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微波合成方法

一种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微波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微波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将溶有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有机溶剂在室温下滴加到二硫化四取代基秋兰姆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WBFY-201型微波化学反应器的微波辐射功率设定为65~650W,微波加热1~45min后,抽滤除去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重结晶,得到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催化剂、反应时间短、后处理容易、环境友好、产品收率及纯度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C333/04 授权公告日:20150805 终止日期:20170221 申请日:201402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8-05

    授权

    授权

  • 2015-03-1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C333/04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217 申请日:201402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333/04 申请日:20140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微波合成方法,属于医药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反应试剂,主要用于酚羟基转变成芳巯基的反应过程。例如,Liepa A.J.等人在Aust.J.Chem.,2005,58(12),864-869.报道了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与2-羟基-3-甲基苯甲酸甲酯(2)在氢化钠作用下在DMF溶液中反应得到2-(N,N’-二甲基氨基硫代甲酰氧基)-3-甲基苯甲酸甲酯(3),经过220℃加热重排得到2-(N,N’-二甲基氨基甲酰巯基)-3-甲基苯甲酸甲酯(4),再经碱性水解得到2-巯基-3-甲基苯甲酸甲酯(5)。该方法也是将酚羟基转变为芳巯基类化合物的通用方法。反应方程式如下: 

巯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医药中间体,主要有硫醇和硫酚两大类,在医药、农药及除草剂的中间体及解毒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食用香精、高分子合成原料、铝合金缓蚀剂、重金属离子络合分析试剂、感光材料的还原剂等众多领域均有应用。 

目前,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例如,Jen K.Y.与Cava M.P.在J.Org.Chem.,1983,48(9),1449-1451.报道了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6)与磺酰氯在四氯化碳溶液中加热反应制备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收率为94%。反应方程式为: 

比如,祝学友与单书香在化学试剂,1992,14(2),113-114.中报道了在冷却条件下,氯气通入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7)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后处理得到N,N-二乙氨基硫代甲酰氯(8),收率为92%。反应方程式为: 

另外,Hasserodt U.在Chem.Ber.,1968,101(1),113-120.报道了在吡啶作用下在二氯甲烷溶液中,N,N-二甲基硫代甲酰胺(9)分别与二氯化硫、二氯化二硫反应制备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方法,反应收率分别为85%、73%。反应方程式如下: 

类似的,Martin D.与Mucke W.在Chem.Ber.,1965,98(7),2059-2062.报道了二烷基二黄原酸(10)与氯气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30℃制备硫代氯甲酸酯(11)的方法,反应收率为61~77%。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述反应物中,磺酰氯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强刺激性的无色发烟液体,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运输与储存均较为不便,对于生产设备的密封性也有较高的要求。磺酰氯作为氯代试剂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窒息性的二氧化硫气体(国家环保对大气严格控制的六个指标之一),生产安全隐患较大,目前主要采用碱吸收制备亚硫 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而且过量的磺酰氯后处理产生的酸性废水量大,浓缩过程能耗高,环境影响较大。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性质活泼,泄露时会损害人全身器官和系统,大剂量时可在两分钟内致人缺氧并急性中毒死亡。因此需要密封储存与使用,生产安全隐患大。二氯化硫是有刺激性臭味的红棕色液体,具腐蚀性,遇水反应产生氯化氢。二氯化二硫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窒息性恶臭,遇水分解为硫、二氧化硫、氯化氢。这些化合物的储存和使用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反应后处理不当,极易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微波辐射作为一种非传统能量来源作用于有机化学反应中,已成为一项非常有用并深受欢迎的技术。微波辐射直接作用于目标分子的体相加热,能完成原位能量转化并且使分子瞬间加热,具有很高的加热效率,其辐射功率的选择与时间成反比,在某些反应中可以显著增加反应速率,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同时,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改变反应的动力学性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对有机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微波辐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反应收率,而且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作为绿色化工的手段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合成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微波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磺酰氯、氯气、二氯化硫、二氯化二硫等氯代试剂,在微波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与二硫化四取代基秋兰姆反应,制备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具有操作简便、无催化剂、反应时间短、后处理容易、环境友好、产品收率及纯度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微波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将溶有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有机溶剂在室温下滴加到二硫化四取代基秋兰姆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WBFY-201型微波化学反应器的微波辐射功率设定为65~650W,微波加热1~45min后,抽滤除去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重结晶,得到产品。反应方程式为: 

