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及其专用授粉器

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及其专用授粉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该方法包括:花粉采集、烘干步骤;分离花药和花粉的步骤;授粉步骤;所述的授粉步骤是在授粉前将准备好的花粉与花药按1:1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授粉器,并在上边放置一个芯片,该芯片隔离了花粉与猕猴桃雌花柱头二分之一的接触面积。该方法依据品种不同、雌花花柱生长习性不同控制花粉授粉量,达到节约花粉,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改变雌雄株在果园中的布局和比例,减少雄株比例,增加雌株比例,达到充分授粉、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5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05374.8

  • 申请日2013-01-08

  • 分类号A01H1/0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0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H1/02 授权公告日:20160511 终止日期:20170108 申请日:201301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5-11

    授权

    授权

  • 2014-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1/02 申请日:201301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猕猴桃授粉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及其专用授粉器。 

背景技术

猕猴桃为20世纪新兴的水果之一,它以富含维生素C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而闻名于世,猕猴桃可药食两用,保健延年,风味特异,被誉为“水果之王”。 

目前世界主要猕猴桃种植生产国为中国,意大利,新西兰,智利,法国,韩国,日本、美国等。中国猕猴桃栽培面积57,500公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大部分的猕猴桃栽培品种品质差、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低,鲜果品质不佳,在2003年以前几乎没有鲜果出口,在国际猕猴桃市场上难有一席之地。 

中国猕猴桃大面积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面积已发展接近15万公顷,成为世界猕猴桃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面积占世界面积接近四分之一。猕猴桃生产相对于其他农产品其效益非常突出,果农亩收入一般1-2万元,高的可达3-5万元。因而近些年来发展迅猛。随着人们对猕猴桃营养保健作用认识的不断增强,猕猴桃发展的空间会更大。     但是,中国猕猴桃的产量,尤其是品质远远不能跟上世界猕猴桃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跟不上我国猕猴桃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技术的需求。这些技术制约着猕猴桃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强科学研究,增加技术创新的力度,发明创新适合我国国情和猕猴桃快速发展的、利于推广的高新技术是解决我国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授粉技术是猕猴桃生产的关键技术,是提高猕猴桃产量,提高商品率,改善猕猴桃品质,降低成本的一项关键技术。 

猕猴桃是雌雄异株,果农一般靠天然条件雌雄株按5-8:1进行田间搭配种植,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自然授粉,但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这样授粉产量低,品质差,同时受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所生产的果实不能达到质量要求,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必须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技术。人工授粉技术有蜜蜂授粉、壁蜂授粉、人工采花直接对花授粉、水剂喷施授粉和干粉喷施授粉等技术。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前两项授粉技术效果差,易受气象因素制约,生产上难以掌握与使用,第三项技术授粉效果最好,但工作效率低,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不利于大面积工厂化生产,也不利于雌雄株分地管理,后两种技术效率高,但授粉效果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授粉质量问题。因此,研究和开发授粉质量效果好、成本低、授粉效率高、适合中国猕猴桃产业生产实际的猕猴桃授粉器十分必要。 

目前猕猴桃授粉器的缺点是不能控制授粉量,没有利用控制授粉技术,不能解决节约花粉,减少雄株比例,增加雌株比例而增加产量的目的,也不能根据不同品种特性,不同雌花花柱生长习性控制授粉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该方法依据品种不同、雌花花柱生长习性不同控制花粉授粉量,达到节约花粉,充分授粉、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改变雌雄株在果园中的布局和比例,减少雄株比例,增加雌株比例,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实现上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该方法包括: 

1)花粉采集、烘干步骤;

2)分离花药和花粉的步骤;

