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猪疥螨的杀螨剂

一种用于治疗猪疥螨的杀螨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猪疥螨的杀螨剂,由氰戊菊酯、螺螨酯、助溶剂、表面活化剂、透皮剂、浇泼剂和乙醇组成。其中助溶剂为乙酸乙酯;表面活化剂为吐温-80或复合磷酸酯;透皮剂为薄荷醇;浇泼剂为橘皮素乙酰酯。其中助溶剂为二甲苯,表面活化剂为吐温-80。本发明主要成分是20%氰戊菊酯,对疥螨和吸血昆虫以触杀为主,兼有胃毒和趋避作用。药物与虫体接触后,迅速进入虫体的神经系统,使虫体强烈兴奋、抖动,很快转为全身麻醉、瘫痪,最后击倒而亡。因此,体虫清不仅对猪的疥螨有杀除作用,而且对养殖环境中的虱、蚤、蜱、虻、蚊蝇及各种虫卵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6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新联大生物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47588.3

  • 申请日2014-04-14

  • 分类号A01N43/12;A01P7/02;A61K31/365;A61P33/14;A01N37/38;A61K31/277;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37200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经济开发区发展大道2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0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18

    授权

    授权

  • 2014-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3/12 申请日:201404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猪疥螨的杀螨组合物。

背景技术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表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疥螨病的流行日趋严重。病猪以瘙痒为特征,精神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体表常被覆一层痂皮,严重时形成僵猪和导致死亡。该病在我国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但寒冷季节流行相对严重,很难根治,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现有技术的破皮用药杀螨到现在的直接表皮渗透除虫

氰戊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氰戊菊酯主要适用于棉花、果树、蔬菜、大豆、小麦等作物的鳞翅目幼虫效果良好。对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虫也有较好的效果,而作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但对螨无效。

螺螨酯(Spirodiclofen)化学名称: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2,2-二甲基丁酸酯,分子式:C21H24Cl2O4,螺螨酯属于季酮酸类杀螨剂,,具触杀作用,没有内吸性。主要抑制螨的脂肪合成,阻断螨的能量代谢,螨的各个发育阶段都有效,包括卵,尤其是对各类害螨有效。

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长期使用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杀螨剂,防治害螨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抗药性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破皮就能够杀死猪疥螨的、低毒高效、存放时间长的杀螨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猪疥螨的杀螨剂,由氰戊菊酯、螺螨酯、助溶剂、表面活化剂、透皮剂、浇泼剂和乙醇组成。

其中助溶剂为乙酸乙酯;表面活化剂为吐温-80或复合磷酸酯;透皮剂为薄荷醇;浇泼剂为橘皮素乙酰酯。

其中助溶剂为二甲苯时,表面活化剂为吐温-80;透皮剂为薄荷醇;浇泼剂为橘皮素乙酰酯。

其中各组份按质量比为:氰戊菊酯20%,螺螨酯8%,助溶剂20%,表面活化剂5%,透皮剂5%,浇泼剂20%,余量为乙醇。

本发明主要成分是20%氰戊菊酯,对疥螨和吸血昆虫以触杀为主,兼有胃毒和趋避作用。药物与虫体接触后,迅速进入虫体的神经系统,使虫体强烈兴奋、抖动,很快转为全身麻醉、瘫痪,最后击倒而亡。因此,体虫清不仅对猪的疥螨有杀除作用,而且对养殖环境中的虱、蚤、蜱、虻、蚊蝇及各种虫卵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解决水产,植物用药的转型,直接针对畜禽用药;

2、畜禽用药的表皮渗透。原先的破皮用药杀螨到现在的直接表皮渗透除虫;

3、杀虫效果提高。单一的氰戊菊酯只针对畜禽表皮,杀虫不彻底,现在研发的新产品对畜禽表皮,皮下深层杀虫,效果明显提高;

4、提高用药成本。先前用药为单一涂抹用药,用药量大,且使用不方便,公司研发的新产品针对群体用药,直接稀释喷雾,大量降低用药成本;

5、见效快,缩短畜禽不生长时间,保障养殖户利益。用药时间短,见效快,除虫时间缩短,为养殖户提高畜禽料肉比,获取最大效益;