所述的二硫化四取代基秋兰姆与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分子式中R1、R2为C1~C6的烷基、C1~C6环烷基、C1~C5烷氧基、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芳杂环基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R1、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基时,其芳杂环基为呋喃、噻吩、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二硫化四取代基秋兰姆与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分子式中R1、R2优选为甲基、乙基、苄基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苯、甲苯、二甲苯、氯苯、邻二氯苯、二恶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二氯乙烷,优选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苯、甲苯、二甲苯、氯仿或2-甲基四氢呋喃。 

所述的二硫化四取代基秋兰姆与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4~2.0,优选为1:0.34~1.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与二硫化四取代基秋兰姆的质量比为5~25:1,优选为5~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N,N-二取代氨基一硫代甲酰氯的GC分析条件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色谱柱CDX-10Z,柱温180℃,进样器200℃,检测温度210℃,载气为氮气,流速50mL/min,样品用乙腈溶解稀释后进样。 

实施例1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1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45.5mL苯,配制5.05g(0.017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22.7mL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65W,微波加热4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02g。收率为94.3%,GC纯度为97.0%。 

实施例2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84.0mL甲苯,配制14.84g(0.0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92.0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 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650W,微波加热1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0.8g。收率为84.9%,GC纯度为97.2%。 

实施例3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1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45.5mL二甲苯,配制9.94g(0.03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22.7mL二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130W,微波加热3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21g。收率为96.1%,GC纯度为97.3%。 

实施例4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53.9mL氯仿,配制7.42g(0.02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27.0mL氯仿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195W,微波加热20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13g。收率为95.8%,GC纯度为97.6%。 

实施例5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40.4mL2-甲基四氢呋喃,配制5.94g(0.02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70.2mL2-甲基四氢呋喃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325W,微波加热1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06g。收率为95.3%,GC纯度为97.7%。 

实施例6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 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84.0mL甲苯,配制8.91g(0.03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92.0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455W,微波加热10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91g。收率为94.5%,GC纯度为98.1%。 

实施例7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1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45.5mL苯,配制11.87g(0.0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22.7mL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585W,微波加热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17g。收率为87.8%,GC纯度为97.2%。 

实施例8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90.9mL二甲苯,配制5.05g(0.017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45.5mL二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65W,微波加热40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21g。收率为96.1%,GC纯度为97.3%。 

实施例9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38.0mL甲苯,配制5.94g(0.02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69.0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130W,微波加热30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30g。收率为96.9%,GC纯度为97.4%。 

实施例10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87.2mL2-甲基四氢呋喃,配制7.42g(0.02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93.6mL2-甲基四氢呋喃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195W,微波加热2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02g。收率为95.4%,GC纯度为98.1%。 

实施例11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90.9mL苯,配制8.91g(0.03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45.5mL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325W,微波加热1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03g。收率为94.9%,GC纯度为97.5%。 

实施例12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80.9mL氯仿,配制9.94g(0.03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40.5mL氯仿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455W,微波加热10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78g。收率为94.2%,GC纯度为98.8%。 

实施例13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93.6mL2-甲基四氢呋喃,配制11.87g(0.0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46.8mL2-甲基四氢呋喃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585W,微波加热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 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43g。收率为89.8%,GC纯度为97.1%。 

实施例14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07.9mL氯仿,配制14.84g(0.0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53.9mL氯仿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650W,微波加热2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0.84g。收率为85.1%,GC纯度为97.0%。 