3)授粉步骤;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授粉步骤是在授粉前将准备好的花粉与花药按1:1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授粉器,并在上边放置一个芯片,该芯片隔离了花粉与猕猴桃雌花柱头二分之一的接触面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的控制型猕猴桃授粉器,由圆柱筒、盖子和推拉活塞组成,所述圆柱筒的顶端与盖子相连接,所述推拉活塞伸入所述圆柱筒的内腔并沿圆柱筒的内腔壁往复运动,所述推拉活塞伸入圆柱筒内腔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另一端为手持柄,中间为圆柱体, 该手持柄伸出圆柱筒外,所述圆柱筒内还放置了一个占其端口面积二分之一的芯片。 

所述手持柄与推拉活塞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 

所述推拉活塞的中部圆柱体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筒筒体的直径。 

所述猕猴桃授粉器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或铁。 

本发明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的科学原理: 

猕猴桃雌花柱头通常40个左右,根据控制授粉试验研究结果,充分授粉的数量级指标为11个,占总柱头的26%,即授粉时只需26%的花粉。控制花粉用量的方法是用不同芯片隔离花粉与柱头接触的面积,从而达到节约花粉的目的;打破常规建园标准,改变整个果园雌雄株比例,增加亩产量,提高猕猴桃生产的效益。控制授粉技术是根据猕猴桃充分授粉的基本理论,研究开发的一种能够控制授粉量,并且达到充分授粉的目的,节约花粉,减少雄株栽植比例,提高效率,保证授粉质量,提高产量、品质,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激素的重大创新技术。

本发明的控制型猕猴桃授粉器是控制授粉技术的有效载体,是一种技术稳定性好,不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的高效、低成本的猕猴桃授粉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型猕猴桃授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控制型猕猴桃授粉器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控制型猕猴桃授粉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花粉采集:

1.1、在上午7-10时采摘即将开放和半开放的雄花;

1.2、及时用牙刷、镊子、剪刀等取出雄花花药,并置于塑料袋内;

1.3、控温烘干

    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烘干:

1.3.1、及时将花药摊薄小于0.5cm放在温度控制精确的恒温箱内烘15-24小时,温度控制25-28℃;

1.3.2将花药摊薄小于0.3cm放在桌面上,在距桌面100cm的上方悬挂100瓦电灯泡照射烘干花药,烘20-24小时;

2、分离花药和花粉

2.1、收集花粉:将烘干的花药用100目细箩筛出,筛下物即花粉,装入干净的玻璃瓶内,贮藏于低温干燥处待用;

2.2、收集花药:将筛上物即花药用碾槽研磨,再用100目筛过筛,直至所有花药研磨成筛下物,收藏待用。

 3、授粉步骤

所述的授粉步骤是在授粉前将准备好的花粉与花药按1:1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授粉器,并在上边放置一个芯片,该芯片隔离了花粉与猕猴桃雌花柱头二分之一的接触面积。

    将准备好的花芽与花粉的配粉装入授粉器,之后放入合适的芯片,即可进行人工授粉。一般采用十字形或筛孔形芯片,也可采用环形芯片;十字形芯片控制二分之一授粉面积,筛孔形芯片控制二分之一总孔面积,筛孔数6-12孔,孔径3mm-6mm。 

授粉时间要求在上午7-11:30分进行,中午、下午授粉效果差,果个小。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徐香授粉柱头大于17时与对照全授粉果重和果型指数无明显差异。 

    在人工授粉条件下,海沃德授粉柱头大于11时与对照全授粉果重和果型指数无明显差异。 

实施例2

图1给出了本发明控制型猕猴桃授粉器的结构示意图,由圆柱筒1、盖子2和推拉活塞3组成,所述圆柱筒1的顶端与盖子2相连接,所述推拉活塞3伸入所述圆柱筒1的内腔并沿圆柱筒1的内腔壁往复运动,所述推拉活塞3伸入圆柱筒内腔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另一端为手持柄,中间为圆柱体, 该手持柄伸出圆柱筒1外,所述圆柱筒1内还放置了一个占其端口面积二分之一的芯片4,如图2的所示。

所述手持柄与推拉活塞3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 

所述推拉活塞3的中部圆柱体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筒1筒体的直径。 

所述猕猴桃授粉器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或铁。 

所述的芯片4的结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十字形等,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