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及其配制方法

一种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及其配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及其配制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床土通过备土、消毒、拌肥和加入植物纤维的步骤制得;本发明在秧土中拌入纯氮2.5-3g,磷(P2O5)和钾(K2O)各1.5-2g,硼砂0.15-0.25g,拌入100-200g经腐熟的有机肥;加入50-100g植物纤维。利用本发明的床土培育油菜毯状苗,局部死苗现象基本消失,育苗期间浇水次数减少,移栽过程中取苗均匀度更高,根系带土量增加,根系损伤率减少,移栽到大田中可以提前2-3天活棵;为油菜提高毯苗的育苗质量及大田生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192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67082.1

  • 申请日2014-02-26

  • 分类号C05G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卢亚丽

  • 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23: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4-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3/00 申请日:2014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及其配制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收获后种植稻茬冬油菜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的主要茬口布局。由于目前生产上水稻茬口往往 较迟,水稻收获后已过了油菜适播期,再在大田直接播种往往会因为冬前生长时间太短而产量不高。育苗 移栽是解决稻茬冬油菜茬口迟而不能高产的有效办法,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应用,对提高我国油菜产量具 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育苗移栽采用苗床育苗、人工拔苗移栽,这种方式全部依赖手工劳动,使用人工多、劳动 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在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已很难适应生产要求,严重制约着农民种植油菜 的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球首位。菜籽油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40%以上,在国内 食用油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其它大田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逐步普及,油菜用工多的 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正逐年下降。

目前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机械化移栽成为油菜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

申请号为201210418971.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油菜毯状苗培育方法,利用标准水稻育秧盘培育 油菜毯状苗,然后借助稍加改装的水稻插秧机进行快速栽插,高速高效,省工节本。这一技术为解决油菜 机械化移栽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传统的油菜育苗中,床土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作用和为菜苗提供合理的营养。而在毯状苗育苗中,床 土成为形成毯状苗的主要载体,其不仅要为菜苗提供合理的营养成分,自身的物理结构也直接影响着毯状 苗的形成质量和移栽时机器取苗质量。该专利提出了油菜毯状一整套培育方法,并且成功培育出了油菜毯 状苗。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不少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如在形成毯状苗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油菜的根为直根系,根的数量没有水稻多,根强度也没有水稻大,因而在单纯的土壤中很难形成 强度足够的毯状苗。该专利提出通过在秧盘底部铺垫无纺布,借助无纺布纤维弥补油菜根系的欠发达。该 方法虽然能够培育出毯状苗,但由于菜苗根系在无纺布内相互交织,插秧头对毯状苗切分过程中的撕扯作 用对根系损伤很大,造成移栽后活棵慢,缓苗时间长,浪费了宝贵的冬前生长时间。

2、如果不使用无纺布,则形成的毯状苗由于强度不够,在从秧盘取苗装机过程中容易发生碎裂。同 时由于这种毯状苗结构比较疏松,插秧头取苗时苗土很容易从根系脱落,造成根系带土量很少,移栽后活 棵慢,缓苗时间加长。

在菜苗的营养供应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该专利提出每盘加入45%(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8g拌土。实际生产过程中发 现,这样的施肥量,特别是施氮量是远远满足不了菜苗需求的,造成菜苗生长缓慢,叶色发红,植株矮小, 体内C/N比过高,菜苗移栽到大田所活棵缓慢,生长迟缓。

2、该专利未考虑床土中硼肥的施用。实际上硼肥对菜苗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苗期有一定的需求 量。

另外,用该专利培育的毯状苗经常发生局部死苗现象。经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在秧盘育苗密度远远 大于在秧田中育苗,土壤中携带的病菌容易繁殖,再加上由于密度大而造成菜苗抵抗力下降,所以会发生 死苗现象。因此,必须考虑床土的消毒杀菌问题。

因而,针对油菜毯状苗的培育特征,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床土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菜毯状苗培育专门用床土配方,为油菜提高毯苗的育苗质量及大田生 产高产奠定基础。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配方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备土。取无污染的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表层土壤过筛,筛孔网眼边长优选为4mm。

2、消毒。在床土中拌入杀菌剂进行消毒杀菌,清除病源。

3、拌肥。每个秧盘土中拌入纯氮2.5-3g,磷(P2O5)和钾(K2O)各1.5-2g,硼砂0.15-0.25g,并混匀。另外, 在床土中拌入100-200g经腐熟的有机肥将有利于床土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胶团粒结构,及肥效的持续供 应。所述秧盘是长、宽、高分别为58cm、28cm、3cm的水稻育苗硬盘。

4、加入植物纤维。这对于形成油菜毯状苗非常关键。本申请专利提出利用在床土中加入植物纤维(如 经过粉碎的水稻桔杆),纤维长度为1-3cm,纤维直径为1-2mm。加入量为每盘床土50-100g,并混匀。加 入植物纤维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弥补菜苗根的数量和强度的不足,成为土壤与土壤间,根系与土壤间的连 接纽带,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毯状苗。这种毯状苗的优点在于:移栽过程既容易切分取苗,又大大减轻了 切分撕扯对根系的损伤;提高床土的保水能力,减少苗期浇水次数;减轻床土的重量,便于运输搬运。

将上述配制的床土放入秧盘,土面低于盘口5mm左右,土面平整,土表保持粗糙,不要压实。利用 本发明培育的油菜毯状苗与现有技术相比,菜苗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局部死苗现象基本消失,育苗期间浇 水次数减少,移栽过程中取苗均匀度更高,根系带土量增加,根系损伤率减少,移栽到大田中可以提前2-3 天活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油菜毯状苗育苗床土配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备土。取无污染的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表层土壤过筛,筛孔网眼边长为4mm。

第二步、消毒。将50%多菌灵配成1000倍液,按1000公斤营养土加50g-60g多菌灵的用量喷洒,喷 后将其拌匀,用膜密封2天-3天,可杀死土壤中的多种病菌,防止有害病菌对菜苗产生伤害。

第三步、拌肥。每个秧盘土中拌入45%(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2g,尿素2.5g[折合 纯氮2.95g,磷(P2O5)和钾(K2O4)各1.8g],硼砂0.2g,经腐熟的牛粪150g,并混匀。

第四步、加入植物纤维。取无病虫害的水稻桔杆用机器粉碎成长度1-3cm,直径为1-2mm的纤维状。 每盘土拌入上述稻草纤维75g,混匀。

第五步、装盘。将上述配制好的床土放入秧盘,土面低于盘口5mm左右,且土面保持粗糙,不要压 实。

其它培养条件相同,本发明床土对育苗质量的影响见表1。

表1本发明床土对育苗质量的影响

注:CK为利用申请号为201210418971.9的发明专利配制的床土。

利用本方法配置出来的床土培育的油菜毯状苗与用申请号为201210418971.9的中国发明专利培育的 油菜毯状苗相比,菜苗质量有所提高(表1)。同时局部死苗现象基本消失,育苗期间浇水次数减少20%, 移栽过程中取苗均匀度更高,根系带土量增加30%,根系损伤率减少22%,移栽到大田中可以提前2-3天 活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