实施例15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1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27.0mL甲苯,配制5.05g(0.017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13.5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585W,微波加热4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13g。收率为87.5%,GC纯度为97.2%。 

实施例16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1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53.9mL氯仿,配制5.94g(0.02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27.0mL氯仿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455W,微波加热12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93g。收率为94.9%,GC纯度为98.3%。 

实施例17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36.4mL苯,配制7.42g(0.02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68.2mL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 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260W,微波加热18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03g。收率为95.9%,GC纯度为98.5%。 

实施例18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87.2mL2-甲基四氢呋喃,配制8.91g(0.03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93.6mL2-甲基四氢呋喃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390W,微波加热1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11g。收率为96.3%,GC纯度为98.3%。 

实施例19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19.6mL甲苯,配制9.94g(0.03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59.8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520W,微波加热8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19g。收率为88.6%,GC纯度为97.9%。 

实施例20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54.6mL二甲苯,配制11.87g(0.0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77.3mL二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585W,微波加热4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1.17g。收率为87.9%,GC纯度为97.3%。 

实施例21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 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72.8mL二甲苯,配制14.84g(0.0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36.4mL二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65W,微波加热40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2.27g。收率为96.5%,GC纯度为97.2%。 

实施例22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4.83g(0.05mol)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和112.3mL苯,配制5.05g(0.017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56.2mL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195W,微波加热2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乙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4.67g。收率为95.3%,GC纯度为98.5%。 

实施例23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4.83g(0.05mol)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和170.4mL甲苯,配制9.94g(0.03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85.2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585W,微波加热4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乙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3.34g。收率为85.4%,GC纯度为97.1%。 

实施例24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4.83g(0.05mol)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和208.0mL2-甲基四氢呋喃,配制11.87g(0.0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104.0mL2-甲基四氢呋喃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455W,微波加热12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乙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4.58g。收率为94.7%,GC纯度为98.5%。 

实施例25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4.83g(0.05mol)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和224.6mL二甲苯,配制14.84g(0.0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112.3mL二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325W,微波加热15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乙氨基一硫代甲酰氯14.84g。收率为96.5%,GC纯度为98.6%。 

实施例26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27.24g(0.05mol)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和206.4mL苯,配制5.05g(0.017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103.2mL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455W,微波加热13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苄氨基一硫代甲酰氯26.63g。收率为95.1%,GC纯度为98.5%。 

实施例27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27.24g(0.05mol)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和167.0mL甲苯,配制9.94g(0.03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83.5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260W,微波加热18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苄氨基一硫代甲酰氯26.77g。收率为95.8%,GC纯度为98.7%。 

实施例28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27.24g(0.05mol)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和183.6mL氯仿,配制11.87g(0.04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91.8mL氯仿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520W,微波加热6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 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苄氨基一硫代甲酰氯25.57g。收率为90.1%,GC纯度为97.2%。 

实施例29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三口连接管的5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27.24g(0.05mol)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和212.3mL2-甲基四氢呋喃,配制14.84g(0.05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106.2mL2-甲基四氢呋喃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开启微波辐射,功率为390W,微波加热14min,反应完成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苄氨基一硫代甲酰氯26.71g。收率为95.3%,GC纯度为98.4%。 

对比实施例1 

在配有球形冷凝管、磁力搅拌器、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2.01g(0.05mol)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138.0mL甲苯,配制5.94g(0.02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69.0mL甲苯溶液后注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缓慢向三口烧瓶中滴加所配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缓慢加热至回流,反应3h后抽滤,除去溶液中沉淀的硫,滤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残留固体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到N,N-二甲氨基一硫代甲酰氯9.71g。收率为76.5%,GC纯度为97.4%。1H NMR(200MHz,CDCl3):δ=3.07(s,3H,CH3),3.16(s,3H,CH3)ppm.IR(KBr):v=3111,2939,1795,1499,1455,1327,1257,1175,1066,828,760cm-1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作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