9上,第二压力传感器11设置在出风口处。末 端空调机设置有与风机1相连的新风管路8。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中,第一控制器、 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分别通过变频器调节风机1的转速。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部件实现对风机转速的调节,例如直流变压调速、交 流滑差调速等各种调速设备。调速设备的采用具体根据实际末端空调机的风 机1的电动机类型及控制方法选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中,第一处理器、第二处 理器、第三处理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均 集成于控制主板上。焓差控制系统集成于中央控制计算机,中央控制计算机 可以是PC、PLC、工控计算机、单片机、单板机等专业及通用控制设备。中 央控制计算机还可与输入输出设备相连,实现人机交互以及数据存储、报表 生成等功能。输入设备可为触摸屏、工控计算机、鼠标,输出设备可为打印 机、各种存储卡、硬盘及各种闪存盘、各种组态软件等。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相连为 通讯连接,通过数据线相连,实时传输所需的数据,例如以太网、RS232、RS485 等通用机专业通讯用总线。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 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末端空调机和末端空调机的控制系统, 其中,该控制系统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

由于上述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空调系统 具有上述末端空调机的焓差控制系统,则上述空调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 果,本文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为中央空调系统,因为中央空调系统才具有 末端空调机。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末端空调机至少为两个,末端 空调机以分布式系统安装,本发明实施例对末端空调机的数目不作具体地限 定。一个末端空调机可以单独使用一个焓差控制系统,也可多个末端空调机 共用一个焓差控制系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 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