6、低毒,无污染绿色制剂。环境保护是全世界共同所需维护的一大重要问题,药品的滥用对环境是很大的污染,公司在这方面力争制剂的稳定,保证了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性。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方法:

实施1、取氰戊菊酯 20g  加20ml二甲苯溶解搅拌均匀;加浇泼剂橘皮素乙酰酯(橘皮素10g加乙酰乙酸乙酯30ml,加乙醇溶解,定容至100ml)10ml;

2、  取螺螨酯8ml加浇泼剂10ml混合均匀;

3、  合并上述两液,加表面活化剂吐温-80 5ml,加薄荷醇5ml,用乙醇定容至100ml即得。

实施例2

1、取氰戊菊酯 20g  加20ml乙酸乙酯溶解搅拌均匀;加浇泼剂橘皮素乙酰酯(橘皮素10g加乙酰乙酸乙酯30ml,加乙醇溶解,定容至100ml)10ml;

2、 取螺螨酯8ml加浇泼剂10ml混合均匀;

3、  合并上述两液,加表面活化剂吐温-80 5ml,加薄荷醇5ml,用乙醇定容至100ml即得。

实施例3

1、取氰戊菊酯 20g  加20ml乙酸乙酯溶解搅拌均匀;加浇泼剂橘皮素乙酰酯(橘皮素10g加乙酰乙酸乙酯30ml,加乙醇溶解,定容至100ml)10ml;

2、取螺螨酯8ml加浇泼剂10ml混合均匀;

3、合并上述两液,加表面活化剂复合磷酸酯 5ml,加薄荷醇5ml,用乙醇定容至100ml即得。

用药方法

     将上述制备好的药物按600倍、800倍、1000倍加水稀释,分别对上述三个猪场的猪及环境按每头喷洒药液1000ml,一次性喷淋。

效果判定

    (1)安全性观察。喷洒药液后于1h、3h、8h、24h、2d、4d、8d观察猪的行为、饮食及精神状况有无异常变化,公猪性欲有无减退,怀孕母猪有无流产迹象;

(2)临床观察。喷洒药液后于2d、4d、8d、12d、15d观察猪擦痒症状及被毛恢复情况;

(3)活螨监测。分别于试验前1d和喷洒药液后2d、4d、6d、12d用蘸有甘油的凸刃小刀刮取猪患部与健康皮肤交界处的表层痂皮,将痂皮加50%甘油生理盐水湿润,平置于载玻片上镜检活螨,若发现虫体,判定为阳性;若未发现虫体,判定为阴性。计算其转阴率,转阴率(%)=喷洒药液后转阴猪头数/喷洒药液前阳性猪头数×100%。

安全性分析:用药后各个时间段观察,猪场24头猪未见异常反应,公猪性欲正常,母猪未发生流产迹象,表明体虫清按600---1000倍稀释喷淋是安全的。

临床效果(1)600倍喷淋的用药后2d,其瘙痒症状明显减轻,4d瘙痒症状基本消失,8d痂皮脱落,12d观察发现病变部位长出新毛;

(2)800倍喷淋的用药后2d无明显变化,4d瘙痒症状明显减轻,8d瘙痒症消失,12d痂皮脱落并开始生长新毛;

(3)1000倍喷淋的]用药后2d无变化,4d瘙痒症减轻,8d瘙痒症消失,12d痂皮脱落,15d开始生长新毛。

以上数据说明]药液浓度越高,临床效果越明显,但也应考虑用药安全,因此,建议临床按800--1000倍稀释喷淋为佳。

   活螨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猪场活螨检出数均急剧下降,分别于第2d、第4d、第6d转阴,从监测数据分析,体虫清稀释800--1000倍喷淋,完全可以彻底杀死疥螨。

 氰戊菊酯加螺螨酯对畜禽疥螨除虫效果实验

1、螺螨酯浓度实验

由上表可以看出,20%氰戊菊酯未加螺螨酯对畜禽疥螨除虫效果不是很高,而单一的螺螨酯有一定的出猪疥螨效果,但经20%氰戊菊酯加螺螨酯复配后能有效的防治畜禽疥螨,防治效果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时间长。在实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动物无不良影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